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广播播音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2023-05-20 02:06付永玲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新中国

付永玲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播播音,很好地继承了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等媒介多年来积累的坚持党性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播音语言规范等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播音工作又结合自身的实践特点,进行了由直播改为录播、借用戏曲形式播音等成功的创新尝试。这些播音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 播音工作 传承创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建设,我国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党和人民政府接管、改造旧中国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建设人民广播电台,既有对解放区优良播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的新需要而进行的创新和变化。

学者赵玉明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广播电台虽然大部分是利用接收国民党的广播设备建立起来的,但作为一个宣传机构来讲,特别就它的采编播工作来说,却同旧中国的广播事业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在此基础上,广播结合自身的实践特点,逐步形成了人民广播的方针和路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民广播播音工作有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1.坚持党性原则。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衡量“党性”的标准是符合党的纲领、党章(组织经验)和党的策略原则。符合这些标准是具有党性的,不符合这些标准是违背党性的。播音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遵守宣传纪律,为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成为党和政府得心应手的有力助手。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播音始终为人民战争宣传服务,党内指示、战报、对敌讲话、记录新闻成为当时播音的重点。老一辈播音员把播音工作看成是最重要的政治工作来完成,深刻认识到播音工作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性,坚守播音岗位,不顾周围枪林弹雨,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中断党的声音,正是这种强烈的党性原则使他们把播音事业与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独创延安陕北人民广播播音的一代新风。1948年1月,以齐越为代表的《对国民党军广播》的播音,宣传对象明确,播音坚定有力,很好地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取得了良好的战时传播效果,成为战争时期播音创作的典范之作。1949年8月制定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训练播音员的方法》中,把政治水平作为选择播音员的首要标准。把党中央的精神准确传达给听众,播音员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坚持党性,才能保证播报的效果。因此,以延安台为代表的党的播音台,把坚持党性原则沉淀为优良传统,并在解放后发扬光大。浙江播音员王濂方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地下党身份一直默默潜伏在国民党电台,不但为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而且为1949年5月浙江台的顺利接管创造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坚定的党性,她的播音紧跟党的大政方针,对新一代播音员产生了积极影响。她经常给新来的播音员强调个人情感与党的政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理解政策是决定播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1959年国庆之际,浙江台播音员陈平突然接到播报周恩来总理的重要文章《伟大的十年》的任务,当时事出突然,时间仓促,几乎没有时间备稿,录音也已来不及。他直接走进播音室,边看边播,牢牢把握住了宣传主调,圆满完成了直播,使听众对祖国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满怀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人民再创辉煌。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很难通过声音传递文章的导向。1952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播音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培植饱满的政治情感是播音员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对播音员继续坚持党性提出了要求。1954年春,浙江电台播音员播送的“拥护总路线”特别节目,广大农民收听后,普遍提高了对总路线的认识,表示要搞好互助合作和冬季生产,积极完成粮食统购任务。

坚持党性原则,提高政治素养,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广播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人们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情,鼓舞人民群众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这些得益于继承了延安陕北时期的播音精神,又体现了新时期的变化要求,为今后的播音树立了榜样。

2.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播音工作的重要思想,又是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5月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除播音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其他大量工作,他们需要参加生产劳动,有时还接受打靶、投弹等军事训练,有时还利用业余时间为老百姓表演文艺节目。红色广电第一位播音员徐瑞璋(播音名“麦风”),每天在忙完播音任务后,主动协助机务工作、打新窑洞、种地、纺线等,积极投身实践。1947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经常与劳动人民一起工作学习,在长期的接触中,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说:“当我的心和人民的心息息相通,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时,我的播音才有生命力;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我的播音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949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吸收的第一代播音员大多是北京或各地的青年学生,他们经前辈播音员言传身教,在实践中学会了播音,并从大量的听众来信中受到鼓舞,经常走出播音室到广大听众中去征求意见,向群众学习,带着节目到群众中一起听,参加听众意见调查活动,做到对播音效果了如指掌。由此可见,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党的工作作风,也是老一辈播音员建立的优良传统。

全国第一次播音工作座談会着重指出播音员应该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与听众建立广泛的联系,不要总在播音室里念稿,强调播音员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浙江台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要求播音员要多看报纸多学习,要经常下乡开座谈会、深入实际采访播音,把采写好的稿件当面播给群众听,农民听得懂,采编播就算过关,听不懂就修改重来。当时浙江台领导多次带领播音员到富阳新登、宁波慈溪等地采访,参与当地广播站的播音,并与基层地方播音员切磋业务,使基层播音员迅速提升业务能力。为了办好农村广播,播音员与编辑带录音机下乡请农民听,收集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节目的依据,这种做法对提高节目质量效果十分明显。

