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3-05-24 12:37陈代莎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合作学习幼儿园

陈代莎

摘 要: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幼儿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互动活动,关系到教育的一致性,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学前教育不加重视,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导致家园合作出现诸多困难;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家园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促进幼儿家园合作更好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幼儿园;合作学习;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8-0038-0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学前教育迎来了家园携手共育的新时代。家园合作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追求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在实际过程中,家园双方的配合不够,合作的观念缺失以及地位的不平等阻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园合作应当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办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而丰富完善的家园合作途径可以提高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增强双方的互动交流,强化教育的目的。因此,家园合作需要幼儿园、家庭构建“1+1>2”的教育合力,共同营造开放立体的教育大环境。

1.家园合作的内涵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与共同参与,形成双方教育合力的一种交互关系交流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建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使得家长与幼儿园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以全新视角共同探索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内涵。

2.家园合作的意义

(1)家园共促,达成教育共识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上师资力量的不足,一些地区的家庭教育相对滞后。部分教师的观念和家长的教育水平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进步与发展,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幼儿的一日生活缺乏正确的规划,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陪伴。因此,为深化共育内涵、达成教育共识、实现三方共赢,幼儿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幼儿园要强化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多渠道手段与家长沟通、交流,建立完整的幼儿档案,开展切实可行且有益于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家长要担起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多花时间陪伴幼儿,让幼儿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2)资源互融,强化教育效果

幼儿受教育的渠道通常源自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而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两个场所。因此,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联,能够强化教育效果。例如,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的绘本故事,又在家庭教育中获得温习或是重构,那么将有利于幼儿知识思维的再构建和强化,进而形成教育的一致性效果。此外,每个家庭接触的资源各不相同,有的家长是医生、音乐家、律师或者企业家等,他们的见识所闻不同,因此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那么通过家园合作,使得家庭教育走进幼儿园活动中,实现资源互融,增加知识泛度,也强化了教育的效度。

3.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1)家园共育方式停留表面

家园共育这一教育理念深受教育学者的关注和认同,但在具体实践层面,幼儿园目前进行家园共育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制定家园共育方案,基本由幼儿园教师完成,家长忙于工作或者家庭,也无相关专业技术经验,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时,家长往往会产生一些疑虑,这个活动我要如何配合和完成,又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什么作用。但一些家长碍于面子,也不会追问教师具体原因,导致家长不理解家园共育的实质意义,从而仅停留表面。

(2)家园共育方式滞留传统

调查研究发现,家园共育方式除了日常移动平台沟通交流外,基本依赖于家长会或者传统节日表演时合作等,未制定系统有效的家园共育方案。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只需要教师。家长不需要进入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以家长并不需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联系。同时,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缺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经验,使得相关的互动活动在推行中呈现出较大的滞后性。此外,家园共育未呈现多元化,基本由幼儿园主持和汇报完成,家长参与感极低,不利于幼儿多元智力发展。

(3)家园共育方式不够密切

数字化时代加剧了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家访模式不再受到教师的推崇和实行,大多依赖于网络平台实现沟通。有的幼儿园利用电话、QQ群、微信群等移动平台实现家园共育。但是,对部分地方县城幼儿园,他们缺乏良好的条件实现交流互动,甚至一些家长不擅长使用这些新媒体设备,导致接受消息不及時、沟通不顺畅等问题,而且很多事情仅用电话沟通达不到效果。同时,幼儿园也会组织开展家长会,但教师面对家长群体,难以实现一对一沟通指导,缺乏密切性。另外,双职工的家长工作时间较长,接送和陪伴子女的时间较短。尽管家长都很积极地参与家庭中,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和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导致他们无法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

4.家园共育归因分析

(1)归因家长

经调查,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才是孩子应该参与学习的地方,家庭只是孩子休息的地方,将“家”“园”理解成两个互不合作的个体。另外,幼儿园很少不主动和家长联系。一方面,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无法有效衔接,可能教师跟家长说幼儿问题的时候,家长正在上班,而家长跟教师沟通的时候,教师已经休息了。另一方面,是一些家长不擅长与教师沟通,显得晦涩。如此一来,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也就不知道如何去配合和准备。还有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如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方式,采用过分溺爱或粗暴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也忽视了孩子习惯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养成。

