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富裕的伦理向度

2023-05-30 09:23廖汝清王耀德
关键词:共同富裕伦理分配

廖汝清 王耀德

摘 要: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伦理表现。共同富裕在内涵、实现路径和德育启示三个方面体现着多重伦理向度。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方面,主要从“富裕”和“共同”这两个方面来解读,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奠定了道德的现实基础,共同富裕的共享性,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的制度体制。依托市场体制实现的初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伦理路径,依赖政府的作用进行的第二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伦理路径,凭借社会道德信任的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道义伦理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培育勤劳创新、慷慨大方以及公平正义的社会美德。

关键词:共同富裕;道德;伦理;分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价值观教育的人学理路研究”(20FKSB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的现代性、当代性与‘后现代技术观研究”(19YJA720015)

作者简介:廖汝清(1999- ),女,江西赣州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共同富裕的伦理思想;王耀德(1964- ),男,江西宜春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追求的中国表达,是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的奋斗目标,蕴含了丰富的伦理内涵。目前,学界关于共同富裕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揭示共同富裕的伦理内涵,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伦理路径以及培育共同富裕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的伦理内涵

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方面,主要从“富裕”和“共同”这两个方面来解读。“富裕”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其奠定了道德的现实基础。“共同”则是表示发展成果由人人共享,其伦理内涵体现在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

(一)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奠定了道德的现实基础

在关于伦理学的研究当中,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是避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可以看出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利益决定道德,道德反映利益。然而,因判断标准的不同,利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则是能够影响道德发展的,物质利益是道德的柱石。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表达了其物质意蕴,是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在全社会贫富差距合理的前提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当然富裕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富裕,还需要满足人民不断要求的精神上的富裕,以及在生态、社会、政治等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准。但从广义上来看,我们首先要达到的是经济上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共同富裕的最大前提是经济富裕。例如当前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国社会可以避免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极端现象,在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还有这种情况,广大贫困人民可以有砖瓦房住,有病可以治,还可以有剩余收入来获得更好的物质保障,这一切需要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富裕。因此,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

经济富裕为道德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那是不是表示经济越繁荣,广大民众的社会待遇越好,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呢?一般来讲,我们会得到肯定的回答。虽然道德水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但是总体来说,一定社会的道德水准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水平相一致的。有以下几个依据可以证明:第一,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首先得到了满足,就可能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道德场景,从而人们也不会产生吝啬、斤斤计较等不好的个人品德。第二,经济的繁荣使人們有一个良好的财富观,不会因他人生活的富裕而产生仇富心理,可以理性地尊重他人的合法劳动成果,尊重他人依靠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质享受。第三,最根本的是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时间有能力去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的提高必然会导致道德水平的上升。

总之,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物质利益影响道德的发展,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最大前提,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奠定了道德的现实基础。

(二)共同富裕的共享性,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

共同富裕的伦理内涵,不仅表现在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奠定了道德的现实基础,更体现在关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关心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伦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学”,人是道德的主体,“伦理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实践哲学”。人作为道德研究和实践的主体,关注人是伦理学的基本指向,也是伦理学的道德本质。就此来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和西方伦理学中都有类似观点,如儒家伦理倡导人向善,心怀善念,用内在的德行操守来摆脱外在世界的困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将成为自由人,劳动不再是唯一的需要,人们可以有大量的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来自由的发展兴趣爱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富裕,必将会关注到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每一个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共享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检验我们党工作的唯一尺度,工作是否做了,做得好不好,都是人民群众说了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权利得到了实现,才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辛苦劳动,努力付出,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包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公民,共同富裕关注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力求在物质上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尊重每个人幸福的权利。

共同富裕不仅仅在物质上关注每一个人,还在精神生活上关注每一个人。大众理性告诉我们,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裕,还要求精神境界的提升两个方面。共同富裕首先要达到的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但是其真正需要努力的是精神生活的富裕。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贫困人民的帮扶,既要注重每个人口袋的盈余,还要关注每个人思想的“饱满”。

总之,共同富裕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关注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三层伦理路径

共同富裕作为人们长久以来的共同向往,表达了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伦理目标。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需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还需要把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分配到全体人民的手中。“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的制度体制可以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

(一)依托市场体制的初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伦理路径

依托市场体制的分配方式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认可的实现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分配方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首先协调的分配方式。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市场体制被称为一个“看不见的手”,这个“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中有一种我们无法触摸到的、无意识的、内在的调节力量。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体制中,每一个主体会自觉地追求自己的私利,在追求自身私利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每个市场主体的思想和行动就会聚合在一起,从而会达到一个价值最大化,也就使社会生产不断发展,最后给整个社会带来经济财富和利益。那么市场机制内在调节力量的运行,就可以发挥有益的伦理作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就会认为,市场主体无意识的行为,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可以带来良性的分配秩序。 在关于市场经济伦理的自觉演进方面,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首先,因自由经济市场不设置市场准入门槛,那任何行为主体都可以自主地进入市场,不会限制其身份地位。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都可以借用市场经济这个平台来追求自己的经济目标,这一点就可以显示出,自由经济市场对现代伦理精神的最大贡献就是,人们在世俗世界的不平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最大可能的降低。其次,市场经济活动是完全自愿的,不会收到强制性的安排,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任何主体都可以自由的从事经济活动。最后,市场可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个人幸福观的形成。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促使经济主体自发的提高生产水平,追求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使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财富都在增加,按照市场的自觉演进,人们的市场经济规范意识逐渐形成,慢慢地推动了社会经济伦理规范的形成。

