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录片中的叙事策略与创作研究

2023-05-30 05:06张嘉艺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秧歌纪录片文物

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传承人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对非遗的保护,实则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是一个关于国家、民族的记忆。因此,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时,选取的拍摄对象应该遵循真实性原则,深入了解其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物的真实情感,讲好接地气的中国故事。

一、非遗纪录片在发展和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题忽视了人文关怀

一部分非遗纪录片导演为了适应国际化,去少数民族地区寻找题材,拍摄短片。为了能够在内容和题材方面迎合西方评价体系以及满足人们追求新奇另类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导演偏向于拍摄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省级市级的非遗项目,导致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对于真正隐藏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人或者其他非遗传承人不闻不问,所以创作者需要静下心来寻找好的题材,并进行田野调查,而不是随波逐流。很多创作者在拍摄时,都会寻找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在拍摄时会过度注重非遗的表演或者创作的过程和特点,忽视了这一高超技艺背后遇到的问题和一系列困难,从而忽视了人文关怀。

(二)过度地真实再现,缺乏亲和力

我国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相对较晚,而较早开始研究人类学纪录片的作者大多数是新闻工作者,他们由于职业素养与要求,无法摆脱新闻创作的束缚,认为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必须遵守,这虽然符合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但带来的传播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也有一类纪录片学习模仿《望长城》的拍摄手法后,片面地追求长镜头和跟踪拍摄的手法,盲目追求纪实性,使得影片整体节奏拖沓,观众看的也一头雾水。目前有很多非遗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性、纪实性,使用大量的长镜头,虽然现代设备的更新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便利,例如无人机等的使用,但是表现手法依旧单一和乏味。在内容方面,有些纪录片缺少田野调查,不能够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与非遗传承的真实现状,缺少感染力、亲和力,以至于不足以打动观众的内心。

二、非遗纪录片的叙事技巧探讨

(一)平民化视角叙述,引发共鸣

随着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观众逐渐喜欢有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的影视作品,因此,平民化视角叙述也是创作的重要趋势。通过运用平民化视角语言画面的传递,就要结合群众生活,从大众审美出发来注重生活性与共鸣性;另外,要充分展示出人与非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记录传承手艺的同时,要把握好呈现的任务,每位传承人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对传承的责任感应该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共鸣;在内容方面,更应该考虑以内容为中心的作品,从刻板的记录转变到有血有肉地塑造形象,以及生动形象地讲好故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国际顶级修复专家们,他们卸下主角的光环,认认真真地修文物,严谨、专注、耐心等态度深深地打动着观众。修文物是古今的对话,也是与未来的对话,因为在未来,还会有无数人来观摩这些文物,而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记忆。又如贺亚莉导演的《传承》,也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主题的,拍摄了传承人们真实切实的故事与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用平民化的视角叙事能够潜移默化地给观众传递文化精神,从而引发共鸣。

(二)把握叙事节奏,让悬念带动情绪

在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影片的叙事节奏,故事性的叙事方式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慢慢接受纪录片的内容,沉浸在既有趣,又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世界中。悬念是指通过某种设置,使人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一种期待,这种期待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这也是创作者的一种处理方式,例如可通过特写镜头的罗列,将要展示的主体呈现出来,并且在时间上有交错感,也可通过音乐和同期声来把握叙事节奏,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引起观众的注意,使其有看下去的欲望。《汾孝秧歌》的开篇有一段汾阳秧歌的表演,主要展现了三种不同的秧歌表演形式,镜头中,每一种形式展现的时间不长(图1、图2),但这样精彩的表演为后面的传承人老爷爷对汾孝秧歌的完整介绍进行了铺垫,引发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三)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可观性

纪录片真正的感染力与可观性源于真实,往往不需要过多的解说,拍摄者通过田野调查,真正融入要拍摄的集体后,真实记录即是最好的故事,也就是说,纪录片所记录的是生活。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总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传达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力量。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都需要匠人精神,去完成学业和工作,保持高度的严谨和十分的热情来对待生活。在《汾孝秧歌》这部纪录片中,采用傳承人张丕基的同期声采访来展现纪录片的真实性,讲述地秧歌的三种表演形式,腰鼓、小锣、花棒以及他们的穿衣打扮,汾孝秧歌的历史和由来(图3),以及老人在结尾时表达的自己内心真正的感慨与期待(图4),这些具有故事性的画面,加上穿插的张丕基的口述采访,既增加了影片的纪实性,也可以让观众了解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地秧歌的人文情怀,以及传承的不易,有利于加强观众对流传至今的汾阳和孝义秧歌文化的认识,促进秧歌这种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非遗纪录片的意义与价值

