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的特色与传播策略

2023-05-20 02:06张龙于洪娜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开局特色

张龙 于洪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各省都非常重视,各大主流媒体也高度关注这一热点话题。如何在同类型的选题和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然成为各级各类媒体重点思考的问题。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通过微视角来诠释大主题,推出了一组新闻特稿,带领大家回顾了“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市取得的收获与成就,形成了较大范围内的刷屏和点赞,成为众多同类选题中的爆款内容。该系列报道先后推出28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被中央网信办推荐全网置顶转发,全国700多家重点新闻网站、商业平台首页首屏重点推荐,全网触达受众超20亿人次。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该作品具有“近距离观察深度叙事,沉浸式介入富有温度”的鲜明特点。此外,该系列报道还荣获了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融合报道类一等奖。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的成功经验值得更多主流媒体学习和借鉴。

如何让报道有新意有看点,怎样能够在同类新闻报道中体现自身的特色,是央广网早在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的时候就已經开始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负责系列报道的团队成员提前研究选题视角、精心设置新闻议题、明确提出报道标准,从而确保了这组特稿在形式和调性上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具体来看,央广网的报道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报道要富有温度。央广网负责报道的主创团队经过认真研判后认为,在报道像“十四五”开局这样的宏大选题之时,应该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一线,以小见大,从而避开与大多数主流媒体宏大叙事风格的雷同,并把捕捉那些有温情、沾露珠的动人画面和暖人故事作为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展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借助小视角展现个人与国家、小人物与大时代、日常生活与“十四五”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例如,在河北“开局十四五”的报道中,记者描绘了一幅三代人在晶莹的冰面手挽手优美滑行的景象,这是2021年石家庄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开幕式上引发阵阵掌声的动人一幕,特稿中的三代人是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教师康冀荣和他70岁的母亲以及14岁的女儿。这个场景既呼应了由北京和河北两地联合举办的冬奥会,又展现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冰雪运动已经成为河北百姓的特色生活。又如,在吉林报道中,以立冬、小雪、大雪、大寒四个节气为轴,以四个人物故事为线,通过一个个奋进者的故事和一组组翔实的发展数据,呈现出“十四五”开局之下的吉林万千气象,展现了吉林的大国粮仓之基和开拓创新之魂。再如,在浙江“开局十四五”的报道中,记者通过清晨一缕阳光映照在崭新的门窗上,展现了湖州丰登村河源浜30号低保户沈阿六焕然一新的房子,传递出浙江打造红船起航地“共富样板”的决心与信心。这些报道既有点又有面,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2.报道要突出特色。央广网报道的整个主创团队经过反复思考和深入研讨,将报道对象明确为各省级区域,因为不同省市的差异非常大、特色也不尽相同,聚焦每个省市进行报道能够重点突出本区域的特色。同时,央广网进一步明确每篇报道稿件的字数不低于4500字,而且要以全媒体的形式充分展现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作为、新气象、新思考,紧紧围绕地方“特色”和高质量发展做文章,讲好地方高质量发展故事,展现地方“十四五”开局的闪光点。例如,在对湖北的报道中,记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光谷这一孵化全球产业创新高地的湖北名片,报道了武汉TCL华星光电这家“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柱企业,直观地展现了湖北通过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又如,在河北报道中,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将笔触、镜头对准河北的发力点,同时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展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的河北答卷,回答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新时代之问,特色鲜明。再如,在对贵州的报道中,记者将焦点放在了近年来贵州着力打造的大数据赋能大生态的创新产业上,通过对大数据与农业、生态、社会治理等多业态融合的呈现,突出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特色,诠释了大数据作为新动能带来的提质增效效果,可谓“黔”景无限。