总之,共同富裕必须要坚持市场经济,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市场经济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按照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

(二)依赖政府的作用进行的第二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伦理路径

历史实践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完善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仅靠市场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依然无法达到财富进行公平分配的程度。而鉴于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发展较短,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无疑与我们共同富裕的伦理价值目标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政府所倡导的再分配正义伦理,不能无视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因此政府会通过财政支出、社会保障以及税收等手段,来把社会中存在的收入差距调整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样一种方式是对社会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性保障。

由于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政府因其自身代表公共利益,必须介入市场发挥其强制性权利来保障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分配正义,这是政府所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假如一个社会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同时由于人的能力的差异和分配的不正义,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慌乱之中,贫富不均會使各个阶层的人们之间产生仇恨心理,贫苦大众的生活会异常艰难,与之相反,政府若根据分配正义的伦理原则对经济发展成果进行公平分配,那整个社会的人们会对政府充满信任,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和谐美好,整个社会呈现和谐友善的伦理关系。政府的第二次分配,也就体现了国家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所构建的制度伦理设计。

(三)凭借社会道德信任的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道义伦理路径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第一次分配和再分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分配正义,但是仅靠市场无意识行为和政府的强制力量,无法完全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因此需要依靠社会道德力量进行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分配方式,其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初步提出。第三次分配地主要依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在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上,运用慈善、捐赠、帮扶以及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帮助那些极度贫困或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们。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现代人们道德帮扶意识的不断提升,通过第三次分配来调节社会财富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三次分配本质上是蕴含着道德的因素的。立足于人们之间的道德信任,通过慈善、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对贫困人民进行帮助,这凭借的是人们自发的、自觉的、主动性的内心品格,这无疑体现了道义伦理。道义伦理体现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而奉献的对象是社会共同体,并以给社会带来利益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第三次分配是道义伦理在共同富裕中的具体策略,鲜明地体现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的道德伦理精神。第三次分配若想成功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道德信任的提高、社会公民内心的品德以及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等这些因素的合力,才能弥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共同富裕分配中的不足。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对人们的德育启示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较长的社会实践过程,而实践若想获得成果,必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培育与之相契合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勤劳创新的美德

共同富裕内在包含“富裕”和“共同”两个内涵。“富裕”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物质意蕴,其实质是生产力的问题。“共同”表示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人人共享,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问题。其中“富裕”是基本要求,为满足这个基本要求,就需要人们具有辛苦劳动、自主创新等道德观念。

首先,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创造财富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人没有属于自身的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同时由于资本家无限制追求利益的驱使,资本家会残忍的压榨劳动人民,因剩余价值的因素,工人工作时间越长,资本家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但是工人会越贫穷。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异化导致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其社会财富的积累将会异常困难。在中国,因社会公有制的存在,人们的劳动收入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增多给劳动创造财富这样一种主流思想带来冲击,但是在本质上仍是按劳分配分配占主体地位的,这是由国家政策给予的支持。因此,国家公有制可以坚定保证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勤劳可以为让社会财富充分涌流。

其次,创新推动财富实现跨越性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在短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几个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综合还要多。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科技創新对社会财富的激增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若我们能够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在自己工作的岗位求突破、求创新,那必将会造成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增加个人收入,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往的实践充分证明,自主创新的优秀美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动力。

(二)慷慨大方的美德

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勤俭创新的美德是立足于共同富裕中“富裕”的基础上的,而如何实现“共同”,则需要培育慷慨大方的美德。两种美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关于自身关系的美德,而后者体现的是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美德。

慷慨大方对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主张在经济发展中先富起来的人们,基于内心的道德修养,把自身富裕的财富通过社会的方式,捐赠给社会中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体。对于慷慨大方美德的培育,主要的对象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先富起来的人们。慷慨大方美德的践行既可以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获得财富,进而对社会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也使无偿付出者获得精神上的回报,在间接层面上,促进了精神富裕的发展。

(三)公平正义的美德

共同富裕的实现从其内涵上来讲,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二,分配公平即分配正义,否则将继续拉大贫富差距。相对于慷慨大方的充分自愿,公平正义则更多的是以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来具体地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正如美国学者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一样。”同时,公平正义需要从整体社会层面来实行,而不同于慷慨大方这种纯粹的个人美德。因此,公平正义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必须采取的道德方式,也是我们必须培育的道德理念。

四、结语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殷勤期盼,无论是其内涵上,还是实现路径上都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精神。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性的条件,也是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而如何实现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形成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相对应的诸如慷慨大方、勤俭创新仁爱友善等社会伦理氛围则是社会各界仍需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创新分配方式的公平正义价值[J].改革,2010(10):151-153.

[2] 厉以宁.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1997(6):13-17.

[3] 康德.伦理学讲演录[M].1930:1.

[4] 《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6.

[5] 刘旭雯.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实践的三重逻辑向度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4):1-8.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157.

[7] 马歌璟,董清义.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在当今三次分配中的发展[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12(6):13-17.

[8] 孙春晨.实现共同富裕的三重伦理路径[J].哲学动态,2022(1):13-20.

[9]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0]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37-239.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伦理分配
共同富裕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