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孔子仁学思想

2023-05-30 02:10郭斯琦王龙宇
今古文创 2023年7期
关键词:仁学中庸中华书局

郭斯琦 王龙宇

【摘要】 孔子“仁”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使人成其自身的本質。孔子的道德理性是他实践理性的本质,孔子也一生都在他的言行中表述一种天下归仁的理想,对此,他将血缘关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基础,再从人的实践交往活动出发,提出“仁”以“爱人”为先,再到习行忠恕之道,将其外化于礼;以人的和谐为内在维度,达到人与自身、他人以至社会的和谐;以中庸为最高行动原则,表述其“归仁”之向往,构建出他面向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的仁学思想。

【关键词】仁;和谐;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7-007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7.021

理性是伴随哲学史长期发展的重要概念,也是重要之精神,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广泛又独特的影响。人的理性可以分成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其中,实践理性这一强调行动与主体意志之力量的概念,虽然在康德著作中多有论述,但并不代表其在系统的论述的过程中才产生,实际上每位哲学家都在自己的哲学理论与哲学实践中,或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了对于实践理性的态度。在谈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时,可以说孔子实践理性的本质就是道德理性,孔子将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德理性的发展诠释于自己的哲学理论的理性光芒之中。本文旨在研究在中国哲学中占重要地位的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实践理性精神体现的基本内涵与内在逻辑,探索孔子核心思想仁学所建构的和谐社会的特色与价值。

一、孔子实践理性的核心内容:“仁”

(一)孔子实践理性的感性特点:仁者爱人

在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集《论语》中,“仁”这个字就出现了一百余次,从古至今,大多数学者也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天下归仁是他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使得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仁人”,既是“天下归仁”的过程和条件,同时又是伦理生活中评价人们品德的根本尺度,所以孔子思想也被称为仁学。孔子在与其弟子的交谈学习中对“仁”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境况中做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来体现他对“仁”的态度,也足以体现了“仁”在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樊迟向孔子求教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这里孔子没有像过去一样,让学生在生活事件中体验它的内涵,而是直接赋予它“爱人”的定义。这里的“爱人”指的是广泛地去爱众人而对有仁德之性的人亲近的一种价值观,是由于血缘家庭关系而演化出的合乎人情感的具有等差属性的爱,但又是以“亲亲”的内在走向外在的社会交往的爱。这样的爱我们最初开始体验于父母,也是从与父母亲人之间的交往现象之中自然萌生的敬爱之情,“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②,孔子认为孝悌之道是人之根本。《论语》中还记录过这样一段:“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孔子这里以间接的方式让孟武伯去感受孝道,让他去回忆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的焦急与担心,就知道如何去尽孝,了解孝道原来就是以同样的心情去对待与回报父母,用“入则孝,出则悌” ④来要求自己,这即是“爱人”的起点。孔子道德伦理的基本范畴即是孝悌,只有从懂得孝顺父母、关爱亲人才使得人能对他人也拥有仁爱之心,善待他人,为国家尽忠。

孔子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引申出来的,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实的、非功利性的自然的爱。这种仁爱虽然是从亲属关系开始起步的,但不仅仅局限于其中,而是延伸为“泛爱众”,强调广泛地将仁爱之心传递给大众,学会推己及人,这种“泛爱众”的态度,其实就是对人的尊重、同情、关爱,也是仁的宗旨之一。孔子认为仁德就在我们身边,正所谓“我欲仁,斯人至矣。” ⑤

(二)实践理性的行动准则:忠恕之道

曾参将孔子的“道”用一句话总结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⑥孔子所讲的“仁”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仁爱之心所展现的忠诚之心,这是消极准则之“恕”;另一方面是仁爱之心表现出来的推己及人的宽恕之心,这是积极准则之“忠”。

子贡向孔子请教是否有一句话能让自己终生奉行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⑦“恕”就是为人的行为方式划定一个下限,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在要求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首先自己本身也要愿意这样做;自己做不到就能要求别人去做到。孔子认为人应该以对待自己同等的方式来对待他人,人身在世并不是只有自身的存在,他人同样也是我们所需要关切的,待人处事应宽容、尊重、平等,与他人交往时将心比心。

