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VR技术保护与开发毗卢寺壁画

2023-05-30 09:50陈帅孙可王舒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VR技术文化遗产

陈帅 孙可 王舒

摘要:毗卢寺壁画是明代水陆壁画的重要代表,记录了珍贵的宗教文化与历史文化。随着数字化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这为毗卢寺壁画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本文探讨了毗卢寺壁画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VR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对运用VR技术保护与开发毗卢寺壁画进行分析。这为毗卢寺壁画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不仅能够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为观众提供更为新颖的体验模式。

关键词:VR技术;毗卢寺壁画;文化遗产;壁画保护

毗卢寺壁画为明代嘉靖年间所绘制,其内容丰富、构图奇巧、严谨自然,完美地将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相融合,堪称我国壁画中的精品。但是由于历经朝代变迁与战乱,加上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六面壁画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壁画保护亟待求解。目前,壁画更多限于业内的关注与赞誉,对普通大众缺乏吸引力。基于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了解毗卢寺的人群占比很少,此外,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访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毗卢寺的开发工作有待加强。2020年以来,艺术机构、展馆已经开始逐步转向数字化,很多机构甚至已经在虚拟现实领域投资数年,并取得一些令人惊叹的成果。VR技术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那么,能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保护与开发毗卢寺壁画?

一、毗卢寺壁画现状

毗卢寺,坐落于石家庄市西郊上京村东部。根据《方舆汇编》、寺内现存碑碣记载,寺庙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宋、元、明历代均进行过重修。由于历史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仅存两大殿——释迦殿(前殿)与毗卢殿(后殿),另有一些重修刻石,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殿内壁画。

明代,受到净土宗教义的影响,水陆法会在民间大力推广,毗卢殿在当时是专门供奉毗卢舍那佛的水陆殿,殿壁所绘为水陆壁画,其原生语境为“以净土信仰引众”。水陆法会旨在围绕众生形成一个以佛法为中心的场域[1],因此其画面不仅将儒道释三教合流,还体现出当时的市井生活与民生百态。明代的水陆壁画在全国屈指可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后世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

毗卢寺两殿内壁画绘制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前殿,殿内正中塑释迦佛像,墙壁绘有佛教故事以及八仙过海、狸猫换太子等民间传说故事,面积为83平方米,画面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较强,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后殿为毗卢寺主殿,殿内四壁绘有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共计122平方米,绘有508位神祇人像,分成122组,每组旁有名号榜题。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繁而不乱,人物主次分明。诸神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全身神像,高约一米,其水平正对观者视线,全是精心之作;中上层神像依次减小,多为大半身。为了呈现出飘然欲仙、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画师在组与组、层与层之间用祥云分隔开来,展示出壮美辉煌的艺术效果[2]。

主殿壁画将儒道释三教人物互相融合,内容上并没有做特别严格的分割。东、西两壁以道教人物为主,采用了“千官列雁”的布局,殿内所有的神祇都朝向主尊彩塑(见图);南壁壁画因绘制于大殿南门一侧,画面分为东、西两段,主要表现人间百态;北壁是毗卢寺的后墙,因中部设门,壁画也被分为两段,以佛教题材为主,虽尺幅不大,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代北为上),与毗卢佛塑像相呼应,给观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从艺术角度来看,其绘画技法精湛、用笔用线流畅、设色纷繁瑰丽,成功地表现出神祇庄严而飘逸的服饰、丰富而细腻的表情与不同社会阶层鲜明的人物特征,营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佛国世界。从工艺角度来说,壁画采用沥粉贴金的技法,菩萨的头饰衣纹、武将的盔甲等凸出墙面,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然而,由于年代已久,壁画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石津灌区的修建,增加了环境的湿度,加速了大殿西壁的腐坏,再加上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专家学者,阴暗的大殿和脆弱的壁画不堪重负,壁画的保护越来越刻不容缓[3]。同时,珍贵的壁画鲜有人知,更多限于业内专家、研究学者的关注和赞誉。那么,如何增强壁画的影响力,充分发掘和利用它的文化价值?

