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测度及协调发展研究

2023-05-30 10:48麻磊周平吴涛姚若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期

麻磊 周平 吴涛 姚若男

摘要:文章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城市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产业相似度模型,对2019年黔中城市群33个区县的空间联系测度,探讨其空间结构及治理模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呈现“中心-外围”递减特征,初步形成贵阳、遵义两个中心地;黔中各市和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边缘城市竞争优势弱;通过跨域连携扩散两核辐射作用、完善产业生产链条布局,以实现黔中城市群内部各区县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黔中城市群;修正引力模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指出,城市群将作为主体动力存在于城镇化建设中。城市群不仅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力器,也是区域重点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空间区域发展格局,而且能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程。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黔中城市群发展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朱士鹏等人通过分形模型及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黔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吴健军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黔中城市群内各区域产业结构,据此促进城市群内各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与其他城市群探索中,王健良等学者运用分形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吴传清等学者从九大城市群出发,研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此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测量中,杨蕙嘉等学者建立了修正引力模型并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强度进行分析;黄凌翔应用修正引力模型和流量经验分析法,从节点中心度、经济联系强度、凝聚子群三个方面对比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王圣云、叶珊珊等学者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间的双向经济联系格局与城市网络进行分析;杜初江以川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测度了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整体空间联系情况以及6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和集聚辐射效应。

基于此,学者们在城市群定量研究上有众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中心集中于超级城市群,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城市群研究少;二是分析单位较宏观,对县域城市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修正引力模型为基础,结合产业相似度模型综合判断黔中城市群内部各区县经济联系情况,据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数据来源

黔中城市群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范围包括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6个地级市和包括绥阳县、仁怀市等33个县(市、区),区域总面积5.38万平方公里。

本文用到的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2020年《贵州省统计年鉴》《贵阳市统计年鉴》等6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部分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部分县区缺失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缺失值分析补充。

(二)研究方法

1. 修正引力模型

传统的万有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两物质的万有引力强度取决于这二物体的质量与距离。其引力值与质量大小成正比例,而與地理距离也成反相关。传统的引力模型用人均生产总值和地理距离来反映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这种衡量方法未能对城市的综合质量系统综合认识,且未能明确城市的质量与空间的经济联系的关系。

因此,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发布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对杨蕙嘉等学者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三个维度评价城市质量进行修正,考虑到贵州省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因此本项研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方式结合起来计算权重,从而对城市质量进行综合的指标化衡量,得出城市发展质量得分。

基于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距离准则,修正引力模型函数表达如式(1)、式(2)所示。Rij为某市与其他城市的关联总强度,Pi为某市在区域内的空间关联总强度,即区域作用影响力,r取2。其中,GiGj分别为i、j市的城市发展质量得分。

Rij=■(1)

Pi=∑■■Rij(2)

2.产业相似度模型

产业相似系数是对地区间产业相似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表示两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则两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由公式(3)计算得出:

Sij=∑■■(XikXjk)/■(3)

其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结构相似系数,i和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Sij的值在0和1之间变动。值越大反映产业趋同度越高,存在产业竞争的危险;值越小则反映产业趋同度越低,则存在产业互补的可能性。

二、研究结论

(一)城市质量

从城市质量图1看出,黔中城市群的城市质量区间在499.01~696.26的城市为花溪区、南明区、观山湖区、龙里县、仁怀市、汇川区和红花岗,据此可以得知黔中城市群的高城市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贵阳和遵义各区,城市质量空间差异显著。城市质量中最高的是观山湖区达到696,城市质量最低的是272,城市质量之比是2.6:1,极差达到424。

(二)黔中城市群内部各区县空间联系度

通过使用地理分析软件Arcgis定量分析和引力联系图的可视化(见图2),研究发现黔中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呈现以下特征。

1.黔中城市群的空间引力联系呈现由中心向四周不断递减。研究发现,城市的空间联系度最紧密的是贵阳及贵阳四周的一些区县,其次是遵义、凯里等次级增长极。但是位于城市群边缘地区的金沙县、七星关区等与其他城市的空间联系度较小,与核心城市互动不足,与高质量的贵阳、遵义地区的地区分割仍然存在。

2.黔中城市群形成以都市圈为主网络的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格局。主要包括贵阳都市圈、遵义都市圈、安顺都市圈和黔南都市圈四大都市圈。黔中城市群形成“一个核心,几个次核心”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分布格局。

