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2023-05-21 23:50张雪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高校

张雪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大,高校的办学和科研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高校大多通过向银行借贷的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许多高校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目前,全国高校80%以上的基础建设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且贷款远超出总资产负担能力。随着还贷期限的陆续到来,部分高校陷入以贷还贷、卖地抵债的窘境。如何有效防范与化解高校财务风险,保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7-0100-03

一、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一)财政拨款收入

高校的财政拨款收入是指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给高校的财政资金收入,其资金主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200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7%,2019年达到4.04%(数据来源于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对于高校来说,财政拨款收入是其主要资金来源,并且财政拨款仅仅按投入导向分配,而不是按高校的产出来分配资金。

(二)事业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因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收入,高校事业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教育事业收入包括招收学生所收取的学费、住宿费、考务费等,学校招收学生越多,所收取的学费、住宿费、考务费等就越多,这也是很多高校进行扩招的原因。科研事业收入主要包括纵向科研事业收入和横向科研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贷款收入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鼓励高校运用信贷、金融等方式融通教育资金。目前我国高校的融资手段主要为政策性融资,融资市场渠道主要来源于银行。在高校扩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产业发展的趋势下,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下,高校贷款收入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其他收入

高校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费收入等。对于一些较为实用的科研成果,可以将科研成果直接投入生产或者进行校企合作,使高校进入产业化,为学校创造收入,这也可以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风险的客观性

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风险无处不在,无法回避,无法消除,我们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应对风险,而无法避免或消除风险。高校财务也是如此。高校的财务活动一定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实现了预期目标,另一种是未实现预期目标。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其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这就是高校财务风险的客观性。高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高校的财务风险无法回避,无法消除,只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有效应对,尽最大可能减少风险发生或消除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1]。

(二)风险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预估和控制,但是由于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无法预估到财务风险的大小。高校财务也是如此,高校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一般也不以盈利能力作为评估指标。并且高校财务活动复杂多变,影响高校财务活动的因素众多,比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的财务资金使用会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影响,因此想要事前准确把握高校财务活动能够产生的财务风险程度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但只要在财务活动之前能够意识到可能会存在或产生财务风险,对那些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点进行重点把控,有效地实施财务活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损失。

(三)风险与收益的共存性

财务风险与财务收益一般是共存的,并且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财务风险越大,所对应的收益也越大。财务风险与收益的共存性,能够促使高校更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改善财务管理质量,从而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的财务风险亦是如此。所以说高校的财务风险与经济效益是共存的,高校的财务风险会影响高校的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带来不好的影响,势必会影响高校的收益。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是指高校因为急速扩张,基建设施等得不到政府财政经费的足额报账,采取从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而造成的高校债务风险[2]。对于高校来说,面临着高速发展和资金短缺的矛盾,因此很多高校会进行贷款筹资。但是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所投资的项目具有长期性,很多高校在举借贷款的时候也没有分析资金的需求,存在着过度举债的情况。如果高校负债率太高的话,就会导致社会信用降低,出现资金流断裂危机,从而导致学校举借新债偿还旧债的行为,或者为了满足收支而压减教学和科研经费,导致自身的教学科研质量受到影响。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分为办学投资风险和校办产业投资风险。办学投资风险是指为了适应高校的发展,在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实验设备及后期配套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导致的风险;校办产业投资风险是指大部分校办产业都是亏损的,但受体制的影响,高校需要对校办产业承担相应份额,这就会导致一定投资风险[3]。

(三)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高校在合同控制、预算管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不足,就会导致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浪费、决策失误等风险,就会对高校发展造成很大影响[4]。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虽然破产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财务管理不当,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甚至资金短缺的情况,如果连学校的日常公用资金都短缺的话,势必会极大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高校的非营利性特点,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导致高校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总认为高校不会破产,不需要对资金进行过度管理和风险防控。尤其是高校的财务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也不够强,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就会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和防范,甚至会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阻碍高校正常稳定发展。

