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2023-05-30 18:43陈铁夫王乾郑茗鸿
国际公关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社会工作青少年

陈铁夫 王乾 郑茗鸿

摘要:当前阶段,互联网已在社会各领域深度渗透,社会公众生活深受互联网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为社会公众的购物、交通和信息浏览等行为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随着公众对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加深,网络色情、赌博和成瘾等问题也开始蔓延,严重危害着社会民生。以网络成瘾为例,此项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显著上升。因此,社会领域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给予一定关注。本文立足社会工作视角,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加以研究。

关键词: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工作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在社会领域的普及,使得社会公众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依托互联网技术,公众在获取信息、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时更加便捷,且随着手机、电脑等设备功能的愈发多样化,更是加深了公众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但物极必反,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一些负面问题也开始滋生,对于部分自制力差的青少年而言,其在应用互联网阶段很容易衍生出网络成瘾问题,影响学业和正常生活,故需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基于问题特征,寻求解决方案,以保障青少年的正常成长。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概述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类型

青少年网络成瘾表现形式多样,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关系、色情和游戏成瘾。第一,在网络关系方面,表现在青少年频繁使用交友软件,在与虚拟网友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与其建立感情,进而鲜少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将网络上的“朋友” 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重要,进而沉迷于网络聊天;[1]第二,从网络色情成瘾来看,相比于成年人而言,青少年生理尚不成熟,且自控能力较弱,故其十分容易被網络上的淫秽图片、视频和话题等诱惑,进而沉迷于色情聊天和色情网站而难以自拔;[2]第三,从网络游戏成瘾来看,当前网络游戏类型众多,青少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会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游戏上,若青少年沉迷于不良游戏,则其认知可能会出现严重扭曲。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不单由青少年自身因素决定,同时也深受网络、家庭和社会因素影响。

其一,从网络因素来看,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并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迎合了青少年“自我表现” 的需要,在平等双向交流的平台上,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认可,使“叛逆性格” 得到肯定。

其二,从家庭环境因素来看,当代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民主权威型。在此种教养形式下,父母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普遍较高,父母主要是在与青少年的平等沟通中得到尊重。当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民主权威型父母往往会耐心倾听其烦恼,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青少年一定的建议。而此种情况下,青少年也鲜少会沉溺于虚拟世界;[3]二是独断专制型。在此种教养形式下,父母认为青少年是自身的私有财产,要求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应无条件服从要求。即便其所提要求不合情理,青少年也不敢进行反抗。由此可见,在此种教养方式下,父母和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两者之间也鲜少进行交流,青少年没有被尊重的感觉,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三是溺爱放任型。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加,溺爱放任型父母数量也在显著提高。在此种教养形式下,青少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其所提的一切要求,父母都会有求必应。长此以往下去,青少年很容易形成任性、唯我至上的不良习性。综上所述,青少年对外部环境认知能力不足,且因缺乏家庭指导,很容易嗜网成瘾。

其三,从社会因素来看,一方面,当前移动端设备已然成为青少年进行网络学习的关键工具。且疫情当下,青少年只能通过移动端设备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制度提倡“去人性化”,初、高中学校普遍以成绩好坏对青少年进行评价,只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忽视了其娱乐和交往需求。在此种情况下,青少年往往会寻求其他方式以获取认同。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危害不仅体现在对其人际交往方面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时还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详细来说,其危害可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成瘾严重伤害了青少年的身体。青少年在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游戏、聊天和娱乐时,往往会压缩吃饭、睡觉和锻炼的时间。长此以往下去,生活作息就会变得混乱,睡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身体发育速度受到限制;其次,网络成瘾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因过于沉迷虚拟世界,导致青少年的生活普遍日夜颠倒,睡眠长期不足,导致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显著下降,甚至是荒废学业;最后,网络成瘾会危害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由于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鲜少有时间和家人、朋友等进行沟通,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现实生活缺乏了解。同时,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出现人际关系障碍,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自闭症。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背景

首先,当前阶段互联网在社会领域深度普及,网民规模显著上升。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我国网民数量就已经接近7亿,相比于2014年增加了近4000万人。在网民数量持续增加的形势下,互联网和社会经济融合的深度也在愈发加深。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可知,在2015年增加的网民中,70%的网民使用移动手机进行上网,且在新增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就占了一半。

其次,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公众生活的深度融合,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数量也在明显提升,青少年上网时长显著增加。数据显示,青少年网民数量在网民总体数量中约占40%。从正面来看,青少年对互联网的兴趣点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网络发展和终端设备更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青少年利用网络的活跃度强、使用终端设备的频率高,使其成为接触互联网中不良信息的高风险人群。

