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训”到“能动”:当代西方童年研究的空间视角转向

2023-05-21 06:22王艳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规训

[摘 要] 儿童与空间之间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嵌入与作用的关系。以往关于儿童空间的研究强调空间对儿童的制约和规训作用,遮蔽了儿童的主体性。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对空间向度的重视与空间理论的构建促使西方童年研究者开始采用感官民族志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儿童在多种日常活动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中的能动表现。结果发现儿童不仅以感官的、身体的方式认识和体验所处空间,用语言及视觉标志物定义空间,而且可以借助“非人”元素转化和建构空间。这启发我们应转变认识儿童的方式,提升儿童在社会中的位置;应基于儿童的空间体验,反思教育空间的构建;应鼓励儿童的参与,推动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共建;应引入地方视角,尊重多元化的儿童生活世界。

[关键词] 童年研究;儿童空间;儿童能动性

20世纪90年代,在新童年社会学、儿童地理学、儿童人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力量的汇聚下,催生出童年研究新的研究热潮。不同于以往儿童在各学科中的边缘位置,多学科的童年研究聚焦儿童的生存境遇与主体诉求,强调儿童本身是完整的个体,彰显其本身所具有的力量,用能动性代替被动性,力图通过研究展现出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儿童生活。而空间视角是了解儿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能动性选择自身生活的关键。[1]童年研究中的空间视角不仅关注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儿童空间的塑造,还从个体能动性角度出发,探寻儿童主动转化、占有及创造性生产空间的方式,展现出童年空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多学科童年研究对儿童与空间关系的新理解有助于了解儿童在空间中的行动方式,对空间的感受与体验、情感与需求,丰富了儿童生活的当代叙事,为审思教育空间、公共空间乃至世界如何成为更具包容性、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空间,让儿童更好地生活于我们共在的世界提供了有益思考。本文从童年研究空间向度生成的背景出发,试图勾勒出童年研究中儿童与空间关系的研究视域,并分析由研究视点转移带来的深层次认识变革。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空间认识转向

(一)空间多维内涵的发现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生存及经验的两个基本维度,决定了所有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19世纪,在历史决定论的影响下,“时间”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获取了优先性,“空间”沦为附庸,被视为僵硬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导致从本体论、认识论到对诸种社会实践的阐释上都缺乏空间视角,过于简化了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描述。[2]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爱德华·索加(Edward Soja)等思想家辨识出空间的失语限制了理论的解释力,他们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到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演进之中。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3]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对空间向度的发现和空间理论的构建,对于借助时间之镜观察事物的方式而言,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赋予了空间新的生命力。在新的话语中,“空间”是一个可以多重理解的复杂概念,是动态的、异质的、实践的,远不仅是物理或地理上的维度,还是社会的和经验的建构,对空间的理解必须与物质、文化、价值观、社会关系等因素联系起来。从将空间作为一种背景或容器到对空间本体论发现的转变,空间所具有的内涵也处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空间”不仅具有物质性,还具有社会与精神的内涵,它不仅是有形的实体存在,还包含社会关系的生产,蕴含精神层面的人与空间(所居之地)产生的情感联结。空间所具有的新的阐释力为理解儿童生活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对空间与个体关系的再认识

“空间”话语转向的背后是一种旨在摆脱现代性束缚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扭转了个体与空间关系的认知。长期以来,空间被视为给定的背景,是一种外在的存在物,是人类及其个体生存之所依,也是供给资源、能量与信息等人类赖以存活的基础物质。人类及社会生活无法脱离空间而存在。在此意义上,空间决定了人类及其个体的生存状态,并能够通过改变条件性因素制约人类的发展。[4]此种维度的空间是建立于物理学立场上具有物理意义的空间,忽视了人的选择、分配和调节能力。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空间认识论的转向,在空间研究中生命个体的能动性得以彰显,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个体不只是被动地被空间所制约,人在适应空间的同时也在积极改造空间,空间在此意义上也不再是先于个体存在的“物”,而是可被建构和生产的。这亦是列斐伏尔对空间的“祛魅”,引入“生产”的概念破除空间的主客二元对立,[5]强调空间与行动主体的紧密结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进一步指出人(身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身体是一种活生生的能动的力量,其具有的反向能量能够抵抗和解放外在的制约。[6]此种空间内涵的转变决定了空间与人类及其个体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此种关系的正确认知是理解个体乃至儿童与空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二、儿童与空间关系研究的传统视角

