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妙手仁心背后的赤子情怀

2023-05-28 17:19本刊编辑部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吴孟超肝胆院士

本刊编辑部

星辰不一定耀眼,却自带光辉。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破势而出的人物,便是历史这片广袤银河中熠熠生辉的“星光”。当他们将“不可能”变为“一定能”,便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而这些永恒的时刻给予了人类接续前进的无限动力。

还记得“为医之道,德为先”的殷殷嘱托,难忘记“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的铮铮誓言,吴孟超院士用一生诠释了国之大医的仁者风范。

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为表彰吴孟超院士的贡献,2011年,国家科技部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将第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自少年时就烙下的红色印记

1922年夏,伴随着喧嚣的蝉鸣,吴孟超出生在福建闽清。由于家境贫寒,5岁时,他随家人搬到了马来西亚。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初中刚毕业的吴孟超深受抗日救亡思想的影响,毫不犹豫地把毕业聚餐费捐给国内的抗日将士。不久,他居然接到了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出的感谢电。这封感谢电深深地烙在年少的吴孟超心中,烙下了抹不去的红色印记。

游子恋故土,志士思报国。战火纷飞的年代,抗日救国刻不容缓,纵有千难万险,吴孟超毅然选择重返故土。1943年,他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主要从事肝癌防治工作。虽然胸中豪情万丈,但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肝脏外科领域面临着相关资料匮乏、实验设备简陋、解剖方式模糊等诸多问题,甚至在国际上,这一领域被视为少有人问津的“生命禁区”。国外专家甚至扬言:“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这个水平,起码得30年!”吴孟超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八个大字,决心把自己的奋斗方向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1959年,吴孟超团队创立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经典理论,为我国肝脏外科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他主刀成功地完成了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发明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法”,开创了中国肝脏外科手术止血方法的先河;1963年,吴孟超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肝叶切除术,仅用7年时间,他带领团队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实现了中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突破。

传承与培育是当务之急

从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到耄耋之年的和蔼老人,97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仍坚守在手术台上,游刃肝胆,目光如炬,冷静沉着。匆匆数十年,一方手术台。在不断精进研究的基础上,吴孟超院士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攻克肝癌,助推我国肝脏外科事业的又一次腾飞。

这么多年,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并始终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根本。吴孟超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近300人。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将奖励给他的600万元悉数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90岁之后还牵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此外,吴孟超还率队支援帮扶当地医院,并亲自到这些医院开展手术示教帮带,手把手地教年轻医生进行肝胆外科的高难度手术,同时更为难得的是,凡是到医院进修学习的人,都可以去观摩他的手术,也可以和他一起做手术。如今,这些人大多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骨干和中坚。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攀高峰。”这是记录在吴孟超院士日记中的一句话,这不仅是吴老对自己的激励,更是自己一生的写照和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这是吴孟超荣获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吴孟超曾在访谈中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2021年5月,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和人们无尽的追思,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这匹老马停下了不知疲倦的脚步,却留下了一串后人难以超越的数字: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为4个月大的婴儿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如今,仰望星空,他并未离我们远去,而是化作浩瀚宇宙中的一颗“吴孟超星”继续散发光芒,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吴孟超肝胆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越院士简介
吴孟超院士简介
院士速递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