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叙事可供性研究

2023-05-30 15:19王涵廉子晴徐丽芳
出版广角 2023年7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话语媒介

王涵?廉子晴?徐丽芳

【摘要】虚拟现实媒介时代是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向数字空间延伸,展现数字文明的关键战略变革期。需基于虚拟现实等前沿媒介技术,激活VRMN程序可供性、空间可供性、参与可供性、认知可供性,夯实技术对文明演进感知方式的数字化支撑,加强数字出版内容产业扶持和文化虚拟体验市场培育,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体系,以更好地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特色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创新与构建。

【关  键  词】虚拟现实媒介;可供性理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数字叙事

【作者单位】王涵,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廉子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徐丽芳,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21&ZD32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7.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虚拟现实产业列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作为“下一代媒介”的虚拟现实,如何助推中国文化与出版发展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成为虚拟现实媒介时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研究议题。虚拟现实媒介叙事(Virtual Reality Media Narrative,以下简称VRMN)是新兴的交叉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将基于可供性理论,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的叙事可供性。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媒介叙事蕴藏的程序可供性、空间可供性、参与可供性、认知可供性,展现中国叙事资源,展示中华文明的承载意义,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新表述提供参考。

一、虚拟现实媒介的叙事可供性维度与特征分析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于1979年提出可供性概念,探讨人与技术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突破了以往“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二元框架,以生态视角检视数字技术与媒介及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动态进路。叙事可供性是技术物与叙述者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结构。虚拟现实媒介的叙事可供性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作为物质性工具或手段的虚拟现实媒介创造感官沉浸、心理沉浸、情感沉浸的多感官交互,为叙事提供多种传播、感知和体验的可能性。虚拟现实媒介具有何种可供性,将决定虚拟现实媒介叙事采用何种叙事结构、叙事规则及叙事资源。本文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和媒介的特性,从以下四个层面去理解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可供性的本质和功能,分析VR、AR、5G等新技术对每个层面可供性产生的影响及具体的可供力的潜能。

1.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程序可供性

VRMN的程序可供性是指计算机识别和执行“叙事规则”的能力。作为一种互动计算机程序,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受到场景、用户和文本的三重程序制约,具有极高的程序可供性。从叙事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与媒介技术的演变过程密不可分。叙事领域在新媒介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扩展,VR、AR技术得以形成时空、参与者和行动的不同规则组合,通过传感器与多维化信息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打造多层偶然性的多维度非线性叙事。在此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高度偶然性,使得VRMN叙事规则越来越趋向于本能化与现实化,叙事者对内容框架化的控制能力减弱,出现不同叙事线上的叙事向量之间相互作用[1]。这种立体的叙事规则让叙事节点的次序、关联和组合方式不再固定,用户在交互过程中临时构成情境,实现了故事的自然化或仿佛自动发生。程序可供性同样作用在出版领域,《VR变形记》就是VR技术的程序可供性与文学经典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VR变形记》对于虚拟场景的实现并非采用传统的电子绘图,而是利用3D技术扫描和渲染的微型概念图,帮助读者突破媒介障碍并化身书中主人公穿梭在梦境般的叙事世界。VR技术重塑文学经典,不仅是对传统出版模式的变革,还是对出版物媒介形态的创新。

2.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空间可供性

虚拟现实媒介中,空间的转移和交替变化成为推动叙事的主要因素[2],VRMN的空间可供性通常指计算机表现空间以及允许用户在计算机上浏览这种表现的能力。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单一时空线性叙事,VR依靠高度仿真对个人神经元系统进行多模态同步刺激,时间和空间都成为可操控的“电子变量值”,以此形成“身体在场”的被包围感和纵深感。作为VRMN所营造的叙事空间,用户借由主位视角观察、融入和体验,带动叙事空间内主体间的互动,从而产生情感连接并构建了自己的意义空间。可以说,VRMN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3]。由此VRMN的空间可供性具有贯通性、移动性、多样性,在不同维度突破用户知识体系的固化和空间感知约束,通过情境再现和重构真实实现共情[4]。虚拟现实技术将媒介从工具转化为行为,出版知识资源得以数字化聚合,空间可供性作用在出版领域,创造出版场景和实现空间的再生,这个空间即出版赛博空间。在此空间,读者、出版商、作者实现动态变化的出版塑造,由此信息、个体和空间形成互动路径,以达到出版空间内的内容共通和情感交互。出版赛博空间的沉浸式互动将打破个体独立,出版活动即成为开放式的社会协同行为。