如果说恕道是为人的行为划出一定的下限,那么忠道则是人的积极的行动准则。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⑧,这里阐明了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仁”的积极准则是推己及人,想要自己能够立足,先要有一颗帮助他人立足的心;想要自己通达于世,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要有发自内心为社会做奉献的推己及人精神,由个人推及天下,这也是通过以礼修身的“克己”来进行自我塑造达到推广“仁”于社会关系建设之中最好的诠释。

(三)仁的外在形式:礼

“礼”是孔子实行仁政的基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孔子试图通过恢复西周时期的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他设想如果社会各个阶层都能恪守自己的职责,克制自己以“礼”作为行动准则,社会就会协调稳定。但孔子所主张的“礼”的内容并不完全与周礼相同,他所言的“礼”意为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社会风俗、礼节、制度等方面,要求融合在自身的行动规范之中,将“仁”通过 “礼”的一些外在形式所体现出来,最终又回归于“仁”,使“礼”成为人与人相处时候必要的内在约束条件。孔子将“亲亲”的家庭中的“仁”推及社会,在继承周礼中的民本思想的同时,建立起了全新的规范体系与社会政治秩序,他更加强调温和地去维护氏族统治。孔子“礼”的温和特征主要就体现在他将“仁”作为复“礼”的最终归宿,“礼”的根本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为主体的内心,于是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前提,是人的实践方式;“复礼”是结果,是为天下归仁的目的而服务的。

孔子所说的“仁”与人是相联系的,人要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就要與外与自身都打好交道,所以要“克己”,“克己”就是不符合“礼”所要求的事情就不去做、也不去听。从两方面讲,首先“克己”是一种在修己之中完成的对自我的克制约束和修身培养,这是一种主动性的人天性中所特有的行为;其次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克己”也是一种无己忘我的人性特有的精神品质的磨炼。对于这两个方面来说,修身以礼就是实现这个“克己”的关键,强调的是用礼的社会约束性去战胜自己的欲求。通过以礼修身的克己,将追求仁为目的之行为外化为礼,每个人都自觉地通过这些行动使得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这就是走向天下归仁的过程。

二、孔子实践理性的内在维度:和谐

(一)“乐”通伦理

孔子仁学的目的是使“仁”在人身上外显于行,内化于心,“仁”对国家而言就是作为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内在联系。而这种道德理性的内在维度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是既有外在规范,又有内在表述的。“礼”是节制人外在行为的仁学概念,内在的感情的表达诉求,孔子则交给“乐”来完成。“乐者,通伦理者也。”⑨“礼”与“乐”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是规范人的行为、调解人际关系的文化。这里的“伦理”是指事物的规律或秩序,乐曲的形象性与伦理相通,“乐”就是反映生活现实的音乐艺术。孔子所说的“乐”指的是那些能配得上“乐”之名的给人美感的高尚的音乐作品,乐为礼用,所以也要合乎“礼”之标准。这种美感就来源于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只有这样的“乐”才恰好服务于成“仁”的宗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⑩音乐是人情感的发生,是自然反应,也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乐”,就像敬畏导致柔和之声、伤心导致沉重之声等,“乐”就是对人伦的一种陈述,故乐通伦理也。

由于孔子所强调的仁爱是起源于孝悌、由近及远推广的仁爱,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封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等级之差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礼”作为限制内在地维护着这些等级,而“乐”则是在维护这种等级差别中的和谐,使得国家和谐。既然“乐”与伦理相通,那就能表述感情,也能影响感情,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原则,典雅之“乐”可以使人关系融洽和谐,使人行为向善,从而达到天下归仁之善,这就是孔子将“乐”作为和谐之声的理由。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⑪,说明人性教化可施,具有社会属性的善也可以通过在实践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来正确认识;由于“习相远”,孔子才认为应当推行礼乐教化,以“乐”治这种平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的教育感化,培养人美好和谐的感情,将“乐”与“礼”二者深深地根植于人的内心情感之中,并作用于人的理性,让人“立于礼,成于乐” ⑫,使得“乐”治与“礼”治相互渗透,人人受到“乐”的熏陶养成公正、善良的性格,再于现实活动中将其表现为行动准则,在这之中让人与自身、与他人相处更加和谐和睦,在培养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健全美好社会。

