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甲卷地理试题第7题评析

2023-05-30 10:48张敬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3年1期
关键词:海岸线读图试题

张敬

从高考地理命题趋势来分析,掌握教材知识其实只是基础。当前高考试题要求同学们建立完善的理论、技能、思维体系,能够深刻理解题意,了解试题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理问题,如何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

【例】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沖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7题。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一、设计思路

该题涉及理论、技能、思维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知道这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该题考查影响海岸线变化的因素。其次,该试题同时也考查了读图的技能,同学们需要结合地图进行区域定位,还需要分析海岸线的动态变化。最后,考查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可以了解造成海岸线变迁的直接因素为:入海河流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性质;间接因素为: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构造运动(海平面相对升降)、天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入海河流的河道迁移等。

二、考查目的

从这一题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该题考查动态变化过程。同学们不能以静态的视角来分析地理现象,要从全面的、动态的视角综合分析地理现象。静态的视角是探讨地理现象的基础。动态的视角是指通过纵向分析,发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

三、试题特点

强化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当前高考地理试题不再只是摘录一段理论知识,然后要求补充另一部分。这样的试题只考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当前,高考地理试题通常考查一个具象化的地理问题,然后要求考生诠释问题和解决问题。同学们不能只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多维度的知识链条。这意味着同学们不能只是从学习理论、记忆理论的维度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要能够形成多维度的知识链条,并运用这些知识链条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解题方法

通过读图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地理信息:第一个是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为1950—1970年。地图以20年为单位,展示了海岸线的变化,只有在1950—1970年这20年中海岸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个重要的地理信息是经纬度,通过文字材料和地图可知该区域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第三个重要的地理信息是该图描绘的是海进的过程。1890年到2010年海岸线逐渐向陆地移动,说明海水侵蚀作用强烈。1950年到1970年,海岸线移动范围最广,变化最快,海水侵蚀作用最强。地震属内力作用,通常会引起地表形态起伏,对海岸线退缩的直接影响较小,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形成的破坏性海浪,会产生海水侵蚀,但其发生的频率较低,不是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B错误。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经常发生飓风,飓风会导致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C正确。汹涌的洪水会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到海岸,使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与图示不符,D错误。

猜你喜欢
海岸线读图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