3.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参与可供性

VRMN中具身性是理解傳播与身体关系的重要维度,用户通过虚拟化身进入虚拟世界并参与自我表达。VRMN的参与可供性是指计算机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反应,并以可预测的方式作出回应的能力,包括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VRMN强调用户参与,并认为如果没有用户参与,叙事则无法完成。成功的叙事设计需要通过反复的设计和测试来完善叙述流程,只要交互目标超出了标准化的超文本或固定流程,交互式故事世界的设计就将终端用户变成故事的参与者。VRMN参与可供性的构思多由跨学科团队来完成,在这些团队中任务是分散的,每个角色都对其所产生的互动叙事体验有所贡献,共同推动VRMN与各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其中,人机交互是VRMN参与可供性的重要支撑,技术在人机参与关系中发挥着居间的作用。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虚拟交互,向用户投射自己的虚拟化身并创造出一种体外体验,无须语言或文字的转述,呈现更强烈的情感冲击。此外,用户在参与场景的过程中,还可以欣赏和接收自己的表演,因为VRMN最终内容的接收人就是用户自己。参与可供性可在游戏出版领域延伸,比如,在游戏《Before Your Eyes》中,玩家通过使用由PSVR 2提供的眼动追踪来体验其游戏机制。玩家以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到游戏角色的回忆世界中,利用身体控制时空变换,以眨眼来控制游戏角色的情绪起伏、剧情及其最终走向。在这里,游戏通过用户在现实世界的参与选择,让故事时间、叙事时间失去了主导性,阅读时间——“第三时间”得以拯救。

4.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认知可供性

具身理论关注模拟、情境性的行动和身体状态对人心智和行为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具身认知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中的“空间感”,将在虚拟媒介中越来越多地回归[5]。媒介的功能将以虚拟方式实现同效的信息生成和传播,在人类文化实践与认识人类文明创造中发挥积极作用。VRMN认知可供性就是指计算机处理和展示海量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使得人類在媒介化进程中推进自我进化。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信息无处不在、传输即达到。具身参与、在场、共情,共同作用在VRMN空间中实现信息交流符号,身体深度参与传播,不断地产生意义的断裂与重塑,从而达成对个体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反思。人、虚拟媒介和信息最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虚拟化身与物理身体之间的边界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传播交流最初和最终的媒介将回归到人的主体性,用户将习惯于通过VRMN认知可供性来达成具有现实意义的信息知识获取、人际互动、情感培育及社会认知[6]。在虚拟现实媒介的出版叙事层面,受众只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畅游在已然或未然的出版物具象中,在“超越视野的世界”中沉浸体验并形成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将身体以非化身的方式还原并融入出版传播体系,实现人机共融。

二、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面向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虚拟现实媒介时代需要新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话语是叙事的产物,如何借助虚拟现实媒介的叙事可供性来促进出版资源建设、承载意义、实现协同,成为虚拟现实媒介时代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释放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的必要途径,应更充分地契合国际传播变革,激活VRMN蕴藏的创新传播可能性。

1.VRMN是中国话语体系向数字空间的延伸

虚拟现实媒介时代的话语体系是中国数字文明发展演化的选择,是中国话语体系向数字空间的延伸。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VRMN程序可供性和空间可供性能够为中国故事的数字转译提供叙事规则和交互空间。其中,空间可供性可将丰富的中国叙事资源以多时空、可触摸、易传播的VRMN方式呈现,建构虚实共生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场景,是虚拟空间对真实空间的绝对超越,有助于中国故事真实表达的多感官体验。立体叙事规则的VRMN程序可供性,能够连接不同文本并构筑多维度、非线性的中国故事叙事方案,发挥不同媒介叙事之间的协同和对话功能,拓展时空、参与者和行动的故事边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数字文明,建立不同媒介规则与文本之间的内容勾连与意义协同。

2.VRMN是话语和叙事创新的重要形式

VRMN参与可供性将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组织结构的变革与重新表达,为中国道路、中国故事等宏大叙事打造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多模态呈现。参与可供性赋权多元个体通过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形成个性、真实、生动的叙事转向,使得中国故事的讲述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和载体的局限,推动传播主体中“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力量提升。其中,游戏叙事成为中国发展时代语境的重要创新方式,通过融入交互设计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本内容发生场景,提升中国故事叙事能力,加强用户对文本背后价值观的认同。此外,在硬件设备和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用户对文本、内容、场景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反应,会形成大量交互数据,进而反馈在内容的发生场景之中,使得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停留在文本资源的内涵挖掘之中,而是能助力打造交互式的精准传播。