3.报道要深度挖掘。除了温情和特色之外,央广网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深聚焦、深挖掘、深报道,既要立体、鲜活地通过“显微镜”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讲述我国各地各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客观分析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挑战点与风险点。因此,央广网的系列报道既要感性又要理性,既要广度又要深度,这无疑提升了报道难度,但同时也拔高了报道的站位高度,使之更加客观辩证,更加有思想有深度有见地。例如,首篇报道《广东:携手港澳“破浪前行”跑出大湾区“加速度”》,通过合作区、大国重器、无人农场等数据,回顾这一年广东的重要时刻,以人物故事感受大湾区的时代脉搏,也体现了区域特色。又如,在安徽“开局十四五”的报道中,记者提到了长三角著名的G60科创走廊沿线的九大城市,其中既包括上海和浙江的杭州、嘉兴、金华等城市,又包括安徽的宣城、芜湖、合肥等城市,虽然这些城市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需求,但它们各自现有的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潜力之间又存在太多的差异化,记者对安徽这些城市的差异化发展要素进行了深度挖掘。再如,在山东“开局十四五”的报道中,记者深度聚焦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通过对多场黄河专场发布会、滩区群众生活、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的特写,讲述了山东全省奋力挥写“黄河之治”的新景象。

央广网在报道中高度重视主创团队“四力”理念的践行和“四力”能力的提升,并把这些理念和能力融会贯通于每一篇情绪饱满、富有特色的特稿报道中,从内容的提炼到图文视频的搭配,从标题的确定到行文结构的安排,从细微的文字推敲到整体的谋篇布局等,都努力将深入一线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理性分析的脑力、清新自然的笔力融合在一篇篇的报道作品中,从而使这些作品在精炼表达、精致呈现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了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

1.标题凝练,一目了然。好的标题能让用户产生阅读的兴趣,央广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要求主创团队调动“脑力”、提升“笔力”,用凝练而直观的标题,将全文最具价值最有吸引力的精彩之处提炼到标题中来,从而激发受众的阅读冲动,因而系列报道的每个标题都各具特色。有的标题聚焦特色产业,凸显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如关于北京的报道标题前半句就直接明确了“争摘高精尖产业‘皇冠明珠’”,而关于江苏的报道标题前半句则强调了“‘智改数转’竞技制造新赛道”。有的标题凸显生态特色,如关于广西的报道标题中提到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金不换”,而对内蒙古的报道标题中提到了“勇扛生态发展大旗,创新机开新局”等,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这些标题简洁平实,生动地概括了报道区域的特色,又富有情怀,带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浓郁的网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引起受众强烈共鸣。总体来看,“开局十四五”这组报道,从标题制作到结构安排,从内容提炼到图片搭配,从整体到细节,都贴合网民阅读习惯进行构建,情绪饱满,富有特色,一目了然,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集“深入一线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理性分析的脑力、清新自然的笔力”于一体,这组报道从成稿之初便与众不同。

2.开篇清新,首尾呼应。好的标题事半功倍,好的开篇同样也会起到令人印象深刻且迫不及待想要继续阅读的作用。央广网系列报道中很多开篇既富有情怀,又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创作团队的深厚“笔力”。例如,对辽宁的报道第一段在连续运用了三个排比句之后,直接点出“这里,曾诞生共和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这里是辽宁,共和国工业的摇篮。”虽是文字表述,但画面感十足,其磅礴气势令人印象深刻。再如,对山东的报道第一段写到“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黄蓝交汇,无比壮丽”,既点出了山东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又为后文重点描写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做足了铺垫。其清新自然且接地气的开头文字又与最后一段文字提到“打造黄色大河、蓝色大海、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齐鲁样板’”前后呼应,直接服务主题,提高了内容的感染力。