儿童与空间之间亦是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嵌入的张力关系,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儿童未成熟性的价值贬低,儿童与空间关系的研究长期陷溺于“规训”话语。虽有一些研究强调儿童对空间的积极能动作用,但影响甚微。传统空间认知中的儿童仍主要是作为适应者、顺服者、被规训者而存在,儿童的主体性在其中隐而不显。

(一)强调空间对儿童的制约

儿童与空间关系的传统研究主要包括儿童对空间的适应与顺服和空间对儿童的限制与压迫两种基本立论。前者强调儿童服从空间中的行为规范,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合格行动者,这常见于教育领域中,将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视为一种受目标驱动的、实现“规范化”童年的場所。[7]表现为从细节、规则入手,反复规训、评比激励、督察检查儿童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人们的文明行为和社会公德,[8]忽视儿童个体的独特性和生命意义的多样性,导致标准化童年的产生。“空间”成为一种隐性的、“诱惑式”塑造儿童的方式,在其中填充着人们对儿童的想象和期望,[9]空间布局以及与其相关的实践则是实现童年愿景物质转化的工具。符合预期的儿童行为是受到鼓励的,反之则被视为“失范”。如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坐好”(good sitting)、“认真看”(good looking),遵守默认的空间规则,才能成为受老师欢迎的“好孩子”。[10]此种视角下的研究忽略了儿童作为个体的能动性,是一种被动的空间顺从,教育机构成为一个促使儿童适应空间的场所。埃里卡·布尔曼(Erica Burman)批判此种削弱儿童对其自身价值意识、否认儿童“街头”知识的行径为儿童的“文明化”过程。[11]

后者在研究中重在关注空间对儿童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教育场域中的儿童规训与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排斥。研究通常基于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一方面剖析教室场域中的权力运作方式,揭示课堂环境中权力和等级的生产过程以及规范、监管和控制儿童的手段,[12]表现在教育空间中教育者如何利用桌椅摆放、座次安排、空间位置等编排儿童的身体,以强制性的规范制度约束身体,压制儿童的自然天性。[13]另一方面,剖析街道、博物馆、咖啡馆等公共空间的儿童排斥问题,指出儿童的非理性导致他们被视为“空间侵入者”(space invader),当儿童(及其身体)进入不属于他们的空间时,将遭到成人的特别关注和目光审视。[14]甚至有学者发现在专门为儿童创建的户外游戏场中,儿童也难以逃脱监管,指出无论户外游戏场的设计理念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外部的“围栏”,它将游戏场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社会相隔离形成的封闭空间,实现了隔离和监管的功能,在成人看来是“适合的”“有价值的”儿童空间。[15]此视角下的空间是一种规训儿童的有效技术,将儿童物化、工具化,将其视为不完整的人,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及其对空间的反作用。

(二)遮蔽了空间中儿童的主体性

在这两种研究视角中,前者对儿童与空间关系的研究受制于发展主义的认识立场,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其所具有的主体性虽被发现,但这种主体性却不是自足的:将儿童视为发展进程中的未成熟个体,而不是完整的“人”;以“脆弱性”来理解未成熟性,忽略了儿童本身那种积极向上的能量;将“年龄”作为判断“能力”的标准,导致儿童陷入能力始终不足的困境,儿童在行动上的自主性被遮蔽,成为只能依赖于成人及其空间的存在。这种认识以“保护”之名守护童年的同时也困住了儿童及其能动性的发挥。后者就空间对儿童的限制与压迫的相关论述源于传统社会学的儿童认识论,儿童处于自然的、非理性的状态,是未经社会化的个体,其背后的逻辑是成人被认为能够遵循理性使用空间的原则,占据了空间的中心,并政治化、合法化的占有空间。而儿童是不具有支配空间权力的群体,只能处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即使现代教育尽可能以奖励的方式取代惩罚,但也只是规训内隐化的表现,温柔、亲和的教育背后隐藏的依然是对人的控制和让人彻底的服从。[16]这两种立论看似截然不同,前者空间似乎是“善”的,后者空间似乎是“恶”的,但细究之下,可以发现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只看到了空间对儿童的决定作用,而没有看到儿童作为人类个体同样拥有的能动性与主体性。

