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工匠精神:学术著作编辑的守正与创新

2023-05-23 12:26胡喜云
出版广角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业

【摘要】文章对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考察,认为学术著作编辑要追求工匠精神,不仅要守具备坚实学术素养之正,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对书稿进行审读把关,还要创掌握精湛编辑技能之新,对书稿进行专业加工。学术著作编辑工匠精神的改革创新,有赖于国家、产业和企业多层面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学术著作编辑才能在市场经济、出版产业化背景下实现更好的自洽。

【关  键  词】学术著作编辑;工匠精神;学者型编辑;编辑职业化

【作者单位】胡喜云,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5.008

学术出版是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工作的重要领域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板块[1]。作为学术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著作出版在推动学术研究深化、出版产业发展、国家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著作作者与读者的学者属性、编辑职业的特性和编辑人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学术著作编辑应追求工匠精神,守具备坚实学术素养之正,创掌握精湛编辑技能之新,这背后有赖于国家、出版业和出版单位的强力支撑。

一、学术著作编辑的工匠精神

提到编辑,人们会说起张元济、鲁迅、茅盾、叶圣陶、邹韬奋、吕叔湘等人,津津乐道于他们对我国出版业、文化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他们大多并非以编辑身份闻名于世,编辑可能只是他们众多身份中的一个,或者说当编辑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这与当今职业化编辑的人生轨迹大不相同,但是,人们对学者型编辑、对精益求精编辑精神的追求一直未变。例如,笔者所在的人民出版社老领导王子野先生认为,好编辑应该是像周振甫先生那样的学者型、专家型编辑,在学术领域里能够著书立说,还能够到大学里授课[2]。出版人陈昕也指出,集读书(问学)、编辑、写作于一身的学者型编辑是大家神往的称号[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創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什么是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工厂车间,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出版业是理论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行业,是对蕴含深厚知识和积淀的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工艺行业。编辑的工匠精神指的是要精心对待每一位作者和读者,认真编辑加工每一部书稿,生产优质的图书,这需要学术著作编辑守具备坚实学术素养之正,创掌握精湛编辑技能之新。

二、学术著作编辑的守正与创新

学术著作的作者和读者大多是学者,或者至少是对学术感兴趣的人,这就要求学术著作编辑必须有丰富的学术素养。以笔者所在的人民出版社为例,目前约有100位编辑,年轻编辑中95%以上有硕士学位,其中20%有博士学位。受学术背景、人生理想、个人趣味影响,他们不自觉地被学术著作所吸引,以编促学,在工作中加强专业学科领域的学习。例如,有编辑在加工《印度史》时,去外交学院旁听有关专家讲授印度史达半年之久;还有编辑为编辑马列经典著作,去参加中苏友协举办的俄语翻译讲习班。

目前社会各界对编辑抱有极大期待。学界希望编辑能深入学术研究前沿,有效推动学者的研究工作;出版界希望编辑能从多层面、多维度发扬工匠精神,超越编辑匠成为编辑家。这体现出编辑具有重要的价值,也给编辑守具备坚实学术素养之正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另外,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之余,学术著作编辑还要照顾家庭老小,有时可能无暇读书思考。1959年,人民出版社老领导王子野先生在编辑座谈会上呼吁大家养成读书的习惯。在他和历任领导的支持下,人民出版社涌现出了戴文葆、林穗芳、吴国英、王以铸、邓蜀生等留下等身著作的编辑,出版了一大批学术精品。在工作节奏较快的当下,学术著作编辑或许无暇去啃大部头的专业著作,但可借助网络进行碎片化阅读,相信时间的力量、坚持的力量;学术著作编辑可能无暇跑去学校听课,却拥有编辑前辈们没有的信息化便利,可随时随地在线观看专家讲座或专业课程。

