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艳:“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的整体评价设计

2023-05-30 13:01黄江艳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

黄江艳

[摘  要] “单元整体评价”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第三阶段,是在完成“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回顾式评价与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它是基于单元目标导引的“纵向+横向”系统性评价设计.

[关键词] 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整体评价

单元整体评价是基于单元目标导引的“纵向+横向”系统性评价设计[1],是在完成“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后进行的整体回顾式评价与反思,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第三阶段. 主要设计学生自评的“单元学习评价单”,以自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设计教师自评的“单元教学评价单”,以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设计团队互评的“单元整体评价与反思单”,以反思本单元教学中体现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以“正方体截面的探究”为例,提出单元整体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我评价“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学习中的“学”

在2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中,设计了由19个问题和24个追问组成的问题链,以及10个任务和1个目标检测单,引导学生经历“事实—发现—猜想—论证”过程,分类找出正方体截面所有可能的形状,归纳截面的作法.其中,问题链起到了分解目标的目的,突破了难点,一是发现了聚焦棱与截面交点的位置是确定正方体截面形状的关键,二是发现了正方体截面的一般作法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课时中的任务起到了检验目标达成度的作用,体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路径.

笔者设计了“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学习评价量化表单,如表1所示,从单元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个方面共11个观察点出发,由学生自我评价“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学习中的“学”,并以“一般”“良好”“优”衡量学习效果,自评学习目标达成度.

教师自评“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中的“教与学”

先于教学活动的学习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预测性,所以在完成单元教学后,教师需要自我评价与反思,既要反思自己教的效果,还要反思学生学的效果,对比分析最初的设计和最后的效果之间的一致性,这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创新之处[1].

笔者设计了“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评价量化表单,如表2所示,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共6个观察点出发,由授课教师自我评价“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中的“教与学”,也以“一般”“良好”“优”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单元教学的效果是明显的,抓住了两条关键线索,一是围绕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与作图,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理解数学本质;二是围绕正方体模型的逻辑线索,引导学生建构必备知识的结构体系,体会学习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理解数学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正方体模型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同行互评“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整体教学

召开“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与反思会议,一般以“团队、同事、专家”集体评议为主,也是团队和个人对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 设计多维度的量化表单,重点评议本单元教学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优点与价值,有哪些需要反思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可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哪些参考意见,等等. 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与反思框架如图1所示[1].

单元整体评价采用量化评价表单构建“整体—局部—整体”闭环逻辑线索,既要观察纵向的单元学习评价效果,还要观察横向的课时学习评价效果,最后观察单元整体教学效果.运用纵向评价(单元—课时—整体)和横向评价(教学环节)方式,系统性测评学生在一个学习单元内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水平.

总之,基于“问题链+任务单”的“正方体截面的探究”单元教学实践,促进了深度学习和真实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学以致用”、从“解题讲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做人做事”、从“学科教学”到“思維教学”再到“学科育人”,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 高中数学“问题链+任务单”单元教学整体设计[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单元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单元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