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出版社融合出版发展的思考

2023-05-23 13:51冯莉
出版广角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体化出版单位外语

【摘要】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也对高校出版社的融合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融媒体时代外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结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融合发展经验,提出融媒体环境下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策略。即出版单位应加快媒体融合,加强平台建设;编辑应转变思路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适应立体化教材策划流程,做好外语立体化教材的策划出版工作。

【关  键  词】融媒体;立体化教材;融合出版

【作者单位】冯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5.01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媒体融合成为传播新趋势。从2014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层面就媒体融合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深度融合更是被写入出版业“十四五”规划,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外教社”)是我国较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转型的图书出版单位,也是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外教社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内容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出版数字化、内容传播网络化和移动化转型,用数字和网络思维开展产品研发、生产制作、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初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化的数字出版转型之路。

外教社作为一家外语特色的大学出版社,围绕外语教材的融合出版是出版社开展融合出版的主要抓手。外教社很早就开始探索外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从最初的“书配盘”简单模式,到现在的“教材+平台”深度融合,一直在融合出版的路上不断探索。外教社自主研发的“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入选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体现了出版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拓展数字出版业务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是融媒体时代外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成果。那么,融媒体时代下,外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有什么新要求,出版社又该如何应对?

一、融媒体时代对外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新要求

虽然纸质出版物在教材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但融媒体环境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应优势互补,教材建设也应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全媒体产品矩阵” [1]。融媒体环境对外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包括内容建设也包括渠道建设

随着5G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外语立体化教材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边界越来越宽泛。外语立体化教材建设不是纸质教材的数字化,也不是纯数字化教材,而是既包含纸质教材又包含数字内容,并将学习内容与传播介质有效结合,合理地运用多种传播渠道提供给学习者,從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要求。

外语立体化教材建设主要包括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两个方面。所谓内容,就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其中包括纸质教材、课件、微课、慕课、题库资源、备课资源、阅读资源、视听资源、单词库、语料库以及各种资源库等;所谓渠道,就是把内容有效传递给师生的途径。内容传播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数字的;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离线的;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通过APP应用传播。

例如,之前曾广泛采用的“书配盘”形式,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而如今伴随网络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建设各种在线传播平台。传播渠道除了纸质媒介和多媒体光盘,目前更多的是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考试评估系统、各类移动应用等。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都非常重要,两者只有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通过立体式的配套资源构建外语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师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环境。

2.对同步策划要求更高

要实现外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同步策划非常重要。前期的外语教材大多是先出版纸质教材,再配数字资源,不仅拉长了出版流程,而且不能实现图书和其他数字资源的良好互动。而同步策划要求编辑在策划图书选题的同时,就要考虑教材应该配哪些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适合用什么形式、通过什么渠道、呈现在哪些终端上,从而最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使用,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这不仅要求编辑要对图书选题内容有很好的把握,还要求编辑对各个内容传播渠道和平台有相当的了解。

同步策划中,编辑不仅要考虑数字资源的内容和产品表现形式,还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达给用户,由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和渠道堆砌。因此,外语立体化教材的策划,不只是内容的策划,更主要的是表现形式和媒介渠道的策划。

3.离不开内容的复用与智能审校

虽然外语立体化教材包含各种产品形式,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毕竟都植根于同一个题材,因此还有大量复用的内容,且主要内容本身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呈现的。例如,同一段文字可以出现在录音、教辅、电子课件、微课、慕课、在线学习平台中,但由于不同平台的表现形式不同,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重新进行审校。如果能实现一次审校多个平台直接使用,则可以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在内容审校中,出版社可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智能辅助审校,从而大大减轻编辑的案头工作量。例如,知识产权出版社独立研发的中国首个智能编校排系统“中知编校”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可将出版从业人员从大量低价值、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2]。

建设好数字资源库和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内容复用的有效手段。出版单位可将文本、超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各类审校好的数据加工成可供检索的数字资源,即元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数字资源库中,通过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内容的便捷检索和共享使用,从而提高资源内容的复用率和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内容复用成本。例如,美国康泰纳仕出版集团的DAM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将图片、内容、视频资源集于一体,以便共享和再利用优秀的内容资源;该集团的Awesome内容资源整合系统能够帮助编辑人员编辑和自动生成适用于不同平台(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结构化内容[3],无须重复编辑审校,不但提升了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还确保了版面的规范和清晰美观。

4.强调思政元素的融入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这是全国性教育文件中首次使用“课程思政”一词[4]。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提升课程思政设计的能力。而外语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必修课程,覆盖面广,学习时间长,在外语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具有较大优势。这就要求外语教材的立体化设计也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

外语立体化教材在思政设计中具有天然优势,不仅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扩展性,可不断补充和完善,而且更新速度快,可随时满足教学新需求,具有纸质教材不可比拟的优势。各出版单位根据教育部要求,迅速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推出各种思政版教材,通过电子课件、微课、慕课、示范数字课程等形式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可以说,在教材的思政建设中,立体化教材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立体化教材都将在课程思政中担当重要角色。

5.提供立体化服务

外语立体化教材不只是素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立体化,更是服务的立体化。用户在使用各种外语立体化教材平台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成为衡量一套教材服务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