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积极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这是学术著作编辑发扬工匠精神的前提。毋庸讳言,如果单从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角度来看,有些学术著作编辑可能尚未具备与一些专家对话的学识,有时可能无法和作者讨论写什么书、怎么写。但考虑到学术著作编辑的整体学术素养和职业价值,其实可以大有作为。周绚隆先生认为,出版社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助力学者推进前沿研究[4]。赵剑英先生也指出,学术出版可以通过创意策划与组织推动学术进展,推动学术成果广泛深入地传播,最大限度地彰显和实现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5]。他们都强调突出编辑创意策划与组织学术的功能,这些皆需要以坚实的学术素养为前提,同时还需要编辑拥有优秀的组织能力、精湛的编辑技能和成熟的市场推销能力。而这些能力正体现了编辑作为一种职业的独特价值。

受出版业迅猛发展和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出版界于20世纪80年代加快构建编辑学理论,创办编辑学专业,招收编辑学专业研究生,推动编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01年8月,人事部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2011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颁布,规定国家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2002年至今,我国已举行21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重在考核基本编辑技巧,尤其注重考核解决出版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编辑人员磨炼精湛的职业素养。

西方出版业经历长时间发展,编辑早已实现职业化,西方国家也比较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以职业为导向。有学者也指出,我国的出版教育应坚持培养出版专门人才的正道,捍卫出版学的学科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还要在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技能、转变培养方式[6]。

我国出版业尚没有形成学术编辑与技术编辑的明确分工,学术著作编辑往往一身多责,既负责联系作者、策划选题、审读书稿,又要当“格式排版人”、校对员、宣传推广人,这意味着我国学术著作编辑除需对书稿提供内容上的学术审读把关,还需具备精湛的编辑技能,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出版专业的技术服务。

笔者所在的人民出版社约有100位编辑,其中一半是女编辑,2010—2019年平均每年每人至少出版新书12种、重印书5种,如果以每种书20万字计,平均每年每人至少编辑加工新书240万字、重印书100万字。为了更从容更高质量地为作者读者服务,学术著作编辑必须创精湛编辑技能之新,打磨扎实的编校功底,培养出色的策划意识、成熟的审美趣味、突出的管理能力、高超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等[7]。

三、学术著作编辑坚守工匠精神的政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就要求学术著作编辑坚守工匠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努力不懈地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职业素养,这有赖于国家、出版业和出版单位多层面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1.国家层面

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出版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出版业提质增效。为了完成包括审读字数、利润目标在内的绩效考核任务,学术著作编辑有时不得不“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无暇精益求精。贯彻落实出版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能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著作编辑集中时间和精力出版学术精品。

相较一般图书,学术著作的编辑难度较大,出版周期较长,受众市场较小,单本利润较低。2021年1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深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设置职称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倾向,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鼓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深耕专业。具体评审职称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选题策划报告、审稿校对意见、设计制作方案和项目等代表性成果可作为重要内容,注重质量、贡献和影响力。这些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顾及学术著作编辑的工作特点,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埋头工作。

202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出版专业人员每年参加累计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专业科目的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3。同时鼓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本科及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学位)教育、承担出版类研究课题或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公开发表出版类或与工作相关的学术论著、参加出版物质量审读和评审工作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学术著作编辑能将专业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此外,考虑到学术著作编辑时间较紧,建议在继续教育里适当增加学术项目。例如,鼓励学术著作编辑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了解学者的前沿研究,每年最多折算10学时;网络远程培训适当与高校合作,引进高校专家的讲座或课程。

我国大约有200多项学术出版基金,其中资助力度较大的有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这些基金促进了学术著作出版的发展与繁荣。可惜的是,能获得国家出版资助的项目毕竟有限,国家可加大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资助力度。国家也可借鉴美国梅隆基金会两次设立大学出版社多样性奖学金项目的做法,设置专项基金,资助在职学术著作编辑提升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

2.产业层面

2023年2月25日,中国出版协会学术出版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体现了我国对学术出版工作的重视,为学术著作编辑提供了坚强的行业支撑。

目前我国已形成基本覆盖全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建议行业协会研发建设针对学术著作编辑特点、密切联系实践的课程体系,开拓专题研讨班、交流会等培训形式,对学术著作编辑提供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帮助,推动他们迅速成长。

