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糖尿病

2023-05-19 00:54李文秀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精血精神性肾阴

李文秀

依据中医古籍经典,禀赋不足、饮食失节(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等)、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是引發消渴病的主要病因。即不规律饮食、长期性精神紧绷、过度性生活以及患者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容易发生消渴病。饮食不规律可损脾胃功能,导致积热内蕴;长期的过度精神刺激,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可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可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从而导致消渴病的发生;过度性生活和劳累会导致肾脏精气亏损,使得体内虚火旺盛,出现肾虚、肺燥等病症,易加重消渴病的病情。

消渴病可分为上消、中消以及下消:上消的病变位置主要在肺部,临床表现多为口渴多饮;中消的病变位置在于胃,患者常有饥饿样胃肠改变;下消则主要指肾脏发生病变,患者常出现多尿等症状表现。病变在上焦和中焦时,病情多处于早、中期,病变在下焦时,病情多已经进展至晚期。但实际临床中,消渴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需要结合患者的气血、阴阳和脏腑情况进行辨别。总体来说,此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由于病情发展时间的长短不一,轻重不同,阴虚燥热各有偏重。而且患者发病年龄不同,病情的发展、病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都有所不同。≥45岁时,病情进展比较缓慢,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虚劳、心脑肾改变、视力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一般病情发展较迅速,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预后相对较差。消渴病还需与精神性烦渴进行辨别。后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烦渴多尿,其多尿常由多饮所致,症状表现与情绪起伏波动有关。

消渴病日久不愈,常可并发多种兼症,如头晕目眩、胸闷心痛、视力减退、听觉下降等。这是因为,患消渴病时间长了,体内燥热易伤及脾胃导致脾虚不能传输水谷之精,头目经脉失去气血津液的润养而出现头晕目眩症状;阴虚燥热日久,易炼液成痰,淤堵于心脉而引发胸痹心痛症状;长期肾阴亏损,肝濡养不足,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于耳目,容易发生雀目耳聋。因此,出现消渴病临床表现时,要积极就医诊治,先排除精神性烦渴等病症,然后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明确辨别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进而行精准的辨证论治。

如出现频繁口渴、小便次数频繁且量大这些症状,同时有舌质红润且津液较少、舌苔薄而色黄、脉搏强劲且快的体征,则主要予以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渴治疗。如出现多食、体重减轻、大便干结等症状,同时有舌苔干燥且色黄、脉搏流畅且快的体征,则主要给予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治疗。若表现为小便次数多、尿量多且尿液浑浊黏稠似脂膏、尿甜,伴有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红少津液、脉细且快等,则主要进行滋阴益肾治疗,调理肾脏阴虚症状。

总体而言,防治消渴病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除了辨证论治,患者还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加强运动,这对提高预后有极大帮助。

猜你喜欢
精血精神性肾阴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