二、保护与开发毗卢寺壁画的关键

1.重新诠释文化价值

毗卢寺壁画的文化意义在于人们对历史价值的认知,与过去对比,壁画的价值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作为研究明代文化的证据,不仅具有文物的价值,且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代表了先人在造物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在毗卢寺壁画的保护与开发中,要充分挖掘当前的时代价值,重新诠释其文化价值。

2.展示方式的延续和更新

壁画常年暴露于殿内,受空气、灰尘的日久侵蚀,很容易风化、剥落和褪色,加上人为因素,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毗卢寺壁画,需要改变其展示方式。

一方面,壁画依靠墙壁而存在,与建筑环境合二为一,单独欣赏壁画远远体会不到其氛围感与艺术价值,为了给观者以沉浸式体验,需要呈现完整的大殿,还原文化语境。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利用新科技增强传播力度,吸引大众的视线,增强社会影响力。在这个多媒体时代,仅靠传统的展示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三、VR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可对参与者直接施加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并允许其交互地观察和操作的虚拟世界的技术。”[4]近年来,VR技术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也随之运用到艺术、文物保护领域。特別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VR已成为文化遗产展览的一个热门媒介。2019年10月,巴黎卢浮宫推出《蒙娜丽莎:超越玻璃》,这是一款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虚拟现实体验,为达·芬奇巨作展的一部分。通过互动设计、声音和动画图像,用户能仔细观察这幅画的细节,比如木板的纹理[5]。同时,VR技术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201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就已运用VR技术进行数字博物馆建设,用高科技为人们展示故宫文化,拉近观者与文物的距离。2003年,云冈石窟就开启了数字化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VR展示系统,这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世界文化遗产题材的多人VR互动体验。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探索出丰富有趣的方式对艺术品进行展示,给予观者沉浸式体验,在兴趣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氛围,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是,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文物数量庞大,呈散点分布,受到当地资源与资金的限制,很多文物只是被相关研究人员所了解,大众并未能真正认识到它们的价值。VR技术以新颖的方式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打破时空的界限,将我国精湛的艺术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四、VR技术保护毗卢寺壁画的方式

1.载体:从二维到立体沉浸

VR技术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沉浸感,即对虚拟环境的主观感知。 VR技术将体验者的感官延伸到虚拟环境中,体验者的感官系统会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对虚拟环境中的感官反馈做出反应。

虚拟现实技术让博物馆、美术馆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大拉近了文物与观者的距离,虚拟现实被用来让游客体验一个不可再进入的空间中的旅行。位于西班牙的圣奥古斯丁教堂于1964年毁于大火,这座废弃的教堂陷入了废墟和年久失修,经过创建3D建筑模型、利用Dstretch对壁画进行数字修复,最终让用户使用虚拟现实耳机访问曾经古代教会宏伟的建筑与精美的绘画。同时,它也被用作一种工具,绘画变得“生动”,允许参观者进入绘画和艺术家创造的世界。华沙起义博物馆利用VR将人们传送到二战街头,泰特艺术馆的《莫迪利亚尼VR》将参观者带到画家莫迪利亚尼当年在巴黎的画室中……

2015年毗卢寺启动了壁画数字化的工作,完成了一整套毗卢寺壁画的1:1复制,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保存了完整的壁画资料。但归于画面的平面复制,观者只能从平面的角度进行观赏,无法体会到殿堂的真实感。VR技术突破壁画平面的呈现方式,虚拟出三维的空间环境,让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首先,对毗卢寺的环境建立三维模型,建出整体模型后,根据寺庙园林的植被、建筑、石碑等不同材料质感进行贴图处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周围环境。场景模型处理好后,将建立好的释迦殿与毗卢殿置于环境中进行合并。为带给观者更好的视觉感受,将两殿壁画破损处进行数字化修复,殿内模拟出符合自然状态的光照条件,营造初步的代入感。其次,通过引导式探索,体验者将进一步投入毗卢寺寺庙的虚拟游览。借助VR装备,体验者不再限制于欣赏平面的复制壁画,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感受到寺庙的历史感与文化氛围。

