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研究综述

2023-05-18 16:10杨鑫
今古文创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文化

【摘要】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与其他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理论批判、人文资源和现实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总结这些成果和不足对探明未来研究方向和促进理论深化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9-0126-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41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新诠”(XZMYYJS202101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来,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特别是文化学者对此开展了理論探究。总体来看,国内学界以促进文化融合为目的导向,围绕着理论范式、理论批判、人文资源和现实路径四个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在系统梳理这些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与展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学术期待。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

“理论范式”是人类文化共同体形成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支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论路径。苏联学者勃罗姆列伊早在民族学领域就提出了“历史文化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文化,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其具体表现,则各具特点,极其丰富多彩。”[1]

首先,“文化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在本质上有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根基。一是文化和自由有着密切联系,文化创造是人实现自由的现实途径;二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世界文化”的历史现象,“随着生产交往的世界化必然带来文化的世界化,这是一种必然的附带结果。” ①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儒家“大同”思想是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文化”和“天下观”孕育着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理念。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论范式的建构,此外也提出了其他理论范式,如“马中融合”的理论范式和“科学文化”的理论范式。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

第一,认为文化覆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整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具有统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想目标是使人类由“物的依赖性”走向“自由个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发展不是纯粹的精神实践,而是包含物质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共同实践。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

例如侯玉环认为,文化因素具有贯穿各实践维度的“渗透力与感染力”,应以“文化理想”的影响力,辐射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构”。其次,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的三种社会形态的著名划分,扬弃异化走向自由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侯玉环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体现了人类文化走向“自由个性”阶段的文化自觉,是人类迈向“自由个性”的“现实文化塑造”。[2]

第二,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有助于破除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质疑和挑战。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之后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徐伟轩和吴海江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文化“身份异质”的价值观冲突和二元对立的“实体性思维方式”的挑战,应该在跨文化实践中运用“主观能动性推动矛盾转化”。从动力论的角度来看,这关涉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正当性和紧迫性”。[3]

第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逻辑是符号系统的异化及其扬弃。在人学本体论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文化符号的演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符号的创造史。

例如邓依晴和程广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史就是‘共同体’的符号系统的创造史”,经历了一个从“人的依赖”阶段的“图腾符号”,到“物的依赖”阶段的“抽象符号”,再到“自由个性”阶段对“符号异化的扬弃”的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须以各民族共同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才能生成共同的“文化符号系统”。[4]

(二)中华文化范式

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学界还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联系,把中国儒家智慧融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解构之中,例如“和文化”“大同思想”“天下观”等。

第一,在思想联系方面,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具有相通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的思想来源。与“和文化”的联系上,金应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文化”之间具有相通性,指出“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属“同一个文化理念层次”。[5]与“大同思想”的联系上,孙聚友认为,儒家的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具有‘天下为公’的价值共识,贯穿着‘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蕴涵着‘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6]与“天下观”的联系上,王文涵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整体主义”思维和“天下主义”情怀在处理世界多元文化关系中的体现。[7]

第二,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在“和文化”方面,张埔华从政治、生态和愿景等方面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合”文化的继承,在“国际交往准则”、“生态体系”建设和对未来“美好愿景”方面继承了“和合”文化的价值理念,实现了创新性发展。[8]

第三,在时代价值方面,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在儒家“天下观”方面,郭瑞在对儒家“天下观”进行概念分析和历史演变的考察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新的环境”和“面对新的问题”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在价值观塑造方面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例如“为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路径”等。[9]

(三)“马中融合”的理论范式

学界除了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还主张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马中融合”的理论范式。

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融通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二者理论契合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例如杨柳新和张夏蕊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体现在:一是在对人的认识上具有“以共同体为本位的伦理基础”;二是在各自代表著作的经典描述中都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雏形”;三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三个维度上,具有共同的理论视野。[10]

在二者相结合所体现的时代价值方面,施丹和温波认为,二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促进我国文化繁荣、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1]

(四)“科学文化”范式

李侠认为,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的不同文化范式之间的差异是长时间共存的,难以消除。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在全球具有“最大公约数的文化范式”。“科学文化”范式认为,由于人类不同群体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在共同体内部也是分层的。通过“科学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把群体内部存在认知与发展差异的各部分整合起来,其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文化相遇时产生的冲突与阻力,降低认同障碍。[12]

