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的心理透视及纠正策略

2023-05-30 22:32陆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

陆霞

[摘要] 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变化较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亦是受外部影响最大的时期。现代社会,由于儿童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成为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儿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检视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探寻儿童“自虐型”求关注心理的原因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心理健康;求关注;自虐;德育

小学心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心灵的转向,是唤醒儿童乐观的天性,是解放儿童疲惫的身心,是推动儿童健康的成长。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儿童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很多儿童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常常被忽视,“求关注”就成了许多儿童的典型心理状態。

儿童“求关注”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撒娇型”求关注,另一种是“自虐型”求关注。前者现象更为普遍,且这样的心理容易被修复;而后者现象就令人担忧了。“自虐型”求关注,顾名思义,自己虐待自己,以此方式来获得周围人的关注。如果儿童把握不好“度”,是非常容易造成“心理危机”甚至是“生命危机”的。因此,检视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的现象,探究儿童“自虐型”求关注心理的原因,寻找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的教育实践策略,是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的扫描

(一)现象一:“肚子疼”小李

小李,男生,三年级,是我现在班上的一位学生。他是家里的独子,和父母及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小李各方面都比较普通,从不调皮惹事,是一个乖巧的孩子。

可是,寒假结束开学没几天,小李就出现了一些异常,作业经常忘带或忘做。过几天,就开始频繁肚子疼。我通知小李的母亲来接他,起初是接回家休息观察,可是小李到家肚子就不疼了,说是便秘引起的;第二天来上学之后,肚子又开始疼,在我的建议下,母亲把他接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消化不良,基本无碍,无需用药治疗。于是,小李当天就被送回学校上课了,可是还没上完一节课,小李又说肚子开始疼了,只能再让妈妈接回去休息。接下来连续十天都是如此,并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李每次被接回去都要求妈妈带他去医院抽血检查。同时,妈妈也发现小李的腹部出现了指甲印。由此推测,小李“肚子疼”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二)现象二:“啃指甲”小朱

小朱,女生,四年级,是我兼职学校心理教师时来访的一位学生。从班主任处了解,小朱父母早年离婚,自己和弟弟一起跟随妈妈生活。与爸爸感情较好,希望父母能生活在一起。母亲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有些压抑。小朱认为自己很缺爱,活着没什么意思。

班主任发现,小朱会经常性地啃自己的手指甲,并且时常会啃出血来,她的十指指甲总是嵌在指甲缝里。她认为这样“很爽”。有一次,小朱跑到我办公室,要告诉我一个秘密,并且要求我保密。说完就抬起手臂,手臂上赫然出现一条清晰的血印子。她跟我说,是昨晚自己用小刀划的,她觉得这样很舒服。由此可见,小朱同学出现了严重的“自残自虐”的心理危机。

(三)普象: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的表征体现

如果说“肚子疼”小李和“啃指甲”小朱是个案的话,那么,“吐口水求被打”“打架求挨揍”“破坏公物求挨骂”的学生就是班级普遍存在的现象了。通过前期问卷和心理量表的调查研究,以及和各年段班主任的访谈等形式,整理归纳出“自虐型”求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型自虐”求关注

所谓现实型自虐,就是有些儿童在生活中寻求一些疼痛感,以此来博取他人的关注。“现实型自虐”还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直接给自己造成伤害,出现疼痛;另一种是通过一些打扰别人的言行,寻找“受虐后”的疼痛。这两种情况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让自己受伤疼痛,从而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有的儿童会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拳头、脑袋去撞击墙壁;有的儿童会把自己的手臂吮吸得红紫相间;有的儿童会用尺子或铅笔把手臂画出一条条鼓起来的红印子……除此之外,有的儿童会通过“吐他人口水”“破坏公物”“打架”等行为,来引起他人对其反抗。经验告诉他们,这些行为一定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情愿承受“被打”“被骂”“挨揍”,很多儿童还是屡试不爽,甚至觉得这样受到惩罚,非常好玩有趣。

2.“想象型自虐”求关注

所谓想象型自虐,就是有些儿童在生理状况都正常的情况下,会幻想自己的一些器官疼痛或不适。比如,儿童会出现腹痛、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并且反反复复,医生也束手无策。还有少数儿童会把自己想象得非常优秀、强大,这样就会出现“哗众取宠”的场面。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让自己接受了原本无法承受的“压力”和“重力”。比如说,班级里需要搬重物、需要推选出一名同学参加比赛,等等,有些儿童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顶着巨大的压力“负重”求关注。