三、童年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儿童空间能动性的发现

(一)源于儿童和童年认识论的变革

尽管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空间转向推动了对儿童与空间相互关系的再认识,然而,在对儿童与童年的早期研究中空间的价值以及儿童在空间中的能动性却是被忽略的。[17]大卫·法鲁吉(David Farrugia)对此评论道:“在研究儿童时,时间往往比空间占有优先性。对于儿童的多数研究认为童年时期是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儿童的声音和经历处于边缘位置,被认为是短暂的、不值得研究的。儿童在空间中协商社会现实的能动性被忽视。”[18]而童年研究中对儿童空间及其能动性的关注则源自新童年社会学对于儿童作为社会行动者身份的发现,其扭转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二元对立的传统童年认识论。[19]以艾莉森·詹姆斯(Allison James)、艾伦·普劳特(Alan Prout)为代表的新童年社会学者批判传统社会化理论和线性发展观窄化了对儿童能动性和日常生活可变性的认识,认为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儿童有能力积极应对其在社会中的处境,并对社会现实的改变有所贡献。[20]因此,研究应关注儿童在空间中的行动,这是了解儿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能动性的关键,这就将空间引入童年研究的视野。在新童年社会学的影响下,儿童地理学进一步将“空间”引入到童年研究中,[21]探寻童年建构中的社会空间差异,关注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儿童对童年空间建构的贡献,如皮亚·克里斯坦森(Pia Christensen)所说,“空间视角能够呈现出儿童在空间中如何行动以及在动态空间中生成意义的复杂方式”。[22]而“在认识论上,将空间作为一种分析或解释的视角,既能够了解空间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经验,又能够探究儿童是如何发挥能动性选择自己的生活的”。[23]由此,对儿童与空间关系的新认识推动了童年研究领域新的议题和方法的产生,为了解儿童及其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促发儿童空间研究的新议题

在以Global Studies of Childhood,ChildhoodA gl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Children & Society,Childrens Geographies为代表的西方童年研究主要期刊中,基于空间新认识的儿童研究着重探讨了儿童的空间能动表现,大致围绕两类空间形态展开,分别是日常活动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

1. 儿童在日常活动空间中的反叛与抵抗。

当前的童年研究,不仅关注家庭、社区等常态儿童活动空间,同时也对难民营、收容中心、儿童医院等这类非主流儿童日常活动空间给予了高度关注。受新童年社会学观点的影响,儿童被认为具有社会空间再生产的能力,新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儿童受制于空间中的权力压迫转向发现儿童发挥能动性对空间压迫的抵抗。具体表现为,在儿童正常的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中,对微观尺度家庭空间的考察不再仅将家庭理解为容易遮蔽儿童真实遭遇的私密化情感空间,而是解除了儿童与父母的“捆绑”,转而探讨儿童个体在家庭空间中的体验、对空间中权力的争夺以及对于家庭的贡献;在与儿童产生情感联结的家乡等宏观尺度,不仅考虑城市或本区域的历史文化在建构儿童身份中的作用,还重视儿童如何参与地方事务,主动增强他们与地方的联结,构建他们对当地的具象化知识。[24]对难民营、收容中心等非主流儿童日常空间实践的关注则进一步展现了童年空间的差异性,这类空间中的儿童往往处于一种不再与自身原籍国有所联系,但还不是居住国合法社会成员的“中间地带”(inbetween),由于合法性公民身份的缺失导致他们无法与同龄国家成员一样享受同样的资源和权利。[25]研究聚焦于從微观视角切入这类儿童的生活空间,展示他们如何在集体住宿的特定空间中行动,利用“小战术”突破政策和规则的藩篱,获取更多玩耍的空间,争夺更多的空间权利。对这类空间中儿童能动性的分析更加突出的是他们的反抗行动对本地童年主导性话语构建的挑战,以及对现有儿童权利和地位不公平现状的审视。[26]例如,在柏林难民营中,儿童需要服从难民庇护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但他们仍以公民的身份行动,通过占据他们玩耍的地方、发掘走廊和地下停车场等适当的角落或在官方禁止的“成人”房间中穿梭,享有“官方”没有的权利和公民身份。[27]他们的主体行为挑战了社会和制度化的秩序,如凯斯·拉金斯(Cath Larkins)所说:“儿童有能力通过协商社会共存规则,将自己塑造为公民,实现其个人权利。”[28]这类儿童的生活与西方幸福的童年理想相距甚远。而对儿童日常生活空间的研究日益凸显出童年空间的多样化、异质性特点,儿童和童年的内涵需要进行差异性解读。