(二)债务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高校扩招、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是新校区建设等原因,高校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是我国的财政资金拨款规模并没有跟上高校扩招规模的脚步,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只能采取举借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再加上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金融机构对于高校的贷款审批条件非常宽松,甚至也不做細致的资格审查就直接贷款给高校,对高校贷款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这也导致很多高校不计后果地进行贷款,只要缺钱就贷款,也不考虑贷款风险和资金使用效益。相关部门对于高校的贷款监督力度也不够,导致高校随意使用贷款资金,造成资金浪费。

(三)投资管理不善

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高校自主性也越来越强,但是随着自主性的提高,很多高校随意跟风,追求所谓的“面子”工程,导致资金投资浪费,甚至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贸然进行高风险投资,极大加剧了高校所承担的风险。大量购置实验设备,重复购置相关设备或资产,不科学地高成本引进人才,导致资金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风险增加。校办产业产权归属不清,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并不良好,甚至存在严重亏损,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高校财务风险,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编制制度不健全,高校预算编制并未将贷款资金的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日常经费支出的执行也并未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超预算支出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无法偿还贷款利息或者贷款本金,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二是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经费支出的控制并不严格,有的支出不符合报销流程。比如,购买一些大型设备的时候,尤其是购买境外企业的设备时,设备并未验收甚至并未到达,却提前支付设备款项,这就会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

五、高校财务风险防控的措施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防止高校出现财务风险,应当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工作人员了解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高校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财务工作的业务水平、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把控能力,把风险管理落实到具体环节,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提高债务资金管理水平

高校作为贷款资金的使用主体,应当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贷款之前应当评估各种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对每一个贷款项目都要做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力求用最低的成本、承担最少的风险来支配最合理的贷款资金。对于贷款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树立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眼光,要注重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使用效率,提高贷款资金的管理水平。如果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偿还,有可能会出现“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导致学校负债累累,甚至出现财务危机,从而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提高贷款资金管理水平,树立贷款资金管理意识。

(三)加强投资管理

高校应当重点关注基建设施投入、引进人才投入以及校办产业投入等,重点分析这些投入的产出比,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制定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规范投资行为,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3]。对每一个投资项目,学校都应当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投资规模、目标、成本、方式、风险和收益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投资后还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快校办产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校办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对于年年亏损的校办企业,应当予以注销处理。完善校企合作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降低学校的投资风险。

(四)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应当根据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各项经费与资金,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和财务核算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财务秩序。加强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制度、重大事项处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风险防控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信息分析制度等。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及其他实物,定期进行清查,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对于财务管理应当加强落实经济责任制,以有效防止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总体财务管理的失衡,促使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行使权力,且承担相应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责任[5]。

(五)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

高校构建财务内控体系主要是通过指定系统的财务内控制度以及规范财务有关工作流程等手段,保证相关业务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为财务管理提供精准真实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学校财务安全。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主要是将经济业务活动流程框架分类,对一级流程,如预决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等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划分为多个二级流程,再将每个二级流程细化为三级流程,并且对每个三级流程进行梳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内控要求,确定合理的程序步骤,针对上述的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找出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可能发生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将业务流程进行图示化,借助专业工具,画出具体的业务流程图。

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主要有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包括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收益共存性等特点,以及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主要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贷款资金管理不善、投资管理不善以及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对于这些原因也给出具体的防控措施,主要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贷款资金管理水平、加强投资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实现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防控和规避,保证学校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荣娟.高校财务风险特点及防范机制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95-97.

[2]   张孜彦.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探讨[J].时代金融,2020,(20):122-123.

[3]   蒋业香,李存芳.新阶段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财务税收,2021,(290):5-7.

[4]   赵丹妮.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高校财务风险防控研究[J].中外投资,2019,(9):136-137.

[5]   王静.高校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与财务管理风险探讨[J].营销界,2021,(1):195-196.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高校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