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3-05-24 12:37卢林顺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卢林顺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以及理念也在教育中逐渐被应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固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形式。对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当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然越来越成熟,其中所提倡的生活思想、科学思想等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通过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8-0132-04

数学是非常考验学生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思考方法有时候会让学生的思维陷入死循环,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为此,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变得容易。比如,教师可以基于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指导,通过适当的逆向思维训练、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借助微课这一教学手段等帮助学生理解许多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既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大大提升,又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创新,使其在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从合作探究、逆向思维训练等角度入手,分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具体办法。

1.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

有关教育部门的文件中提到,要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首要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对数学似乎不太感兴趣,学生大多认为自己不知道学习应该怎么学,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有点枯燥,教师仅仅是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学生练习。同时,由于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很难进行整体的管理。而初中一年级是智慧型课堂实施的前期,也是教师最辛苦、最担心的阶段;初中二年级是一个过渡时期,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已经逐步养成;到了初中三年级,在前两年的教育和熏陶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熟练形成,学习也都能有条不紊地展开。

(2)教学方法不适用学生学习需求

大家可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也知道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局限性,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数学思维也已经固化,其学习数学的能力自然也就逐渐变弱。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仍有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教学时,教师总会将教学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学生在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上。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对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全无了解,这样并不能使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拓展,反而会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固化学习中思想越来越僵化,以致其综合素养的培养变得困难。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也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没有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不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结构,把自己认为的教学模式强加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或需求。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

(3)学生学习空间不足

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更多是将听讲或者记笔记当作学习知识的一种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使教师留给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去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展开探究,去学会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就是说,学生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和接受了教师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但却没有做到自我学习,长时间下来,学生也就缺失了这种乐于思考探究以及解决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无益处。

(4)教学资源欠缺

这几年,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整改,这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是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同,我国一些地区的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资源缺乏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还是板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削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只能生硬地学习各种知识,但是无法把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运用。教学资源的不充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无法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由此无法形成创新意识。

(5)创新理念的匮乏

在提倡素质教育之前,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模式是比较单一的,初中生以后要面临高考,教师的理念是高考可以扭转学生的命运,于是给到学生更多的压力,加强对知识的传播力度。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些初中教师其教学能力需要提升,并且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如果不改变理念,那么教学目标就会不合理,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上,没有看到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重要性。这样的情况下,理论和实践就会出现相悖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2.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优化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具体办法

(1)制定科學的教学目标,带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的预习阶段,应针对课程内容,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以达到不同的难度,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设置正确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二元一次方程式为例,教师要指导学生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应用来解决问题。因为它涉及实际问题和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等。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比如“确定正確的解决方向,简化复杂的问题”等。

(2)结合学生特征,合理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对初中生而言,其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都是有限度的,而且都是通俗易懂的,因此,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而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逻辑性、广泛性,因此,学生必须在数学领域学习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想象。对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开展团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讨论和沟通。同时,要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以确保有效的团队协作学习。

比如,初中一年级某一个班级有45个学生,在进行“长方形盒子的制造”这一课题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专题实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45个学生分为五个组。此外,在充分考虑学生数量的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每个组中,最少要有两个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好,一个实践能力好的学生,然后由两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的队长,小组成员要共同决定要做的包装,并清楚地说明小组中的每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对组员的合理分配,明确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在学生纠错过程中,深化学生思维意识

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及时改正,将错误记录下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加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改错意识,巩固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以“解方程”的学习为例,在求解方程式时,往往忽视了数值范围的约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犯了错,最后的计算结果也一定会错。在纠正错误时,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来纠正错误,效果可能并不是很好。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逆向思维,让学生从结果进行反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让他们能从自己的思考中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点,对自己的做题方法等进行总结,以避免其在下一次做题中频频出错,进而达到更好的学科知识学习效果。总的来说,只有学生进行正确的纠错,能从思想上正视这一环节,当这个学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做题中就能自觉注意,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就能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

