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记第二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沈阳市沈河区房产“110”房屋报修中心

2023-05-24 13:48孙宏波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6期
关键词:沈河区云龙沈阳市

文/本刊记者 孙宏波

“房产‘110’吗?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幢楼的外墙皮快要掉下来了,你们现在能来吗?”

“您先别着急,告诉我您家具体位置,我们马上就到。”对话结束不到半小时,一辆写有“沈河区房产‘110’”的面包车就出现在报修现场。

在辽宁省沈阳市,这个24 小时待命、随叫随到的沈河区房产“110”房屋报修中心(以下简称“沈河区房产‘110’”),以专门帮群众解决居家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而闻名。“88567110”,他们这个电话号码成了很多市民心中的“雷锋热线”。

21 年来,沈河区房产“110”团队用爱岗敬业诠释雷锋精神,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被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坚定一个信念

沈阳市沈河区是一个老城区,许多居民楼建设年代久远,上水漏、下水堵、墙皮脱落、电路故障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虽然不大,却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多麻烦。2002 年,沈河区房产局成立了“沈河区房产‘110’”,主要承担辖区72 个小区的政府直管公有住房和住宅公用部位的维修养护任务。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是沈河区房产“110”每一位员工许下的庄重承诺。

为了这句承诺,沈河区房产“110”负责人夏云龙带领他的团队21 年来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三辆抢修车,全天候巡游在大街小巷。群众见到他们时,他们在维修现场;见不到他们时,他们在去抢修现场的路上。

2007 年3 月4 日,沈城突降暴雪。家住小南街73 号楼的张秀芬老两口,正在为两个儿子晚上回家团圆而忙碌,突然家里自来水管破裂,水流如注。张大娘急忙拨打了沈河区房产“110”的报修电话。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声响了,传来的是儿子的声音:“妈,雪太大,今晚不回家了。”儿子的话,让张秀芬心一凉:“雪下这么大,儿子都不来了,房产‘110’更不会来了。”这时候,突然传来敲门声,张秀芬打开门一看,竟然是沈河区房产“110”的工人。大雪封路,抢修车受阻,工人顶风冒雪,走了两个多小时路才赶到她家。据统计,这一天沈河区房产“110”共接到报修电话42 个,夏云龙和他的工友们硬是靠双脚完成了42 个报修任务。

2017 年3 月15 日晚上8 点多,家住大南街的房明山不慎将暖瓶盖掉进坐便池里,造成便池堵塞。“这可咋办呀,这么晚了,到哪儿找人修啊?”突然,他想到了沈河区总工会下发的沈河区房产“110”传单,他试着拨打了报修电话。电话拨通后不到半小时,沈河区房产“110”的工人就赶到他家。由于下水管狭窄,再加上坐便管道曲折,几乎所有工具都派不上用场。没有丝毫犹豫,工人挽起衣袖,将手伸进便池里……下水疏通好了,工人还把卫生间地上的脏水擦得干干净净才离开。

沈河区房产“110”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从以前只负责沈河区居民的房屋维修到现在全沈阳市的居民都可以拨打他们的报修电话,他们用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将温暖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担当一份责任

沈河区房产“110”的服务对象,有很多是家庭生活困难的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弱势群体已成为整个团队的工作自觉。

家住乐郊路19 号楼的王永洁夫妇是盲人,有一天晚上家里厕所下水道返水了,王永洁夫妇赶紧拨打了沈河区房产“110”的报修电话。接到电话后,夏云龙和工人拿着工具就往现场赶。这不是与王永洁夫妇第一次打交道,夏云龙知道他们都是盲人,早到一分钟现场的状况就会好很多。到达现场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检查和维修,问题解决了,夏云龙没有收王永洁夫妇一分钱。王永洁拉着夏云龙的手激动地说:“虽然我们看不见你们长啥样,但我们心里清楚你们都是好人!”

80 多岁的独居老人张峰有一次家里水管漏水,老人在家里急得团团转。这时,张峰的同事告诉他,沈阳有个雷锋团队,专门帮助群众维修房屋。张峰试着拨打了沈河区房产“110”的报修电话。夏云龙赶紧带领工人上门维修,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了配件。临走时,夏云龙留下一句话:“您老以后家里有事就找我。”

问起帮助困难群众的事,夏云龙摆摆手不愿多说:“这事儿常见,每个月都有。”打报修电话的大多来自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那里老人多、困难家庭多,夏云龙和他的团队不仅在抢修工作中减免费用,还归纳整理了档案,对曾经报修的军烈属、低保户和劳动模范等,竭尽所能提供生活援助。

沈阳市沈河区房产“110”房屋报修中心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凝聚一种力量

在沈河区言论小区内有一座二层楼房,是沈河区房产“110”劳模教育基地,里面挂满墙的锦旗、铺满展陈柜的感谢信是团队21 年工作成果的缩影。“勤政为民,高效务实”“盲人手杖,社会好人”“群众贴心人,危难见真情”……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翻开一摞摞厚厚的维修记录单,上面记载了21 年来完成38万余次房屋抢修任务的全过程,记者随手翻阅记录单时看到:承德路11-5 号楼6 单元报修,200多户居民3 天没水吃了。夏云龙与工人们连续干了三天三夜,将管线全部修好;大南街13 号楼的供水主管线断了,夏云龙与工人们在地沟里一干就是3 个多小时……

38 万余次的抢修,是个巨大的工作量,但抢修及时率、一次修复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把雷锋精神烙印在工作的点滴之中,用实际行动去传递雷锋精神,这样就能使正能量汇聚起来。”夏云龙说。

在夏云龙的带领下,团队里的工人个个干劲十足,这支仅有38 人的团队涌现出夏云龙等2 名全国劳动模范、5 名省市级劳动模范,成为百姓心中的“雷锋团队”,2016 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这样一群人,雷锋精神才会薪火相传,深入人心。沈河区房产“110”团队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打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猜你喜欢
沈河区云龙沈阳市
沈阳市盛京小学
计时方法的奥秘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蒲河记忆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沈阳市沈河区地税局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