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及思路微探

2023-05-30 10:48董振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4期
关键词:国企

董振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国有企业,既能使国有资产增值,又能调整国民经济。为了保障国有企业的基本利益,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使之能够得到切实的监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必须对其进行客观、真实的监督,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好坏,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提高。

关键词:国企;内审质量控制;思路探索

作为防范企业风险的重要防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纠错、提高企业的合规经营,并将其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查缺补漏,使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它涵盖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因此,要根据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在企业中建立的执行方法、程序和制度,以保证审计质量与有关标准的要求一致。内审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三大目的。首先,根据有关标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遵循规范。其次,必须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才能有效地进行内部审计。第三部分是进行内部审计,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的价值。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的专业机构,它要对内部审计的组织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其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审计标准,科学规划,审计项目,实现审计结果的高效转换。同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合规性、审计过程的效率性、审计结果质量和效益的监测和评估,从而有效地解决内部审计的问题。独立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它直接关系到审计的客观和权威。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明确责任,从而保证有效地控制审计质量。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客体

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目标不是指被审计对象,而是被审计对象对被审计对象采取的控制措施。在我国的内部审计规范中,通常将其分为两类:项目控制和机构控制。对内部审计机构而言,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其独立性,又要切实履行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对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确定其能否满足内审的需要。要强化对审计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的评估。在对内审项目进行控制时,最重要的是人员和工程本身,这两个环节必须符合机构控制的本质。然而,在质量管理中,要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第一,在筹备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有完整的计划和培训。而在实施过程中,则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指导。第二,对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要从审前、审中、审后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目标、风险点和重点能得到切实的执行,从而保证最终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质量,可以通过聘请外部机构对其进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指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它自身必须具有充分的权威和相应的实施权限。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和评价的主体,它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和评价的核心环节。主要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和企业的内部法规,及时跟踪内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并通过建立工作反馈渠道,向企业主管和企业的负责人反馈问题,并通过反馈机制促进内审部门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二)规范制度

规范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制订一套严格的、明文规定的条款,既是对内部审计的具体程序,也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规制,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从内审的程序控制方面,控制的内容主要是指从审计前期准备、具体审计过程到审计报表的生成、审计的后续跟踪、反馈等全过程的控制,例如制定科学、易于控制的审计方案、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定期复查的期限、定期复查等。同时,建立标准化的审计文件、审计报告等,对整个审计流程进行全面的整理。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外部方面

从系统理论上讲,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会受到其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制约。第一,法律环境。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的质量。第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第三,经济形势。内部审计受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制度和组织因素的影响。第四,产业背景,主要是审计行业和企业所在的产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属于审计的范畴。外部审计的发展情况会使内部审计要素发生变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致力于国内的内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是国内的一种行业管理组织。与之相比,利润水平低的企业,其管理方法也会相对落后。

(二)内部方面

第一,内部审计组织的质量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一般由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人员构成。从国企的治理结构来看,内部审计机构不能“背靠”其他部门,但最好是由董事会来控制。但目前,很多企业的内审部门都没有受到董事会的直接领导,配备必要的内审人员。因为内审员要根据企业的内审计划,对企业的各项经济、财务工作进行定期的审计,发放审计通知书,参与重大的决策,监督整个流程,并提供内部审计,提供相应的反馈,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第二,内部审计师的质量管理。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国企的审计,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审计项目也越来越多,内部审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流动性较差,无法及时地根据新的约束,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下降。

第三,事前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外部的特定审计经验,依据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约束条款,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约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一些国企采用分级审计和审查监督的方式,以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

根据我国国企的审计制度,在确定内部审计项目时,必须围绕业务管理进行设计。结合内审项目和经验管理,根据受审人的不同需求,选取具有数据和基本数据保障的项目。如果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实施内部审计,从而影响到其作用。所以,如何确定内部审计项目是非常关键的。