2.体验方式:从单一到多元

VR技术承载了各种传感技术,可以预设各种反应动作,增加新的引导作用。2021年夏季,位于伦敦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举办了“好奇的爱丽丝”展览,探索起源、改编和重新发明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除了图文并茂的画廊、电影、海报、手稿和服装外,参观者还有机会沉浸在有趣的VR游戏互动中。

毗卢寺壁画的主要记录方式为文字、粉本、摹本,后来依靠照片、高清视频拍摄,记录了壁画的内容与技法,观者主要依靠视觉系统去体验。VR技术将壁画转化为文字、声音、图像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中,从而实现壁画的永久保存和保护。为了给观者提供体验艺术的新方式,还研发出具有触觉的Avatar VR 手套,可提供 3D 反馈以模仿触觉。另外,还配有壁画的解说音频,融合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元化感官体验,观者通过穿戴设备,具备更强的沉浸感与互动感。毗卢寺壁画故事情节丰富,不仅有佛教道教故事,还有诸如女娲造人、卧冰求鲤等民间传说,人物姿态飘逸,充满动感,神态各异,极具人文气息。如果将这些故事做成动态效果与观众互动,定会激发观者对知识探索的欲望,获得吸收知识的满足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VR技术,将壁画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进行推广。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游览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为体验者提供了不同的互动选择,使体验者在参观毗卢寺壁画时不再被动地观看,而是真实地进行交流和互動。

3.传播形式:从单边输出到群体参与

中国古代壁画多为寺庙、宗祠与墓室壁画,以宗教宣传、歌功颂德、记录史实为主。在VR技术的推动下,壁画的传播方式逐渐向以人为主的参与互动模式转变。从壁画保护的角度而言,无需考虑游客数量的增多对大殿带来的损害,同时能够扩大壁画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大众来了解毗卢寺,为古壁画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技术手段。

通过V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结合以往壁画的传播方式,可将毗卢寺壁画的VR体验逻辑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始”,在这个阶段,体验者通过辅助设备分别进入虚拟的释迦殿与毗卢殿,通过虚拟主持人的解说,了解毗卢寺壁画的过去和背后的故事;二是“探索”,在初步印象之后,实验者更熟练地控制他们的感官交互。这时,他们就可以开始自己捕捉各种细节信号,用自己的判断进一步了解毗卢寺壁画;三是“回味”,探索结束后,实验者的感官回到现实世界,而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会让整个探索过程如临其境,进而对毗卢寺壁画产生深刻印象,从而完成整个观赏的过程。

五、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逐渐消除人们的信息壁垒,距离不再是人们的障碍,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学习、体验技术的进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周游全球,用户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的氛围,同时避免了人挤人的尴尬,为需要研究或欣赏文化遗产的用户提供了便利,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与资金。

“VR+毗卢寺壁画”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毗卢寺壁画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VR技术的沉浸式和交互性的特点,不仅可以解决疫情下人们出行受到的阻碍问题,还能增强公众对毗卢寺壁画的兴趣,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被公众了解,真正推动保护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宏蕾,伊宝.“大五台山”视域下的水陆画系统——繁峙公主寺与河北毗卢寺比较研究[J].五台山研究,2021(04):48-53.

[2]石永士,王素芳.毗卢寺壁画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3-35.

[3]薛惠娟.毗卢寺壁画保护亟待求解[N].河北日报,2010-07-08(010).

[4]《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电工技术基础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80-381.

[5]Charlotte Coates. Virtual Reality is a big trend in museums, but what are the best examples of museums using VR? [EB/OL]. (2021-07-31). https://www.museumnext.com/article/how-museums-are-using-virtual-reality.

作者简介:

陈帅(198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壁画理论研究、文化遗产研究。

孙可(1991—),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壁画理论研究。

王舒(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壁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VR技术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生产方式
动画技术在室内设计表现中的新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