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与途径

2023-05-30 10:4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
国际展望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治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  全球治理  全球化

【作者简介】  课题组长:陈东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张沛、牛海彬、赵隆、王玉柱、孙海泳、张建、于宏源、李忻(排名不分先后)(上海  邮编:200233)

【中图分类号】 D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23)03-0001-14

【DOI编号】 10.13851/j.cnki.gjzw.20230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特征、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和全面阐述,使之成为中国发展的指针,同时对国际社会与中国的互动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的中国抉择,是针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的解决方案,国际社会应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的中国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也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抉择,展现了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中国道路的全面概括,也蕴含着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愿景的理念,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实现有赖于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努力。

基于对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认识,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在此过程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这是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直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才得以实现快速发展并成长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入新境界,中国将有能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不仅体现在互利共赢的经济层面,而且体现在价值观等精神层面,这是一种基于胸怀天下及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方位交流互动。中国不仅继续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并同各国友好合作,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始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发展国家间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以新时代的大国关系为例,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要坚持和平共处之道,这是中国对新形势下大国关系复杂性与互动规律的重要认知。推进大国关系的协调与良性互动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需要,大国协调的质量决定了国际秩序转型的和平性与稳定性。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突出渲染大国关系中敌对和竞争的一面,而在乌克兰危机持续的背景下,国际形势和时代变化呼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回归。

第三,中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西方一些理论固守自身道德观和价值优越论,缺乏对多样化世界及不同文明和平共处的包容性。受此影响,一些国家缺乏与非西方国家开展平等与友好合作的意愿,甚至谋求通过武力或“颜色革命”推动政权更迭。与此不同,中国认为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中国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共性。中国倡导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决定了中国将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同发展。对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创新使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共同富裕、生态良好与和平发展,这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价值。除了持续推动自身发展之外,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与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新格局的内在联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囯利益的汇合点。”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得到世界的认同。但是,一些西方国家仍按照冷战思维视中国为所谓“霸权挑战者”,将“竞赢”(outcompete)中国作为决定未来秩序的关键,不加掩飾地制造对立,并拉拢所谓“志同道合”(like-minded)国家拼凑小圈子遏制中国。如何跳出国强必霸的逻辑,打破大国必战的历史宿命,通过深化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一,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追求和平与合作,而不是遏制与对抗。从历史脉络看,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而和平、和睦、和谐则是中华民族一贯追求和传承的理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挑起战争或侵占他国领土,从未主动制造或介入冲突,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在面对各类国际冲突时,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和政策,强调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劝和促谈,而不是利用伙伴关系遏制和削弱对手,或放任危机延宕以从中谋取私利。可以说,全球伙伴关系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而和平发展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强调自主平等,而不是结盟附庸。在传统的同盟政治框架下,伙伴关系的建立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调同盟利益的优先性和独享性,追求权力的等级制划分以及责任和义务的分摊机制。与此不同,中国构筑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具有高度自主性、灵活性和普惠性。由于不存在传统同盟政治中的利益交换和主从关系,中国在发展各类伙伴关系时不需要遵循非友即敌式的二元对立逻辑,或“自我”“他者”的身份认同标准,不需要制造假想敌或划定势力范围。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数已增至182个,中国已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其中不存在主次排序或优劣之分,更不存在针对特定国家的“小圈子”。

第三,中国倡导的全球伙伴关系主张适度包容,不寻求地位争夺或制度改造。从广义上理解,国家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竞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受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差异的影响,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外交政策取向也存在差别,从而影响国家间竞争的态势。然而,竞争的形态和导向仍是决定国际秩序演变和全球治理成效的关键,如何定义大国竞争范畴的外延和底线,关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在个别国家看来,后冷战时代已经被“大国竞争时代”所取代。 但是,中国倡导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更强调大国间的多元良性互动;在发展周边国家关系层面,强调深化互信和利益融合;在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层面,强调维护共同利益;在政党外交层面,则强调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是为了争夺主导地位或操弄“权力游戏”,而是希望超越两大阵营对抗、两个平行市场的冷战格局,强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补性竞争,更好地适应国际格局的加速演变,世界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适应动荡变革期各种力量的分化与重组趋势。

