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记

2023-05-30 05:27吴芸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家博士后婆婆

吴芸

2005年金秋,我与在读博士后的先生暂住博士后公寓。每日电梯都在八层停靠,我们走进拎包住人的那个房间。那段日子,我记得时常穿过附近一条狭窄悠长的小巷。春秋时节,我走在巷子里会闻到怡人的花香,或邂逅某位爱花人士栽种的艳丽花朵正从阳台里探出问候的笑脸。

每日晚餐后,我与先生楼下散步,总会碰见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是杭城高校的老师,女的是来自乡村的家庭主妇。岁月在我们不咸不淡的生活里溜走。那时,我们吴姓兄弟姐妹有一个规定:每年国庆节轮流请客,浩浩荡荡总有两桌人。有一年,我吃了家族团圆饭后,因一只未煮熟的湖蟹而上吐下泻近一周。从此,我从酷爱吃蟹之人成了基本不吃蟹的人。

2007 年,先生博士后毕业,成了浙大老师。那时,一个新的实验室平台等着他去打造。我们也由博士后公寓搬去华家池的教师宿舍。那次搬家甚是轻松,家具等都无须搬迁。

华家池教师宿舍是一幢幢建于几十年前的筒子楼,我们暂住的新家在四楼。窗外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两室一厅也够二人世界了。那时,我考虑政府部门单位有些远,索性辞职去浙大图书馆钻研文学。先生上班去了,我则一头栽进图书馆看书。成千上万的文学书吸引着我的目光,光笔记就写了十几本。借书的管理员感叹:“怎么还有如此热爱阅读的人?”因为看了成千上万的书,我就尝试自己写。慢慢地,我的作品被一篇篇发表。

华家池的四季风景,百看不厌。我喜欢大学里静谧的氛围,也许篮球场会传来学生打篮球的砰砰声和欢呼声,但那充满活力的声音,只会令书卷气弥漫的校园更添深入骨髓、直抵人心的“宁静致远”意境。

在华家池生活的三年,父亲时常骑着单车来给我送做美食的材料。有一天,外面下着蒙蒙细雨,父亲执意还要送美食。结果,他的单车被一个新手驾驶员撞飞了。幸好父亲从小有练武基础,他腾空一个跟头,只摔坏了半边身子。等我们得知讯息后,父亲半边都痛,半张脸都肿了。父亲是厚道之人,声称自己有医保,算了。女司机赔了一千元(里面还夹带了一张假币),潇洒地走了。父亲被这么一撞,花了好几千元的全身检查费,还留下了后遗症。回想此插曲,令人感慨万千。

2008 年,杭城下了一场特大暴雪。华家池校园成了白色童话世界。树呀、路呀、湖水呀,似乎都裹了超厚的被子。我與先生手拉手,拔腿式走在齐膝深的雪地里,只听见脚下不断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周围是不少在兴冲冲打雪仗的学生。昏黄的路灯映照着一个劲往下飞舞的雪花,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的童年里有过几次这么大的雪呢?

2009年的冬季,得知自己怀了大娃后,我成了家中重点保护的“大熊猫”。在生娃前夕,我基本住在父母家。每日,父母几乎要做八餐给我与腹中的胎儿吃。

2010年的夏季,临近预产期时,婆婆来了,我又搬回华家池。在一个我忙着给自己的活动拉票的夜晚,我忽然隐隐觉得羊水破了。高龄孕妇第一次生娃,有些紧张。那晚 11 点,婆婆打着电筒,气喘吁吁地找来了出租车。

因大娃的头顶径偏大,眼看马上可以生了,却令我剧痛了七八个小时还迟迟不来。凌晨五点多,我躺在产床上,轻轻摸着肚皮说:“文儿(我给他取的名字),你再努力下,否则医生要用产钳把你夹出来,这样你的头就变成茄子了!”话音刚落,大娃终于呱呱问世,我已用尽所有力气,还撑飞了阴部一块肉。经历分娩剧痛后,没有麻药还在缝伤口的痛与插导尿管的痛全部可忽略。

坐月子和大娃半岁前,我都在华家池里度过。我们有时推着婴儿车,有时背着婆婆从四川寄来的金色背篓(背篓被公公涂成了金色),去往半小时路程的娘家。

在2010年底,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季,我与先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三墩的人才房,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三墩的新家是三室一厅,12 层楼的宽阔视野,可以让我看见几个红绿灯的街景。因家中添了宝宝和婆婆,搬家的东西便多了不少。在一个黄叶飘零的日子,好友的先生开着小面包车,一次次把我的家当从华家池教师宿舍辛苦搬往新家。

从此,我们开启了“三墩,欢迎您”的生活。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新家博士后婆婆
米米的新家
小鸟的新家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别把婆婆当成妈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献给婆婆
山里的留守儿童有新家
五、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大瓜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