(二)“义”的自我命令

“义”与“宜”是相通的,有应当的含义,“义”也可以说是合理、正直,它既可作为价值判断的善,又可作为事实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说“礼”是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规矩,那么“义”就是在生活的诸多不被“礼”所覆盖到的情境之下的一种正当的行为选择,它是一种可感的道德事实,它自发地产生于人的内心,也是人内在的最高道德行动准则之命令。孔子追求“仁”,其实也是追求善,“仁”所约定的道德原则就是对“义”之道德事实的描述。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的首先是要爱自己的亲人,体现为孝,孝就是对于“义”之道德事实的表述。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⑬犬马都知道养活,何况是人呢?如果对父母没有孝顺的心,该用什么区别孝顺和养育呢?所以孝为人本能自然的属性,每个人天生就应当懂得孝道、行孝道,这是作为人最基本的现象。由此可见,“义”与孔子的“仁者爱人”一致,是基于血缘之上对于亲亲尊尊伦理关系的内在行为准则。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⑭,这句话看似在说一个人具有的良好的仁德品质与“礼”之间的关系,还是重在“礼”的约束作用,实际上蕴含了内在道德品质之“仁”与外在规范准则之“礼”的互相作用的互补关系,但无论是内在道德品质的外化还是外在规范的内化都需要一个沟通的桥梁,孔子认为,那便是“义”对自我的命令。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⑮君子以义修养自己的根本品质,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义”就是对德性的追求,也是一种正面的道德向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⑯,不但是在讲君子与小人在面对“利”与“义”之时体现的区别,而且是在讲如何向更高层次的做人的目标迈进,强调了“义”的最高地位。君子内心就注重“义”,将利益置于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小人却只计较自己的私利,追求温饱与安逸。而正确的行动标准是懂得“义”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将其作为道德之高标准,可以说“义”与“仁”“礼”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义”为行动准则,“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两者共同的指向就是“仁”这一最高道德范畴,孔子就是要通过人对“仁”的追求向往,以“礼”进行具体要求,使他的道德品质与行动方式内化在心中的“义”之中。但要注意的是,孔子并没有把“义”和“利”对立,他认为君子也不是完全不求利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⑰,无论如何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需要也是应该被基本满足的,如果抛弃人的基本需要去追求“义”也是完全没有价值的,所以在追求利的时候应该建立在“义”的基础上。

三、孔子实践理性的重要原则:执两用中

(一)“中庸谓之德”的处世之道

中庸的概念是孔子首先明确提出的,但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尧让位之时给舜传授如何执政,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讲到在政治事务中坚持以“用中”之法应对,才可让社会稳定运行,江山稳固。孔子的中庸思想中也有与之相似之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⑱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中庸是一种德行,是孔子思想的方法论原则,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孔子崇高的实践理性,同样体现了“用中”之法则。中庸二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仅此一次,但孔子的思想中无不闪耀着中庸的理性之思。“中庸之谓德”中的“德”指的是伦理意义上的美德,在行动准则中向他人传递幸福的德行。孔子讲再向上一个层次就是“至德”,就是能够表现出对社会以及他人关爱的、符合“仁”之要求的德行,也就是超越诸德之上的最高之德。孔子在谈及中庸时说到“民鲜久矣”,孔子相信有这样一段风俗美好社会、具有普遍的中庸民风的一段人们集体生活互助互爱的历史,所以在孔子的观念中“中庸”是自然地在“三代之民”中普遍作为行为准则的“德”,可以明确地说,这种“德”就是在指作为普通人都能并且应该做到的一种向全社会无私奉献的德行,它所表现的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处世之道。