在立体化服务中,除了技术服务热线、技术支持信箱等,提供其他问题解决渠道也是非常必要的,如通过服务公众号后台提交问题,根据产品组建QQ群、VIP客户微信群及搭建技术支持平台等。这些问题解决渠道能保障用户在碰到问题时及时得到反馈和处理。同时,如果已经发行的教材有更新的素材内容,出版社也能第一时间借助这些渠道传递到用户手中。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通过上述渠道获取各种备课材料或示范课等。

做好立体化服务是外语教材顺利使用的关键一环,若这个环节缺失就会让外语教材的建设效果大打折扣。外语教材立体化服务需要教材的策划、编辑以及各种专业技术支持人员来共同承担,才能得以顺畅进行,为此,外教社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通过各种问题解决渠道给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化服务,保证了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解决,并协同策划和编辑一起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持续提供附加增值服务。

二、高校出版社应对融合出版的路径

1.做好平台建设

在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中,外教社首先搭建了各类平台,既包含为出版服务的编辑平台(如数字资源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也包含为教材服务的传播平台,以及为读者服务的服务平台(如技术支持网站、在线商城、服务公众号等)。其中,为教材服务的传播平台是重中之重,如在线学习平台、协同备课平台、在线考试系统、慕课平台和各种资源库等,以及配套APP端,如听说APP、背单词APP、移动学习APP等。其次,外教社以“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为主干,整合打造了一系列传播平台和系统,包括WE Teach、WE Learn、WE Test、WE Mooc、WE

Write、WE Read等,以及词达人、爱听外语等各种应用,涵盖上述的各用途平台和APP。只有平台建设成熟,教材编辑在策划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选用,以达到教材传播和使用的最佳效果。

平台的搭建不只是某部教材的事情,一部教材很难支撑起整个平台的搭建,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也不可取。虽然平台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其建设和完善却是必须的。只有出版单位搭好台,编辑才能唱好戏。完善的数字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出版单位的资源聚集能力,促进内容的生产,使编辑更聚力于产品的策划和研发。

2.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

融媒体环境下的立体化教材策划流程,与传统的图书策划流程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出版单位的工作流程也要相应作出改变,以适应新环境下的产品策划要求。出版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整融合。外教社专门设立了数字出版部门,负责立体化教材的平台搭建和独立数字产品设计;在图书策划编辑部门中引入数字产品编辑协同开展工作,负责立体化教材中配套数字部分的策划制作和内容编辑。由于数字出版编辑的分工相较传统图书编辑有所不同,出版单位要及时更新岗位设置,以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和维护需求。

此外,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更新迭代相比原来的传统出版速度要快很多,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机制是保持出版单位在融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机制,出版单位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创新,并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有尝试就难免有失败,出版单位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鼓励。

3.提高编辑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融媒体环境下,编辑策划已从单一的内容策划转向全景式、立体化、多元化策划,内容只是编辑策划的组成要素之一,技术策划、媒体策划、受众策划、营销策划等都进入了当下编辑策划的范畴[5],为此,编辑要深刻理解工作内涵的变化,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数字化浪潮。

一方面,编辑要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对新技术有所了解,紧跟技术趋势,保持对新技术的热情和敏感,优化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编辑要积极学习和了解数字出版的工作流程,熟悉各种系统平台,了解数字出版物的产品形态及特点,了解各种媒介和传播渠道的特点。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知道如何策划立体化产品,知道哪一种数字出版物的表现形式更适合图书的内容、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定位[6]。此外,编辑还要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关注教材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关注教育和出版信息化的发展。

人才是出版单位最核心的资源,只有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融合出版工作。为此,出版单位不仅要为编辑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助力编辑成长,使编辑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根据业务需要引进数字技术人才,扩充编辑队伍。外教社不仅专门引进了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产品经理来做平台和APP策划,还成立了信息公司负责数字平台和其他数字产品的研发。

4.以“双策划”机制推动融合出版工作

在编辑实务工作中,要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数字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出版单位初期可采用“双策划”机制,即一个出版物项目的开发由两个策划编辑负责,一个是传统策划编辑——由原学科编辑担任,一个是技术策划编辑——由熟悉数字技术的IT技术人员担任。在项目的策划中,传统策划编辑侧重于内容的建设,技术策划编辑负责渠道的策划。“双策划”机制尤其适用于外教社这种文科类教育出版,传统文科编辑在数字技术方面的欠缺可由技术策划编辑有效弥補。传统策划编辑和技术策划编辑在协同工作中各司其职、取长补短,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加快了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融合出版之初,外教社正是采用“双策划”机制,才得以快速切入融合出版轨道,开展融合出版业务。

数字化浪潮下,随着出版单位的转型升级,出版环境日趋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出版也日渐深入。面对新技术和新形势,出版单位要积极应对,主动做好融合出版,编辑也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数字策划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融合出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真福. 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J]. 出版参考,2021(1):5-8.

[2]唐学贵. 智能化,引领出版融合创新发展[J]. 出版广角,2019(18):21-23.

[3]王甜甜.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编辑支持手段探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7(2):97-99.

[4]柳华妮,於银梅,陈安澜. 立德树人目标下英语教材思政育人价值融入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22(5):18-24+107.

[5]张宏. 媒体融合下的编辑策划:内涵、模式及其对编辑实践的影响[J]. 中国编辑,2015(5):12-14+25.

[6]初天斌. 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三同步”[J]. 出版参考,2015(6):19-21.

猜你喜欢
立体化出版单位外语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中国最美的书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