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不下的“长衫”

2023-05-26 16:41软糖大王
读者 2023年9期
关键词:象牙塔长衫改变命运

软糖大王

近日,“孔乙己文学”成为热点话题,不少网友结合自身经历,发出“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的感慨。初中课本中的孔乙己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引发人们的热议。

广为流传的那句“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又偏偏读过书”,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幻化为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口中“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的慨叹。

意识到原来“孔乙己竟是我自己”的年轻人,大多有着类似的心境与经历。十余年间,他们被注入“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心剂,努力求取的一纸文凭没有如想象中一般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反倒成了自我束缚的镣铐,让他们放不下身段。

青年人在象牙塔中的凌云壮志在苛刻的现实面前犹如握不住的沙,无奈放手后要面对的是现实中的不尽如人意。“孔乙己文学”是人们心底“不甘于平凡却又如此平凡”的落差的真实写照,也是青年对就业时遇到的困境的不满。

在一声声“人人皆是孔乙己”的哀叹中,人们将学历视作自我禁锢的“长衫”。

孔乙己何许人也?又为何引得青年群体普遍代入和共情?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小说中,穿长衫意味着拥有文化人的身份,而站着喝酒又意味着手头并不宽裕。

在劳动群众的眼中,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却未曾捞到半个秀才身份,短衣帮便以打趣他为乐。

而在我们熟稔的课后习题中,孔乙己通常被解析为受封建科举制度禁锢的知识分子。在他所处的时代,铺子里打杂的孩童不屑于识得“回”字的四种写法,凭借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短衫客也不关心孔乙己口中的“四书五经”,以酒店老板为代表的资本家更不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

人们所敬重的似乎并不是长衫本身,而是长衫所象征的财富和地位。

孔乙己学问上的成就没能转化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换言之,孔乙己的文化没有为他换取一定的社会地位。于是,他和他的长衫沦为人们奚落和嘲讽的对象。

反观当下,在“孔乙己文学”的语境中,这种学历和成就之间的转化错位同样引得他人嗤笑。

“他们没有上过大学,我没有嘲笑过他们,可他们却因为我上了大学没找到好工作而嘲笑我。”一些青年有这样的感受。孔乙己这个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似乎与当下受过高等教育却又面临着现实困境的年轻人有几分共通之处。

“人人都笑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在旁人眼中无以为用的知识、遥不可及的理想、窘迫的生活现状……人们不断地从孔乙己身上找寻到令人咋舌的共性,继而自我代入、长吁短叹。

乍看“孔乙己文学”,这种无奈和自嘲似乎很容易被视作无病呻吟,抑或是老生常谈的“读书无用论”。然而,“孔乙己文学”并未同“读书无用论”一般招致大片声讨,反倒引起普遍共鸣。

与“读书无用论”相对应的,是自幼便萦绕于我们耳畔的“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的底层逻辑在于,掌握知识便能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逐渐发现了这一逻辑在现实中的漏洞。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继承人》一书中所引用的范例:出身不利的孩子详细学习着帕特农神庙的平面图,却未曾离开自己居住的省份。对一些人来说,学到精英文化是用很大代价换来的成功;对另一些人来讲,这只是一种继承。

“改变”并非必然,掌握知识和实现阶层跃升二者之间的关联放在今天似乎也并不一定成立。在这一前提下,“孔乙己文学”实为将“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惯性逻辑置于当下社会背景中的否思。

在“孔乙己文学”相关词条下,网友们常引用《平凡的世界》中对于孙少平的一段描写来阐释这一否思:“谁让你读了那么些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个理想……不幸的是,你知道得太多了,思考得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为周围人理解的苦恼。”

孙少平的苦恼源自他超凡的思考能力,源自他见识到了双水村以外的世界。而这一“不为周围人理解的苦恼”,正是由读书引起的。由此反向解读,“孔乙己文学”似乎并不是在否定读书的作用,反而肯定了掌握知识对于人思想的开拓作用。

人们所接触到的知识越多,对于世界的野心便越大,故而不愿重复祖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生活、不再安于“打螺丝”的单调工作,试图追求更广袤的天地。这原本是一种进步,知识的确让人们有实现跃升的可能性。

然而横在千万应届毕业生面前的,是逐年刷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词条。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之下,实现所谓的跃升变得比以往困难。

学生们寒窗苦读十余载,走出象牙塔后才骤然发现,原来过去的努力并没能带给他们想要的生活,勃勃野心也无处安放。正是这种无力感使得“孔乙己文学”戳中了人们的痛处,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诚然,“孔乙己文学”是在现实困境下应运而生的。

不论是从何种维度述说这种无力感,“孔乙己文学”都以极尽悲凉的修辞手法,将不被认可的努力一并归为做无用功,将学历比作“下不来的高台”和“孔乙己的长衫”。一些人认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源自“高台”的阻碍、“长衫”的束缚。

然而学历真的是“脱不掉的长衫”吗?将生活中面临的难题,单一地归咎于学历本身,就能化解现实中的困境吗?

不久前,一条标题为“我:毕业5年,存款5000元;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凭借500多万的播放量,登上B站(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热榜。视频中的两位主人公均为“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面对镜头大方地调侃着各自毕业后的“高开低走”。

视频中“毕业5年存款5000元”的女孩并不是没有机会获得别人眼中的成功。在辗转于多份工作之后,她选择抛弃名校光环,进而找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认清自己、感知世界、自由选择,想必这正是读书的意义所在。读书意味着从书中提取方法论并获得将之付诸行动的能力,大学更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主人公塔拉所言:“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一个看待自我的全新视角,正是教育所赋予我们的更深层次的价值。

现如今,一部分青年代入孔乙己的角色,诉说着被学历“束缚”的不幸——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让人无法心安理得地“打螺丝”。可正是知识赋予了我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因而我们可以在见识过“浪浪山”外的世界后,选择回到“浪浪山”。更何况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面前,若没有“长衫”,又何来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在现代语境中,“知识改变命运”的笃定或许不再,但我们绝不该因此怀疑“知识拓展眼界”的可能。

前面所述视频中的两个女孩,作为“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却自我定义为“废物”,但她们找到了生活的秩序,获得了快乐。若仔细推敲,人们便会发现,知识和学历似乎并不是困境的源头,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如孔乙己一般的知识分子们“脱不掉的长衫”也并非他们熟稔于心的“之乎者也”,难以自洽、故步自封才是镣铐所在。

“孔乙己文学”源自人们对环境的思考,贴切地反映出年轻人普遍存在的迷茫和无力感,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然则需要警惕的是,一部分人沉溺于对孔乙己的角色代入,将学历视作困境的根源。

倘若如此平凡就是生活的本质,固执地居于“高台之上”、不愿脱下“长衫”主动寻找出路,何以寻得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

倘若不如意的境遇就是一个人面临的未来,将“孔乙己文学”视作长久的避风港,我们又何时才能找回自己生活的秩序?

或许唯有正视平凡与不如意的生活,才能无视所谓的“长衫”,看清真正的自己。

(松 烟摘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王 青图)

猜你喜欢
象牙塔长衫改变命运
晚清民国男士长衫结构工艺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象牙塔中的明珠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
纳豆改变命运养生成就人生
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民国长衫客”的微时代营销
长衫悠悠数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