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审视及其学理化路径

2023-05-29 21:19兰霞萍程样国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合法性课程思政高校

兰霞萍 程样国

[摘要]正当性与规范性共同构成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内涵,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是课程思政概念存在的合法性依据。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问题的消解必须实现课程思政的学理化,从课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本体分析课程思政学理化。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理化,需提高课程思政认识,促进课程思政从感觉经验到理性认知的转变;激发课程思政动力,促进课程思政从外部推动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促进课程思政从功利性到常态化实践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合法性;学理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08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3.014

课程思政概念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过8年多的实践发展,从上海几所高校的初步探索到全国高校轰轰烈烈的课程思政建设,从地方强化育人成效的举措到国家连续颁布出台的政策文件,课程思政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此期间,课程思政概念从学科德育、育德到育才、育人,从与思政课程同心、同向、同行到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其内涵与外延逐渐变得丰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但课程思政概念却未形成普遍共识,甚至变得混亂,出现标签化、教条化、泛意识形态化等诸多问题,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思政的实践发展。我们认为课程思政概念从探索、形成到提出并实践,遭到研究者诸多质疑,给予实践者许多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课程思政概念的合法性并未受到认真检视的缘故。因而导致课程思政在模仿与第一感觉中进行实践,在经验与外力推动中实施,于是走样与变形不可避免。本文对课程思政概念的合法性质疑进行检视,指出从经验走向学理、从外力推动走向主动探索、从功利化走向常态化是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消解课程思政合法性质疑的必然途径。下面从课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本体分析课程思政并指出课程思政学理化路径。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合法性审视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合法性问题

合法,对应的英文单词为Legal,本义是描述某事物没有触犯法律,符合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合法性,对应的英文单词为Legitimacy,指的是政府与法律的权威被民众所认可的程度。合法性并不等同于遵守法律,某些行为可能并不触犯法律但却不具备合法性。如某些违反人道的法律,其法律本身不具备合法性,所以合法性并不是表示“合法”的程度,而是对法律与政府机构权威来源的讨论,也即是被民众认可的程度。

合法性问题与现代社会相伴而生,最早研究合法性问题的是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认为若要维持统治的持久存在就必须唤起合法性的信仰,如果一个政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它将很快地崩溃瓦解。随着合法性概念的广泛使用,合法性问题也逐步被应用于与权威问题有关的非政治领域。合法性基础可以是法律程序,也可以是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共同体所沿袭的先例,它总是与承诺、同意、赞成、默许等概念相关。此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中存在的4种形式的危机倾向进行分析,指出合法性问题是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系统由于缺乏“意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动机危机,已成为同我们所坚守和信奉的真理相悖谬的问题。哈贝马斯着重强调,我们必须设定合法化与真理之间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合法化消失的非偶然原因只能是解释系统的“独立”演化,即依赖于在真理的演化中去寻找,而解释系统则全面制约着社会的适应能力[1]。对合法性与真理关系的讨论,哈贝马斯认为是由韦伯的正当性信念概念所引起,它同时也引出了各种有关证明一般行为规范和评价规范的可能性问题[2]。至此,合法性便逐渐演变成正当性与规范性问题。随着合法性概念所指范围无限扩展,合法性危机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必然问题,几乎可以在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和道德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能看到相关合法性研究。合法性概念最终成为实践与真理关系的悖谬问题,与实践活动的正当性和规范性有关。它是价值理性强制介入下,以此审视工具理性的偏缺,运用个体理性去指导、反思、消解现代社会实践与真理间关系的悖谬问题。

课程思政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推广并获得认同的概念,涉及现代社会实践及其真理关系问题,因而课程思政概念的合法性地位必须受到理性审视。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是指课程思政的正当性与规范性,正当性是权威的认可程度,而规范性是实际操作和运行的有效程度。课程思政概念的正当性是指实践层面课程思政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理论层面课程思政是否具有学理依据等三大问题。课程思政概念的规范性是指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具体实施和操作方式的有效程度。课程思政正当性在前,规范性在后,正当性与认知理解和真理有关,而规范性与实施方式和育人效果有关,正当性与规范性共同形成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内涵。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课程思政正当性问题进行论述。

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课程思政概念正当性的前两个问题。毫无疑问,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课程思政是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体现,是高等教育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回归,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课程思政正当性的第三个问题,即课程思政概念是否具有学理依据。从当前研究文献看,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课程思政学理依据不够。如钱欣、曾宁等指出课程思政学理阐释不够深刻,应加强课程思政的学理支撑研究[3]。再如马蕾基于3种课程理论专门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4],而李建华从知识与美德关系出发具体分析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蕴[5],但缺少对课程思政本身的学理依据分析。我们认为缺少学理依据是课程思政概念遭到合法性质疑的主要原因。对课程思政的合法性分析需明确课程思政概念存在的学理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能确立课程思政概念的学理依据并在课程思政实践主体间形成共识,课程思政实践则会遭遇巨大阻碍。

