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创新及其风险控制分析

2023-05-30 13:19陆慰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4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陆慰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信贷业务创新和对应风险问题,随后介绍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以及贷后监控,最后提出了促进信贷业务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打造良好信用环境、强化基础信贷管理,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信贷业务创新;风险控制;信用环境;基础信贷管理

新时期金融行业发展和商业银行相关信贷业务实施状况联系密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贷业务稳定运行发展可以帮助进一步改善银行内部经营质量和管理效率,支持国内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信贷业务发展,结合银行机构新时期发展需求,创新信贷业务,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保障信贷业务稳定实施。

一、信贷业务创新

(一)小额信用贷款

小额贷款主要是将小型企业作为主要贷款对象,以贷款对象信誉为基础,在核定额度以及标准期限内为其发放无须任何抵押担保的额度较小的放款额度的贷款。小额贷款可以按照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以及周转应用的方法进行科学管理,帮助扩展信贷市场规模,辅助分散各种信贷风险。为顺利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相关银行机构组建专门信用评定小组,联系用户经营生产活动、经营偿债能力以及还款记录来评定用户信用程度。随后基于信用评级,联系用户信用等级差异,为用户发放贷款凭证,如果用户需要小额贷款服务,可以直接利用身份证和贷款证前往机构营业网点办理贷款,处于标准限额内。在尚未超出贷款证对应限额条件下,用户可以随时前往营业网点进行贷款办理,实现周转应用。小额贷款可以满足用户的一般生产资金要求,具体办理手续相对便捷,可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得到充足的资金供应,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二)联保贷款

企业联户联保贷款是指各个贷款申请企业需要加入一个拥有相似发展目标、相同社会背景以及相同经济的企业所组成小组,创建完善机制,借助相关机制体系帮助小组成员创建积极支持关系。小组成员在贷款项目选择、按时还付本息以及监督等方面承担一定责任。企业联保贷款可以帮助进一步减少银行机构信贷管理成本,从原本的银行外部监督顺利转变成内部监督,帮助中小企业改变担保难和贷款难等问题,满足中小企业各项资金需求。

(三)其他贷款创新产品

信贷市场针对目标客户实施全面细化分解中,进一步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正式员工拥有较强的偿还能力、信誉度高、收入稳定,该部分客户也是金融机构主要目标,为此针对该部分客户群体进一步打造白领直通车相关贷款业务,主要服务对象是医生、教师、公务员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人员,为其发放贷款。结合该类客户特点,白领直通车类型贷款需要在手续、额度以及利率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创业通贷款方面,市场中大部分用户想要创业致富,但却缺少资金来源,从而无法顺利创业,怎样对该部分群体提供有效支持,使其成为致富引领者,从而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为开展信贷业务扩展广阔空间是银行机构需要重点思考内容。创业通这一贷款业务主要针对各个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等推出的,基于手续简化、利率优惠、存款优先等相关信贷政策倾斜下,进一步扩大贷款证授信额度,满足广大用户的资金贷款需求。创业通可以方便满足微小企业以及个人资金需求,帮助创业者缓解资金困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方面,社会中某些中小企业实力强大、经营状况相对较好,正好处于发展成熟期,该类企业普遍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发展,存在较多应收账款。拥有较强的融资实力,普遍将固定资产进行抵押。同时企业还存在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回收等问题,增加企业整体资金压力,为顺利改善短期内周转融资请求,金融机构可以联系不同状况实施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服务。

二、信贷业务创新风险分析

(一)小额信用贷款风险

小额信贷业务在实际经营发展中面临各种风险隐患,而最为突出的风险便是信用风险,形成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为各种外部元素所导致的,像是环境因素以及借款方因素等。信用风险也是违约风险,即借贷者出现逾期不还的问题,从而产生资金损失以及贷款坏账现象。小额信贷目标对象是各个分散经营主体。小企业中所存在的无序竞争、管理不当以及市场波动影响等因素,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风险,从银行机构层面分析,贷款审查不足,缺少贷后监督以及用户信用意识较差等问题,都会导致道德风险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形成小额信贷风险主要成因。

