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校本课程实践

2023-05-21 19:42黄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亲水作业设计课程

【摘 要】基于“亲水”课程资源的学生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以江海美术文化为依托,遵循了新课标理念,优化了学生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促进学生的文化反思和理解等,最终指向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审美人格;江海美术文化;“亲水”课程;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6-0059-03

【作者简介】黄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南通,2261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审美人格是美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等基本特性。[1]培养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体验、审美创造是实现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实验初级中学于2021年成立了“亲水”课程基地,建设了“亲水”课程资源体系。基于此,学校又开展了“亲水”拓展性作业的探索与实践,其设计是以南北交融、多元开放、兼容并取的江海美术文化为依托,以江海地区美术特色课程为活动形式,在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

一、“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设计的理念

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开发了以“水”为核心要义的节水校本化实践课程,并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研发了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其设计和实施凸显了创新理念、育人功能和节水理念。

1.充分落实新课标评价原则,凸显创新理念

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设计以开放性、情境性、整合性为原则,它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形成团队合作型研究报告,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创作符合江海文化特色的“亲水”系列美术拓展性作业。学生不但能在“亲水”实践中巩固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进行个性化表达。

2.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坚持育人功能

江海地区的水韵文化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美术文化资源。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设计就是要在保护江海地区水资源的实践中,充分挖掘与“水”有关的美术拓展性作业资源,引导学生在乐水、戏水、悟水的审美实践中体验水的特质;在与水的亲近中,传承水的精神;在与水的交流中,感受水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充分认识可用水资源的不足,强调节水理念

通过“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可以让初中生在了解江海地区水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可用水资源的稀缺和宝贵,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让护水、爱水的理念融入美术作品的创意实践中,让其真正成为一个“亲水”活动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二、“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实施

任何项目的落地都需要合理的、可行性强的实施策略,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讲的那样:“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开放性、情境性学习和大概念、项目式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优秀民间美术的认同感,陶冶其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对江海地区水资源的热爱。

1.以水为诗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在“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实施中,我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带领学生到沟垄河塘边采风写生,通过对江海地区“四汀宅沟”“芦塘捕渔”“农田灌溉”“河畔洗衣”“群鸭戏水”等乡村日常生活之景的描绘,让学生陶养在宁静自然、和谐淡泊、烟雨朦胧的水韵生活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爱国怀乡的家园情结,让其在戏墨点染中养成雅致的审美人格。

水是万物之源,历朝历代众多文人墨客,都以水为诗、临水作画,从而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情趣。基于此,我校美术组教师和语文组教师,以水为纽带,开展了跨学科融通课程——诗画之旅。在融通课程拓展性作业实施中,通过让学生进行户外“亲水”实践体验、多媒体网络设备操作等,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水墨画的意境美,引导其在实践水、感受水、体悟水、赞美水的过程中,用诗配画的形式表达对水的珍惜,对水的热爱,对水的敬佩。

2.以水为媒,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在田园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在不经意间发现宣纸能吸附笔洗中的彩墨,从而形成有趣的纹理。这样的发现,一时激起了学生极大的热情。教师发现后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研究和尝试,慢慢地,大家发现使用油性颜料比用国画颜料更能出效果。通过不断实践,学生不僅可以利用水的自然流动形成偶然性的纹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通过不同的工具材料,添加色彩,搅动水的流动方向,丰富其纹样的变化,创作出更具观赏性、趣味性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不仅丰富了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形式,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意思维,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增强了学校的美育特色。

3.以水为鉴,促进学生的文化反思和理解

以水为鉴,临水而思。在生态发展理念指引下,教师带领学生结合美术课堂中所学的招贴设计知识,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剪、贴、画等多种表现手法,动手设计创作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招贴画作品,并在家长开放日集中展示。通过这样的“亲水”课程招贴设计活动,不仅让学生真切地有了亲水体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了浪费、污染水资源的危害性,促进了文化反思与理解。

三、“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课程的学业评价要体现“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3]。因此,“亲水”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方式是在“亲水”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美,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动手实践力以及对水文化的理解共情力。

1.从书面评价走向活动评价

在“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核心素养为导向,在“知水、节水、护水、爱水”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创意实践水平。例如,我校每学年开展“亲水”课程艺术创作大赛,不仅有美术类的书画創作活动,还有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活动,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内容。

2.评价主体更加多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方式也在不断转变,作业环节的评价对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家长和社会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学校方面作为拓展性作业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可以广泛地发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学生“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评价环节中,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地发挥线上评价的优势。例如,在对“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的评价过程中,学校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及微信公众号、QQ平台等,把学生创作的节水、护水、爱水的海报作品展示在学校的橱窗里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让家长和社会参与到学生作业的欣赏和评价中,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从共性评价走向个性化评价

随着初中生心智逐渐成熟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学评价中的作业评价环节更应该从共性化评价走向个性化评价,从教学环节的“因材施教”走向评价环节的“因生施评”。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创作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合理、有效的评价,让评价真切地落到学生的心坎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和表现欲。通过个性化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更让他们找到了展现个性的舞台。

“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艺术表现力和创意实践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生态观、文化观,最终促使学生审美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何齐宗.审美人格教育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1.

[2]聂祥政.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创新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9(7):13-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猜你喜欢
亲水作业设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5种糖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银川亲水体育中心场馆开发与利用研究
亲水改性高岭土/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甜菊糖主要极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