3.VRMN有助于中国话语体系跨文化传播

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弥合时空距离的沟壑,为跨文化内容带来同效信息生成与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文化价值的聚合与建构。VRMN认知可供性将推进人类在媒介化进程中实现自我进化。在此过程中,人类虚拟化身可以将自身意识中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与他人共享,从而激发他人意识中新的文化想象。以此通过技术性和环境要素的集合,产生无数次的虚拟媒介联动,扩大文化知识发展和交流的规模,最终形成共享交织的跨文化共同体想象。由此,从数字孪生、虚实共生到虚实联动,中国文化将集成VRMN资源、交互和服务的应用场景,在国际传播话语权之争中展开全新的叙事呈现。从单向、对话走向临场、遥在,中国话语和叙事在对外传播中借助VRMN,诉诸人类共通感官,内化中国文化背景,实现传受双方的深度参与和文化意向的共同传播。

三、中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可供性路径分析

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媒介展现中国叙事资源,探寻适合本民族的叙事系统。要基于VRMN程序可供性、空间可供性、参与可供性、认知可供性的潜能与实现,从技术支撑、产业扶持、新兴内容市场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层面,分析支持中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的可供性路径,以推进中国特色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体系建设。

1.夯实技术对文明演进感知方式的数字化支撑

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哲学家唐·伊代(Don Ihde)指出,技术的结构性作用在人与世界的协同实践中不断持续确认、完成与维系。VRMN程序可供性与VR、AR、AI、物联网等技术交织,能够激发人类意识中全新的社会规则与世界想象,这种技术文化包括从文字印刷所承载的个体生命意义,到庞大民族和国家的集体命运。个体叙事、民族叙事和国家叙事通常又隐含在多种叙事选择的竞争中,鲜明地反映出一种复合嵌套与多维发展的文化演进进程[7]。

一方面,要积极将VRMN程序可供性的叙事规则融入共同书写中国文化与民族记忆的进程。如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开发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建设及产品孵化应用“非遗云村寨”,利用VRMN技术所生成文化感知方式的转变,让人戴上VR眼镜即可身临其境地感受村寨的自然风光与独特民族风俗,并全方位了解苗族服饰及其刺绣过程、苗族织布技艺、原生态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身体先行沉浸在叙事的情境之中,“身体主体化”成为核心,同时“媒介消失”[8],成为VRMN程序对社会建构和完善自身文化诉求的结果。

另一方面,要推动VRMN程序可供性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VRMN体系构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如坚持整机带动、系统牵引,围绕虚拟现实建模、显示、传感、交互等重点环节,加强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多元数据处理、实时动作捕捉、实时定位跟踪、快速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搭建公共文化和数字文明演进新场景,增强VRMN的价值传递、数字内容展示与文化供给能力。虚拟现实作为全新媒介,将是人类实现文明化的重要外在指征途径,VRMN产业作为典型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智慧型产业,将对国家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数字出版与文化内容产业扶持

VRMN认知可供性可实现精神、意识、数据的交换、认知与再生;应积极开展数据要素资源挖掘与人文价值转化,培育文化数据内容市场。

一方面,打造主动式、沉浸式、三维式的数字活态文化产品。加强文化数据挖掘与应用水平,突破传统被动式与单向型的交互模式,打造传统文化、休闲、旅游、文艺等领域的活态传承方式。构筑各细分领域的中国特色VRMN体系,精准挖掘人民群众的生活诉求和文化消费数据,培育基于群众的VRMN文化消费习惯和新型消费场景,以此增强出版与文化资源的智能调度和精准供给能力,勾勒智能社会高效畅通的中国数字文明演化进程。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以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内容为主的VRMN产业链体系,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是中国特色VRMN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VRMN延展了数字文化内容的创生空间,其在产业链上游的内容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出版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内容的创新生态;在产业链中端,推动出版数据要素在流通环节的协同联动,打造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数字文化流通模式和流通场景;在产业链下游,关注新型消费场域,挖掘智慧文旅、虚拟数字人、虚拟偶像、虚拟音乐会等新业态的技术价值、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

如中华书局与北京谛听视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研发联合打造了“苏东坡3D写实数字人”项目。该项目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复活”苏东坡,并让这个超写实数字人登上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舞台。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现场为选手出题,并与节目主持人、选手进行实时交互,分享“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美味,让观众体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该项目通过“文化+科技+艺术”的方式让观众体验了一场跨越古今时空的对话,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由此,通过促进出版机构、数字出版企业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释放数字版权价值,保持IP的长期生命力和数字出版版权的持续增值,为出版深度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让这些机构更好地承担我国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的公共责任。