第四,事中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不符合要求,未建立三次审计底稿,有的单位的初稿不完全,有的审计材料不能按照要求进行装订、归档。由于没有内部审计软件,没有电脑辅助,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查账、翻阅纸质账册的状态,很难适应新时代的业务自动化、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因此,内部审计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有一些企业采用了信息化手段,但因为一些内审人员年纪太大,学习能力不够,无法运用新的审计技术,无法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同时,许多内审员也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和预测风险,往往是依靠过去的经验,在错误出现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一点。

第五,事后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我国现行的事后审计督导评估工作尚无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仅有定性的评估,缺乏全面的量化分析。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考核也是随机的,没有可比性,没有可视性,也没有任何的合理性。而被监督的人,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负责监督。对于内审员的审计,并无特定的评价标准。在内部审计结束后,参加工作的雇员既没有获得合理的报酬,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们的工作能力。所以,内审人员长期重复工作的疲劳感,是无法避免的,这将对内部审计的质量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流程和审计理念较为传统

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外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对国企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内审人员对国外业务知识的匮乏,以及对国外业务的认识程度不够,采用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很难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处理,从而使其在短期内不能对经济活动和资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此外,由于整体审计缺乏后续审计,不能对审计问题进行有效的检验,也不能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评价。在新的环境下,传统的审计方式要在国企治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就需要进行改革。

(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事前预防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其进行监控与评估,以增强其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企内部审计都没有事先监控,通常都是在事后进行,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虽然可以发现一些违法的问题,但却很难弥补。尽管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其监督力度显然不够,特别是目前的内部审计尚处于事后纠错、事中监督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败和违纪问题,影响到审计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手段、方法越来越复杂,从财务层面到管理、监督等各方面,如果内审死板、缺乏创新,就很难在防范腐败风险、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很难保障审计的质量。

(三)缺乏内部审计人才选拔、考核机制和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国企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择和评价机制的缺失。虽然存在着绩效考评制度,但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内部审计人員的培训时间较短,绩效较差,而且审计人员在绩效考核期间离职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使得国企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很难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第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体系不够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对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基础的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债券、证券、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新兴技术的基础知识,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尤其是在内外部和外部的循环中,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迅速改变,以及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内部审计必须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途径

(一)以分析为导向进行持续性审计

首先,持续审计注重主动。与传统的基于年报的审计不同,鼓励内部审计师主动调查异常情况,而不是被动接受上级的命令,持续的审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其次,持续审计更注重整体性,一是体现时间一致性,即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无中断的监测,对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便于横向比较,从而合理地调节审计的力度,提高审计质量。二是体现了组织的整合性,即从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的行为都要约束,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最后,持续的审计是实时性的。持续审计能够在非事后追究责任的情况下,及时结束违规的交易,对于国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避免了“责任只针对个人,而对国有财产造成损失”。在持续审计中,不需要重复的准备工作,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为企业节省资源,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

(二)强化网络数据安全意识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领域,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不但造成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名誉受损,而且对国家的利益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国企高管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少必要的培训,这些都使企业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另外,随着网络服务的日趋成熟,企业在运营中与第三方进行数据交换的频率越来越高,数据暴露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由于数据安全要求技术和管理的双重驱动,所以在 IT部门进行软硬件更新的同时,内部审计也要检视现有的网络资料安全程序,并不断地评估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面对的网络威胁及技术安全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的漏洞。限制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的资格,并评估它的全面风险,强化第三方遵守企业的资讯和资料的安全需求,包括第三方审计条款,监管与第三方管理有关的规则的制定,评估管理层与第三方的合约管理程序,审查第三方的身份证明、尽职调查、筛选、进入流程和控制。

(三)优化审计业务流程

内审过程包括计划、预审准备、实施、报告和整改。

第一,审核方案。审计方案是一种初步的年度审计制度,一般都是按照每年的审核计划来制订的。每年的审核计划都要经过企业管理层的同意和认可,并且要把重大决定考虑在内。审计方案主要包括年度审计目标、具体审计项目、审计时限、审计资源分配等。年度审计、专项审计、日常审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要精简、再精简,审计要贯穿全年,保证审计工作的实效。

