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探析

2023-05-22 03:56昝雪松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政汽车精神

昝雪松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2020年5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 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1]。

《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教学改革,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激励更多教师、更多课程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全校逐步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

1 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教育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思政要将这些主流文化思想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让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职业理想的新时代青年[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技能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而德行是孕育高水平技能的良好土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价值培养比知识技能培养更为重要,且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高职学生是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思想多元化,富有个性,勇于探索新鲜事物,喜爱体验性教学活动;2)思想不够成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够强;3)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成长、成人成才及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特点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受众学生群体广泛,是学生认知汽车、操作实践、品格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升、技能锻炼、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进行该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对于汽车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实物进行适度的理论讲授,课程共 5个学习情境,围绕汽车拆装工具设备的认知、车身覆盖件拆装、车桥拆装、悬架系统拆装及发动机系统拆装内容展开教学。

3 课程思政实施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教学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出在实践中育人的精神,课程本身具有较多的思政元素,其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从多角度展开。

3.1 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的思政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立自强精神及道德法律意识;2)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工作中做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具备安全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在细节中打磨人生品格;3)以“职业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4)以“团队精神”为引领,激励学生积极融入到团队中,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5)以“实践精神”为引领,带领学生参与到专业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筑牢理论根基,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能够积极应对并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启发创新思维。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学目标设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将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作为课程标准编制、教学大纲核准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思政内涵精神为引领,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将思政精神教育贯穿于理论讲授和实训实习全过程。选取8S管理、拆装工具设备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车身覆盖件的拆装、前/后悬架的拆装、动力总成的拆装等内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覆盖汽车主要零部件总成,操作由简到难。每次进行拆装操作前,教师将行动目标明确告知学生,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装任务,并保证安全和完成质量。

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敬业态度本身就是传承工匠精神的表现,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良好的教姿教态感染学生,鼓励他们践行思政精神[3]。

思政内容不仅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课程考核中,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讲述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方案中。

3.2 深入挖掘和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

整车拆装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在每个操作环节都要求学生始终心系安全,规范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及时予以制止纠正,列举由于不当操作带来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亲身体会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要完成特定的拆装任务,合理选择使用拆装工具,拆卸过程中不能造成产品和设备损坏,同时要保证装配质量满足工艺要求。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最终质量,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敢动手、勤动手、动巧手,重视每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心中有质量意识,手里有质量担当。汽车的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一颗螺栓的装配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保证产品的生产装配质量。

拆装任务看似简单,要做好并不容易,学生需要胜任未来实际生产的工作岗位,在大批量生产时,在满足产能的基础上,同样要保证一定的产品合格率,这就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具备高度的纪律意识。

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拆装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多个成员团结协作,应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小组成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可能会有差异,在进行分组时,协调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保证小组成员水平梯度的完整性。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带领团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领导的作用,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带领下也获得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形成良性循环。从拆装任务的完成,到一个大型团体、大型工程,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能力和积极性都关系到集体事业的成败。小组命名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以“富强组”“爱国组”“敬业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命名,将思政内容无形注入教学过程。

学生在完成了汽车构造课程学习后进行整车拆装,在拆装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知整车结构,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磨炼了个人品格,也丰富了理论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实训时要有针对性地将实训内容和理论基础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实践又是理论的实际应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参与到专业实践中,包括实训课程、企业实习锻炼等,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把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元素

3.3 强化学生对思政精神的认识

思政教师要紧扣教学任务和目标,巧妙设计、精心组织、有效实施,使学生在畅快的亲身体验中感悟真谛、把握精髓、提升觉悟[4]。

高职学生基本都属于“00后”,他们过早接触网络,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学生思想多元化、分散化。

