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游记

2023-05-30 04: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普陀游历徐霞客

孟门山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作者郦道元,选自《水经注·河水》)

赏析

选段具体描写孟门两岸的山势及孟门一带的水势,写出黄河与孟门山“搏击”的壮美景象:水急浪猛,撞击山崖,给人一种山崖将要倾倒的感觉;崖岸的巨石,“若坠复依”,让人惊心动魄。

作者简介

郦道元在少年时代就对地理考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随父游历山水,并把自己的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积累了许多翔实的地理资料。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研究著成了地理学著作《水经注》,这本书也因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一大经典之作。

神女峰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作者陆游,选自《入蜀记》)

赏析

选段写神女峰,不仅实笔状其“纤丽奇峭”,还佐以故事,妙添虚笔,令人产生联想,使无声的画面荡漾着美妙的曲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末,陆游由山阴赴任夔州通判。他此行历时五个多月,行经今浙、苏、皖、贛、鄂、渝六省市,并把一路上的经历都记录下来,或写景物,或写观感,或考证古闻旧事,著成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

普陀崆峡谷

一里,复转而南,一里,有一家倚东崖而居。按《郡志》,有龙马洞在峡中,疑即其处,而雨甚不及问。又南,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或为龃龉,或为剑戟,或为犀象,或为鸷鸟,百态以极其搏截之势;而水终不为所阻,或跨而出之,或穿而过之,或挟而潆之,百状以尽超越之观。时沸流倾足下,大雨注头上,两崖夹身,一线透腋,转觉神王。二里,顾西崖之底,有小穴当危崖下,东向与波流吞吐,心以为异。

(作者徐霞客,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十五》)

赏析

徐霞客游历至云南洱海时,对水流湍急的普陀崆峡谷情有独钟,在《滇游日记》中真实记载了普陀崆峡谷的奇观,一连用了九个“或”,以气势磅礴的排比表达了自己对深峡陡崖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徐霞客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在30余年的时间里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沿途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物产、民俗等内容,著成的《徐霞客游记》被称为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

猜你喜欢
普陀游历徐霞客
“领”航蒲公英 “巾”彩少先队——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东校“红色”风采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有爱的家
徐霞客访谈录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蚂蚁帝国游历记
徐霞客志在四方
游历阳光西班牙
一场游历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