(一)促进非遗文化传播和传承

非遗类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的基本任务是将文化有序且尽可能永久地传播下去,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任务的重中之重。纪录片的出现,能够记录各种艺术表演方式、手工制造业、雕刻等技术的过程,还能通过记录的方式,广泛传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通过对影片的观看,希望能够给观众在视觉上带来直观的感知和深深的思考,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有所了解和思考。《汾孝秧歌》就是在展现汾阳地秧歌的同时,呼吁大家对地秧歌这种文化的关注,通过记录传承人老爷爷给徒弟的讲解,以及对秧歌表演团队排练时的指导,让人们慢慢了解什么是地秧歌,产生兴趣后,了解了地秧歌表演的深刻意义,促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二)挖掘古人智慧与工匠精神

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在拍摄过程中,一方面是记录非遗文化,另一方面是展现非遗传承人,挖掘传承人背后的感人故事,并且寻找到其与非遗文化的切入点。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对于许多人而言,故宫或许是一生只去过一次的旅游景点。但是通过纪录片,人们可以看到故宫文物修复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在人们通过屏幕看到那些古文物的面貌时,并不知道这样一幅画、一件陶器、一个钟表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天灾人祸。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复师,总是化腐朽为神奇,让人们能够一睹千年文物的原貌,观众还可以近距离地观看修复文物的过程,从而对故宫的文物有所了解,也对修复文物的技师产生崇高的尊重,认识到文物修复工作不仅需要后继有人,更需要后继有能人、有潜心者、有技艺开拓者。

四、非遗纪录片创作的提升路径

(一)多元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虽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极力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得人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逐渐提高,并且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可以投放于电视节目中,也可以投放于电影院;还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播放,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吸引国内外的人群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我国丰富的美食文化来展示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的,其在电视、互联网等各大平台播出,一时间,引起全国的美食潮流,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都能让人想到各种美味,也让外国人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食,感受到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因此,要增强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传播能力。人们在视频网站上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不同的观看者交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这也要求纪录片的表现形式需要朝着故事化的方向发展,其实有时对观众有较强吸引力的往往是精心设置过的情节和细节。当然,冲突的制造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有冲突才有看点,纪录片本身就枯燥,若没有一点矛盾和冲突,会使人们失去耐心,冲突反而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影兴趣,提高纪录片的感染力和生动力,使观众一步步地在情节展现过程中慢慢触摸到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

(三)多角度、多镜头的叙事

在记录画面事件时,长镜头最大的功能就是真实地记录现实,长镜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在非遗纪录片中,大量长镜头的使用能够将传统技艺的传承过程或表演过程更加详细地记录下来,把某个片段的完整过程展现出来。特写镜头也是非遗纪录片常用的镜头之一,被拍摄的主体充满整个画面,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某种技艺或表演的细节,缩短了观众与被拍摄主体的距离。恰到好处的特写镜头,能够给人以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既可以展现传承人的面部表情,也可以展示某一具体的形象或者某一动作的方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汾孝秧歌》中傳承人在讲述敲小鼓的手指动作时,运用特写镜头可以更好地让观众看清楚怎样握住才能弹出声音(图5),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当然,也可以适当地使用空镜头来渲染情绪和气氛,环境是人情感的延伸,观众的情绪也会受到空镜头的影响。

五、结语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精神性与特殊性,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方式具有文字记载所不具备的直观特性,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能够引起注意,因此,非遗纪录片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纪录片同电影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非遗纪录片需要不断调整叙事策略,不断创新,以更好、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出非物质文化的艺术魅力,适应新的媒体平台与新的传播环境,以及满足观众的需求。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也应该多注重用优质的画面、多变化的拍摄角度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审美感染力,树立以内容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从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陈小娟.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问题与表达创新[J].当代电视,2021(10):79-84.

[2]申园园.非遗微纪录片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3]徐丹华.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D].浙江传媒学院,2015.

[4]王颖.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5]高芮.“非遗”类纪录片叙事艺术[D].河南大学,2016.

[6]毛奕鸥.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方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7]张舒淇.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朱荣清,钟欣颖.非遗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策略研究[J].电影文学,2022(13):14-19.

(作者简介:张嘉艺,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新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创作)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秧歌纪录片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昌黎地秧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