3.从城市空间结构划分的视角上分析,城市群已从极核型向双核式的空间结构发展。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以贵阳市为核心,构成了以平坝县—西秀区—龙里县—贵定县—都匀县—黔西县—大方县—播州区发展而紧密的“十字形”空间联系轴线带,这主要与贵阳市极强的城市质量和经济带动和辐射功能相关,距离及邻近优势也有利于周边城市承接对贵阳的工业转移,从而构成了以其为中心点的轴带空间联系结构。同时在其北端的遵义市,开始向四周进行扩散,形成以汇川区为核心,仁怀市—红花岗区—播州区—息烽县的新的轴带,“十字型”结构向“干型”结构转变,遵义成为次级中心点。

4.根据中心地理论,黔中城市群内部形成遵义、贵阳两个中心地,但这两个中心地处于形成初级。这是由于黔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首核作用不明显,首位度不高,服务职能和外溢效应不太明显。

(三)主导产业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地级市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金属、非金属矿产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工业,缺乏高端的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

研究发现,黔中城市群各区县之间的主导产业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遵义凭借独特的文化和地理优势发展起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安顺得益于政策优势发展起计算机通信产业。黔南、黔东南和毕节得益于资源优势发展起非金属矿物和煤炭产业。

(四)产业相似度系数

根据表3,总体上贵州地级市之间的产业相似度是十分高的。说明黔中城市群内部存在产业同质化现象。平均产业相似度的排序是毕节<遵义<黔东南<黔南<安顺<贵阳,每个地级市的产业相似度系数都大于0.8,说明黔中城市群内部各州市出现严重的产业竞争。

三、原因分析

据上述分析,黔中城市群的城市质量高低分布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式相关,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递减,同时,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效用影响,较落后的地级市辐射带动能力更低。目前城市群已初步形成贵阳、遵义两核,而两核对区域内各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各市产业同质化严重、边缘城市尚未有接洽中心城市产业分工的能力等因素,造成黔中城市群出现发展乏力问题,边缘城市出现未能与中心城市相互协作的发展滞后问题,导致边缘城市出现“散点乏力”困境①。基于此,边缘城市出现“散点乏力”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边缘城市规模效应弱,地方政府用于基建资金有限

由图1可知,贵阳和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市县城市质量也较高,在GDP高的仁怀市、南明区等市区,政府所得到的税收较多,地方财政能力强,政府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较多。同时,人均GDP较高,使得地区规模效应强,政府所投资的公共服务具有增值效应,实现良性循环。反观边缘城市,城市质量远远低于中心城市,地方政府資金不足,人均GDP低,地方规模效应差,政府用于基建、教育、医疗资金较少,因而配备公共服务较差,严重影响了人才流入和为流入产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二)中心城市吸引力及职能强度不明显

目前黔中城市群形成“一核多级”的城市空间格局,对位于同一都市圈的外围城市产生虹吸效应。位于各地区核心的中心城市形成了吸引力与向心力,把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分流到核心区域,从而剥夺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了核心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外围城市将会产生农村空心化、劣势城市的优质资源流失等问题,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且各种优质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资源留到各级区域核心城市,造成边缘城市产生发展乏力困境,发展潜力不足。

(三)重点产业和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

黔中城市群各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相似度高,重点行业集中在传统资源密集型行业,各州市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制造业等行业,造成严重的产业同质化,与黔中城市群各区县开展合作,协同发展难度较大,使生产要素、原料资源、市场份额的配置不合理,造成经济运行环境的失衡。同时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大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和产业规模大,对于基础设施依赖程度较高,不利于今后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四)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有待优化

根据引力模型分析,黔中城市群各县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已经形成两个正六边形的经济联系带,但正六边形还处于形成初级阶段,未能形成“中心地理论”所提及的正六边形稳定结构,导致两大增长极在整体资源溢出方面滞后,服务职能和外溢效应不明显,导致贵阳、遵义未能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且与边缘城市互动不足,尚未形成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城镇体系,致使边缘城市因未能获得所需求的资源而发展不平衡。其中最明显的是两大增长极辐射能力不协调,辐射效能过于集中,两大增长极对边缘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位于两增长极之间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但远离两大增长极的城市发展乏力。

四、政策建议

(一)着手民生,交旅融合

“连峰际天、飞鸟不通”是对过去道路闭塞的真实写照,也是使贵州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不畅的根本原因。在贵州全省的努力建设下,2015年贵州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使县乡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贵州以扶贫为抓手,大力建设民生工程,以大数据为依托,将其融入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加快建设“智慧交通”。交通高速通行的背后是核心城市辐射能力的增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带来周边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发展。“桥旅融合”对打造多彩贵州大有裨益,作为占有世界高桥近一半的贵州的后发赶超优势,将独有的高原险峻风光与交通建设相结合,助力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以产为兴,城乡共荣

