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小学古诗文解读中的人文互生

2023-05-22 09:46唐骏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本解读苏轼

唐骏

【摘要】“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文论的重要方法。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与全面性来看,这一研究与诠释的方法在现在的教学研究中仍然具有合理性、适切性,值得深入探讨和使用。在小学古诗文解读中,适当开展“知人论世”,可以在作者、作品、世界与读者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承和审美鉴赏,构建人文互生、意志相谐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本解读;苏轼;《书戴嵩画牛》

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开启了中国诗学的千年阐释传统。这种将“人”“世”“作品”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方法,在中国文论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学古诗文文本解读,“知人论世”观及其运用有着相当重要的阐释意义和推动作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为例,探讨“知人论世”在小学古诗文文本解读中的价值与运用。

一、“知人论世”在小学古诗文解读中的可行性

首先,需要认识“知人论世”这一传统的意义和价值。“知人论世”包括“知人”与“论世”。知人,即考察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对作者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及思想认识要有充分的了解;论世,即分析作者所在的时代环境,了解作品的诞生与时代的关系。运用“知人论世”,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借助文字表达的情感与意志。这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如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文比重加大,经典古诗文承担了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新课标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学习古诗文不能局限于背诵经典篇目,还要通过学习理解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为文化自信奠基,这就需要让经典篇目成为桥梁,让学生了解经典作品诞生时代的人文与社会文化传统。“知人论世”这一传统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由所处的当下文化时空迈向经典诞生时代的文化时空,得以深度理解文本,传承中华文化。正如鲁迅所言:“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从教学多样性的角度看,只采用一种方法未必是好事,对于小学古诗文解读,“知人论世”是有效且必要的方法之一。

二、解读《书戴嵩画牛》为什么要“知人论世”

苏轼的作品固然闪耀着审美的光辉,更重要的是,其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性灵,读其作品要有文化自觉的高度。“颂其诗,知其人”有助于学生体认自己生活的文化土壤,于建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书戴嵩画牛》是苏轼写的一篇题跋,篇幅短小,是典型的苏式“小品文”,表达了苏轼的政治态度以及哲学、审美思想,因其文字蕴含深刻,我们需要细加审视。

《书戴嵩画牛》一文解读的方向是什么?统编版教材将其编在“艺术之美”单元中,教学目标是审美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了解苏轼的审美理念。苏轼在创作论上偏重“形似”,在批评论上则偏重“传神”。就创作而言,苏轼看重作者是否“与造物者游”,是否做到“胸有成竹”,是否能做到“形神兼备”,就批评而言,苏轼则看重作品是否达“取其意气所到”的“略形传神”之境。我们在解读《书戴嵩画牛》时,既要看到苏轼在文艺创作论方面的见解,又要兼顾文艺批评论的理念。两者并不矛盾,文艺创作要关注现实,以生活为创作的源泉,同时,作为文艺批评则要体现批评者的主体性,突出批评者的审美特性。站在苏轼的角度看,要着重探讨“掉尾而斗”的问题,进而体会“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合理性。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则还要思考一下“掉尾而斗”是否就是全部的真实,赋予学生批评者的权利,拓展想象空间。

如果说苏轼的文艺鉴赏标准在于“形神兼备”,那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对形似强调“不可改也”的原因就要细加思考了。苏轼重实践,处理事情讲求实事求是。虽然苏轼对书画的评判标准是“形神兼备”甚至倾向于“传神”,但在需要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时候,文艺创作会服务于自己的政治观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有实践经验的人对事物本质更有发言权,苏轼引用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恐怕超出对画作的评价了。苏轼刻画杜处士“笑而然之”的形态只廖廖几字,并未深究杜处士是否真的赞同牧童的看法,只以“笑而然之”引出他的真实意图“‘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用“不可改也”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无论是王安石当政时自己屡遭贬谪,还是元祐更化时被重用,苏轼都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刚正不阿,实事求是,无论地位高低,都“不可改也”。

从“知人论事”的角度分析《书戴嵩画牛》我们得以触及作者写作的深层政治文化以及审美创作动因,能够有效地把握文本的核心内涵及价值。解读本文时固然要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但对写作者写作本文的文化心理也要进行探析。这也是作为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做的“功课”,穿透文本了解社会政治变动背景下作者的“情”“志”“意”,教学方能游刃有余。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名篇时,适当使用“知人论世”这一文论传统方法,能够让学生与过往的时代、传统建立起更深切的链接,从而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中思考,在思考中传承文化。