第四,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追求多赢、共赢,不谋求权力垄断或利益独享。与一些国家利用伙伴关系实现资源聚集和巩固霸权不同,中国强调通过伙伴关系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这种平等关系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别国内政,将互联互通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合作共赢的目标,完全超越了殖民主义或霸权主义的旧有路径。2022年6月,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呼吁“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再次明确了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全球伙伴关系的根本遵循。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更高水平开放拥抱全球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正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强大动力源。中国将坚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而且,中国将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践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

(一)中国将以更高水平开放拥抱全球化

推动全球化和深化经济改革是中国基于40余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经验总结。在新时代,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自然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在新形势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符合中国开放经济发展的实际。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一,中国依然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平衡内外市场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化。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如何更好依托世界市场和实现更好发展的问题,并解决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问题。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均衡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建立在外循环基础上,这使得自身产业发展存在脆弱性。早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经典的“东亚模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即已显现。由于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路径依赖,中国需要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以保障国内产业发展安全。为此,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始终将打造适宜外资企业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努力通过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开放吸引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中国是新一轮全球化的强大动力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为了应对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遏制,中国需要主动塑造和引领全球化,抢占全球化发展伦理制高点,通过塑造友好合作的国际空间达到增信释疑和突破经济遏制的目标。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联系。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推动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发展中国家产业化发展浪潮。截至202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7 851亿美元,世界排名从2012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3位。 中国成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最坚定的支持者,成为非洲工业化最强大的推动者。中国还建立中国國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通过主动开放市场激活国际贸易发展潜能,让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第三,中国将坚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过去十年,中国始终致力于以更加开放的举措吸引高质量外资,通过持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实现内外资市场主体的公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坚定不移的开放立场。自2013年启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以来,目前国内在建自贸区达到21个。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为标志,中国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21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目前已启动相关谈判准备工作。中国还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专业性区域合作机制。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6个国家签署19项自由贸易协定(FTA),另有10项协定正在谈判中。

中国对于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认知。不论当下还是未来,中国都将始终坚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历史维度看,中国认为曾经的落后挨打是因为闭关锁国,以史为鉴方能行稳致远。中国对改革开放的认知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并在开放进程中探索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领域如何通过改革打开局面。从现实层面看,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外资企业产出占中国经济增加值的三分之一,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保持开放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始终积极致力于塑造和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均衡、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

(二)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中国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并非试图缩小中外科技产业合作的范围,降低其合作深度,并非要显著降低或替代发达经济体的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与作用,也并非试图构建一套自我封闭、对抗性的科技产业体系。中国正全力提升本国创新能力与科技产业发展韧性,让自身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与各国协作共同做大全球科技产业“蛋糕”,从而让更多的国家与跨国企业从中国的科技创新中获益。因此,科技自立自强与拓展国际科技产业合作、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并行不悖。具体而言,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若干方面。

第一,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的国内发展,为中国经济不断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实现碳达峰目标以及人口老龄化等严峻挑战。因此,中国需要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特别是要通过增加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投入,开拓新的产业或升级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从而促进科技产业与经济的更高质量增长。

第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应对甚嚣尘上的科技霸凌主义的必然选择。为减少和降低一些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集中力量实施科技攻关,不断突破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瓶颈,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与增进民生福祉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通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复苏作出贡献,并助力国内经济发展。随着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产业内分工日益精细,产业链也变得更长。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市场空间以及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在此形势下,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节点中的韧性,有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并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四,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践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之路可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融入国际科技产业合作网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还可通过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经济合作框架助力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发展红利。