3.层次丰富,结构清晰。央广网系列报道的谋篇布局和行文结构也处处体现了精心匠心,不仅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把它们点缀在丰富的层次之中,而且以深入一线的“脚力”采访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例如,对广东的报道,通过一组数据串联了本地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和关键时刻,并通过细微人物故事以见微知著的“眼力”洞悉了大湾区发展的时代脉搏。又如,对江西的报道,其谋篇布局从“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开始说起,由浅入深地分析了江西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的巨大优势。整篇报道前后共走访了14个典型人物并以清晰的结构将他们串联了起来,展现了记者的“脚力”和“脑力”。也正是因为有如此扎实的采访,这篇报道才原汁原味地将江西发展的欣欣向荣画面直观地呈现给了广大受众。

多年来,央广网不断丰富媒体传播手段,创新呈现方式,逐渐走出了一条有央广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具体到“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在有了高质量的报道内容后,央广网还需要一种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的融合传播策略,从而进一步放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

1.图文视频融合提升新闻体验。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传播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传播高度融合,产生“聚变效应”。全媒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为受众提供立体的全方位的新闻体验。央广网深刻地认识到哪怕是卓有分量的新闻特稿,也不能守着传统的图文形式而放弃探索新的机会。相反,越是具有传统优势,越要积极主动拥抱更具直观特征的视频传播。例如,系列报道将自身的图文优势与短视频形式进行了有机结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图文内容产品和短视频内容产品的合力,助推系列报道在短视频平台的刷屏出圈。具体来看,每一篇特稿作品都专门配套制作了100秒左右的短视频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而展开,以其中的金句和原声为统领,以各省市取得的重要成就数据为线索,厚重而全面地展现了全国各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发展成果。这些短小轻快的视频与内容丰富的图文特稿相辅相成,改进了用户体验,扩大了传播范围。

2.多角度全渠道提升报道覆盖。当前,越来越多主流媒体已经开始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多样化的全新传播手段重构自身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全媒体渠道和矩阵的搭建也使媒体融合传播越来越容易获得聚变效应,在不同场景下触达更大范围的受众群体。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在融合传播过程中也高度重视全渠道建设。例如,“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的发布节奏首先选择了央广网自有的主传播渠道,即央广网网站和客户端;之后,主创团队开始重新编排已经生产出来的图文内容,按照不同平台特性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创作和发布,从而实现了自有平台多角度全覆盖的矩阵传播;接下来,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转发,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变单一传播主体、单一介质平台为多元复合主体、多元复合介质平台的广泛传播,提升了人群覆盖,形成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可以说,通过这些策略,“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依据平台特点,实现了多角度全覆盖的传播矩阵。通过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和传播规律,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了报道影响范围。

3.正向价值传播提升内容影响。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推出之时正是各地两会召开之际,这些素材给大家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横向比较素材,不仅有前瞻有分量,而且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正能量,得到了各地多个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并被推荐给地方新媒体平台进行转载和转发。为了让正向价值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裂变传播,央广网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拆条等方式的二次创作和二次传播,强化了系列报道在移动互联网空间的多向复合占位。同时,还在微博开设了#开局十四五看各地答卷#等话题。据央广网统计,系列报道的25篇内容中融合包含了近15万文字、3000秒视频和200多张图片,获得了超过700次的主流媒体转载,8000多万人次的点击阅读和100多万人次的评论点赞。

央广网“开局十四五”系列報道聚焦“深”,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主题切面进入,从产业观察变化,从数据梳理变迁,观路径,看成效,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典型案例,寻找“新时代赶考要怎么办、开局要如何干”等问题的答案。整体来看,这一系列报道既做到了立体、鲜活讲述我国各地各行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规划引领的价值理念,也做到了聚焦“十四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思考,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借鉴,从而引发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如何通过一次系列报道获得较大的传播效应和综合价值,央广网为主流媒体做出了身体力行的探索和表率。全国各地的主流媒体及其相关从业人员都可以从央广网此次系列报道中借鉴其选题、表达和传播策略。

作者张龙系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于洪娜系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高级经济师

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用典艺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20BSZ042)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开局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2021年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开局“十四五”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中医的特色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十三五”开局年怎么干
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