(2)归因地域

所在幼儿园位处县级地区,位置较城市而言相对封闭,因此该地区整体受教育程度有限,思想较为传统,接受外界开放思想也有局限性。同时,该处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大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务工,孩子则由爷爷奶奶照看。然而这些长辈所受教育程度原本不高,对孩子教育管理更是缺乏长远规划,甚至会用一些老旧的错误思想,阻碍幼儿的健康发展。

(3)归因学校

幼儿园在进行家园共育时,方案目的不明确,缺乏完整系统的家园共育方案。一些教师专业技能和经验不足,导致家园共育实施效果欠佳。另外,在家园共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对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比较有限。一方面,是教师工作压力大,除了日常备课、教学、环创和教研工作等,还需不定期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比赛,缺乏时间;另一方面,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效率不高,缺乏时效性和空间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家园共育效率的提升。

5.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现路径

构建家园合作模式的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平等的对话合作关系,双良性互动,增进相互间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规程》第五十条明确相关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这是一个家园合作的公益组织,由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代表共同推动。它以“走进孩子,关注孩子”为理念,以“快乐家族,快乐成长”为口号,旨在通过家园联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

(1)深化共育理念,达成共识

第一,明确家园双方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教育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另外,家庭与幼儿园是在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地,其主体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完善家园共育模式才能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系统的相关知识。基于此,幼儿园要加强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幼儿园应有一套完备的专门的家园共育制度,比如家园活动的制度、家长反馈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同时,幼儿园也要强化家园共育的实施效果,用心策划丰富多样的共育活动,积极发挥共育效果。总而言之,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实施活动时,教师应将家长看成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合作者,与家长及时沟通,打破育儿的时空壁垒,实时监管和诊断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家园共育的各项活动,并对活动提出有教育价值的感想或是建议,为完善家园共育的构建添砖添瓦。当然,家长也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义务,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促使家园共育成功推进。

第二,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要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来,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从而实现长久有效的家园共育。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可知,新入职教师多会畏惧与家长交流。一方面是教师无法灵活应对家长抛出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新教师多会內敛,不善于与人沟通。基于此,建议新入职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学习,积极了解与家长沟通开展的模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鼓励,或是强化自身知识体系,克服畏难情绪,直接与家长交流时,能够有据可依。只有这样,家园共育过程中,才能大大缩减幼儿园与家长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共育效果。在借助家园合作开展幼儿活动时,幼儿园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幼儿园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第三,深化家庭育儿理念。

家长也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要注意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强度,积极与教师开展方面的合作。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行为多与家长的引导方式有直接关系,家长在指导时应把握合适的度。教师需要对家长的育儿观的形成和树立提供一定的引导。目前,教师对任务安排比较重视,但是未向家长介绍任务安排的教育价值。这就会使得家长的思想与之行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自身在育儿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的优势,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讲述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加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培训和实操。例如,组织了一次“好家长领读”《指南》,并将《指南》的家长读物发放到了全园。领读者按照《指南》中的儿童发展目标和子目标,详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诊断方法和对策。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父母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在这方面的特征,共同探讨育儿经验。通过共同学习和遵循《指南》,我们大力推广科技知识,协助父母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式,家园同心协力,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好的“家”,更好的“园”。

(2)创建共育活动,推动实践

第一,成立委员会,共同管理。

幼儿园通过对家长的培训,使每个家长都能成为育儿能手,给幼儿打造一个温馨愉悦的家。具体做法是,每个班由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选举,选取三名家长为家委会成员,平时与教师勤对接,负责执行日常事务,组织各项工作开展。具体来讲就是帮助父母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父母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与幼儿园工作有关的重大事件的决策和管理,并在家长的社会组织、宣传、教育和领导中发挥积极作用,每个委员会成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划分工作,并根据自己的职责开展合作。在管理方面,家长委员会的工作纳入家园工作管理之中,由园长直接指导,后勤园长分管,年段长、班级教师指导、协调、沟通工作,形成多方配合的四级管理模式。