四、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重要原则。

第一,“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单纯从报告词汇统计来看,“发展”是继“党”和“人民”两个关键词之后提到最多的词汇,而且贯穿始终,体现在报告的每一个章节中。在已经公布的完整的英文版报告中,提到“安全”一词的有80处,提到“发展”一词的有181处。而在中文版报告中,提及“安全”的有91处,提到“发展”的达240处。报告中提及“发展”远超提及“安全”。

第二,发展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以贯之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一倍,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翻了一番,有了大幅提升。驕人成绩的取得,依靠的是发展。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表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GDP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22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数据,中国人均GDP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我们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艰辛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应对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等难题,巩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最终都要依靠发展才能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三,统筹安全和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有机统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疫情,导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区冲突和动荡频仍,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重视安全、强化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当然,不同的国家,其出发点或意图并不一定相同。拜登政府新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安全”列为最优先内容,在48页的报告中,“安全”一词有180多处,而“发展”一词仅提及50处。该战略报告还将中国视为美国“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声称中国是唯一既想重塑国际秩序又具备相应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对手,对抗、遏制中国发展之势跃然纸上。 发展与安全深度交织,中国面临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可能随时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这要求中国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对发展与安全进行统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探索出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的又一重要原则。

五、保护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宏观上的能源转型将與微观层面的能源韧性建设同步推进,时间上的去碳化路线与空间上的区域产业布局相互协调,构成了“先立后破”的整体架构。“先立后破”以一种长远视角勾画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可行方式,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大局的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从不是、也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分阶段、分重点地科学统筹、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第一,保护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之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为解决当前全球环境和气候挑战提供金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体现出保护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中国已停止在海外新建煤电项目,国内煤炭清洁化利用快速发展;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清洁发电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0.63亿千瓦;2016年以来,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规模超过了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总和。

第二,保护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进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等。中国将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正不断完善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控制,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并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进程。

第三,保护环境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保护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外交往的重要方面。中国推出了绿色行动倡议,采取了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战略(2018—2022)》推动共建绿色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的多边绿色能源合作;绿色“一带一路”为中东国家提供综合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为非洲建设“绿色长城”、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中国和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推进了《巴黎协定》的实施和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在当下全球治理改革和经济复苏交织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有力保障。

六、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体系与秩序愿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当前,国际体系与秩序之变的紧迫性前所未有。一方面,大国竞争、地区安全、地缘政治格局持续演变,联合国“边缘化”、国际法“失灵论”和多边主义“过时论”等错误论调甚嚣尘上。另一方面,个别国家大肆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干涉主义,单方面定义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引发关于体系重构与秩序重塑的激烈辩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体系和秩序之变,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关键之一。

第一,中国谋求国际体系的改革而非颠覆。2021年9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虽然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应对全球挑战、化解地区冲突、凝聚集体共识方面出现“乏力”甚至部分“缺位”的迹象,但其依然是绝大多数国家公认并接受的基本框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发展与合作的基石。包括中国在内的现行国际体系中的“受益者”远超“受害者”。然而,当前国际体系中过度等级化的顽疾未除,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严重不足。中国不谋求将现行体系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和完善,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中国追求全球治理的结果导向。1995年,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德国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倡议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发表《天涯成比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应对共同面对的问题。近年来,部分国家在焦虑心态的驱动下,利用“盟伴体系”对他国进行围堵、遏制的行动逐渐增加,对现有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行为更为明显,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等逆全球化的举动更为频繁,导致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虽然全球治理的概念诞生于西方,但中国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践行者和贡献者,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推动者。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随后推动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兴平台;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达成《巴黎协定》,主动宣布“双碳”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中国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球安全困境使粮食、能源危机和全球经济乏力等问题加剧,中国先后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于实现文明共生而非冲突。在一些国家的煽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之争、文明冲突和民族主义对立限制了人类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如何在全球治理的“失焦”和碎片化中重新凝聚共识,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背景下回归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轨道,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和集体议程。中国共产党不仅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目标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进而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指引下,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孙震海]

猜你喜欢
中国外交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治理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国外交的战略构想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