20世纪60年代,业界对播音质量评价有三项指标,其中一项就是强调播报的生动性,这种“生动”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戏剧化生动,而是来源于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不生动的播报就不会有群众的回应,就是自我陶醉的自言自语。只有处处为群众着想,才能得到群众的肯定,赢得受众,播音才有活力、方向和价值;脱离了群众,播音就失去了价值,也就毫无意义。

3.播音语言规范化。规范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播音语言规范就是播音用语的标准要求,主要包含语言本体、播音技术、媒体传播等,都紧紧围绕着传播的听觉规律和宣传目的来运行。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伊始就非常重视语言规范,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关于延安整风的指示中,就有对语言的要求,为语言规范的建立指明了方向。1946年6月的《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1948年7月的《播音手续》、1948年12月的《口播清样送审办法》等,为播音规范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另外,编辑、技术人员在播音中的合作,也对播音员在语言规范方面提供了直接帮助。延安台播音员严格认真的创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又为播音语言规范建立了保障。当播音员拿到稿件时,就像战士即将奔赴战场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准确无误地传达稿件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播前,他们认真反复备稿并做好记录;播出时,请其他编播人员监听,不对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播出后,又及时写下播音日记和工作总结,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正因为对播音规范的坚守,许多播音员从来没有播错过字。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播音员经前辈播音员事迹的鼓舞和言传身教,在实践中学会了播音,力争在播音中不错一字,始终作为业内规范的首要标准继承下来。在继承延安台播音语言规范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播音业务进入一个新时代。1951年6月6日开始,《人民日报》连载吕叔湘等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同时刊登编者按《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重要社论,表明了党和政府把汉语规范化作为国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第一次全国播音工作座谈会要求播音员在继续坚持撰写播音日记基础上,强调工作建立严格的考绩制度。在这方面,浙江台播音组堪称典范,他们工作非常严谨,播音室到处都贴着制度、规程,保证每次播出准时,若迟播就视为大错。为了达到语言规范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浙江台狠抓备稿,并将“备稿”工作作为提高播音质量的关键,要求播音员备稿时间不得少于播出稿件时间的三倍。播音语言规范的继承和坚守,能帮助听众更准确地理解信息,努力做到老少咸宜、妇孺皆懂,从而使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播音语言的规范对当时推广普通话又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并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发挥着推动功能。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演进,仅仅依靠传承还不能满足在新形势下的播音工作发展需要,还必须有所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可以这么说,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在社会语境、传媒技术、传播样态的作用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播音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播音方式和传播语言的创新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身份转变:从收音员到播音员。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52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有线广播尤其是农村有线广播。根据广播现实发展的需求,此后,地方市县开始建立有线广播站。县级有线广播站建立后,收音员一方面要继续组织群众收听,另一方面还要播音。面对当时广播人才短缺的情况,加之收音员与播音员在工作属性上有相通之处,因此,只有实现收音员到播音员的华丽转身,才能更好地实现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1950年开始,根据新闻总署的要求,全国各县先后建立了收音站,配备专兼职收音员。《浙江通志·广播电视电影志》数据显示,至1952年底,浙江省收音站达400多个,收音员1120人。至此,浙江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广播收音工作会议,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训和锻炼各地县级收音员,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编播常识和无线电技术,为角色的顺利转换打下坚实基础。收音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接收电台广播的记录新闻,不但向听众介绍节目,还要面向群众广为传播。遇到省台举办广播大会,收音员还要挑着收音机下乡巡回播放。组织收听以后还要让大家讨论广播内容,并把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向省台汇报。如遇收音机发生故障,收音员还得充当维修员,懂得一些无线电和电器知识,亲自维修排除故障,那时候的收音员身兼多职。

1954年7月,浙江新登县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有线广播站。广播站建立自办节目,并设专门的播音室,之前做收音员的楼联虹成为广播站的第一任播音员。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除了转播中央及省电台的节目外,还自办了本地新闻和专题节目。楼联虹经常请来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县农业技术员举办讲座,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在自办节目中,她和编辑自编对话、快板等宣传党的政策。

从收音员到播音员的转变,体现出浙江电台对播音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这一创新,有效地缓解了当时播音员短缺的困境,大大提高了收音员的专业素养。过去作为收音员时,他们与听众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播音员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由于身份的转变,带来了传播方式的變革,对他们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提高了传播效果。