2. 儿童在公共活动空间中的协商。

儿童的活动、游戏和发展都无法脱离公共空间。按照活动频率划分,儿童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儿童几乎每天都在其中活动的学前教育机构、户外游戏场、街道等常规公共活动空间,还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等非常规的公共活动空间。儿童与公共空间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关注到儿童对公共空间的反作用,重在从儿童视角考察儿童对公共空间的体验、转换空间的方式以及赋予空间的意义。研究发现,尽管公共空间带给儿童“不受欢迎的”“不平等的”“有压力的”的消极体验,与其他社会群体封闭的社交渠道限制了他们联结社会资本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对公民身份的想象。[29]但是,儿童仍能发挥能动性,通过争夺、协商、创造性的转化等方式获取公共空间,并借助与同伴的合作创设群体共享空间、积极参与社区项目等方式获取邻里空间的自由,以“主动融入”取代“消极退让”,获取对于社区的归属感。[30]而对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考察,则更加关注学校内部的儿童微观空间,分析作为能动性的个体,儿童如何利用空间中人和“非人”的因素转化抑或建构自我的空间,并赋予空间独特的意义。

另一方面,新近研究更加倾向于从“共建”的视角探讨何为适宜的儿童空间,开启了儿童友好型空间的探究。在城市规划、建筑学等领域,受新童年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一些研究者倡导在公共空间中儿童應该拥有自己的空间,指出基于不同年龄儿童兴趣和需要设计的公共空间将使整个社会空间更具包容性,能够增强儿童对城市的归属感。[31]在教育领域,在认可儿童空间生成能力的基础上,教育空间也在向传统教育空间的重建和多样化的教育空间探索转变。一些学者提出了“空间民主教育学”(Spatially Democratic Pedagogy)的新主张,驳斥教室空间使用决定论,倡导儿童作为教育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应参与空间的设计和创造。[32]为突破幼儿园教育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离的限制,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空间——移动幼儿园(mobile preschool),即借助移动校车转变教育活动的空间组织,为儿童提供与自然的互动机会。[33]对儿童与公共空间的新近研究表明,儿童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能够积极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转化与协商空间的使用,作为社会共建者(coconstructor)的儿童有能力参与到空间的规划中,他们的参与能够为空间规划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性视角,提升整个社会空间的弹性和友好度。

(三)提出儿童空间研究的新方法

将儿童作为空间中的行动主体,也带来了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多采用倾听儿童的声音、儿童拍照、绘画等儿童友好式手段探究儿童争取自由使用空间和生产新空间的方式。为深入了解儿童与空间的互动与体验过程,感官民族志(sensory ethnography)成为新的研究取向。它超越了传统的视觉中心方法,聚焦儿童多感官的、具身性体验。在感官民族志中,研究者不再是儿童之外的客观观察者,而是和儿童一起“沉浸于”空间中,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了解儿童在空间中的行动过程。可穿戴式GoPro摄像机、照片引谈(Photovoice)等方式是常用到的收集资料的方式。[34]“边走边谈”(walking with others)是研究者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和儿童保持相同的步伐与节奏,倾听儿童讲述对其具有意义的空间,了解儿童在此空间中的感受,[35]走进儿童的世界。感官体验的方式能够催化儿童的叙述,儿童在空间中突然的停顿、胆怯地点头或更强烈的凝视等隐晦的方式,都是理解他们与空间关系的多种信号。儿童所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探索的每一条街道、诉说的每一个故事或沉默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他们自我选择的一部分,能够帮助研究者从他们生活的情境去理解他们。