3.“混合型自虐”求关注

还有一些儿童对自己进行了一些轻微伤害,但是并不足以引起自己的剧烈疼痛,以及周围人的重视。这时,他会选择通过言语表达,来阐述自己的疼痛感。在阐述的过程中,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疼痛感或是不适感。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说得次数多了,疼痛感就“真实存在”了。这种处于现实与想象交界处的“自虐型”求关注行为,可以暂定义为“混合型自虐”求关注。

二、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的心理透视

(一)自身压力和情绪的特殊性释放

我们发现,一些儿童因为受到一些挫折、打击、批评,或由于一些特殊经历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由于长时间积累无法释放,就会憋出“内伤”,出现抑郁或是“暂时性抑郁”的状态。这时,如果自己无法找到突破口,就会寻找一些极端的方式,比如自残、自伤,甚至是自杀的方式,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重视。

其实,儿童在挣扎、追求,或者寻找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种内在的压力,它刺激想象力,并且诱发企图去改善个人的处境,以此消除压力。多数儿童都能够自我消除这种内在压力,或是转换为动力,抑或是将压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而有一部儿童是无法正确消除这种压力的,他们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寻得一些心理补偿,从而让自身压力以特殊的方式释放,“自虐型”求关注的行为就是自身压力释放的一种特殊表现。

另外,人的生理基础决定了儿童自然地会出现发怒、害怕、高兴的情绪,当儿童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发泄情绪时,就会在日常行为中通过特殊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需要看护人一定的外在干预和引导,如果缺乏引导或是干预不当,同样会引起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的不当行为。

(二)外在压力的报复性转介

当今社会,儿童会受到来自不同对象的不同程度的压力,可以统称为外在压力。外在压力可以分为家庭关系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当儿童受到外在压力的侵袭时,想要通过自虐的方式,进行儿童认知范围内的报复性转介,以此来博取身边人的关注,得到压力的释放。

1.家庭矛盾和關系紧张

在收集到的“自虐型”求关注儿童群体中,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来自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家庭关系紧张或是家庭结构不健全,成为儿童“自虐型”求关注方式占比最高的一项原因。儿童健全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容易使得儿童出现“我不想回家”“我是没人要的孩子”“别人都有爱自己的爸妈,我没有”等悲观情绪,心理上极其缺少安全感和幸福感,长时间的积累很容易就爆发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自虐型”求关注就是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之一。

2.课业的繁重和成绩的竞争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作业繁重和考试竞争。一部分儿童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作业完成起来相对困难;还有一部分儿童还要做家长额外布置或是培训机构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两者都会给儿童造成外部压力。除此之外,家长对于考试成绩的期望和比较,儿童自身的目标与努力,都会带给儿童不同程度的压力。当儿童承受不住这些压力时,就会进行报复性转介,通过一些自虐手段来报复家长以寻得关注。

3.人际关系的紧张或突变

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和睦的班级环境,会让儿童对同伴关系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尤其到了高年级,会在行为上表现为“离群”。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维度里,拒绝与同伴交往,这也是一种“自虐型”求关注的表现。没有同伴和好友的儿童,会在交友压力的作用下,选择用闯祸、捣乱、暴力、言语攻击等所谓的个性方式进行报复性转介,以此来博取他人的关注。

(三)寻求突破自我的内隐性求助

我们还发现,许多儿童是渴望自己良性发展的。在寻求突破自我的过程中,他们会想象目标行为,然后想象可以改变那个目标行为的后果。如果定位不当,目标行为容易发生偏差,就可能出现“自虐型”求关注行为。其实,老师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寻求突破自我的内隐性求助方式。

三、儿童“自虐型”求关注现象的教育策略

(一)教育目标:释放情绪,表达情感,拥有积极信念

对于“自虐型”求关注的儿童,我们希望通过心育的手段来实现德育目标:让儿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需求,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

对于儿童已经出现或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正面积极地去干预影响:应该关注事件的“可能性”,而不是事件“缺什么”;应该关注“未来会怎么样”,而不是“以前为什么这样”;更要关注“自虐”背后想要表达的“积极意义”。关注的点和面不同,教育的结果和意义就会不同。

(二)教育方式:共情理解,多措并举,找准疏导通道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心理老师,发现“自虐型”求关注的儿童,首要任务是了解其行为背后的情绪,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共情。班主任可以在班内开展针对性的活动进行外部调和,心理老师可以应用团辅或个案咨询进行干预。必要时,还需转介医院或专业机构。