三、以“知人论世”推进文本解读的几个要点

作为诗学命题的“知人论世”需要处理好读者、作品、作者与世界的关系。这是一个适度性问题,即“知人论世”既不能走向“作者中心论”,又要能对“读者中心论”起到纠偏作用。

一是要重视作者写作文本的真实意图。小学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学习古诗文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诵读这些作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古诗文的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个性和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人論世”是解读古诗文的一把钥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视域与思维空间。解读《书戴嵩画牛》首先要关注作者苏轼,这样一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人物,教师必须对其生平经历、思想认识以及作品的诞生背景进行探究,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本文虽篇幅短小,但非常见的诗词体裁,解读文本存在一定的困难。回归文本,我们需要将作者放进文本解读当中,苏轼在文本中始终没有缺席,他借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诗书‘人‘世三者的结合是获得准确解释的基础”。离开了作者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分析,我们确实很难把握文本的本质。解读《书戴嵩画牛》要对苏轼在元祐的经历及思想有准确的了解,要明白苏轼对“新法”的态度,对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一概否定“新法”中合理因素不赞成的态度,我们才能认识到苏轼实事求是的可贵品质。以“知人论世”解读《书戴嵩画牛》,教学中就能在训练想象思维的同时对苏轼这一文化名人的思想政治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落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立德树人”根本宗旨。

二是要立足文本重视其审美价值。虽然“知人论世”能够拓展文本解读的视野,但不能机械地认为其一定可以解决文学批评的诸多问题。把“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问题来理解时,必须结合文学理解实际,警惕“作者中心论”,重视文学作品内在审美结构。合适的做法是平衡世界、作者和作品三者关系,既关注作品的审美性,又重视作者写作意图。

《书戴嵩画牛》存在一个审美意象——牛。“牛”在苏轼的眼里是一种符号,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与《书戴嵩画牛》中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体来说,苏轼是认可牛的精神的。这也可以解释苏轼写这一题跋的原因。我们研读文本,不光要看到“掉尾而斗”是不是符合实际,更要看到“斗”这一充满精气神的表達。解读文本再到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要让学生想象牛争斗时的情态,引导学生体会牛争斗时的抵角用力,四肢踏地,肌肉紧绷的状态,进而体悟出苏轼、戴嵩以及杜处士三人都喜爱牛的奋力向上的精神。

《书戴嵩画牛》文字清新活泼,叙事简练,说理通俗易懂,充分体现了苏轼“小品文”的特点。“观其所作,真是性情之外别无文字,字里行间都有一个活脱脱的坡公在。”此文写于元祐初年,苏轼在朝,文本字里行间散发着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文中三字、四字短语构成的行文节奏,朗朗上口,文中人物形象风趣幽默,对自己写作意图的不容置疑都体现出苏轼作品特有的豪放审美特质。解读《书戴嵩画牛》的审美性离不开对苏轼生平经历的了解,教师作为有特定任务的读者,更需要全面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以及思想认识,为教学储备丰富的知识,这正是“知人论世”的价值所在。

三是基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知人论世”要适度。首先是基于课标的适度。新课标第三学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养育依次表述是“注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提升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培育传统文化修养,可以适当进行有一定深度及广度的“知人论世”阐释。如前所述,教师从社会政治层面阐释《书戴嵩画牛》,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跳出文本看社会、知诗人、明品格,同时发展学生求真的高阶思维。其次是针对学情的适度。学生认知结构、阅读积累、所处地域、家庭背景以及教师过往教学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学情;学情不同,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和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会不同。教师面对高水平的学生群体使用“知人论世”解读古诗文会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反之,则有可能让教学陷入史料灌输陷阱,枯燥无味,效果不彰。“知人论世”阐释要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话、看得明白的影像,说他们能理解的故事。最后是文本的适度。古人创作诗文大都有一定的背景因素,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借助文字与情境对文本内容产生意义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有解释的“特权”。所以对“知人论世”的阐释应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同样是统编版小学《语文》选编的苏轼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类写景或阐发哲理的文章与作者身世、社会政治环境没有太多相关性,不需要进行“知人论世”的阐释。而《赠刘景文》《浣溪沙》《书戴嵩画牛》这类景与志、事与理糅合在一起的诗文,需要教师适当阐述作者当时的境遇,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总之,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把握分寸,不可断章取义过度想象与臆测,或将文本解读变成史料与文学常识的堆砌,而应通过“知人论世”全面透彻理解作品与作者、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增强教师、学生作为文本解读者的文化与知识底蕴,同时让读者跨越时空,立足作品,走进“现场”,呈现设身处地、深入浅出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小学)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文本解读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