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宜君农民画的视觉语言特征

2023-05-29 00:57王茹
参花(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民画色彩创作

◎王茹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绘画水平和绘画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执着追求艺术的进阶。源于农民的绘画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若只是囿于一隅无人传承,难免会错失纯粹且朴实的乡村文化特色,正因这些独有的文化积累,才有了中华民族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民俗文化亦不可失传。黄土高原的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宜君劳动人民淳朴、憨厚的北方农民气质,也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审美情趣,这种独特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便构成了宜君农民画古朴粗犷、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无疑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和艺术传统在新时代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天然继承和体现。

一、宜君农民画概述

(一)宜君农民画的历史渊源

宜君地处渭北旱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宜君农民画裹挟着浓厚的黄土高原气息,在传统的剪纸基础之上,通过绘画的形式,用自然、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和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华夏艺术增添了些许异彩,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裕的艺术内涵。

因此可以说,宜君农民画的产生是有悠久历史的,它的保存是有地理条件的,它的传承是有民族心理意识、情感气质和生活理念支撑的,它散发出的艺术特质是神秘的,但又是可以梳理的。地域特点上,宜君县地理位置独特,有几千年的悠久文明史,历经了新旧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魏、唐、宋几个文化发展高潮时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形成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宜君农民画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便自然而然应运而生。

(二)宜君农民画的艺术渊源

宜君农民画中蕴藏着大量的平面视觉语言,视觉传达效果颇具风格,构图上灵活多变,自由且具有意象特征,不讲究透视,这种纯朴的农民绘画艺术需要积极的弘扬和传承。其色彩上热烈明快、奋进向上、快乐且颇具生命力,这种从视觉上可以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自然和谐,具有积极的“正能量”,美的“正引导”,应更好地汲取传统美德精髓,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也应更好地弘扬其画作中平面图形图案之韵味。

艺术表现手法上,宜君农民画吸取了剪纸造型的表现手法,由画、剪、描、染、勾五个步骤完成,没有过多的烦琐,是以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红色剪纸为基础,再加以鲜艳的色彩描绘而成的民间艺术创作。[1]剪纸是一项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有人称它为“母亲的艺术”。千年前的农耕社会,妇女主要从事针线方面的活计,如纺织、编织、缝纫、刺绣等等,因而妇女以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被统称为“女红”,剪纸就是女红的一种。剪纸技巧的传授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每逢过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剪贴窗花。在宜君,人们剪得最多的是《抓髻娃娃》《娃娃系葫芦》《鱼戏莲》《吉庆有余》《福寿图》以及虎、牛、羊、猪、鸡、狗、兔等受人喜爱的动物。在进行宜君农民画创作时,人们习惯在宣纸上将剪纸图样勾出轮廓,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最后用墨勾出主要线条,这种壁画式描刻显现出的粗拙和最后着色的精致,处理结合得恰到好处,呈现出随心所欲、开合自如的艺术张力。

宜君农民画展现了宜君农民生活的质朴气息与勤劳智慧,丰富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农民画家和农民画作品。宜君农民画以传统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为基础,结合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体验,加以创作与创新,将日常生活和美好希冀融入农民画创作中。宜君农民画为陕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记录提供了路径,在宜君农民画作品中展现了大量的纯朴民间生活情趣,其中也可以看到一些陕北农耕文化特色,记录了陕北地区和关东地区真实且鲜活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展现了农民的精神风貌,因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图1 《爱心援助》王秀清 图源陕西农民画协会

图2 《放马》王秀清 图源于网络

二、宜君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一)艺术特点突出,具有内涵

宜君农民画的剪纸风格描绘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能够让欣赏者从画面的氛围中直观地感受到农民的朴实生活。宜君农民画具有可识性、抽象性的艺术特点,从画面中能够感受到农民画作品浓烈朴实的快乐氛围。若单独就宜君农民画中的元素进行研究,则其色彩艳丽,且风格造型统一。丰富的元素设计构成了想象奇特的图形图案,与主题结合构成完整的画面,也使得农民画的整体表现效果更具艺术魅力,且这种外在的艺术表现力与当地人民朴实的劳动生活是分不开的,多彩艳丽的颜色透露出宜君人民的朴实、热情的生活态度。宜君农民画中的元素虽然抽象,但却让人们可以清楚地识别每个元素的内涵,从画面构图与视觉传达中都可以很容易地用语言形容出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及生活情景;宜君农民画抽象的艺术语言给农民画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农民画的艺术表现带有一丝神秘感,这与写文章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的写作手法有些相似,是为了让受众深入体会和探索宜君农民画的内容,从而感受画中的文化内涵。

农民画创作具有良好的构思基础,创作者将创作构想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将对生活的感知与认识相结合,将人们熟知的神话、历史、生活习俗等内容利用艺术化的色彩、设计、结构、布局、表现形式等手法进行作品表达,从而让观者欣赏美、享受美。