3.文化虚拟体验市场培育

VRMN空间可供性可为数字原生内容提供全息立体的应用场景,虚拟现实媒介不再离散于生活之外,而是主动重构人们基于媒介栖息的全新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与传播活动共同渗透人类的数字化生活、生产和生态。相对于虚拟现实阶段各种硬件产品的层出不穷,虚拟现实媒介时代更加需要折射中国社会文明与智慧的优质内容的补充,实现个体本位与价值获取的统一。未来全球格局将形成高级形态的数字文明之争[9],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亟须构建供需适配的数字文化供给体系。

首先,在以知识聚集为核心的教育出版领域,要积极借助VRMN空间可供性所提供的虚实互动应用场景,增强文化虚拟体验,助力教育教学及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的虚拟场馆、虚拟馆员等体验建设[10],为用户带来集观、感、触于一体的多视角全方位超现实感知体验。如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细胞生物学3D资源库系统”和“虚拟融合手势识别实验系统”,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成功应用于高校“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建设中。

其次,VRMN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可为各类馆藏资源以数字孪生的形式进行复刻,跨越时空限制、地理限制等实现馆藏资源的永续保存与传播。VRMN能对文物修复进行数字化重建,如为三星堆遗址数字考古建立的考古数據和数字档案,满足了公众考古的文化体验需求。还有基于VRMN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图像的敦煌壁画交互式数字叙事系统,能够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进行数字策展和美育教学提供参考,还能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图像的认知、理解和欣赏。

4.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体系

技术发展是把“双刃剑”。技术赋能数字文化新业态、新领域、新模式的兴起,重新构建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运行规则,为出版和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与此同时,数字版权保护也面临更多元的问题与挑战。因此,要围绕数字版权的确权、鉴权、估值、转化、交易等环节,提升数字版权管理、保护、运用水平,优化供给链、改造提升产业链、重塑价值链,以此建构国家文化数字化善治保障,突破长久以来困扰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困局。

首先,要进一步确定虚拟现实作品的版权客体类型,积极研究和建立虚拟现实产品权益保障的中国特色体系,充分保护文化领域的创新成果。当下,包括出版在内的文化产业正将虚拟现实媒介叙事融入文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流程中,要强化对其内容的过滤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动高质量VRMN的创新生产与传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数字资产安全支撑。如利用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以区块链对数字内容的生产、流通和交易过程进行记录,为著作权归属提供保障。

其次,精准处理数据安全和产业发展的矛盾。在加强不同形态出版数据资源积累的同时,应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为数据的管理、使用、交易提供支持,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同时,针对数据应用风险和人文伦理风险,通过规范性治理和前瞻性治理,提升现实媒介叙事产品大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共享能力,从制度上保障知识产权与智慧共享的关系。

最后,数字出版被VRMN赋予的文化价值属性进一步凸显,要加快完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基于科学的VRMN数据安全和科技向善原则,建立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品质量评价系统,明确虚拟VRMN产品表达的文化伦理、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边界,助力形成中国文化价值创新和治理平衡的产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丽芳,左涛. 基于人工智能的开放式文字冒险游戏:AI Dungeon个案研究[J]. 出版参考,2021(2):19-23.

[2]徐丽芳,田峥峥,何倩. 虚拟现实媒介研究综述[J]. 出版科学,2022(6):77-89.

[3]向安玲,陶炜,沈阳. 元宇宙本体论:时空美学下的虚拟影像世界[J]. 电影艺术,2022(2):42-49.

[4]郭春宁,富晓星. 全景共情机制:虚拟现实在空间叙事与文化记忆中的应用[J]. 天津社会科学,2022(2):122-126.

[5]彭兰.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J]. 新闻记者,2019(12):4-12.

[6]蔡竺言. 媒介驯化·时空节奏:虚拟现实媒介与青少年用户的互构研究[J]. 传媒,2021(1):94-96.

[7]刘宏宇,张怡然. 虚拟媒介观开启的媒介人类学研究进路[J]. 当代传播,2021(4):61-65+68.

[8]周志强. 元宇宙、叙事革命与“某物”的创生[J]. 探索与争鸣,2021(12):36-41+177.

[9]臧志彭,解学芳. 中国特色元宇宙体系建设:理论构建与路径选择[J]. 南京社会科学,2022(10):137-147+158.

[10]王诺,毕学成,许鑫. 先利其器:元宇宙场景下的AIGC及其GLAM应用机遇[J]. 图书馆论坛,2023(2):117-124.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话语媒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REALITY BITES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