第二,多渠道沟通,深化交流。

快乐家长委员会日常活动以利用QQ群或微信群网络讨论为主,根据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提出的问题每月设置一个教育专题,由专人组织、家长参与、专家在线解答,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答疑解惑和辅导。很多家长在育儿方面都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比如利用如何对待“拖沓”的孩子、如何面对孩子说谎等,通过网络讨论,能明确问题本质,借鉴经验。再或者,通过设置家庭开放日,引导家长预约式进园,体验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家长可根据自己合适的时间、关注的教师、感兴趣的内容,预购幼儿活动,将主动权交给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可以引领家长观察、体验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如邀请家长观摩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参加亲子种植活动、排练表演亲子节目、参加亲子趣味游戏和足球游戏等。这样的开放形式,减少开放人数、增加开放次数、保证活动安全;同时,以预购式开放日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对班级每位教师的专业要求,督促教师做细做实日常教育教学,才有底气和勇气接受家长随时的预约。

第三,丰富教育活动,发挥共育。

“和谐社会应由人格健全之人构成,而人一生中人格发展最为基础的且相当重要的阶段当属幼儿阶段。”父母的潜力是无限的。在特殊情况下,父母的工作是某领域的专家,我们可以邀请父母迈向讲堂,参与专业相关的故事活动或游戏,以此拓宽幼儿的视野。开展“家长课堂”,此活动是邀请幼儿家长来园为幼儿展开某项活动,充分利用了家长的职业资源,比如,全体幼儿要开展有关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的活动,可以邀请警察职业家长参与知识讲演;另外,也可以邀请一些教育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家委会以幼儿园QQ群、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或者开办讲座、沙龙、网络平台讨论、亲子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活动,精心创设从学校到家庭延伸覆盖的教育大课堂。例如,借鉴央视“百家讲坛”的形式,教师设置了“快乐讲坛”项目开展专题讲座,围绕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家园合力教育开讲,旨在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实施更符合孩子身心特征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素养。每场讲座前,都会事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以及喜欢的讲座呈现方式,尽量使讲座有的放矢。另外,也可以利用父母的资源,我们将父母分为几个小组,围绕不同主题或同一主题交流小组经验。父母与其他父母分享他们的家庭教育经验,然后每个小组可以分析和总结经验,并在整个花园或年级小组的管理团队中分享。此外,家长和教师师应在围绕家庭教育论坛活动主题的辩论,辩论和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他人的经验。

(3)借力三方资源,强化共育

幼儿的年龄为3-6岁,其身心发展虽处于不成熟阶段,但其身心各方面又正在飞速全面发展,所以园方一定要整理相關资源,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正面的教育资源。社区文化促进幼儿社会发展,使幼儿从周边环境中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园周围教育资源丰富,长期与社会交往、合作,与周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习惯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管理进行学生学习的同时,他们也适时地传播了企业的价值和文化。例如,在田园果农里,带领孩子参观、体验植物种植与收获的快乐,让孩子充分体验了自然课堂得生动美妙;利用消防队、警察等社区资源,让孩子在实际观察中积累辨识危险和坏人的能力,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开展敬老爱老送白粥的互动活动,学会尊老爱幼、孝顺和感恩。家园共育向社区辐射,不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服务,而且给幼儿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如社区家园互动游戏、社区文艺演出、游花灯、种植丰收、环保教育、消防演习等,利用社会资源情境的真实性和沉浸性,给幼儿更生动的情感体验。

6.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关乎幼儿一生的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加之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体系,不仅涉及园方全体教职工,还与幼儿父母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家园共育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单凭某一方所能完成的,所以找出家园共育的真实现状困境以及影响因素,帮助幼儿园发现问题做出相应的改变,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家园共育体系。与此同时,也会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共育价值的认知。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深化共育理念,达成共识;创建共育活动,推动实践;以及借力三方资源,强化共育等举措,逐步实现家园共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赵莉.家园共育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J].山西教育(幼教),2022(12).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合作学习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