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詹天佑纪念馆开馆之初的那段日子

2023-05-24 19:03史文义周永隆
北京纪事 2023年5期
关键词:馆里开馆詹天佑

史文义 周永隆

詹天佑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之称。他幼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归国后投身国家的建设事业,为我国早期铁路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5年至1909年他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从那之后,他又主持修建了中国商办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的建造。同时声援保路爱国运动,拥护辛亥革命,竭力维护我国路权,首创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团结全国工程界人士,为推动中国工程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成就。

为了纪念詹天佑先生,学习他报效祖国、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缅怀前贤,激励后人 。早在1962年,铁道部就在青龙桥火车站设立过詹天佑临时陈列室。

1984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上将、原铁道兵司令员、铁道部长吕正操将军亲自提议和选址,铁道部成立了詹天佑纪念馆筹建委员会。由铁道部投资兴建,经过两年多的工程建设,于1987年建成。馆址建于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和墓地相对。建筑物上有长约41米、高约5米的巨幅浮雕,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展览面积1850平方米。馆内陈列了詹天佑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国有干线铁路——勘测京张铁路时使用过的测绘仪器、经纬仪、望远镜、工程图纸、手稿、证章等。包括反映京张、川汉、粤汉等中国铁路早期的历史图片以及历史文物遗存。詹天佑先生幼年出国,在美国威士哈芬小学、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以及耶鲁大学留学期间获得的奖章和照片。清政府所授官服、各类荣誉勋章及有关詹天佑生平业绩的珍贵文物共计2000余件。

1987年11月6日,铁道部举行了落成开馆典礼,吕正操将军等铁道部和北京市领导一行人参加了剪彩仪式。

詹天佑先生独立自主修筑中国自己铁路的爱国精神和事迹在海内外到处流传。这里就不详述了,只讲一讲我们开馆最初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纪念馆开馆之初,我们面临很多。

工作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纪念馆的业务、办公、财务人员大都是从北京铁路局抽调上来以及地方上调来的人,很多人没有博物馆工作经历。所有人员急需学习培训,熟悉展览内容和讲解、文物征集和保护、扩大宣传等业务,馆内各项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处理与地方各部门的协调关系等问题。

开馆之后,正值寒冷的冬季到来,由于纪念馆地处延庆县八达岭地区,长城塞外地势高,与北京市区的温差很大,气温大约相差十几度。尤其是到了三九隆冬时节,馆里的暖气热量往往抵不住塞外的狂风肆虐,夜晚温度经常降到零下20多度。而且那时八达岭地區晚上还经常停电,因为停电,造成取暖锅炉无法运转,锅炉部件经常被冻坏冻裂,供电之后冻裂处到处漏水,急需找人抢修和更换配件。馆里员工晚上值班时遇有停电,只能大家点着蜡烛,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挤在办公室里挨冻。遇有停水,我们还要带着暖瓶去隔壁的武警部队院里求援打开水。夜晚外面狂风呼啸,风声呜呜地像狼嚎一样的怪叫,很多女同事吓得不敢一个人在屋里待着,所以大家经常晚上挤在一起聊天。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暖水袋,灌上热水抱在身上取暖,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最冷时遇上暴风雪就更惨了,有一次下大雪,早晨起来,发现馆里的门都打不开了,外面竟然下了两尺多高的雪,这是我们在北京城里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大雪。大家只能从后门出来,合力在雪中铲开通道……

因为纪念馆距北京城里将近100公里路程。可馆里大部分员工又都住在城里,如果每天回家,大多时间都将耽误在往返路上,所以不能比照城里作息时间上下班。于是经研究后,我们把员工分成了两组,上四天休息两天,中间两组人相交一天,不分节假日轮流上班。

开馆以后,我们馆没有一辆公务用车,员工们上班早上7点多钟就要去市内的西直门火车站乘坐市郊列车。去的时候要在青龙桥西站下车,徒步穿过八达岭铁路几百米长的隧道,然后爬山路穿过长城“北门锁钥”城门。冬天塞外狂风大作,每次穿过门洞时,大家只能裹紧棉大衣顶着大风倒着走,很多时候又被大风刮回来,有的女同志脸都被大风刮肿了。从城内到城外,让我们一次次领略了来自塞外西北风刀子般的厉害。从下了火车走到馆里已经临近中午了,这段路大约要走3公里的路程,5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次下班回城再从馆里走回青龙桥老站乘火车。下午3点多钟的火车,到西直门车站就6点多了,再坐公交车回到家就七八点钟了。那段日子,交通不便,大家真是苦不堪言。

交通不便也就罢了,然而通讯条件就更差了。因为地处八达岭地区,馆里连直播电话都没有。那时社会上还没有手机,就连BB机也还没有问世。对外通信联系工作,只能通过南口铁路地区的内线总机电话转接,这台电话还是那种很原始的手摇电话机,就是这样一部电话,还是单位唯一的一部电话。它放在馆里一进门的门卫兼传达室里,每个人打电话都要去那里打 。那个电话接通起来也十分困难,特别是往家里打的电话,内线接外线,那就更加费劲了。每次外面电话找我们,传达室里的门卫不可能总去各办公室叫人,于是就在过道里吼一嗓子喊人,因此后来不知是谁编了句玩笑话,说是“馆里通话靠吼,馆里保卫靠狗”。这样的电话想说点儿同事间和家里的私事是很别扭的,说点私密的事情就更难为情。因为我们说些什么,总机接线员在那边都能听到……