(二)课程思政合法性问题的消解

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是课程思政概念存在的合法性依据,课程思政合法性问题的消解必须要推动课程思政的学理化。课程思政学理化是从学理上分析课程思政概念的构成及其关系。课程思政是一个组合概念,是由课程和思政组合构成的一个新词。课程思政是属于课程范畴还是属于思政范畴,抑或是兼而有之形成一个新的实存范畴,如果对此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与解释,必然会造成课程思政认识上的混乱、实践上的误区、操作上的不适和方法路径上的诸多阻碍。我们认为应从以下3个范畴对课程思政学理化的学理依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如果课程思政属于课程范畴,即把课程思政看作一种课程类型,那么,其存在的学理依据应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涵括了思政课程,它们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6],有研究认为思政课程必定有边界,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一种补充[7]。但不管是包含论、补充论还是升级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体现课程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因而符合课程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应是课程思政成立的学理依据。其次,如果课程思政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即把课程思政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作方法[8],问题是为什么需要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方法、其他方法行不行、这种方法为什么好等等,因而课程思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原因和理由便构成了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最后,如果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共同组成的一個新范畴,即把课程思政看作是实体或一种理念,那么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理念具有两层指向:一是课程设置理念,强调课程承载思政;二是思政教育理念,强调思政寓于课程[9]。既然是一种理念,就需跳出课程与思政范畴的窠臼,不应陷在课程与思政的关系藩篱中。我们认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关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新理念,在教育思想史和课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学理依据在于探究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综上,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问题的消解就转变为对课程的本质特征与目标追求、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原因与理由、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全新理念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的探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既是在探究课程思政得以存在的学理依据,也是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拟从课程理论、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本体实践视角来分析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以此消解上述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质疑问题。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学理化的视角

(一)课程理论视角:回归课程展开性目的,强调教育过程的方向与性质

课程的本质与目标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本质与目标,课程思政的学理化就必须明确课程思政的本质与目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手段。课程思政是依托思政课程以外的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是要增加一门或一类课程,也不是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单独空出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发挥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体现课程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即是要解决当代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重教书轻育人、知识传授与品德养成难以统一、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冲突等现实问题,而在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的课程思政概念,其合法性自然受到质疑,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则是消解质疑、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从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在侧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倾向下,在现实观照中发挥课程本质的育人育德功能,是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的逻辑起点。课程本质在国内具有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为教学科目说、教学活动说和学习经验说[10],不管是哪种课程本质观,课程都是实现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和中介。课程目标具有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3种取向[11]。行为目标是指课程实施后学生表现出来的一般和具体的行为,是外部事先规定和预期的目标,而展开性目的强调课程目的并不预先存在,而是演进和发展的变化过程,不是某些具体阶段的教育规定,而是决定着教育过程的方向与性质。表现性目标是对课程行为目标的一种批判,特别强调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创新性反应及其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应强调的是,这3种课程目标取向并不相互冲突,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可作为行为目标的补充,表现性目标也体现于展开性目的中。如果把能力培养与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与知识传授相对应,那么展开性目的追求的则是价值塑造与思想引领。显然,课程思政更加强调展开性目的,注重的是教育过程的方向与性质,旨在养成个人德性、培育家国情怀,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服务作为其根本追求,并坚持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梦的新征程中。

(二)思政教育视角:创新思政教育形态与形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2]。课程思政不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又具有强烈的育人意识、育人特征和育人指向。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孤岛”之上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从思政教育视角看,课程思政学理化要明确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原因和理由。一方面,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革,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本质和要旨在于依托各学科课程,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3]。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对国家建设与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课程思政学理化是致力于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高校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过程。要求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育人实效。

(三)实践本体视角:抓牢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推动高校课堂教学革命

课程与思政组成一种新的实在范畴,对应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或全新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从课程思政实践本体看,课程思政学理化要探明课程思政是怎样的一种理念、课程思政实践是怎样的一种实践活动。课程思政理念是为适应中国教育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思政的理念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深化期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成果[14]。高校教师拥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并不只是一种技能,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解这样“连根拔起”的问题[15]。课程思政理念注重知识传授背后的价值引领,强调立德与成才并重,积极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著名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问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促进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统一。这便涉及课程思政实践方式和运行操作的规范性问题。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方式相比,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是以隐性教育为主,这既是课程思政实践的运行方式,又是课程思政显著的育人优势。隐性教育方式是实践本体视阈下课程思政实践的必然要求,它站在成“人”的生态场域审视教学设计、知识重构、师生互动、经验生成、生命成长等育人内容,旨在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从本质上讲,课程思政理念依托隐性教育方式实现,隐性教育方式内在地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的育人意识、找准课程教学的育人角度、提升课程教学的育人能力。因此,从课程与思政构成新的本体实在来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思维、教学范式甚至是一种教学境界。课程思政应该抓牢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理念的本质,以课程思政理念指导教育教学,重塑教学设计各个环节,推动高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革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实效。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学理化的路径