但近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高速发展,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渠道。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19世纪末开始进入我国。[4]新中国成立伊始,受政治和历史条件制约,社会工作止步不前;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学学科建设工作的恢复,社会工作方得以继续发展;1986年,教育局要求部分高等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民政部门也开始鼓励单位干部参与在职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为其讲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2006年,我国发布的相应文件指出,应建设一批高标准、高专业的社工团队。相关部门以此为方向组织研究小组,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最后,青少年课业负担持续增加。虽然近年来教育领域提出“双减” 政策,指出要减少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培训机构。但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颇深,仍然过于重视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为其安排了大量的课业和“补习班”,直接压缩了青少年的自由时间。同时,部分家长对青少年期望较高,在其学业出现退步时,甚至会对孩子进行惩罚,直接加剧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在双重压力之下,青少年自然会寻求其他释放压力的渠道,而网络刚好成为其逃避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青少年在玩游戏、进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身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网络成瘾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意义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作用深远。详细来说,其价值可归结于两大层面:其一,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可防患于未然,全面提升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和提升自我调适能力等,进而优化其网络素养。但在社会工作具体进行阶段,应关注介入方式的合理性,制定具有超前性的工作措施,避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反复出现;[5]其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可帮助青少年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行为,在对青少年正确、积极的引导过程中,帮助其恢复到良好状态,使其重新回到校园生活。同时,在社会工作介入后,青少年自控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心理素质得到强化,更容易获得幸福感,进而实现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具体路径

(一)个案辅导模式

所谓个案辅导模式,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以单个青少年为对象,围绕青少年的个人具体情况,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案辅导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要关注青少年的个性,全面细致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出现的原因,帮助其摆脱网络成瘾困境,推动其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要以自身专业的理论和技能为依托,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取得青少年的信任,和青少年构建专业关系。[6]同时,社会工作者要以接纳的态度科学看待网络成瘾问题,在与青少年沟通时,要认真倾听青少年的问题,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感受,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待充分掌握青少年的问题后,社会工作者要合理评估帮扶对象的成瘾程度,确定工作突破口,巧妙运用个案辅导模式矫正其行为。当然,社会工作者在对网络成瘾青少年服务阶段也要调动青少年的家庭力量,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强化其戒除网络成瘾行为的自信心。

(二)团体治疗模式

相比于个案辅导模式,团体治疗模式以多个青少年为服务对象。在该种治疗模式下,青少年之间可以自由交流和互动以体验亲密的感觉。同时,青少年也可以相互接纳和帮助,进而更好认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网络成瘾青少年因长期脱离现实生活,普遍具有孤僻的性格,其在交际方面较为困难。故社会工作者可成立不同类型的团体治疗小组,调动青少年参与团队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转移青少年的注意力,减少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时间,循序渐进帮助其摆脱对网络的依赖。[7]与此同时,青少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能和小组内的其他青少年达成共识,产生心理层面的安全感。部分青少年在脱瘾成功后,也可利用朋辈间的积极影响,帮助和鼓励其他小组成员。

(三)社区参与模式

毋庸置疑,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期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为取得更为理想的介入效果,社会工作者需关注社区作用,积极寻求社区的帮助和支持,最大限度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深入社区,组织教育讲座,通过讲座为社区成员讲解网络知识,为其细致普及网络的优缺点,使其形成正确的互联网观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应在与青少年家属的交流阶段强化对网络知识的宣传力度,完善青少年家属的网络知识框架,使其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形成客观、正确的态度,并能运用自身的知识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加以引导。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对社区内的有效资源加以整合,强化文明上网宣传力度,营造安全健康的社区上网环境。

四、总结

现阶段,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互联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着关键的位置,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期间,受多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其学业荒废。基于此,社会领域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加以关注。近几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与社会各行业深度结合,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方面作用显著。故可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本文在阐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类型、成瘾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巧妙运用个案辅导模式、团体治疗模式和社区参与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建议,帮助青少年脱瘾,走出网络困境,使其在后续生活和学习中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奚婉,胡玉正.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应用心理学,2022,28(1):3-19.

[2] 许同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分析[J].科技资讯,2021,19(17):157-159.

[3] 黄雅雯.基于个案的网瘾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社会与公益,2020,11(12):32-34.

[4] 孙晓军.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抗击疫情社会服务工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2):2.

[5] 祝春兰,江黛苔.社会工作介入网络文明治理的价值与空间:基于对青少年工作者的调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20(1): 66-71+81.

[6] 游思宇.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其社会工作个案干预:以网瘾青少年苏某为例[J].法制博览,2019,(23):279-280.

[7] 黃丹.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4):88-90.

作者简介: 陈铁夫,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王乾,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郑茗鸿,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社会工作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