(二)联保贷款风险

因为联保贷款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贷款額度较为适中,受到广大用户的广泛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用户缓解抵押难题和贷款问题。而联保贷款同样存在某种风险隐患,具体为信用风险。联保贷款主要是以信用为基础,通常没有可变现资产作为抵押,如果出现风险问题,将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因为用户自身的联强心理,导致联保贷款对应小组成员对应经营项目十分相似,提高了贷款风险集中性,如果遇到某些经营风险,便会产生无法预测后果,扩大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联保贷款小组实际经营发展中的欺骗性无法实现合理控制。因为联保用户相对分散,影响了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经常会出现同户联保、多贷一用以及一户多保等现象。同时还存在联而不保的问题,因为联保贷款主要是以联保小组内部成员对其他组员贷款偿还承担连带责任为基础,但大部分用户因为信用意识不足,如果联保小组其他成员没能按期偿还贷款条件下,存在组员拒绝替代清偿的现象。

(三)其他风险

立足于金融机构层面分析,个体经济户对应等级授信贷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风险问题,第一是客户财务风险,因为个体经济户相关资金活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以及经济户理财活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金融机构风险。第二是个体经济户所形成的经营风险,比如因为个体经济户的市场风险应对能力较差,经营管理意识不足,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第三是个体经济户所存在的道德风险,因为个体经济户自身信用意识较差,容易出现违约现象,形成贷款拖欠,增加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三、信贷业务创新背景下相关风险控制策略

(一)贷前调查

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信贷资产主要在准确度量和识别借款者风险隐患基础上,联系决策者自身风险喜好为借款者发放贷款所形成的风险资产。为此,实施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动态监控信贷资产相关风险隐患,合理应用风险衡量、风险识别以及风险控制等有效技术手段,实现风险规避、风险降低目标。由此能够看出信贷风险防控属于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也可以体现出信贷经营者综合竞争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可以将信贷风险控制分成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以及贷后监控三种环节。

信贷业务风险相关贷前调查主要以财务分析方法为主,经常会忽略各种非财务因素,实际上,在信贷决策分析中,非财务因素占据重要作用,可以为贷款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非财务因素分析涵盖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目标市场分析以及借款方风险和风险资产接收标准等内容。实际应用财务分析法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隐患,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风险调查。第一是静态财务分析和企业动态经营矛盾,借助静态财务报表无法准确把握企业动态经营状况,导致无法准确估量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对于信贷风险影响。第二是财务报表无法准确反映企业实际状况。部分无法在财务报表内准确体现出来的、会影响信贷业务风险的各种非财务因素,像是借贷企业诉讼以及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等内容都需要通过深入探索才能形成准确、客观判断。为此需要在事前调查中进行深入探索,形成动态财务报表。

(二)贷时审查

强化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提升信贷决策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健全贷审会内控机制。执行专家决策以及专职审查员制度,相关信贷审查委员会对应主任委员主要通过信贷执行官充当,通过风险监控、国际业务、公司业务、信贷审查等部门负责人充当常设委员。落实记名报备投票机制,按照民主决策、充分讨论以及仔细审查的基础原则实施,促进贷款审查责任全面落实,实现过程风险控制目标。

创建贷审会监督以及绩效审核机制,绩效考核体系是根据内控制度及贷审会具体章程实施贷审委员评分机制,设置贷款逾期率目标值,假如超出逾期率目标值,则立刻警告。贷审会对应监督内容为设置专门贷审会监督员,对应监督员积极参与贷审会,对贷审委员进行动态考察,监督员需要基于贷审会表现实施科学评价,全面监督贷审会和委员各种审查活动,实施绩效考核,联系考核内容实施有效奖励,或直接使待审委员会退出。

(三)贷后监控

贷后监控作为信贷业务风险核心控制环节,基于当前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任务逐渐增加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这也是加强贷后监控核心。在信贷业务部门合理设置信贷风险经理,借助经理人预先识别业务风险、实施专业判断,针对相关风险隐患选择合理补救策略,尽量缩减资产损失。但信贷风险经理缺位容易增加内部人员道德风险,为此需要融入外部监督职能。信贷风险经理制度可以辅助实现信贷风险全过程管理,为避免贷后监控弱化,需要积极推行信贷风险相关经理制度。

