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00后建了间最快乐的养老院

2023-05-22 09:11秦楚
时代邮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周航养老院婆婆

文 秦楚

在棋牌室牌桌上“浴血奋战”是老人们的日常活动

拍摄时尚大片现场

在四川雅安,有一所“另类养老院”,是一帮90后、00后创办、管理的。

常规护理外,这帮年轻人每天带着老人们拍时尚大片、唱歌、跳舞、玩泡泡枪、种菜……院里累计照顾老人128位,都是自愿来的,甚至很多是点名就要住这家养老院。

从2018年经营至今,在社交网络上,这所养老院的热度只增不减。在这个年轻团队的带领下,老去好像真的不再那么可怕。

00后、90后提前50年住进养老院

作为养老院里“格格不入”的年轻面孔,佳林和另一位创始人周航都是90后,两个人在海外分别攻读材料工程和博物馆研究专业,和“养老”毫无关联。2017年夏天的一次经历成为她们人生的转折点。

为了给爷爷找一家满意的养老机构,佳林拉上多年好友周航考察了成都以及周边多家养老机构。“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老了好可怕,两三个老人合居在一个房间里面,黑黑的,很压抑,绝对不能把我的家人送到这种环境里。”

“我开始认真思考养老这件事,城市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可以去的各种地方,老人却没有地方可以去,那当我们老了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自己老了以后也有安全感、归属感的地方?”

“我们参观完后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当时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去康复医院,护士去给老人做翻身动作时,好像并没有把床上的人当作一个‘真实的人’,就像在翻一个物品;进ICU的病人是赤裸着身体的,因为长期没有运动,肌肉已经萎缩……这些让我们感到震撼: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经历坚定了她们要做一家“不一样”的养老院的决心。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虑,2018年初,佳林和周航正式把建一家养老院提上了日程。

因为相关背景欠缺,佳林和周航组建了专业的团队,并全程参与养老院的筹备工作。大到厨房改建、装修,小到电器、家具、老人用的餐盘都是她们“货比好几家”购置,老人院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文化体系搜集了厚厚的一册。

根据老人的行为习惯,她们重新设计了一套导视系统,楼层每一层分橙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用4个水果代替,每间房间号码不超过两位数,方便老人记忆。老人房间的亚克力钥匙扣材质也是从耐久性和使用周期综合考虑后投入使用的。

2018年12月,养老院迎来试运营。“第一位入住的是前县医院的护士罗婆婆,她特别喜欢笑,一刻都闲不下来,一度成为我们的‘宣传大使’。”

慢慢地,靠着社交网络和院里老人、家属的口口相传,养老院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住户。目前常住老人128位,年龄大部分在75至90岁之间。“老人们都是自愿来的,有的甚至连夜带着行李过来,办理入住。院里大多数工作人员是90后,甚至00后。我们常‘笑’说,少走50年弯路,毕业直接拎包入住养老院。”佳林如是说。

变装、跳舞、打牌的“另类养老院”

和一般养老院内集体打拳、做老年操不同,这里的活动由两位00后负责。在她们的带领下,老人们一个比一个会“赶时髦”。

露营、拍时尚大片、户外拍短视频变装……“婆婆们会审核所拍的照片和视频,看看有没有把她们自己拍好看。”

“我们希望让老年人和年轻人有更多的交流,把他们拉进我们社会的生活状态里面,他们会感到没有被社会抛弃,这是我们做此类活动的目的。”佳林解释道。

“虽然很多活动是我们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但你会发现老人们其实很愿意融进来。任何人都不想老了以后是被孤立出去的,他们还是想去表现自己,去感受、参与外面的世界。”

从第一天来养老院就想辞职、逃跑,到如今入职一年后,两个00后已经完美融入养老院。“当时觉得是来参加变形计的,绞尽脑汁想怎么才能融入,结果待着莫名和谐起来。很多时候不是说工作要求我每天要干什么,而是自发地想去做。”咏琪如是说。