总之,国内学者在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方面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这不免出现围绕着“范式之争”的新的学术分歧,范式之间的关系也需进一步厘清。其次,国内学界普遍从概念内涵、启示意义等方面寻找理论联系,然而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现代和国际的转化,仍需细化研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论批判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是在对以往文化理论进行反思后形成的,学界从不同的理论视野展开对“文化进化论”和“文明冲突论”的批判并期望实现超越。

(一)“文化进化论”

“文化进化论”的提出源于近代自然科学对文化历史研究的影响。一些学者企图利用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框架研究文化,比如“文化进化论”的创始人泰勒。

泰勒把文化发展看作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进化过程, 以西方文化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其他文化的优劣。与此相对的是“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随意植入文化历史研究,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强调文化选择的自主性,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国内学者对二者的片面性展开了批判。

齐勇认为,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文化进步主义”是对“文化进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超越。“文化进化主义”与 “文化相对主义”都是各执一端,“文化进化主义”所对应的是文化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而“文化相对主义”陷入异质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导致“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通过整合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弥合了二者在“进步和现实、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精神分裂,提出了“文化进步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创造了“必要前提”,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和逻辑”,实现了对二者的超越。[13]

(二)“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其主要观点认为,美苏冷战结束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国内学者对其观点的片面性和虚伪性进行了揭露,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文明互鉴”的原则是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

在片面性方面,认为其观点本末倒置,夸大了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比如刘志刚认为,文化差异甚至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把文明冲突“过度放大”,忽视其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的积极作用;西方的野蛮殖民和在物质方面的成就导致其产生“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把“非西方文明”边缘化,认为自身文明具有唯一“合法性”,这种狭隘视角忽视了对以“和平与发展” 为核心的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14]

在虚伪性方面,认为把文明冲突作为冲突的根源的实质是掩饰西方大国的强权利益和维护其霸权地位。例如卫东和张立健认为,“文明冲突论”本质上是盛行于西方国家中的传统争霸理念的“遮羞布”,其价值在于为冷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攫取不正当利益提供“舆论掩护”,例如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背后的利益争夺都体现了“文明冲突论”的虚伪性。[15]

三、人類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人文资源

除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进行理论范式探索和文化批判,学界还从多方面挖掘人文资源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例如丝路文化、草原文化等方面。

在丝路文化方面,李萍认为,丝路文化是丝绸之路各沿线国家、各民族文化整合、创新与互通的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源于对“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6]

陈强把佛学家池田大作提出的“精神丝绸之路”的概念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和象征,利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及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17]

在草原文化方面,王其格和黄金认为草原文化“多元复合特质和包容开放”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倡的多元价值观相契合。草原文化的生态伦理、合作理念与人文精神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18]

总而言之,當前学界在人文资源的挖掘方面所关注的重点都类似,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及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的特点。采用个别化的研究方法,在思想内涵、启示价值上把握它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从特殊性方面叙述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借鉴意义。因此,学界还应注重对其进行价值提升,寻找中西文化的结合点,使其具备普遍的文化价值。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现实路径

除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进行理论探索,学界也关注其实践形态上的现实路径。在跨文化传播的载体、话语权、技术手段和传播策略等方面提出建议,在文化活动、文化平台和文化产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国际认同。

(一)跨文化传播机制

在载体方面,张霆认为,建立能较快形成积极印象的载体,能在较短时间有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传播与认同。

例如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保障、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急切需要获得有效供给的载体,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类易产生共识的载体等。[19]

在话语权方面,陈鑫认为,话语的主体、内容、平台、方式等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方面的薄弱严重制约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因此,要不断增强硬实力,夯实话语基础;不断提升软实力,增强话语权力;不断完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20]

在技术手段方面,郗云峰在梳理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丝路音乐超市区块链平台”和“丝路实话实说区块链公共讨论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民心相通”。[21]

在传播策略方面,刘连营认为,跨文化传播应实现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交流”的转变,更符合文化交往的传播策略。通过“语言框架和意义框架的重构”,实现认知的连续和词汇的转场,实现文化的交融和传播。[22]

(二)具体措施

在文化活动方面,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高金萍以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活动为案例背景,在价值、客观效果等方面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以一种“柔性方式”,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更易于接受,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中外学生在交往中增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活动应进一步延伸“活动范围”,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23]