四、新的空间研究中儿童能动性的彰显

(一)儿童以感官的、身体的方式认识和体验空间

童年研究空间视角转向后的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向地受制于空间,而是能够积极发挥能动性抵抗空间的限制,反作用于空间。在儿童与空间的相互嵌入中,空间也处于不断变化和生产中。不同于成人理性的、经验的认识空间的方式,儿童与空间的相遇是感官的、身体的、想象的和实践的多层交互,儿童通过身体的自由移动获取空间的尺度,在移动中获得学习经验,[36]在奔跑、攀爬、跳跃中感受、丈量和探索空间,在触摸、观看中获得对空间的具身感受。阿比盖尔·哈克特(Abigail Hackett)、乔·伯奇(Jo Birch)对儿童与博物馆空间互动的系列研究发现,身体、感官与情感有力支持了儿童突破博物馆空间规则的限制,[37]儿童在奔跑、私语等身体运动和感官参与中扩展了博物馆的空间实践。[38]在难民居住区,儿童采取躲避母亲视线的策略,运用踮起脚尖、扔石头等身体动作与地下室空间互动,感受冒险和兴奋的特定情绪。[39]露西·格里姆肖(Lucy Grimshaw)发现儿童以情感的、身体的和感官的方式投入到对城市当地采矿历史的了解中,在积极参与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故事中来建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共筑集体记忆和增进社会认同。[40]

(二)儿童利用语言以及视觉标志物“定义”空间

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关注的空间常常是那些易被成人忽略的角落,如街角、报刊亭、垃圾箱、下水道等,而往往正是那些非正式的、寻常的、易被成人忽视和无监管的空间促发了儿童的观点分享和民主行动。[41]尽管城市空间及景观的编码遵循的是成人使用空间的逻辑,忽略了儿童的身高及需求,但儿童仍能运用语言、暗号以及指示牌、公交车线路编号等视觉标志物“定义”空间,调整(navigate)空间方向。儿童还将废弃的工厂、附近的丛林作为探险区和聚集地,赋予“停车场”“小巷”等场所特殊的称谓及意义。[42]艾伦·耶茨(Ellen Yates)进一步指出儿童更喜欢具有包容性、能够获取归属感和便于结交朋友的公共空间,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对彼此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在差异中寻求共存(coexist)。[43]儿童发挥想象力转化空间的种种方式表明,在成人主导的空间中,儿童以积极的方式重新协商他们的社会地位,重新建构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政治秩序。

(三)儿童借助“非人”元素转化和建构空间

儿童并非消极等待空间中的权力施加,而是积极发挥能动性,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转化和建构自我的空间。空间中非人元素(nonhuman elements)与儿童共存于空间中,是儿童转换、生成空间的重要媒介。吉布森的可供性(affordance)理论进一步表明儿童与其所在空间之间是一种强耦合关系,空间中的物质促发儿童的行动意向,激发或限制儿童卷入学习过程。[44]研究表明,儿童能够借助户外游戏场、室内盥洗室、自我的秘密基地等空间来宣称其主体性,利用标记物、人工制品等物质转化橱柜和角落空间的功能,这在对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微观考察中尤为明显。沃里萨洛(Mari Vuorisalo)等学者通过民族志研究进一步发现儿童通过独立做出决定、与教师协商获取自由的空间移动、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如在安静空间中不打扰其他儿童的活动)等方式,在教师主导的教育空间中建构起自我的空间。[45]马纳萨斯基(Manassakis E S)采用“儿童导览”的方式,通过跟随儿童的活动轨迹、倾听儿童的声音,发现儿童借助与“物”(胶带)的互动、做标记等方式生成新的空间,“由贴在地面上的胶带和数字卡”构成了常规空间之外的自我空间,并利用“禁止踩踏”的空间管理规则保护该空间。[46]儿童对教育空间的转化及占有并不是对教师空間的侵占,而是在反抗空间秩序的不平等,争夺自我生活的主动权。