四、促进信贷业务持续发展对策

(一)创新发展理念

目前在商业银行实际经营发展中依然面临严峻的信贷业务风险问题,为此需要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在稳定资产质量和维持信贷总量等方面形成一种平衡状态,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合理应对多样化挑战。于商业银行机构内,需要合理形成稳定、持续发展观念,把风险防控当成金融机构发展线和重要生命线,结合新时期市场经济趋势,对金融机构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进行重新审视,合理调节信贷经营战略,加强风险控制工作,提升银行机构资产质量,保障内部资产稳定性,支持金融机构稳定经营。我国经济市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大波动,为此需要金融机构管理者形成敏锐洞察力,对市场发展变化进行准确预测分析,通过全新风险形式针对各项业务活动实施灵活调整,创新现有观念,对企业资产业务规模实施合理控制,预防因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企业未来发展。预防业务规模盲目扩张,把信贷发展速度和区域经济发展全面融合,充分满足不同客户发展需求,合理投放信贷产品,预防信贷业务出现非理性增长,平衡风险和收益。

(二)创建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实施风险集中管理,这也是创建科学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内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也是实施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基础组织保障,是开展信贷风险防控前提条件。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分为三种内容,分别是信用风险监督体系、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体系和风险管理决策审批体系。为此需要针对现有管理制度缺陷实施有效补充和完善,制度设计中贯彻落实风险为本基础理念,激发三种部分职能,实现信用风险控制和风险防控目标。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实施全面风险防控,为风险防范奠定良好组织保障。针对信贷风险创建专门管理委员会,充当风险组织、决策和协调管理机构。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中设置专门负责办公室,针对其中各种风险隐患实施全面管理监控。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合理制定设计各项宏观风险控制政策基础上,立足总体发展层面,针对信贷风险实施全面事前控制。合理应用客户信用评级,加强授信审批管理,对客户准入实施严格控制。准确发现不同环节风险隐患,科学设置风险控制点,实现制度化转型。作为信用风险的管理任务执行者,企业高管需要联系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针对现有职能部门实施合理调整。相关营业部门以及对应分支机构作为信用操作执行机构。授信中心主要负责处理客户授信申请,全面贯彻落实授信调查工作。信贷管理中心需要做好贷后信用风险处理和监督管理工作。监事会属于其中监督管理机构,需要基于信贷风险体系下,全面监督管理不同主体履职状况。

第二,聯系实际发展状况,创建风险管理流程。信用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缺少科学的风险控制流程。为此需要创建现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流程,加强贷款流程控制管理,把风险管理理念全面融入信贷管理整个环节,确定不同流程管理责任和风险控制点,从根本层面减少风险识别不到位以及识别效率低下等问题。制度层面,信贷风险控制相关制度涵盖三查分离制度、内部审核稽查、贷款损失责任制度、授权制度等。授权制、三查分离制度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核心,初步规定贷款管理不同机构部门职责权限以及具体操作流程。构成信贷业务风险对应流程制约机制。内部审查稽核以及贷款损失责任制属于信贷业务风险事后管理机制,也是影响信贷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想要进一步健全信贷制度,需要率先加强内部横向制约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审、贷、查三项分离制度,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核以及贷后检查,做好三种环节分离制衡。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需要坚持互相制衡的基础原则,在不同权力、岗位和部门之间形成某种制衡约束机制,确保各个机构部门能够互相牵制、各负其责以及各司其职。合理打造制度防线,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薄弱部分监督管理,避免风险控制出现问题盲区,为此需要金融机构立足于人控、机控、岗控以及制控等基础原则,合理创建科学、完善的内控机制,进一步消除制度盲区,对管理漏洞进行有效封堵。技术层面,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监督控制中,需要以非现场监管为核心,通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融合措施,为对各种风险进行准确识别预警,在非现场监管中,需要以全面、快速、准确信贷信息作为基础支持,为此需要全面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升级,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积极研发、健全符合机构业务特征,方便操作的控制系统,构建协同防范风险和管理资源全面共享的信息平台,改善金融机构现有软硬件条件,形成可靠、稳定的信贷业务信息系统,优化信贷风险审查。

