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3-05-23 17:51唐艺婷张学峰赵云霞张凯付佑胜周长勇曹凯歌陈澄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稻飞虱杀虫剂

唐艺婷 张学峰 赵云霞 张凯 付佑胜 周长勇 曹凯歌 陈澄宇

摘要为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的为害,选择12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稻飞虱发生时期于田间进行叶面喷雾,检验各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2种杀虫剂在药后3和7 d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在单剂中,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高,药后3 d为98.70%,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效次之,为98.10%。复配制剂中,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的复配制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60%吡蚜·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高,药后3 d防效为99.30%。该试验中12种药剂对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为延缓稻飞虱的抗药性发展,建议防治稻飞虱时注意不同杀虫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

关键词稻飞虱;杀虫剂;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1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15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37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against Rice  Planthopper

TANG Yi-ting, ZHANG Xue-feng, ZHAO Yun-xia  et al(Hu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Xuhuai Region in Jiangsu,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arm of rice planthopper, 12 high-efficiency and low-toxicity chemical agents were selected and foliar spray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rice planthoppers to tes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each agent on rice planthoppers in fiel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12 kinds of agents have reached more than 90% in 3 days and 7 days after the drug. Among them, the control effect of 50% furofuranamine WG on rice planthoppers was the best at 98.70% in the three days after the drug, followed by 10% trifluoropyrimidine SC, and the control effect reached 98.10%. Compound preparations found in the compound preparations of pyridazone or enidoxazine had achieved good control results. Among them, 60% pyrazine and thiamethoxazine WG had the highest control effect on rice planthopper, and 99.30% in the three days after the dru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12 kinds of agents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planthoppers, but in order to delay the resistance of rice planthoppers, it was recommen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tation of agents with different pesticidal mechanisms when controlling rice planthoppers.

Key wordsRice planthopper;Pesticides;Field efficacy

稻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暴发性、迁飞性害虫,是我国及亚洲各水稻产区的重大害虫,我国主要的稻飞虱种类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稻飞虱不仅通过韧皮部吸取汁液并同时传播多种水稻病毒[1],对我国水稻产量造成巨大损失,据报道我国每年稻飞虱为害面积在1 300~2 000 hm,导致水稻减产100万~150万t[2]。

目前稻飞虱防治方法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据报道防治稻飞虱的化学药剂主要有吡蚜酮、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以及它们的复配制剂等[3-4],其他防治措施包括以诱虫灯为主的物理防治,以抗虫品种为主的农业防治和以天敌昆虫为主的生物防治[5]。然而稻飞虱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目前生产中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控制稻飞虱的为害。笔者结合稻飞虱的为害特点及生产需求,选择了12种单剂及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各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水稻稻飞虱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徽两优996,2021年6月20日移栽,种植方式为机插秧,施药时间是2021年8月27日,此时水稻正值抽穗期。

供试药剂名称及施用剂量见表1。

1.2试验地点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南路和平农场(118.99 E,33.42N),该地土壤为黏壤土,且长年稻麦轮作。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计12个药剂处理,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小区使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30 m2。施药方式为叶面喷雾,使用JACTO PJB-16型电动喷雾器进行喷雾,用水量为450 L/hm,空白组使用清水对照。

1.4调查方法在施药前和在施药后3、7、14 d调查各小区内水稻上的活虫数,采用盘拍法调查,调查时把搪瓷盘放在水稻下部,用力向搪瓷盘方向拍打3下,使稻飞虱掉入搪瓷盘中。每个小区跳跃式调查10点,每点调查一穴,调查包含稻飞虱若虫和成虫,调查方法参考国标GB/T 17980.4—2000。

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蟲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5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DPS 7.05软件处理,使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防治效果数据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处理组平均每丛水稻的稻飞虱发生量均下降至10头以内,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药后7 d防治效果也在90%以上;药后14 d,处理组稻飞虱一穴活虫量几乎为0,防治效果几乎达100%。对照组稻飞虱3 d后和7 d后与处理前相比均有所下降,14 d后下降至每丛30头左右,这可能与天气有关,14 d调查前有大雨,致使稻飞虱死亡较多(表2)。

2.1不同单剂的防治效果药后3 d,不同单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表2)。其中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好,为98.70%;其次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8.10%;单剂中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低为95.90%,且与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有显著差异。

药后7 d,不同单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25%吡蚜酮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高,达97.40%,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低为94.90%。

2.2不同复配药剂的防治效果药后3 d,不同复配制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表3)。复配制剂中60%吡蚜·噻虫胺水分散粒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好,为99.30%;其次为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为99.20%。烯啶虫胺与吡蚜酮、噻虫嗪、呋虫胺的3种复配制剂中,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其中60%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分别为98.10%和97.70%,而6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为95.30%,与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无显著差异。11%阿维·三氟苯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7.40%,其防治效果与单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无显著差异。该试验中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差的是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为91.20%,显著低于其他几种药剂。

药后7 d,60%吡蚜·噻虫胺水分散粒和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为97.60%;其次为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7.50%;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差的是30% 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为91.30%。

2.3对作物和其他生物的安全性经观察,田间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各药剂对水稻产生药害和其他不良影响,对有益生物蜘蛛、蜻蜓、捕食性盲蝽等也无不良影响。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12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其中,单剂50%的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最高,呋虫胺属于硝基胍类化合物,是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它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通过抑制乙酰胆碱受体使昆虫的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导致昆虫麻痹并死亡[6],据报道50%的呋虫胺对稻飞虱的15 d防治效果为93.90%[7]。其次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药后3 d防治效果达98.10%。三氟苯嘧啶是2017年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新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杀虫剂,虽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但与新烟碱类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王果红等[8]研究表明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施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5.64%。

复配制剂中,药后3 d 60%吡蚜·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和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30%和99.20%,这2种复配制剂均含有吡蚜酮,说明吡蚜酮与其他药剂复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吡蚜酮虽不能直接致死,但抑制昆虫取食,与其他药剂复配可出现增效作用[9]。张学成[10]研究表明吡蚜酮复配制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吡蚜酮,其中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50%吡蚜酮·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7 d防效分别为90.42%和87.47%,显著高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85.50%。烯啶虫胺复配制剂虽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低于60%吡蚜·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和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但仍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该试验中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最低的药剂是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为91.20%,显著低于其他几种复配制剂,复配制剂中多为水分散粒剂,而30%吡蚜·异丙威为可湿性粉剂,猜测可能是可湿性粉剂的药效不如水分散粒剂的药效,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以上12种药剂对稻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药时,建议轮换使用不同杀虫机制的药剂从而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坤龙,王海峰,徐钟天,等.稻飞虱传播水稻病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0(5):577-587.

[2]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等.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J].江苏农业科技,2016,44(10):191-195.

[3] 顾美仙,陈桂华,顾士光.9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比较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21(3):105-106.

[4] 朱凤,王利华,周晨,等.11种药剂防治江苏省稻飞虱的有效性及定性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9):70-74.

[5] 韦旺,闭凤娆,黄露,等.蒙山县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11):41-42.

[6] 刘子琪,呼啸,李莉,等.新烟碱类农药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811-4819.

[7] 吴过琼.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3):118,120.

[8] 王果红,肖汉祥,刘光华,等.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1(17):99-100,105.

[9] 张晓平.不同吡蚜酮复配制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5):92,94.

[10] 张学成.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34-136,197.

猜你喜欢
稻飞虱杀虫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跟踪导练(一)3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