“和爷爷们下象棋下不过,我们用App照着AI下,被发现了,就说我们作弊。”“我们爱睡懒觉,婆婆们会踩着早餐时间的点把我们拉起来吃早饭,担心我们起晚了没饭吃。”“像闺蜜一样和婆婆们互换服装拍‘时尚大片’、擦口红、聊八卦……有时候擦指甲油,婆婆们还会催我们快一点,不要耽误她们打牌。”

在这里,两代人之间打破了年龄的差异,不是谁管着谁、谁照顾谁,而是相互了解、陪伴。“老人有了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情绪被接纳后,他们会觉得有归属感,被人重视。”

养老院组织的露营活动

院内老人会自行选取自己有兴趣的活动

不同于常规养老院的贴身照顾,在这里,护工大都在两米开外照看着每位可自理的老人。

究其原因,佳林解释:“我们提出‘养老无龄感’的概念,是希望可以模糊年龄的界限。社会上总默认老人就需要被处处照顾,很多养老院出于风险防控,也会处处管着他们,我们不希望刻意地强调他们是老人,过多干涉他们。”“90岁的老人,他愿意在我们院里种菜,我们也是说‘去吧’。让老人知道他对自身是有掌控权的,如果他需要帮助,也是他自己选择被帮助。”

在这家养老院,可以看到文质彬彬每天坚持读散文的“文化爷爷”,骑着“三蹦子”带00后工作人员取快递的“骑手爷爷”,在棋牌室浴血奋战的“赌徒婆婆”,还有跷着脚躺在沙发上阅读《老年人如何保养自己》《人到老年应该这样做》的精致婆婆……

“我们在做未来的事情”

2023年已经是这群90后、00后经营养老院的第五年,佳林依然没有得到家里的支持。至今出去交流、汇报,两人也还是会遇到质疑,“他们会说两个这么年轻的小女孩给我谈关乎民生的事?认为我们不可被信任。”

相比同龄人生活、事业步入常规轨道,她们创立养老院的行为也不被身边朋友理解。

“最开始我每天晚上都哭,觉得青春被荒废了。刚回国的时候20多岁,现在30岁了,也没有太高的成就。”联合创始人周航说道。

目前,养老院仍存在多重困境。院内目前没有配套医院,主要负责医疗和康复辅助的李军医需要24小时陪护老人。院内摆满192张床,但护工人员供给量不够。“我国养老模式一度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成熟体系,还没有构建出一个适合我们国情的养老体系。相关就业人员储备也处于需求大于供应的状态。”

“养老行业最大的隔阂是社会形象和薪资方面能够给年轻人的回馈太少了,付出、回报不平等。很多县级养老院员工工资低于2000元,干脏活、累活之外遭受外界的误解,直接影响年轻人的专业选择和择业要求,很难形成正向循环。”但被问及是否觉得后悔或气馁,两人却笑着摇摇头。“我们有幸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做养老行业,这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人生。近距离观察老人们,他们老了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反推过来我年轻时候应该去做哪些事情。我们想要做得更好。”

2021年,养老院内开设了一个特别的项目,年轻人可以申请来“养老”一天。“现在年轻人每天都喊着要‘躺平、养老’,那我们就开放一个渠道,让他们体验、接触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可以拉近他们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一方面让他们看到养老行业的未来,让我们这一代人不再惧怕衰老,也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

2022年,院内尝试设置临终关怀师。“人到最后对死亡会有恐惧,但是更多的是淡然,如果意识还清醒,最后他们会道一声感谢。国内的死亡教育处于探索初期,但推行死亡教育是必要的,培养和提升人们应对及处理死亡事件的能力。”经历过几次“送别”的李军医说道。

“我们希望能构建一个‘养乐园’。以后老人的老年生活更多可能是在居家状态中完成,所以需要构建一个社区的体系,而不单是局限在养老院,把我们的理念、服务和连接的人群铺散开,照顾到更多人。”佳林如是说。

猜你喜欢
周航养老院婆婆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Fullerene-based electrode interlayers for bandgap tunable organometal perovskit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 photodetectors∗
别把婆婆当成妈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森林演会唱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