第三,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管理能力,加强人员控制,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中,针对机构内部人员控制涵盖离任稽查制度、职务轮换制度、岗位资格制度、强制休假制度。其中岗位资格制度,主要针对信贷管理者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思想品质等任职资格相关影响因素实施科学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人员及时发放资格证书,随后才能正式上岗。其中需要注意,上岗资格并非始终有效的,在信贷管理者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每年定期联系具体业绩,对工作人员岗位资格实施重新审定。职务轮换制,即针对机构中部分较为敏感的关键岗位,像是审批岗、贷款调查等岗位需要实施定期轮换,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基础业务,全面提升岗位人员专业素质。职务轮换制度从某种条件下进一步加强贷款业务综合审查,提升了整体控制效率。离任稽查审核制度主要是在各级管理干部出现岗位变动以及岗位调离前,通过内部稽查审核部门对其任职环节各项分管工作实施综合考察,借助该种方法对任职目标实现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其中的隐患问题。强制休假制是面向各种关键岗位实施有效控制,像是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等,对于该类岗位人员需要定期实施强制性连续休假,方便针对上次休假和此次休假工作实施全面检查。加强人员激励,相关实践证明,促进被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过程中,人员激励效果远远超出人员控制效果。主要原因是控制管理中,被管理者消极、被动接受约束。实际激励工作中,被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主动配合实施组织管理。因为缺少科学、完善的业绩考核机制,金融机构对应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想要合理改善该种问题,需要合理针对信贷人员创建等级管理制度,应用科学有效绩效考核措施针对信贷人员实施严格业务能力考核以及业务知识考查,从而帮助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等级合理授予相应的信贷管理权限,做好责任分配,明确不同薪酬待遇,全面提升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信贷风险控制。

(三)打造良好信用环境

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活动,针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改革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实现稳定持续发展,优化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为此需要强化诚信教育工作,提升广大用户信用观念,为此可以将诚信教育当成精神文明教育核心内容,采取合理措施,全面贯彻落实道德建设工作,积极推广信用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信用城市活动,并针对广大居民用户实施诚信教育活动,提升用户信用意识,帮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信用重要性。应用合理信用模式,打造优良信用环境。在近几年发展中,金融机构在发放小额信贷产品基础上实施信用建设工作,这也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改革重要措施,可以帮助用户创建信用记录,提升信用意识,有助于农民顺利、高效、及时获得贷款,扩展生产规模,实现全面增收。规范民间各种借贷行为,对市场中的高利贷活动实施严厉打击。扩展机构发展空间,减少经营风险。

严格控制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为进一步防控信贷业务风险,需要加快创建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健全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创建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创建失信惩戒以及激励机制,针对信用记录较好个人以及企业可以适当扩大信贷政策倾斜,合理创建信用体系。通过合理创建个人征信制度,为实现信贷授信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为促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创建科学信用评级标准,实施合理信用引导和教育。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宣传,打造良好授信氛围,借助多种媒介大范围传播诚信信息,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制定严格的企业征信制度,创建和完善企业信用逆向惩戒以及正向激励机制。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借助客户资信监控系统以及传播网络,面向社会定期公布黑名单制度,针对不良客户创建约束、监管机制,打造安全、协调保障制度,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健全企业资信体系,政府需要为金融机构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合理开展信用资料采集,创建企业信用信息库,促进资信资源实现全面共享,健全信用征集、发布、评估和服务体系,发挥出良好监督功能。创建智能服务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具体智能服务系统如下图所示:

依托信息技術和数字技术,能够提升贷款业务流程的简洁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交易成本,优化服务效率。智能服务系统同时还可以创新信贷业务模式,简化授信流程,缩减授信成本。

(四)强化基础信贷管理

加强信贷队伍构建,优化信贷人员综合素质。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针对不同层次、岗位以及部门人员实施多样化分类培训,通过行业协会提供培训、咨询和指导等服务,扩大人才招引力度,面向市场和整个社会进一步扩大人才招引力度,吸引德才兼备且拥有丰富金融经验人才进入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保证才尽其用。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劳工制度改革和减员增效工作,适当精简人员数量,全面推行岗位职务聘任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效挂钩。形成合理的经营改革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基础原则创新用人管理机制,健全员工激励制度,实施干部竞聘上岗,扩大员工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素质,提升员工效率,加强员工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应用目标激励和强化激励方法,从精神、心理以及物质肯定奖励等方面,激励员工发展,严惩员工不良行为,消除员工劣性行为。应用激励机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信贷管理责任权限,针对贷款审批实施分级、分层管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随着信贷业务的持续创新发展,相关信贷产品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特征,进一步扩大了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加了信贷业务管理负担,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相关风险控制,保障信贷业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畅思瑶.浅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创新[J].当代会计,2021(11):175-176.

[2]林清尔.农村商业银行数字普惠信贷业务创新的案例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21.

[3]李超.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创新[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3):65-67.

[4]张亚丽.创新信贷业务方式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J].今日财富,2021(23):44-47.

[5]牛永炯.创新信贷产品增加乡村金融有效供给相关问题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1):124-127.

[6]王妍.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创新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5):166-168.

[7]赖仕松.“互联网+”背景下银行小微信贷创新及效果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规范流程及建议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研究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