五、西方童年研究空间视角转向的启示

(一)转变认识儿童的方式,提高儿童在社会中的位置

儿童与空间互动的种种研究表明,儿童在空间中的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年龄、性别、文化观念等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但儿童在被社会结构塑造的同时仍能够发挥能动性调整制度结构,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积极转化、占有和生产空间,在获取自由空间的同时,还助力家庭成员建立亲密的联结,增强社区乃至城市的黏合性。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转变认识和思考儿童的方式,突破儿童消极被动形象的话语论述,实现“儿童应被视为公民,社会团体成员,自身生活的能动者,知识、身份和文化的共建者(coconstructors),不断地为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创造意义”的目的,尊重儿童在空间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和自我行动的能力。[47]对儿童能动性的强调并不是要抹杀外部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而是要意识到儿童对增进社会空间理解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从儿童置身的空间了解作为社会行动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将儿童与社会生活割裂,抽象地讨论他们的发展、需要和权利。成人在制定和落实与儿童相关的政策及制度时,应考虑如何积极回应儿童的能动性,倾听儿童的声音并将儿童的需求纳入其中,真正关切儿童权利的落实以及其公民权利的实践,使儿童与其置身的环境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儿童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公民权利,增进儿童的幸福感。

(二)基于儿童的空间体验,反思教育空间的构建

儿童在教育空间中的行动方式及过程,展示了儿童发挥能动性协商、转化及生产空间的方式,体现出儿童对自身生活主动权的争取,反映其对教育空间的真实需求。成人对教育空间的设想与儿童对教育空间真实诉求之间的内在张力,有助于反思何为“适合的”儿童教育空间。首先,儿童具有空间再生产的能力,能够赋予空间以新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空间,而是要关注儿童在空间中的行动以及背后的真实需求,并允许儿童自由、隐秘空间的存在。其次,学校的建筑空间以及师生对空间的使用能反映出成人与儿童的关系,能反映制度特征以及文化取向。[48]儿童以一种具身性的、直觉式的、自然的方式感知和探索空间,这就需要改变以成人审美和使用需求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将儿童作为空间使用的主体,以“儿童尺度”为核心,从儿童的活动特点和空间偏好角度考虑教育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并根据儿童的空间体验,灵活调整空间结构,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儿童需求。再次,重视幼儿园空间中的非人元素,如沙子、黏土等物质材料是儿童与空间交互的重要媒介,与儿童共同构成了充满活力和能动的世界。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构建理解的教育关系情境,改变单向的规训关系,加强与儿童的交流和对话等具身实践,[49]还要考虑儿童与幼儿园空间中物质的关系,思考如何有效利用物质中介改善空间中的活动,使之成为更适宜儿童的空间。最后,儿童是“此时此刻”存在于幼儿园空间之中的,儿童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往往通过空间产生并与空间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那些能够给予儿童安全感、促发良好社会关系建立的场所往往是儿童依恋的地方,因此儿童在幼儿园是否具有积极的空间体验影响着其在幼儿园是否能够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影响到对幼儿园的依恋和认同。这就需要关注儿童的在园生活感受以及与同伴和教师的关系,使幼儿园成为儿童增进自信心和获取归属感的重要场所。

(三)鼓励儿童的参与,推动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共建

有关儿童争取空间使用权的研究表明,儿童并不同等地享有和成人同样使用空间的权利。成人通过构建“为儿童的空间”以实现他们对童年的设想和维护空间秩序,在无形中塑造了儿童对自身及他人身份的认识。然而,作为社会公民,儿童有权利参与公共空间的构建,儿童感知和体验空间的研究表明,他们更能觉察到日常生活中极易被成人忽略的空间。他们的参与将为空间规划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性视角,[50]而这也是空间分配权力关系转变的关键,有助于实现城市空间公平性分配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应鼓励支持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中来,从国际公约乃至政府等多个层面,现已将儿童参与制度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规程中明确支持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规划和对影响他们生活的问题做出决策。[51]为推动将“儿童参与友好型空间创建”理念落实,可充分利用新的方法。如运用GIS空间定位等技术可视化地对儿童呈现空间的“隐性的”“沉默的”知识,为空间规划提供参考,采用绘图、摄影和图像网格、实地考察、“城市作为游戏”(City as Play)等方法和手段,[52]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与学校、城市规划者、设计者、大学等多方主体的积极互动,在儿童的参与中,加强彼此的共存。

