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教学实践

2023-05-23 00:40唐金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唐金建

【摘 要】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项目式教学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逐渐流行。本文结合对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基于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当前信息科技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与流程,旨在提升小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5-056-0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要跟上信息科技发展的潮流,跟随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当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思维老旧、教学方法刻板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将教学理念的革新从纸面文件上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因此,笔者对项目式教学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真实的教学项目探讨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应用[1]。

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1.真实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开展阶段要求教师进行项目准备,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选取真实问题。这类问题必须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问题具有开放性与复杂性,需要学生积极开动大脑,去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问题没有得到答案之前,学生的兴趣便会一直持续,从而保持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明确学生主体,锻炼思考能力

项目式学习实施问题探究是一个持续性过程,在探究阶段,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提升思考能力。即使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也不应直接抛出答案,而是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学生思考,在求索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2]。

3.注重过程探究,鼓励学生实践

项目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与实用主义理论,注重解决问题的实践环节与知识迁移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在项目式教学完成既定学习目标、达成结果后,对学生的评价环节应以鼓励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实践出真知”。

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案例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具体特征,笔者以人教版《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作为项目式教学案例,探究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早已提出且被人所熟知,但校园内的学生缺少认知人工智能的途径。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带领学生了解科技前沿技术,人工智能项目以正确认知与客观看待人工智能为任务主线,构建项目式教学模式。

1.项目引入:人工智能与人的人机博弈

人工智能项目引入围绕认知人工智能为主题,以2016年李世石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程序(Alphago)的围棋对弈为例,详细讲述了人机博弈这一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领域,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人之间的异同,分析人工智能的特点。项目引入环节是项目式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项目准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知识水平,尽量选取与小学生生活相近的素材,在本项目中人机博弈既有真实的生活情境作为支撑,又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相匹配,为后续开展项目式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项目介绍:人工智能的前生今世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非一蹴而就,它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与众多的实践探索。所以,在第二个环节,本项目以带领学生探求人工智能的前生今世,即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为目的。从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测试机器智能的方法,到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程序的对弈,在横跨近百年的人工智能历史中,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人工智能。此外,本项目也向学生介绍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比如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提出的“吴氏方法”。在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3.项目阐释: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在开展项目引入与拓展阶段后,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学生的认知仍然较为浅显,这时项目进入阐释阶段,向学生解读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原理。此外,在本环节中,本项目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阐释并不局限于教师的单一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4.项目衍生:人工智能的魅力感受

教师借助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当今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智能电视、智能导航等设备与软件。以智能导航软件为例,教师可以下载相关资源,在教师的电脑中运行,帶领学生一同使用智能导航软件,包括但不限于家乡话问路、路况询问等活动。此外,在本环节中,学生不仅切身体会到人工智能的魅力,还在欢乐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认识,比如智能导航系统就涉及到人机交互相关技术。

5.项目任务:人工智能的感想报告

在该任务环节,教师可向学生下发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让学生关注带有“智能机器人对话”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中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交流。学生发送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解之处,观察智能机器人的回话,在实践中明晰自身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最后,鼓励学生撰写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感想报告,结合项目式教学的流程,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核心技术、具体应用等方面阐述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所思所悟。

给予鼓励性评价,夯实项目式教学成果

项目评价作为项目式教学的收官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正面的评价会使学生受到激励,提高学习热情,负面的反馈则会使学生怀疑自我,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对项目作品的评价并不遵循传统的做成即为合格、无法完成即为失败,而是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在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的最终任务中,学生需要完成关于人工智能的感想报告。而小学生限于个人身心发展与认知水平,对人工智能的见解难以深入与全面,甚至就连最基本的正确性都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感想报告时,应尽量给出积极的评语,即使有做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在指出其不足之余,对学生的努力成果表示肯定与赞扬。通过积极的评价,学生会获得认同感,其自我成就感也逐步提升。

结  语

笔者设计的项目式教学以信息科技课程及新课标为主,基于真实有趣的现实生活开展项目,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学生也在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最后在项目评价阶段,给予鼓励性质的评价,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独立自主的求知精神。总而言之,项目式教学是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应基于项目式教学特征,结合真实生活情境,使得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式教学能让学生在问答、探究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提升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潘梦瑶.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学苑教育,2022(29): 47-48+51.

黄旭. 小学信息科技项目前置学习的设计与思考[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9): 62-64.

薛小敏.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数字素养培养策略[J]. 智力,2022(36): 33-36.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

编   辑:徐靖程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