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角下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研究

2023-05-24 12:37刘晓军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中生

刘晓军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持续推进下,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区域认知素养作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不具备较高的区域认知素养,因此需要教师对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在对常州市城乡教师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有助于高中生提升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对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8-0031-0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文号:XC-c/2021/26)阶段性成果。

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且知识面比较狭隘,导致他们的地理学科成绩难以取得有效提升,甚至有时候还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水平。部分学生还存在区域认知能力差的情况,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足。而地理教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需要教师对高中生的特点进行研究,结合高中生地理认知素养形成现状,对地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有针对性的改革,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渗透对学生区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师视角下高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1)教师的区域认知素养缺乏深度导致影响学生提升

目前,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包含具体的内容缺乏深刻而系统的认识,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内涵及具体指标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教师不牢固的理论基础上,导致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时举步维艰。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条件,才能促进对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现阶段,部分教师开展区域地理教学时,只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地图或图表等完成对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或区域地理特征的归纳,学生由于水平较低导致描述或归纳时不够完善与准确。而在教师不完整的区域认知下,造成在引导学生分析时也缺乏完整性。例如,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地理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地理区域认知,导致只能以归纳及概括的形式分析区域特征,无法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只是或原理对区域特征的成因进行深入挖掘。

(2)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虽然大部分教师知道区域认知的重要性,明白区域认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地理实践能力及地理综合思维。但是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方法以及掌握技能,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时也是如此。在这种忽略对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课堂中,导致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对教材中给出的区域相关的定义及特征,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给出的定义与特征,没有要求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教学分析及概括,导致学生不能对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引起重视,导致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未能选择有较强针对性及综合性的教学素材

高中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区域地理教学素材时,还是以课本教材为主。虽然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但是仅仅只是依靠教材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地理现象或时事热点教学素材。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相关区域特征,大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教学素材。在这种缺乏较强针对性及综合性的教学素材选择下,导致学生的区域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以山西省为例教学能源资源开发相关内容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陕西省开发煤炭资源的优劣势教学分析,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但是在单一的教学素材及教学任务下,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无法得到迁移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为学生引入如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或东北森林资源等案例,使学生在相似的资源开发案例下有效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4)部分教师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综合性不强

教师开展区域地理教学时,大部分只是对单一区域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采用综合分析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区域认知不仅要深入认识并分析某一区域内部的地理现象或关联,还要对其他区域中有关联的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如果只是单一分析某一区域,会形成不够全面的区域认知,并且在今后看待区域问题时容易对问题进行孤立分析,最终导致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例如,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同完成对开发田纳西河流流域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后,还会要求学生完成对开发长江流域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虽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分析,并也提供了其他有关案例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但是教师在为学生设置的练习中却忽略了每个流域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条件,学生在这种综合性不强的教学方式下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区域认知素养。

(5)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区域知识的兴趣。但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在不够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难以提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开展区域地理教学时,采取的是相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在这种缺乏教学新意的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也会随之降低。例如,部分教师在刚开始开展区域地理相关知识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地理区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对教学知识进行说明与补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对区域问题的分析,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继续深入地理区域知识教学后,教师依旧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这种毫无新颖的教学课堂上逐渐产生对区域地理学习的懈怠情绪,最终导致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有效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提升教师的区域认知能力

區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时从区域视角出发,观察区域地理事物及现象后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认识区域,并对区域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简单的评价。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不仅要要求学生对区域地理事实进行梳理、对区域特征进行概括,还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特征及现状,发现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现象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该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及规律进行分析。例如,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及时的转变与更新,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贯彻与执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准确把握好培养学生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区域认知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方案。不仅如此,高中地理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学习与把握高中地理学科思想,进而形成探究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有效形成。

(2)为学生选择具有较强综合性及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区域地理中需要学生学习具有复杂关系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区域人地关系,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出现的课时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在开展区域地理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素养,就需要为学生选择综合性及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素材。教师需要从学生层面出发,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体现区域特征及关系的素材。区域地理教学课堂中,需要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作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地理中所具备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能够将这些具有逻辑关联的地理内容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素材的针对性及综合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与“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区域地理特征、发展条件、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分析。在整合后,使教学素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综合性,让学生更好地对区域进行认识,并构建完善的区域认知结构,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区域认知素养。

(3)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兴趣

第一,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区域地理知识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方式完成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时全身心投入进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形成。由于地理学科的知识学习比较课程,因此学生难以提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在运用游戏教学法后,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课堂学习态度的转变,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为学生讲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时,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完成珠江三角洲的填图游戏,使学生在填图的过程中能够对珠三角各个城市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认识并形成深刻基于,最终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有效提升。

第二,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区域地理知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借助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地理知识时需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导入问题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知识,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此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以此使学生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地了解,并提升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资源地跨地区调配”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所具备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分析中形成较强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煤炭的优点有哪些?天然气的缺点有哪些?”之后,在层层深入提问:“我国天然气的总体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四大气区分别在我国哪些地方?”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能够提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促进其区域认知素养的形成。

第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区域地理知识教学。高中地理学科中需要学生学习繁多、复杂且抽象的知识,其中地理空间知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信息技术开展地理课堂教学,以此减轻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难度。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感受立体化的地理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素材,使地理教学中呈现较强的时代性。例如,在教学遥感技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中国天气网”中的卫星地图或天气地图,使学生认识到最新的地图。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通过遥感技术地图展现农作物生产变化情况的地图,并借助地图为学生讲解遥感技术的作用及应用领域,以此提升学生对遥感这一抽象名词的具体认识。学生在教师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读图识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区域认知素养也可以快速形成。

3.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需要教师引起重视。高中生地理学科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及发展现状,对地理学科教材中有用的价值信息进行挖掘,并对教育理念进行不断更新,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采用有针对性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进而使高中生地理学科中的区域认知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高中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阳,陶荣.运用深度教学策略涵育区域认知素养——以“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南方和北方”教学为例[J].教学考试,2022(54).

[2]郑红琴.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的教学情境创设[J].地理教学,2020(06).

[3]麻瑞莹.基于区域认知的心理地图构建策略研究——以“区域农业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19(07).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