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执两用中”,“两”代表着事物之中对立的两个方面,“用中”就是处理事情时候始终不会背弃中庸之道,在思考问题时坚持全面的观点,认真对待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兼顾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做出合理、稳定又和谐的判断。在社会关系中,孔子总是强调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无论是人际、理政都要以“和”作为最理想的状态,而中庸就是在追求这种在持有不同两方面观点之时的和谐境界。但这种和谐也是有要求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⑲可见,“和”不是盲目附和与他人相同,而是在坚持一定的原则之下的、坚持自己信念操守的求同存异中的和谐。

(二)“过犹不及”的处事之度

孔子在《论语》中提中庸二字很少,对其解释更多是收纳于日常言行的态度之中,主要是要求人们在学习与日常行为之中要合乎一定的“度”来避免引起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矛盾激化。把握与认识事物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过”和“不及”这样一组相对的词来进行理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⑳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值得追求的不中正的状态,他强调“过犹不及”,在为人处世遵循适度的原则,以不偏不倚的中正态度探求与把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表现出来的“度”才是对待事情的最佳做法。

做到符合这个“度”要求的是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符合人的心中之“义”的,因为“度”也是追求和谐平稳、追求善、追求“仁”的。为了达到这种无过也无不及之“度”,从言谈、处事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与标准:“子不语:怪、力、乱、神。” ㉑孔子自己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他强调以自己政治的信念为主,即使鬼神之事存在,也要敬而远之,不为其所干扰自己平稳的心;“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㉒君子自有气节,不争强好胜,团结却不结党营私;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㉓温和不失严厉,威严却不凶猛,庄重又安详,其中适度之思清晰可知。

中庸作为“仁”与“义”,道德与理性结合的至德,通过一定的“度”之约束,在个人道德修养、治国齐家平天下等方面都提供了方法与原则,遵循这样普遍和谐的原则,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人力求达到和而不流,中正不移,刚柔结合的境界,就会让人与人的关系和睦、社会秩序展现出全面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形态。

(三)中庸行仁道

孔子的仁学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他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天下归仁”,“仁”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追求的目标。为了进一步让“仁”得以融合在社会之中,需要让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自觉地以社会规范“礼”与内心强烈的向善之“义的命令”来克制自己的欲望,做符合中庸之道的事情,所谓为仁由己,达到孔子的理想社会是需要每一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性,人是行为与信念的综合体,他的信念就通过他的言行来表示,在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礼”的调节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心中正直之“义”,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使人向着仁德的方向不断追求,既能修身,又能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良好运行与和谐发展。

我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人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社会成员又能相互配合的社会,孔子仁学实践理性之智慧在其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个人方面讲,我们都应该更加关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关心自己的国家,做到真诚、好学、勤奋,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之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性与判断能力,一心向善,积极响应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社会方面讲,每个人都自觉做到既能忠心,又愿意宽恕他人,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睦、紧密更具有凝聚力,对建设和谐社会、使社会平稳运行具有积极作用;在国家层面,学习与研究以中庸为最高原则的孔子仁学思想对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也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2页。

②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页。

③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页。

④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页。

⑤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9页。

⑥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页。

⑦张燕婴(译注):《論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1页。

⑧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3页。

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⑩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页。

⑪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3页。

⑫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9页。

⑬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页。

⑭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5页。

⑮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9页。

⑯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7页。

⑰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页。

⑱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3页。

⑲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9页。

⑳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9页。

㉑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页。

㉒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0页。

㉓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页。

参考文献:

[1]阎韬,马智强.论语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6.

[2]沈顺福.儒家道德哲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振纲.王晓朴.儒家实践理性原则——孔子“中庸”方法论管窥[J].河北大学学报,2013,38(3):1-5.

[4]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1,(2):47-55.

[5]白奚.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J].哲学动态,2006,(5).

作者简介:

郭斯琦,女,土家族,贵州凯里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王龙宇,男,苗族,贵州凯里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仁学中庸中华书局
兄弟草原
中庸自明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建筑史话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