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是引領学术风气、推动学术创新、提升出版质量的迫切需要,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真正加强之日,就是学术著作出版质量进一步提升之时[8]。西方在1906年就形成了图书学术规范雏形《芝加哥手册》,之后该手册逐渐成为英文写作和出版发行的世界经典标准。截至目前,我国发布了多种学术出版规范,涵盖图书出版流程管理、图书版式、注释、引文、表格、插图、中外译著、古籍整理、科学技术名词、关键词编写规则、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等方面。许多出版社也相继制定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如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即制定了《人民出版社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但相比自然科学出版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人文社科出版领域除古籍类著作的整理出版有共同规范外,其他仍是出版社各自为战,缺乏公认的规范。202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作者手册》,成为首部中文版以学术共同体为服务对象的学术图书规范[9]。未来,出版业可制定出更多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使学术著作编辑减少与作者沟通格式、规范等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

3.企业层面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出版单位构建以精品生产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激励多出优秀作品。笔者所在的人民出版社多次制定奖励优秀学术著作的办法,如2010年的《关于鼓励编辑策划优秀图书的奖励办法》,2013年的《优秀学术和理论著作遴选出版办法》和《人民出版社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奖励办法》。从2013年开始,人民出版社每年评选出10种优秀学术著作给予奖励,激励编辑人员积极策划组织出版优秀学术著作。人民出版社还将编辑人员按其所学专业安排进相应的编辑部门,要求各编辑室集中策划出版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著作,鼓励编辑发挥专业特长,向更深层次钻研。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与本单位出版范围相关的专业类培训,每年最多折算30学时。出版单位应制定更多关注学术著作编辑的职称评审条件,组织更多针对学术著作编辑的培训。也希望出版单位能出资给每个编辑部订阅一份出版业内报刊,给每位编辑人员订阅相关专业领域的杂志,推动编辑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美国著名出版人舒斯特说过,编辑是一种人文教育,编辑人员相当于在修一门终身学习课程,可以在智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10]。编辑出版优秀的学术著作,能带给编辑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促进编辑的个人成长。我们也应看到,所有职业都存在这样那样令人感到倦怠的因素。获首届韬奋出版奖的编辑前辈戴文葆先生曾感慨,出版社的日常工作就像川流不息的江水,在我们眼前后波逐前波地奔流,从无间歇。学术著作编辑面前总是交错摆放着各项工作的不同工序,其中大多乏味、沉闷、烦琐、枯燥。有时仅靠热血和情怀,或许并不足以平复或抵抗编辑因日常工作繁杂琐碎而产生的消极懈怠情绪。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对扎实学术素养、精湛编辑技能的不懈追求,学术著作编辑才能在市场经济、出版产业化背景下实现更好的自洽。

|参考文献|

[1]邬书林. 提升学术出版水平,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J]. 科学通报,2022(3):231-235.

[2]王小明. 忆终身勤奋的父亲王子野[M]//本书编委会. 寄情书海:王子野文选.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陈昕. 高擎火把的人:陈昕出版演讲录(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周绚隆:加强学术出版,推动“三大体系”建设[EB/OL]. (2022-04-12)[2023-02-18]. https://

www.163.com/dy/article/H4O675QI051495OJ.html.

[5]赵剑英. 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的職责使命与发展趋势[J]. 中国出版,2022(11):9-11.

[6]方卿. 守正创新: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人才培养[J]. 科技与出版,2023(1):6-11.

[7]孙保营. 新时代学术图书编辑必备素质的六个维度[J]. 编辑学刊,2021(2):69-74.

[8]邬书林. 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 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C]//中国编辑学会. 中国编辑研究(201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9]谢寿光. 论学术出版在学术诚信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J]. 现代出版,2021(3):5-10.

[10]舒斯特. 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J]. 出版广角,2000(8):73-74.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业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抉择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人民出版社
南宋出版业考述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