1.班主任层面的预防、调和

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调和“自虐型”求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通过观察这些儿童的特点,发现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在班内担任一些职务,如班干部、课代表、小小管理员等,让他们定位自己的新角色,找到存在感。在班级内定期开展小活动,给予这些儿童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现自我中获得成就感,看到自己的价值。

班主任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比如“我对家的理解”“我眼中的父母”“我们的友谊”等。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指导儿童对家庭、同伴关系积极的、正面的思考。在保护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导“自虐型”求关注儿童自愿分享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使其负面情绪有一个宣泄口。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亲子活动和家长学校活动,搭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平台,争取家庭的支持。及时将儿童在校出现的“自虐型”求关注问题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分享儿童心理疏导的方法,与家长共同关注儿童的生活细节,探寻将儿童拉回正轨的路径,从外部对“自虐型”求关注儿童进行心理调和。

2.心理老师层面的干预、引导

学校心理老师可以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对“自虐型”求关注儿童进行心理干预。通过谈心疏导、书信传递、画画评估、游戏治疗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例如,通过谈心疏导,让儿童认识到成绩不是自己生活的全部;通过游戏治疗,让儿童意识到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不代表自己失去了父母;通过画画评估,让儿童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自己留恋的人和事,等等。

心理老师还可以成立特殊团体辅导小组对“自虐型”求关注儿童群体进行心理干预。例如,将学校同一年段的由于家庭原因产生“自虐型”求关注心理的儿童组成一个同质团体,团辅干预可以使得这些儿童通过相互作用、影响,改变对家庭结构变化的认知偏差,学会接纳现实,从团体中汲取温暖,提高生活的信心。当然,这样的团体辅导必须要关注儿童私下的交往,防止出现群体偏差的恶性发展。

3.医院或专业机构的转介、治疗

当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在咨询时,发现了来访者与自己有明显的不相适宜之处,或发现遇到了出现“心理危机”的兒童,自己确实不善处理时,务必要第一时间进行转介,让其到专业的医院或是机构进行药物干预和治疗,以防止耽误时机,加重病症,酿成不良后果。

(三)教育过程及结果:全面关照,细节入手,援手跃过生命的暗流

以“啃指甲”小朱同学为例,我采取了以下的心理干预方式来帮助她跃过这一段生命的暗流。

1.建立咨询关系技术的使用

(1)尊重:尊重小朱同学陈述的生活状态以及现在所出现的情绪,表现出非评价、非批判态度。(2)关注:关注小朱的眼神、动作,留意述说过程中与父亲、母亲的关系,寻找突破口。(3)共情: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作出回应。对于小朱同学的共情手段,就是要承认挫折的存在,陈述挫折的存在意义。

2.参与性技术的使用

(1)倾听:倾听是指不仅仅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听,听出来访者所述问题的实质,听出内心感受,以便提供正确的帮助。倾听小朱同学的述说,发现她受父母影响,长时间出于低迷状态,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意识比较消极。(2)询问:通过开放式提问,如“你能不能谈谈……”“你觉得……怎么样”等表述,询问小朱的近况,困扰及表现。(3)鼓励:鼓励小朱去面对挫折,寻找调整的方式,进行自我价值的探求,并指导付诸积极的行动。

3.影响性技术的使用

(1)解释指导:将谈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用咨询者自己的话再反馈给来访者,如采用“你说……是这样吗”这样的表述来使小朱理解挫折,正视家庭关系。

(2)建议、忠告、承诺:小朱能够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能够理性分析与妈妈的关系,所以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从建立儿童的自我感入手,缓解在情感上、情绪上对别人的过度依赖。

小朱同学共来访7次,期间,我和她还通过班主任保持着书信联系,同时与其母亲保持沟通,做到了全面关照,抓住细节入手。半年来,她的情绪也趋于稳定,自虐行为也渐渐消失了。我愿意一如既往、尽我所能地去关注她,在她跨越生命暗流的时刻,能给予她一份温暖和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所以,在现代社会儿童生活环境复杂化的情形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心育”和“德育”协同发展。

“自虐型”求关注儿童,可以作为一种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来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健全儿童人格的发展。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儿童及时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排解、释放来自个体自身和外部的压力,致力于引导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心育过程,可以体现出德育在满足儿童自我精神成长方面的需求,更能提高德育在儿童生活中的影响力。

遵循“心育”视角,对于儿童的关注面广一些、关注范围大一些、关注对象多一些,至少在学校里、我们的可视范围内,减少甚至规避“自虐型”求关注现象,我想这便是达到学校德育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2]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姜明红、李伟平.儿童“成长节律”学校生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9(4A).

陆 霞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天佑校区)。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