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导入方法浅谈

2023-05-30 00:11张丽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杨桃老虎笔者

张丽萍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导入的有效运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定下基调,指明教学方向。但有些教师的课堂导入像口头禅一样一成不变,学生听后丝毫提不起学习兴趣,更不用说由此产生学习期待了。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开展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之中。

一、问题导入法

借助问题进行导入就是教学开始教师就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使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课之间形成对接和联系,成为导入新课的切入点。问题导入法虽然很常见,但问题的设置很关键,值得教师花功夫研究:从课文有关的教学内容中选取哪一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中的哪一点进行对接,并且能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由此产生期待。

如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时,笔者从课文题目入手设置连续性的问题。先是提出一个铺垫性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大老虎是什么樣的。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大老虎是森林之王,很威猛;有的说大老虎是百兽之王,很强势;有的说大老虎会吃人,很可怕;还有的说大老虎的吼声最有威力,百兽听见了都躲得远远的。笔者顺势总结:在大家的印象中,大老虎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接下来,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那么,大老虎会在什么情况下,变得很窝囊呢?”这个问题与学生对大老虎的印象形成很大的反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尽管学生一时无法得出问题的答案,但他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意愿,这就是问题导入带来的有效性。最后,笔者顺势揭题:“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看看平时很威猛的大老虎怎么变‘窝囊了。”

二、多媒体导入法

在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常常借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如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直观清晰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精彩的音视频,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等。

如教学《画杨桃》一课,有的教师在采用多媒体导入时,用课件先呈现各种水果的图片,接着集中呈现杨桃的图片,包括从不同角度去看杨桃的图片,最后用一句“这样的杨桃要是画下来,会是怎样的呢”结束多媒体导入。这样的课堂导入,虽然借用了多媒体,但既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没有让学生对某方面内容产生兴趣或期待,主要原因是课件呈现过多,设计不够严谨。笔者在这一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设计是:先呈现一只苹果的横切面,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水果;学生猜了几次都猜不出后,笔者再呈现画面是怎么来的,即把一只苹果横着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苹果横着切以后,大家都认不出来这是苹果了呢?”学生有的说平时切苹果都是竖着切的,有的说平时没有注意苹果还可以横着切,等等。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笔者又出示了杨桃的图片,并强调:“这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要是换一个角度看杨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习课文《画杨桃》之后,我们就明白了。”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对象之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设计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如教学古诗《十五夜望月》,笔者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让学生围绕“月”背出诗句。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这一游戏,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开展“飞花令”,许多带“月”的诗句从学生口中“飞”了出来。既有月亮的“月”,如“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小时不识月”“明月几时有”“明月松间照”“举杯邀明月”“江清月近人”“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落乌啼霜满天”“湖光秋月两相和”等,又有年月的“月”,如“毕竟西湖六月中”“二月春风似剪刀”“烟花三月下扬州”“霜叶红于二月花”“乡村四月闲人少”“可怜九月初三夜”“草长莺飞二月天”等。这样的游戏导入,不仅营造了古诗学习的氛围,也能够为学生进入《十五夜望月》的学习做铺垫。

四、诗词导入法

教材在单元页中,有不少是采用名言或诗句来呈现单元主题的,实际上也是单元的“导入语”,受这样的启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和学情,适当选择古诗词作为导入语。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始读背古诗词可以使课堂呈现浓浓的文化味,另一方面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名句形成独到的见解,又能快速将学生引入新课的语境之中。

如教学《月是故乡明》一课,笔者在教学伊始问学生:“你们听说过‘外国的月亮圆这样的说法吗?这是什么人说的呢?”学生回答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然后笔者转入课文导入:“有位作家坚持认为‘月是故乡明,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句诗又出自哪位诗人的大作呢?”笔者在板书作者季羡林后,用课件出示《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学生尝试读了古诗后,笔者问学生:“这首诗中,哪句诗最好懂?你能直接说出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月是故乡明,意思是故乡的月是最明亮的。”这样的古诗词导入,学生既从中明白了课文题目的来源,又通过赏析诗句为学习课文做了情感上的有效铺垫,因而使学生对阅读课文产生了期待。

五、操作导入法

在统编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动手操作的问题,教师如果采用操作方法进行导入,就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对操作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由此产生的认知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

如教学《乌鸦喝水》,针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操作导入法:将透明矿泉水瓶装上一半多一些的水,并用红笔画上记号,再准备一些可以从瓶口放进去的小石子;在投入石子之前,让学生注意瓶中水的位置,再选五个学生上讲台,每人投入一颗小石子,然后看看瓶中水的位置变化情况。这样的实验就可以把课文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操作清楚地显示出来。

总之,课堂导入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开始环节,能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教师重视根据课文和学情采用适切的方法,创造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杨桃老虎笔者
躲描猫的大老虎
老师,别走……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杨桃:树上结满“小星星”
老虎变成猫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第一次吃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