在文化平台方面,认为孔子学院在美国的成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国际认同提供有利的“文化舆论环境”。

例如杨斌认为,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必须进行明确的“文化定位”,确立起自身的“文化使命”,承担起作为“和平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构想的文化使者”的责任。[24]

在文化产业方面,认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

例如宋文婷和任锋通过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认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中国应加强“法律和政策的保驾护航”,建立“文化特色品牌”,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25]

五、评价与展望

综上而言,学界在文化建构方面较为系统地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为继续深化研究奠定了前提。

首先,在研究中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在理论层面上对文化理论进行建构与批判,又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现实路径,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现实生成。

其次,通过对西方某些狭隘的文化理论进行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扫除了理论障碍,积极谋求国际话语的主导权。最后,国内学者都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华文明古国的人文智慧与博大胸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路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但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理论和空间视野可进一步开阔,创新理论研究视角。

首先,当前学界主要把理论视野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对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重视不足。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具有世界主义情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先进理论,理应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应加强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和探寻,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其次,在空间视野上,学界关注国内的多,关注国外的少。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跨文化传播中国际质疑始终存在,国内学术界把理论视野主要放在国内的政策解读,缺乏对海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对国际质疑的正面回应。

再次,在研究视角上,横向理论比较多,纵向文明叙事的少。国内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横向的理论比较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和中华文化范式相比于其他文化范式而言的超越性,过多地强调地方特色,对地方性与全球性之间的矛盾认识不足。

因此,可通过纵向文明叙事揭示人类文明演化的一般规律和整体趋势,以此为突破口创新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地方性与全球性的矛盾。

第二,学理基础可进一步拓深,正确把握问题意识。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进行宏大叙事的多,学理基础探索的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把文明和谐共生作为理想目标加以追求,这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全球文化公共工程,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

当前学术界多从应然层面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进行理想描绘,缺乏在实然层面上对学理基础进行论证。后者作为理论前提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导致“共同体”流于抽象,对文化认同、文化融合、文化变迁的机制等问题缺乏微观的、跨学科的研究,学理基础仍相对薄弱。

其次,在问题意识方面,学界更多强调的是人类“命运与共”,对文化冲突的现实在理论上综合把握不足。

因此,在无法避免文化冲突的前提下,如何深入具体地把握共存与冲突的辩证关系,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超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应成为核心的问题意识。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参考文献:

[1]Ю·В·勃罗姆列伊,李一夫.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趋向[J].民族译丛,1981,(05):21-29.

[2]侯玉环.文化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若干思考[J].理论导刊,2020,(02):113-120.

[3]徐伟轩,吴海江.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目标、挑战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35-40.

[4]邓依晴,程广云.从文化符号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21,(08):60-66.

[5]金应忠.从“和文化”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社会科学,2015,(11):18-33.

[6]孙聚友.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东岳论丛,2016,37(11):63-67.

[7]王文涵.浅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天下观为例[J].学理论,2019,(01):17-19.

[8]张埔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23-28.

[9]郭瑞.从儒家“天下”观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8,(07):31-37.

[10]杨柳新,张夏蕊.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J].南宁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33-39.

[11]施丹,温波.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106-108+111.

[12]李侠.用科学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2):2-5.

[13]齐勇.文化进步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逻辑”——兼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的超越[J].学术交流,2020,(09):26-35+191.

[14]刘志刚.从“文明冲突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西方对待文明冲突的不同逻辑[J].学术界,2021,(10):201-209.

[15]卫东,张立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度越“文明冲突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75-79.

[16]李萍.丝路文化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意义探析[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57-59.

[17]陳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精神丝绸之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04-109.

[18]王其格,黄金.草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09):52-53.

[19]张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传播与认同探微[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06):65-71+149.

[20]陈鑫.“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宁夏社会科学,2018,(05):70-75.

[21]郗云峰.发挥区块链技术在“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104-106.

[22]刘连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J].传媒,2018,(23):73-74.

[23]高金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活动分析[J].对外传播,2018,(07):68-70.

[24]杨斌.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美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使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2):96-98.

[25]宋文婷,任锋.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韩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06-111.

作者简介:

杨鑫,男,四川遂宁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