(四)引入地方视角,尊重多元化的儿童生活世界

一方面,对儿童微观生活空间的研究可以发现,儿童的生活是非线性的,是由多条路径交叉构成的网络,展现出儿童立体的、鲜活的、灵动的生活。儿童在与空间互动中生产出多样化、差异性的空间,是作为城市边缘群体的他们发挥能动性对均质化城市空间的消解。在很大程度上由成年人构建的社会世界中,儿童最有能力打破我们看待城市空间的惯常方式。另一方面,对全球南部儿童空间的实践研究,展现出不同国家及地区童年的差异性,表明童年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无关政治的,童年天真烂漫的表述开始受到挑战。儿童生活在地方和全球空间的交叉点上,种族、性别、民族、语言和其他文化身份都与儿童相互交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反应。在不同的社会之间,建构童年的过程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社会生活的差异给童年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儿童需要适时协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重新配置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现有的社会和政治等级。这就需要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时,打破固化的童年模式,意识到社会空间的不同所导致的儿童生活差异,尊重儿童生活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从儿童置身的情境中关注到本土儿童的现实生存状况、发展背景及需求。

参考文献:

[1][23]HACKETT A, PROCTER L, SEYMOUR J. Childrens spatialities: embodiment, emotion and agency[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15:181-184.

[2]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3.

[3]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02):34-46.

[4][5]刘少杰,程士强.西方空间社会学理论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40,257.

[6]哈维.希望的空间[M]. 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

[7]KRAFTL P. Building an idea: the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an ideal childhood[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6,31(4):488-504.

[8]王怀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养成的基础[J].教育科学研究,2010(04):64-67.

[9]KRAFTL P. Geographi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diverse learning spa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M]. Bristol: Policy Press,2013:45.

[10]HARDEN J. Good sitting, looking and listening: the regul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emotions in the classroom[J]. Childrens Geographies,2012,10(1):83-93.

[11]BURMAN E. Innocents abroad: Western fantasies of childhood and the iconography of emergencies[J]. Disasters,1994,18(3):238-253.

[12]BARNIKIS T.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earl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 exploration of power and hierarchy[J]. Global Studies of Childhood,2015,5(3):291-304.

[13]王雅麗.“规训真的是一种恶吗”——教育规训的伦理学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3):25-31.

[14]PUWAR N. Space invaders: race, gender and bodies out of place[M]. Oxford & New York: Berg,2004:13.

[15]PITSIKALI A, PARNELL R, MCINTYRE L. The public value of childfriendly space: reconceptualising the playground[J]. ArchnetIJ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20, 11(2):149-165.

[16]周晓露,徐晓军.教育规训的内隐化和扩大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4):20-24.

[17]SRISKANDARAJAH A.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rethinking young peoples lives through space and place[M]. Bingley: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20:1.

[18]FARRUGIA D. Spaces of youth: work, citizenship and culture in a global context[M]. London: Routledge,2018:23.

[19]MATTHEWS S H. A window on the ‘new sociology of childhood[J]. Sociology Compass,2007, 1(1):322-334.

[20]艾倫·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M].华桦,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4.

[21]王艳,边霞.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主题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6(10):18-28.

[22][30]CHRISTENSEN P, OBRIEN M. Children in the city: home neighborhood and community[M]. London: Routledge,2003:66,82.

[24]KINTREA K, BANNISTER J, PICKERING J. Territoriality and disadvantage among young peopl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ix British neighbourhoods[J].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010,25(4):447-465.

[25]ISIN EF, NYERS P. Handbook of global citizenship studie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14:1-11.

[26]LARKINS C, THOMAS N, CARTER B, et al. Support for childrens protagonism. methodological moves towards critical children rights research framed from below[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Rights,2015,23(2):332-364.

[27]FICHTNER S, TRAN H M. Lived citizenship between the sandpit and deportation: young childrens spaces for agency, play and belonging in collective accommodation for refugees[J]. Childhood,2020,27(2):158-172.

[28]LARKINS C. Enacting childrens citizenship: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s of how children enact themselves as citizens through actions and acts of citizenship[J]. Childhood,2014,21(1):7-21.

