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痕迹(7首)

2023-05-19 21:15谈骁
长江文艺 2023年5期
关键词:楼房废墟江水

谈骁

我的痕迹

注意到行道树时,

它们已经返绿,

主要是梧桐、厚朴,也有樟树。

树下的人走在各自的脚步里,

公交车经过,报出前方的站名,

泥罐车经过,泥罐似乎旋转了一个世纪,

你经过,把脚下的位置让出一点,

让给压线行驶的汽车、

垂到头顶的枝叶……

你需要的并不比身体拥有的更多,

你想要的和身体能承受的正好相等:

一米五的床,四十码的鞋,

呼吸出来的云雾,等待被填补的长夜。

距离

晚饭后,带女儿出门,

她在前面跑,我跟着。

她知道我在追她,就加快速度;

看我追不上,就不会跑得更快;

觉得要从我视线里消失,就停下来等我……

我终于追上她了,

而天色已晚;

我张开双臂,

而她已长大——

扑入我怀抱的还是我的女儿,

迅速离开怀抱的已经是她自己。

回家的路上,

我在前面走,女儿跟着,

我们之间人来人往,

我们之外,世界已空无一人。

我会有的一生

带着锄头去田里,

也可能是铁锹、铁镐,

去的也可能是山上、河谷。

挖出一些泥土,

种玉米,也可能是土豆、魔芋,

最后种下的

是自己。

挖出的泥土不会运走,

就在脚边,

是发干的碎土,

或者冒着雾气、根茎密布的湿土;

它们不会在地面太久,

它们很快回填,

掩去了人间的生死,

只有地下的尸骨,

还在默默抬升大地的高度。

大雾中

雾气上升,

到二十楼就停下了,

看不到街道、红绿灯和行人,

但能看到对面的楼房:

半截楼房,飘在大雾中,

像一张海报、一张你拍不出来的照片。

你能以此想起这些楼房

每一层的样子,一栋的样子,

连起来组成一个城市的样子;

但街道、红绿灯和行人

带着地面世界永久地消失了,

无法回忆,也难以想象。

好在啊,雾已渐渐散去,

世界复现,你看了一眼,

你看一眼就回忆起了一切。

我写下的字不多,

我只在经验世界内造句。

我想写出所有的字,

用笔画,拼凑我的身体,

用字母,编织我的影子,

用硬盘,存储我梦见的生活……

我羡慕身外之物,

也有匮乏的幸福:

只在长江边活着,

就通过波浪理解潮汐;

只能成为她的丈夫,

就更加爱她;

只会写轻盈的诗,

就让每一首都被风念诵。

我、你、他、她——

这四个字我用得最多,

键盘已磨去痕迹,我知道按键的位置,

诗句已雕刻成形,我知道它终将穿越虚无。

扫墓

只一年,

山上添了几座新坟,

我们差点认错了外公的墓,

一样的新土覆盖旧土,

一样的白菊围着蜡烛。

纸钱点燃,起风了,

外公曾说这是个好地方,

现在我们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

后面是依山而建的小镇,

前面是穿过峡谷的江水,

风不会从镇上吹来,也不会从江里吹来

而是顺着小镇、墓地和江水吹,

把小镇、墓地和江水吹在一起,

把喧闹的生、呜咽的死和寂静的流动吹在一起。

尽头

1

大路到此掉头,小路到此消失。

无路可走的人,只能在此落脚。

在天黑之前,我要找一个住处;

在脚步沉重之前,我要找一个家。

2

一栋房子,一半有灯,

光线从窗户照出来,照着我;

人们站在阳台往下看,看着我。

一个被照亮的人,让他们感到满足,

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加深了他们的幸福。

3

我要独自在世上建造居所,

像一个拾荒者,眼里没有废墟,

我的需求太多所以容易满足。

能站稳的都是桌子,

能遮风的都是屋檐:

我要自己把酒杯倒满。

夜风吹过,身体抖过了,

没必要再把冷说出来,

我用不说完成自己。

能站稳就不假手别人,

能遮风就自我荫庇。

我的需求正在变少,

直到我朽坏成一座废墟,

我要独自在废墟上修补灵魂。

4

我将无言地生活很久。

身体光滑,刮了腻子,

还涂过一遍乳胶漆。

砌墙,规定欲求的界线,

开窗,世界的存在取决于我如何去看,

还要凿孔,排出烟雾和气体……

我已逐渐看清了自己:

我没有背负多余的砖瓦,

体内的钢筋正无声地弯向大地。

5

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

酒桌上靠门的位置,

合唱团里没有声音的角落,

集体照最后一排的两侧……

我的身体因为端起酒杯而变形,

嗓子因为沉默而变形,

脸因为在照片边缘而变形。

他们看起来是另外一个人,

但我知道他们是我,都是我。

6

在大地上养花、种草,

不把泥土运到阳台;

在酒席上举杯,

不独饮,不强调个人的孤独;

困倦时喝茶,也喝咖啡,

不用茶漏、茶洗,不用糖包、咖啡勺;

想要获得平静,就去睡觉,

不抄经,也不寄希望于冥想。

我如此世俗,把自己局限在

功用的范圍内,

我只专注于经验和语言,

这唯一值得托付的无用之事。

猜你喜欢
楼房废墟江水
“废墟”
唱不尽心中的春江水
废墟里的救赎
“楼房”与“平房”
那年的江水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