开馆时,馆里没有食堂,记得开馆第二天,我们就没有饭吃了。幸好这里离西边的康庄火车站不远,有曾经在北京局工作过的同事,与康庄站崔兴站长很熟悉,因此无奈地给人家打电话求援,崔站长听到后,二话不说,马上去街里买了烧鸡和一些主食,让折返的机车司机路过八达岭时给我们捎过来,总算解决了我们那晚的燃眉之急。因为没有食堂 ,所以我们每次上山都要自己背着米面蔬菜到馆里,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买粮食和油是要粮票和油票的。所以大家每人只能凑粮票买粮食,早中晚三餐轮流动手做饭。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我们的食堂才请来了做饭的师傅。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这样投身纪念馆工作的……那时馆里的交通、通讯、生活设施和工作环境都很不尽如人意,工作很难。但尽管这样,大家还是信心很足,在一起团结一致,互相理解,克服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意想不到的困难。

说到以上这些生活上的困难,还不是我们最大的问题。那时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尽快打开社会局面,吸引观众,提高经济效益,解决自己养活自己的问题。因为部里上级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充分利用我们馆里的自身条件,努力创收,补充经费短缺问题。那时八达岭长城景区有許多当地建立的小型展馆,比如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出土文物展、珠宝展、塞外干尸展等。虽然他们的展览都非常简陋,无法和我们的国家级纪念馆相提并论 ,但他们和大巴车旅游司机拉上了关系,居然每天参观人数络绎不绝。

我们首先通过观察了解,摸清了情况,根据我们这样正规的国家级下属博物馆预测出也完全可以通过旅游司机帮我们进行宣传,介绍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我们这里参观詹天佑先生的爱国事迹。所以我们经研究后,业务室和办公室的同志就多次去八达岭最大的滚天沟停车场与旅游大巴司机进行交流,向他们介绍詹天佑纪念馆的内容,请他们帮助向游客进行宣传,带领旅游者们来我馆参观。经过我们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宣传,终于感动了司机朋友们,此后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带领游客前来我馆参观。因为我们馆距离停车场很近,而且詹天佑先生修建京张铁路的事迹众人皆知,很多游客也想借参观长城的机会浏览一下詹先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詹先生的生平史料。所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来馆的参观人数很快由开始的每天几百人,到几千人,暑期旅游高峰时更是达到了每天一万多人。十一旅游期过后,开馆第一年结算,我们就创造了30多万的纯利润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补足了馆里的经费开支,促进了我们馆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纪念馆的知名度,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创馆里工作,我们还通过走出去学习交流,借鉴兄弟馆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如何开拓新局面的经验。先后走访了首都博物馆、鲁迅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老舍纪念馆等在京的许多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我们还多次到位于江西婺源的詹先生祖籍,广东南海县的詹先生故乡参观交流。协助他们创办詹天佑生平展览。后来还制作了流动展板到广州、武汉等地进行巡回展出,并且先后两次参加铁道部组织的科普列车活动。通过多次对博物馆同行们的交流,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在后续几年的工作中,围绕以大力弘扬詹天佑先生为榜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全国铁路职工进行詹先生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创业,建设中国自己铁路的爱国精神,以及扩大詹先生生前的文物征集等工作主题。经过短短几年的社会活动和实践,我们的员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詹天佑纪念馆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极大认可。

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成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1995年7月,詹天佑纪念馆入选为首批“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1月,被授予“科学和平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2021年12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授予我馆“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5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七部委又隆重授予我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称号。詹天佑纪念馆已成为宣传詹天佑事迹和中国铁路历史的重要窗口……

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开馆以来,距今已经30多年过去了,但我们这些第一批参加馆里创建工作的同志们至今难以忘怀在纪念馆最初的那段艰苦日子。回顾未来,我们的心血没有白流,回想起我们那时怀着对詹先生的无限敬仰心情,努力克服天寒地冻,上班路远,几天回不了家,无法照顾家中老人孩子等生活困难,积极工作,开拓进取。节假日、暑期工作繁忙时,大家都能以工作为重,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日的情景,对此大家至今毫无怨言。在最初的几年中,我们齐心协力,取得了向全社会弘扬詹天佑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巨大成果,以及经济效益方面所得到的双丰收……

周总理曾经赞誉说“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每当想起那些往事,我们的内心仍旧激动不已,能够有幸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工程师詹天佑先生的事迹和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做出一点奉献,是我们这一代纪念馆人的光荣、骄傲和自豪……

在写这篇文章时,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反映詹天佑先生学成归来,自主修建中国铁路的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完成,面向全国观众播放。

编辑 张子乐

猜你喜欢
馆里开馆詹天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图书馆里排排坐
时髦美术馆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崔振宽美术馆开馆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