[29][42]BLANCHER C N, TORRES J, GREGOIRE L G. Youth and their multipl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ity: experiences of exclusion and belonging in Montréal[C]//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Rethinking young peoples lives through space and place. Bingley: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20:21,33.

[31][50]SOTO C M, LEON C J, ESCOBAR G A. Public space and urban resilience: childrens perspectives. The case of the hills of valparaíso, chile[J]. Childrens Geographies,2022,20(2):206-219.

[32]CLEMENT J. Spatially democratic pedagogy: childrens design and cocreation of classroom sp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2019,51(3):373-387.

[33]HARJU A, BALLDIN J, EKMAN L D, et al. Childrens education in ‘good nature: perceptions of activities in nature spaces in mobile preschools[J]. Global Studies of Childhood,2021,11(3):242-251.

[34]GREEN C. Sensory tours as a method for engaging children as active researchers: exploring the use of wearable cameras i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2016,48(3):277-294.

[35]TILHOU R. Growing up rural: a sensory ethnography of rural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n time, space, and place[D]. Norfolk: Old Dominion University,2021(5):82.

[36]黄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来源与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31-42.

[37]BIRCH J. Museum spaces and experiences for childrenambiguity and uncertainty in defining the space, the child and the experience[J]. Childrens Geographies,2018,16(5):516-528.

[38]Hackett A, Holmes R, MacRae C, et al. Young childrens museum geographies: spatial, material and bodily ways of knowing[J]. Childrens Geographies,2018,16(5):481-488.

[39]HENZE P S. Children out of place? negotiating childrens places from the margins[J]. Current Sociology,2021,69(7):1018-1033.

[40]GRIMSHAW L, MATES L. ‘Its part of our community, where we live: urban heritage and childrens sense of place[J]. Urban Studies,2022,59(7):1334-1352.

[41]PERCY SMITH B. Participation as learning for change in everyday spaces: enhancing meaning and effectiveness using action research[C]//BARALDI C, COCKBURN T. Theorising childhood studies in childhood and yout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Cham,2018:159-186.

[43]YATES E, OATES R. Young childrens views on play provision in two local parks: a research project by early childhood studies students and staff[J]. Childhood,2019,26(4):491-508.

[44]MEREWETHER J. New materialisms and childrens outdoor environments: murmurative diffractions[J]. Childrens Geographies,2018,17(5):1-13.

[45]VUORISALO M, RAITTLA R, RUTANEN N. Kindergarten space and autonomy in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s during team ethnography in a finnish kindergarten[J]. Journal of Pedagogy,2018,9(1):45-64.

[46]MANASSAKIS E S.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organisation of a kindergarten classroom[J].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2020,18(1):18-28.

[47]SIKKO R, KYRONLAMPI T, PUROILA A M. Childrens agency: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2019,51(3):283-300.

[48]黃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3):21-26.

[49]杨颖慧,黄进.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及其教育困境[J].学前教育研究,2022(03):1-9.

[51]VAN VLIET W, KARSTEN L. Childfriendly citie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a typology of childrens roles[J]. 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2015,25(2):1-15.

[52]HANSSEN G S. The social sustainable city: how to involve children i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for urban childhoods?[J]. Urban Planning,2019,4(1):53-66.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space is interactive. But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only emphasized the restriction of space on children that covered up childrens subjectivity in space. The spatial perspective change of western social studies of childhood at present, promoted by relative researches and theories about space, has discovered many kinds of actions of children in daily and public activity space from resistance to, negotiation for, to reproduction of space, which showed that children can actively perform their agency in space. The turning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social studies of childhood inspires us to change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children, rethink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space, and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ability to transform or reproduce space in their life world.

Key words: social studies of childhood, childrens space, childrens agency

(责任编辑:刘向辉)

猜你喜欢
规训
规训之教育管理价值再认识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形成及失衡探析
——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
制度功用与解释规训:应对突发疫情信息工具的设计悖论及其改进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权力规训的场所与人性展览的舞台——论阿来小说中的“广场”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越界先锋:从文艺规训到文化批判——论周宪文艺思想与治学理念
影响女学生运动参与的文化规训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