(二)艺术元素纯朴,内容活泼

农民画的字面意思就是“农民创作的画”,源于民间,扎根民间。由于农民画大多数用来表现人们的质朴生活,与农民生活紧密相连,[2]且创作者大多取材于生活而又不拘泥于绘画技法与空间构图,因此其表现形式多较为粗犷、夸张且用色大胆,视觉语言纯朴自然、生动活泼。从宜君农民画中的表现元素可以看出,内容大多以人物、植物及动物为主,都是纯朴的农民生活中日常所见所得之景;而整体视觉语言表达的是农民生活的原始状态,大多题材和主题都是源于纯朴的农村生活以及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艺术形象表现和色彩元素构成都会让人感到饱满,因而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符合中华民族团圆美满的文化心理。

图3 《摊凉皮》郭华 图源宜君文化馆

三、宜君农民画的图形语言特征

(一)图形语言的表现方式

1.直观性

宜君农民画在表达创作内容的时候有着很强的直观性,一眼便能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人们看到画面可以很容易进行识别,且通过画面内容也能够清楚了解作者的构思。例如《摘苹果》这一幅作品中,我们很直观地可以看到苹果丰收,老老少少都出来摘苹果的场景,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写实性记录。画面可以对人们的视觉和思维产生强烈的冲击,增强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共鸣。这就使得在创作的环节中,这些农民画家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表达更深层的含义,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2.独创性

铜川市宜君县地处黄土高原的南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明代以前,历史文化发展迅速。但在明代之后,连年的征战、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以及苛捐杂税,让这块土地变得荒凉且人烟稀少。但也恰恰是经历了这样的洗礼,才完整保留了宜君独特的文化底蕴,宜君农民画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萌芽、发展、延续,这也造就了宜君农民画的独特之处。

3.传播性

宜君农民画的生动直观以及内容的简单新颖,使得农民画作品在广大的土地上传播流行。画面以简单明了的图形承载信息,让观众容易看懂,且能明白作者更深层次的表达,这也证明了为何宜君农民画能在北京获奖,还能进入国际画展一展风采。同时新一代的农民画传播者也要做出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宜君农民画,记住宜君农民画,更重要的是爱上宜君农民画。

(二)图形语言的创作规律

1.空间与构图

宜君农民画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它的多维空间,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将实际与想象相结合。[3]如《姜太公钓鱼》,作者将姜太公描绘成了一人三面,但三面却有着不同的表情和神态。分别表现了姜太公钓鱼前的担心、钓鱼时的忐忑和钓上鱼之后的开怀大笑,表现了人物的不同神态以及心情。此外,还出现了双头马、三面人这样令人惊叹的艺术创造。如王秀清《放马》画面中,马儿的脖颈处竟然有两个头,放马孩童的脸上有三面。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联想到平日生活中马吃草时头部会不停摆动,把周围的草都要吃一吃。放马的小孩子因为要照看很多马儿,便会将头部来回进行转动,保证照看到每一匹马儿。这种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动静结合的创作方式,让宜君农民画表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仿佛置身于此情此景当中,拉近了作品与观者的距离,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不可思议的视觉震撼,与西方立体主义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4]

2.造型与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完整,从而形成了对事物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心理定向。在宜君农民画这一民间美术创作中,这一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5]画人物一般要画出全身各个部位,人物要立体且完整;画动物时要把每条腿都表现出来,忌讳出现残缺的形象。作为与宜君人同生同长的农民画艺术,在创作时也受到传统审美的影响。如在《虎娃》中,人物完整且对称地呈现在画面上,被创作者塑造得浑圆、敦实、饱满,人物周围的老虎也都完整地出现在画面上,在《莲生贵子》《猫》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宜君农民画这种“求全”“求美”的艺术追求,正好使画面完整并且与画家的美好期待相结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6]

3.色彩与色域

宜君农民画讲究“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用色以传统色彩为主,不仅运用了大红大绿这种高纯度的色彩,并且还用了黑白两色作为点缀,且每种色彩都用高明度,从而使画面的鲜艳感更加突出。宜君农民画家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大胆地运用颜色,他们总是用大量高明度的色彩,饱和度极高,色彩与色彩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鲜艳,更能突出想要营造的主题。[7]宜君农民画的上色方式往往是很简单的,画家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地进行填充,这些农民画家的色彩运用往往也是极尽鲜艳,且富有情感的,是他们心情的一种转化形式。[8]色彩对画家们来说不仅作为上色的工具,并且还具有强烈的绘画装饰性。随着宜君农民画的不断发展,宜君农民画画家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用色规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所以创作出来的农民画也具有很强的差异性。整体来看,都是运用高明度的色彩,更能突出喜庆的气氛,呈现出吉祥的景象。

四、结语

宜君农民画反映了最真实、质朴、纯真的乡村生活景象,饱含着浓厚的风土气韵,真实地反映出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团结和睦的浓郁氛围,这种纯朴的民间艺术被人们所喜爱。宜君农民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表达汇集于艺术形象中,用明艳的色彩,丰富的画面,炙热的情感,浮夸的造型等特色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乡土画面、记忆和生活气息。[9]

猜你喜欢
农民画色彩创作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一墙之隔》创作谈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创作随笔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