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脱贫攻坚的历史壮举和精神风貌

2023-05-30 21:39高静
骏马 2023年2期
关键词:纪实性纪实内蒙古

高静

读罢《内蒙古好故事——内蒙古的脱贫攻坚壮举》一书,身心为之震撼,与其说是这本书的艺术价值使然,不如说是这本书给予人的精神力量和反思分量更大,其记录历史、反思社会实践经验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精神文化,是值得我们颂扬和贮存的。这本书由裴聚斌主编,包括十五篇纪实性故事,是内蒙古社科联2020年社科普及重点项目的子项目成果。

纪实性文学,近些年也称“非虚构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方式。《内蒙古好故事》的主题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它真实地记录了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干部带领各族群众在几十年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千百万干部群众同贫困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展现他们不忘初心、团结一心、携手攻坚的伟大壮举和精神风貌,讴歌了他们在扶贫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无限的创造力及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发展开启了正本清源、德艺双馨、文质兼美的文艺生态发展之路,文艺界的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创作也逐渐改变了浮躁而虚无的风气,开始更多关注宏大主题及社会民生,呈现出弘道养生、健康发展的新气象。这些纪实性故事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文艺“代表时代风貌”的作用。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当下文学的首要任务。在追求现代化和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要面对我们的历史,使我们历史的记忆和未来合理相接。“脱贫攻坚”已经成为今天的历史记忆,这些纪实故事的重要意义是,它们记录了历史、总结了经验教训,具有传承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价值。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地理气候差异大、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多样复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该书尽力做到了既有宏观展现,又有微观描述,全面地从东到西、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牧区,对不同条件不同举措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全书以爱国主义为主线,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使内蒙古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这是留给历史的珍贵资料,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边疆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在我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再一次印证了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初心,亦可见其具有能干大事的惊人力量。记录这种时代音符能够更广泛地震撼人、感染人、教育人,使广大干部群众信念倍增,干劲十足,跟党走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有力。创作者紧跟时代步伐,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了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应该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和人民的尊重。这也体现了文艺越来越注重与国家社会发展气象相结合,开始逐渐回归传统上来。

从艺术方法看,纪实文学文风朴实是一大艺术特征,即要忠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内蒙古好故事》就是以非虚构、全纪实方法展开叙述,数据详实、材料丰富、人物生动,关注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心百姓苦乐冷暖,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为读者树立了时代楷模和榜样,不仅给予人精神力量,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这十五篇纪实性故事各自独立,集合起来便形成一定的体系与规模,一定程度上再现出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役的概貌。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内蒙古的脱贫攻坚壮举是宏大叙事,涉及内容丰富,人物众多,脱贫的类型与个案、地区与行业、办法与措施复杂多样,而仅选择部分小故事连缀在一处,很难形成浑然一体、波澜壮阔的架构和气势。

然而,这些纪实作品的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精神价值和努力寻找的創新创造活力,发挥着凝聚民族整体、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族进步的重大作用,其思想价值应该肯定。从文艺作品审美反思角度看,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的纪实性故事的精神情感力量也给当下文艺创作“写什么”“怎么写”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责任编辑 晋铭

猜你喜欢
纪实性纪实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砚边纪实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可爱的内蒙古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爱在内蒙古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