产业作为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乡村而言同样适用,探寻适合乡村的产业兴旺之路至关重要。利用“城乡共荣”交通建设优势,具有文化优势和旅游特色资源的周边城市可以接待来自中心城市的大量游客,提升自身接待水平,发挥当地特色,满足游客吃、住、行、购、娱等需求,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增设往返直通车,配备讲解员,讲解宣传当地特色和游玩项目。中心城市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源稳步双向流动,农村为中心城市供应更多优质产品,增强中心城市后备实力。发挥各大中心城市经济优势,形成以贵阳、遵义为核心的中心城市强化发展,加强对外经济辐射,瞄准边缘城市发展优势,推进共同繁荣。

(三)中心发力,周边对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将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载体的区域发展新模式。探讨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成为关键问题。贵阳、遵义作为拉动黔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应利用大数据优势,不断实现产业升级,重在高端研发环节,而周边城市则承接中心城市所带来的制造业等。不仅如此,中心城市可以通过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与周边城市进行联系沟通,中心与边缘城市还可以借助各地天然优势,形成城市间旅游服务的对接。周边城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完善基础设施、依据规模效应开发旅游业,加强两地的经济联系,以此减少因边界限制带来的城市分离现象。

(四)产业主导,差异化发展

利用好各城市丰富资源和特色产业,打造出属于城市自己的名牌产业,致力于贵州省产业发展远大目标,实现城市间协同和优化发展,形成强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贵州省应积极放眼于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城市间产业优势互补和城市间合作,并坚持“5+5+1”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功能区内各项评估检查工作。建设健康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更要关注当先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及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兼备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融合创新性,精准聚焦到各个领域部门,以此来推进城市间经济集聚和产业格局,加快构建黔中城市群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新局面。

(五)制度规划,改革创新

呼吁省内重视制度规划和產业发展,在重要领域进行严谨的改革创新,为产业优化发展注入鲜活血液,调动各方产业发展积极性。此外,贵州省应深化“七大手段”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好“十三五”远大目标,以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来推动城市群发展。认真探究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出现“散点乏力”现状,为缓解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政策和方案,同时加强产业发展的改革创新机制。政府应该围绕城市群出现的一系列综合性、特殊性发展问题拟好解决方案,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机制创新,连同奋斗精神,始终致力于将黔中城市群打造出新一代发展风貌,由此加快构建贵州省开放式创新新格局。

(六)扩散发展,紧抓机遇

黔中城市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必须敞开大门,谋求机遇,积极增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合作。向北加强与成渝城市圈合作,通过兰海高速、渝黔高铁的交通便车,丰富贵阳和遵义两大城市对外商品贸易,并由此增强各产业间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向南加强与云南以及孟中缅甸经济走廊融合,同时关注到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由此加强国内外经济联系。向东加强与长三角省份贸易往来,紧抓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增强同江苏和浙江两省交流,加快打造好贵阳这一核心城市内外经济参与,逐步增强其辐射能力。通过与周边城市友好合作,依托国家发展战略,积极为黔中边缘城市寻求更多发展机遇,逐步实现协同发展,为贵州经济增长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勇,白永秀.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城市问题,2007(07):6-11.

[2]朱士鹏,张志英.黔中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结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5):64-67+94.

[3]吴建军.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黔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C]//.“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63-67.

[4]王良健,周克刚,许抄军,何剑.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6):74-77+99.

[5]吴传清,万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九大城市群2004~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8(05):44-51.

[6]杨蕙嘉,赵振宇.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区域城市群关联强度时空演进特征[J].统计与决策,2021,37(05):70-73.

[7]黄凌翔,韩杰,陈竹,杨璐.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1,37(18):120-124.

[8]王圣云,宋雅宁,张玉,李晶.交通运输成本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关联机制[J].经济地理,2020,40(06):87-97.

[9]叶珊珊,曹明明,胡胜.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2,45(01):277-286.

[10]杜初江.成渝城市群空间联系及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1(21):137-140.

[11]卢丽文,张毅,李小帆,李永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0):1337-1343.

[12]陈江涛,吕建秋,田兴国,孙雄松.基于熵值法的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2):119-126.

[13]范海英.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演化机理研究——以西安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8.

(作者单位:麻磊、周平、姚若男,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涛,贵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