(一)提高课程思政认识,促进课程思政从感觉经验到理性认知转变

把“课程思政”单纯地理解为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16],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对课程思政的感性印象,也可能已经成为课程思政的经验共识。这样的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局限于此,一定会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障碍,使课程思政实践陷入误区,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推广。首先,如果只是在课程教学中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那么很可能会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课,造成课程思政的泛意识形态化,偏离课程思政的本真意蕴。其次,将割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致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地位,降低思政教师对于思政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较难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作用。最后,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情感激发、精神培育等隐性教育方式的优势难以凸显,要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说泛滥,要么导致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生硬嫁接,极大地影响课程思政实践的育人效果。

因此,课程思政学理化必须提高课程思政认识,促进课程思政从感觉经验向理性认知转变。首先,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课程思政学理化的追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大育人体系,其中课程育人居十大育人体系之首,可见落实课程的育人目标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更是课程思政学理化的内在要求。其次,坚守教育过程的方向与性质是课程思政学理化的基础。教育过程的方向与性质也即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教育教学过程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必须回归课程的展开性目的,全部指向学生今后在社会工作和生活过程的实际表现和育人效果。最后,课程思政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指明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在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下为“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因此,提高课程思政认识,要从对课程思政的感觉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切实体验到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间的紧密关联。

(二)激发课程思政动力,促进课程思政从外部推动到主动探索转变

课程思政动力是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一般来讲,课程思政动力包括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不得不说,当前课程思政实施与建设一直是以外部动力推动为主。无论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实施,还是高校层面课程思政规划建设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都属于外部层面的政策制度推动课程思政实施与建设。即便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十大育人体系、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与构建,皆是基于政策导向和外部推动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内部动力始终处于一种空位缺失的状态。比如,有人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进行课程思政,试图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人嗅到课程思政建设对职称晋升、岗位和绩效考核的利好,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号召;有人为应付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估检查,例行填写课程思政检查考核材料,这些都是课程思政学理化不足导致内部动力缺乏的表现,也是外部动力推动导致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教条化、标签化、显性化、功利化等現象的根源。可见,课程思政实施与推进必须激发课程思政的内部动力,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综上,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学理化路径需激发课程思政外部和内部动力,尤其是要开掘课程思政内部动力,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促进课程思政从外部推动到主动探索转变。首先,完善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制度,周密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化体系,为课程思政动力的挖掘创造条件。其次,高校要促使课程思政建设重心下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激发课程思政实践活力;定期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推行课程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技能竞赛,在课程思政制度化体系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的内部动力。最后,高校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学理内涵和功能意义,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激励和评价制度,激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动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明確课程思政目标,促进课程思政从功利性到常态化实践转变

课程思政目标分为课程思政实践目标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课程思政实践目标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课程思政实践目标,将课程思政的目标落实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也即是要在一切非思政课中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即是为了实现课程思政实践的目标,是要在高校所有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德、育人、育才的统一,这便是课程思政常态化。课程思政常态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追求,但现实当中课程思政功利化行为、程式化实施、常规式推进与促使常态化践行课程思政仍有较大差距,正确区分课程思政实践目标与建设目标是当前课程思政学理化的必然路径和紧要任务。

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实践目标,回归课程实践育人初心,端正教育教学态度,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升教育教学育人实效。其次,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知识取向、思想取向到个体整全发展取向转变,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当作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把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和必然选择。最后,要加强课程思政评价,立足学生、教学和课程系统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凸显课程的建设性、教学的共生性、学生的发展性,形成基于协同理念的课程评价模式、“文本评价+教学观察+客户评价”的教学评价模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合一的学生发展评价模式,实现课程思政两类目标,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从功利性到常态化实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2]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5:104;100.

[3]钱欣,曾宁.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155-157.

[4]马蕾.课程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63-68.

[5]李建华.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94-99.

[6]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51-55.

[7]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8]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62-67.

[9][16]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10]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1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4-87.

[12]臧宏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1.

[13]杨威,汪萍.课程思政的“形”与“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02):195-202.

[14]孟旭琼,汤志华.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03):151-156.

[15]高国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20(09):23-28.

(责任编辑:刘丽)

A Review of Conceptual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zation Path of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New Era

LAN Xiaping CHENG Yangguo

(1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Jiangxi 330098,China;

2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Jiangxi 330031,China)

Abstract: Legitimacy and normativenes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is the legitimacy basis of the existe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The resolu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of the curriculum must promote the academic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From the curriculum theor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ntology analysi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rationalization path of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mprov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understanding,promot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nge from feeling experience to rational cognition;Stimul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wer of curriculum,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rom external push to active exploration;Clarif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from utilitarian to normal practice.

Key words:  colleg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legality; rationalize

猜你喜欢
合法性课程思政高校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