(4)强化教师素养

众所周知,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的提高,将对于最终数学课堂呈现的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应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够积累到许多的实践教学经验。现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如微课教学等,其与课堂教学管理的高效融合,这给学生以及教师带来的这种便利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教学手段的教学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初中学段的数学教学中,抽象化的知识概念有很多,这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去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就需要有效结合微课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微课的助力下,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总的来说,要想实现上述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对自身教学素养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5)优化学生评价,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要使每个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这样所得出的评价结构更加科学、全面。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也能了解自己目前的优缺点,同时了解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从而克服自己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6)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最终的结论,而放弃了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削减学生的质疑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呈现出惰性,无法独立去思考问题,并且不会有创新思维的养成。因此,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先转变之前的思维模式,找准机会让学生摆脱对书本以及对教师的依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先给出肯定,如果学生的结果是错误的,那么则要帮助学生去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是否缺少条件,是不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等。此外,在解答完毕问题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该结果展开反思,查看是不是存在其他答案,该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不是可以换成其他的,如果条件改变了,会给结果造成什么影响。教师还可以故意给出条件不够的习题,让学生去作答,学生在解答完毕之后,教师要询问学生,这是最简便的解析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这里所谓的质疑精神,不代表一切结论都不相信,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验,去分析,去查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合理的。因此,质疑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立足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去探讨。总而言之,学生要具备质疑精神,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这也为学生之后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7)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甚至对各个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初中数学不单单只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会让学生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整体化,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比较严密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去猜测,去思考,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最终的结果是否符合书本结论,不必太多重视。学生在得出结果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深度思考,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结论,还有的学生会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拓展,最终得到完整的答案。如果某个问题过于难,教师要适量做分析,带领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该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并且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他们思考的进度不同,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因此,教师要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思维处在灵活的状态下,学会变通,敢于尝试各种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使用问题或者是问题中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前提条件是该处理模式是合理的,不可随意而行。

(8)构建和谐氛围

在以往严肃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已经被任命为课堂上的权威代表,这样严肃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在愉悦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開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教师要改变之前完全依靠成绩对学生的评价。成绩可以表现出学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教师要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第二,教师要多对学生多鼓励,因为爱和赞美更能让学生放松和愉悦,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多鼓励学生去想象。数学的正确答案比较明确,有且只有一个,因为和唯一的答案相比较,解题中的思考就显得更加重要。即使最终的答案不完全对,对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教师也要提出表扬,让学生体会思考带来的愉悦,这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出尊重的态度,并且用非常包容的心来鼓励学生多去探索和分析,这样就为学生建立了和谐的氛围,学生自主融入数学课堂上,并挖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9)教师起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

第一,允许学生出错。

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教师第一时间要去分析,该行为是故意的,还是思考过后的。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不要第一时间给出批评,而是要带领学生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学生用正向的态度去修正错误。对于改错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教师要展开多元化的评价,维护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用正向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例如,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插嘴,这种现象可以看成是学生瞎胡闹,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学生是思维快捷的展现。对待该问题,教师要先清楚学生插嘴的动机是什么,然后再做判断。

第二,拉近师生关系。

如果想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索,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就要对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调整。目前阶段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角色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以及个人爱好等,并且以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和教师一起展开探索之路,并鼓励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三,守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奇可以加快思维的运转,同时是创新的加速器。正是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萌发出创新的欲望,勇敢查出事物的真相,这一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内在的思维运转,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刨根问底的询问,教师要有耐心地回应,并对学生提出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索如何拉近学生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基于陶行知教学思想的视角,将思维训练贯彻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自身生活串联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与数学知识之间产生共鸣,当数学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已经不再困难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自然能够得到强化,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振富,徐杰.培养逆向思维,探寻解题新途径——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2(05).

[2]马新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6).

[3]赵德娥.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2(26).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