2.节目形式转变:从直播改为录播。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广播的迅猛发展,从中央台到各省台广播节目数量日趋增多,类型日益丰富。除新闻中的短评、社论、通讯等体裁外,一批教育、文艺、服务等类型节目也有所加重,还有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农村节目。1956年5月28日,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调整了广播事业的建设方针,提出要让听众听到更丰富生动的内容,采用更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更高的思想艺术水平,并采用新技术制作节目。因此,广播节目录播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20世纪50年代初期,广播电台缺少录音设备,广播节目的播音都是直播,但在直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突发状况,受技术条件的制约无法马上调整,因而不能保证播出质量。随着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至1958年,浙江台添置遥控录音设备,达到了节目从播音、剪辑到制作整个流程的录制播出,这在当时属全国首创。此后,录播在全国各地先后得到推广。当时,浙江省台播音组人员达到12人,采用录播后,播音组人员减少了一半,6位播音员承担着全台节目的播音工作,还担负着大量文艺节目的串联解说、小说连播、散文诗歌的朗诵等任务。采用当时先进的录音技术设备,对广播节目前期采录音源的剪辑、特效处理和音乐音效的添加等艺术再加工处理,达到突出节目创意、提升感染力、增强可听性,加大了对广大听众的吸引力。同时,减少了冗员,更好地发挥了播音员的特长。

直播改为录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失误并应对突发情况,极大提高播音质量。其次,录播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播音员的综合素养。最后,它丰富了节目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3.创新的专栏:“勤俭嫂谈家常”。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话在全国还未普及,而浙江是全国方言最复杂的区域之一,每个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各地区方言各具特色,互不相通,局限性强,制约了广播覆盖率。农村广播组编播人员发现,无论选择哪一种方言都不适合作为向全省广播的语言。因此,采用一种大家都喜欢又能听懂的形式播报成为当时面临的难题。

农村专题组发现浙江的越剧遍及全省每个角落,而且城乡群众都喜闻乐见又能听懂。节目组分嘉兴、金华、宁波和台州共四个小组下乡调查。他们带着使用普通话、杭州话、浙江官话(南腔北调)、越剧道白四种形式做成的节目录音,放给农民听,当场来鉴定。调查历时十天左右,跑了十多个有代表性的县,最终选定越剧道白来播音,那么接下来选谁来担任播音员呢?因为这档节目的内容涉及勤俭持家、民主办社、多种经济等方面。记者发现,要宣传教育农民,就需要广播里有一个能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用自己的话讲农民自己的事。大家酝酿了很久,最终“勤俭嫂”当选。勤俭嫂出身贫农,解放后翻了身,听党话,勤俭持家,勤俭办社有成绩,当了劳动模范,见过毛主席,见过大世面,能分清是非曲直,道理讲得透,肯替大家办事……这些形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记者多年的采访中接触到的许多劳动模范,如蓝陈香、董大妈、华银凤、“七仙女”等留下的深刻印象,“勤俭嫂”实际上就是从这些人中提炼出来的。

节目组最终选了两位来自越剧团的演员承担播音工作,一个扮勤俭嫂,另一位是搭档。她们把舞台腔改编成家常话,以对话形式播出。在1959年5月正式开播的“勤俭嫂谈家常”,就是浙江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中的主要专栏之一。节目播出后反映非常热烈,随后全省各地的广播站都在转播。

在当时普通话未在全国普及的情况下,浙江电台用越剧道白播送农村节目,解决了收听率的问题,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民广播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编播工作都是由新华社的有关部门承担,继承了党报和新华社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播音工作又结合自身的实践特点和新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大力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播音工作的发展路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如戴碧湘等在《艺术概论》中所指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没有革新的创作,就谈不上藝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播音工作在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在借鉴解放区广播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种播音节目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给未来建立独具特色的播音工作带来极大的启示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千变万变,坚持党性基本原则不能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播音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继承优良传统是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而创新永远在路上,但无论怎样继承与创新,最本质的要求是人民广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是关系党媒性质的头等大事,是建立我国独具特色的播音工作的一条永不可变的规律。

2.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继承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两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目的是发展,进而又形成传统,为后来者所继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和进步。播音工作的发展,也同样适用这一规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播音在继承延安广播精神的基础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成就了今后播音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3.立足于群众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播音工作,由直播转为录播,以越剧道白的形式播报“勤俭嫂谈家常”节目等,找到了一条适合广播发展的路子,所以更受听众欢迎,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广播播音工作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播音创作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客观发展规律。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历来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任何一种继承都不是简单的模仿,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挣脱了束缚,进行开拓与发展。另外,继承借鉴是发展创新的基础,而正是发展创新,才使继承借鉴变为现实。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关键,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进步、技术的革新都在召唤着创新。总之,正确把握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对于今后我国播音工作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讲师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播音史”(项目编号:19NDJC214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2]喻梅.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5]马玉坤,高国庆.张颂学术年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6]白晓清,郑雨茜.齐越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2).

[7]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8]姚喜双.中国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编辑:李栋】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新中国
还原真实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