要强化学生对思政精神的认识,通过讲述、播放视频等形式传播“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及“大国工程”光荣故事,强化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模范学习榜样。航天科技集团的铣工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精度能达到机械加工都难以企及的程度,即使是公差要求内的刀具,李峰也要做到“锱铢必较”。中国商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全国劳动模范、汽车调整大王王涛,在42年工作期间,累计参与装调的20万余辆东风卡车中,未出现过一起质量责任事故,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起来,完成几十万字的专业著作,参与众多技术革新,这些都是王涛一点一滴干起来的。如今,王涛是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聘教授,定期为同学们讲授汽车装调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工匠形象,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工作,重复做,做得精致,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汽车的拆装同样如此,把一个零件装好并不难,把成千上万个零件组装成一辆性能合格的汽车并不是易事。在不同的拆装任务中渗透典型案例,并结合课程本身和未来岗位特点,达到育人于无形的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调研,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在与企业员工接触过程中认知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生产线上了解产品生产流程,让学生感受到任何看似简单的产品,都要经过多次加工处理、检验、测试后才能出厂,每一件合格产品都离不开各个工序的精细打磨,离不开岗位员工的责任感,而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残次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工匠精神培养实践,及时将行业企业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开发基于问题导向、企业实际案例的实践教学项目,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内容对接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5]。

聘请企业的优秀员工、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通过讲述在企业的工作经验、亲身体会和岗位成长经历,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践行思政精神。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利用企业生产线岗位优势,让学生去生产现场实际操作,亲身经历技能工匠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实践中感受工匠们的艰辛付出和卓越品质,从而强化学生对思政精神的体验。

3.4 结合本地特色育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学校位于车城十堰,是东风汽车公司的诞生地,也是二汽“马灯精神”的发源地,进入新时代,东风把“马灯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追求梦想的激情创业精神,是新时期“马灯精神”的核心;同甘共苦、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新时期“马灯精神”的精髓;深入群众、心系职工的为民服务精神,是新时期“马灯精神”的重要特征;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的责任担当精神,是新时期“马灯精神”的精神品质[6]。

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马灯精神”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区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同时,可以在校园建设有“马灯精神”特色的主题博物馆,讲述一代人的故事,反映二汽的建设者们和我国汽车工业在艰苦奋斗中成长的过程,以激励学生,营造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和课堂环境。

4 实施案例

根据课程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中练学、课后拓展三个环节,以发动机的拆装为案例实施思政教育,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1 实施过程

在课前自学环节,教师搭建好学习平台,上传学习资源。学生观看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视频,了解发动机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勒努瓦、奥拓等杰出人物,感受他们身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其次,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案例,总结心得体会。最后,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完成课前测试题,为新课做好准备。

课中练学环节,以长安汽车蓝鲸NE动力平台导入课程,蓝鲸NE动力平台是长安汽车集全球资源,基于领先的模块化顶层设计,历时 4年打造的面向下一代排放、油耗法规标准的全新动力平台。蓝鲸NE1.4T发动机,在同级别发动机中,各方面参数都处于世界领先级别。而在我国汽车发展历史上,发动机技术一度成为制约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短板。以长安汽车为典型的自主品牌从曾经的购买发动机,经过近年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达到了在技术、动力表现上跟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实现了发动机的完全自主生产。

从曾经的落后,到现在的领先,中国发动机产业知耻而后勇,完成了伟大的超越,以此案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之志,积极投入到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建设之中。同时,要不惧落后,砥砺前行。

其次,在发动机拆装过程中,强化学生8S管理素质,规范操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分组完成发动机的拆装任务,将现场工具设备使用的规范性、零部件摆放的有序性、装配的完整性、装配质量、工单完成质量等纳入小组和个人考评依据,任务完成后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以此激励学生。

课后拓展环节,让学生搜集更多型号的自主品牌发动机,总结该发动机的发展史和关键技术,学生既感悟了品牌故事,也拓展了专业知识。

4.2 实施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学生在学习完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后,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逐步养成了规范操作的意识和习惯,对后续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相处更加融洽;3)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更高,时间意识更强,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5 总结

汽车拆装与调整是汽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同时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寻找专业课程与思政内涵紧密相关的结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实施中,做好“显性”专业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形成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相得益彰的格局。

猜你喜欢
思政汽车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