第二,初步考察。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组建审计团队,制定审计计划,召开审计会议,发布审计通知。审计方案要以综合审计为依据,明确目标、范围、内容、约束条件、人员分布和项目执行情况。审计服务中心会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与被审核机构进行交互并交换资料。这些机构可以通过举办“访问会议”来突出内部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和相互补充,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审核的进展情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编制和确认相关的文档,并对审核记录进行编制和确认,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底稿是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是形成审计结论、制定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间,监督和检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但能保证审计师正确地监控风险,还能保证审计资料的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

第四,审计的结果。在完成实地审计后,由项目主管及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后,将提交审计报告,以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依据他们的反馈意见,起草一份最终的审计报告,经上级审计通过后,将其送交被审计机构。与社会审计相比,它更多的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它不仅要突出重点,要简明扼要,客观公正,违反法律条文明晰,意见和建议要科学,而且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方便领导审阅。

第五,进行审计和纠正。被审计单位要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向被审计单位提交整改结果报告、整改结果清单、相关证明材料,其中包括整改措施、取得的成效(例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挽回经济损失等)、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内审质量控制以内审人员为中心,其职业道德水平、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等因素对内审质量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合理的人员配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的内容日益多样化,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既有会计、审计的知识,也有管理、计算机、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审计师的数量要多,质量要高。应有充足的内审人员,以保证审计品质。

第二,要强化专业素养。内审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内审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内审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企业要强化内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要树立“四个意识”,要有远见,讲政策,有自信,强化自身的思想素质,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坚持八条纪律,对“四不准”“八不准”进行审计。

第三,注重后续的培训。通过内审和下级的培训,使内审员工的自我认识提升、知识更新、综合素质提高。企业应该制订每年一次的培训方案,更新审核员的知识,使他们能够理解新的商业和程序,并且能够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通过与内部审计师和业务部门的协作,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运作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以便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规划。

(五)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加强,治理结构的完善,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要使审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把审计工作的“后半篇”做好,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助手。内部审计应持续提升公众认识,深入分析典型、共性和细微问题,从一般、合理和高层面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强化公司的管理工作提供很好的意见和指导。

其次,加强与各方面的交流和协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把审计与党的领导、纪律检查、问责相结合,对被审计机关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建议,并将其列入被稽查单位和有关人员的年度业绩考评中,作为对被稽查、解聘和奖惩的重要参考。

最后,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要使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达到最终目的。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落实纠错责任;二是对“审计报告”和“修订清单”进行简化,以保证对审计的动态管理;三是对审核进行监测,并召开内部或纠错情况通报,以推动审计问题的及时处理。

(六)重视内部考核及评价

企业要建立一种科学、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并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评估与考核系统包含了审计项目和内部审计师的评估。

首先,对审核的计划进行评价。通过对审计通知、审计证书、审计报告和纠错档案的质量控制来保证控制措施的执行。进行最优审计计划的竞赛、制订评价和比较审计方案、评价审计报告质量、问题版本、审计创新以及减少审计费用等。并改进内部控制系统,并将其显示给审核小组。

其次,对内审部门进行评估和评价。在员工与岗位分工清晰时,内部审计师应当制订评价方法,在态度、培训、绩效等方面建立衡量标准,并对连续表现不佳、降级、调动和解雇等进行奖惩。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的问责制来提高内部审计的公平性、客观性,防止内部审计的形式化。

六、结语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我国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国企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谷亚娟.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及思路微探[J].魅力中国,2020(41):312.

[2]武晓璐.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及思路微探[J].财经界,2020(23):211-212.

[3]母海军.关于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8(25):149.

[4]李奕淑.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5(21):64-65.

[5]邱静.关于国企内审质量控制问题的重要把握[J].财会学习,2017(05):131-132.

[6]杨丰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以S企业为例[D].镇江:江苏大学,2019.

[7]张萍.内部审计在国企中的职能定位研究——來自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企业内审实践证据[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1.

[8]杨玉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F国企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

(作者单位:淄博双信志远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猜你喜欢
国企
试谈国企人力资源培训现存问题及对策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如何创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挥政工在国企管理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基于“需求驱动”的国企O2O培训模式探讨
浅谈如何加强国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论述多重职业发展通道对国企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