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书写

2023-05-30 14:50张含
今古文创 2023年2期
关键词:林语堂

张含

【摘要】 林语堂小说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符合中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和阅读情趣。本文从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作品的独特性三个方面论述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书写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挖掘作家林语堂内心深处对文化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探讨其作品的独特性。

【关键词】 林语堂;碰撞与融合;文化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2-001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06

林语堂可谓是中现当代作家中较为独特的一位,他“兩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1]。林语堂既熟知西方文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可以尽情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行走,毫无障碍。林语堂在国外居住三十年多,创作了很多作品,代表作主要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这些作品中既有对西方文化的书写,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其中包含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在中国受到侵略的时候,国家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林语堂力图通过英文写作的方式为国发声,并且在作品中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特殊年代,林语堂在异国通过英文创作来表达自己对文化,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关注,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文情怀。

一、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原因

林语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会牧师。林语堂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学习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林语堂曾就读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分别获取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他的住宅的风格都是中西兼容,他接受西方文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喜爱有加,住着西洋式的洋楼,有着中国式的花园。他的一生,是中西方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的一生,这不仅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在他的小说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更是随处可见。

林语堂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经历,以及他丰富的学识,使他能够客观地看待中西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1935年后,在美国开始用英文创作《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风声鹤唳》《京华烟云》等,这些作品中都体现了林语堂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思想。在这些小说中,都可以看到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细致的描写,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与赞扬。但是,林语堂又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完全赞同的态度,而是有保留地对传统文化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批判。在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林语堂也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他一方面肯定西方文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价值,但另一方面,他又对由这些物质财富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担忧,比如情感的丧失、人性的冷漠。总而言之,林语堂对中西文化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他能够在两种文化中找到平衡。正是因为林语堂中西兼容的文化态度,所以他的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中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情节。对于这些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林语堂处理得恰到好处,使读者能够接受,丝毫不觉得违和。

二、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表现

林语堂的小说充满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现实性以及西方文化中对上帝的信仰。它主要指的是人要关注现实中的一切,而不要活在所谓的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在林语堂看来,儒家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单纯地讲求等级秩序和礼仪制度的一种规范,儒家文化中蕴藏着人情味,它是贴近现实生活的。《风声鹤唳》这部小说就体现了儒家文化这一特性,老彭带着丹妮租房子,最后选择了放有棺材的旧宅,原因是因为他们资金有限,而这样的房子不要房钱。他们搬进不要房钱的旧宅后,丹妮又买来红纸,以及生活用品和简单的家具进行装饰,这段描写贴近日常生活,极具强烈的现实感。他甚至对这些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观照,认为这些生活与社会活动体现着生命的终极意义,呈现着宗教的特质[2]。杜维明在《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一书中就认为儒家的精神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其终极关怀是在凡俗中创造精神理想,“体现的是一种内在而超越的精神价值”[3]。而在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上帝观念是指信奉上帝,视上帝为人类的主宰,人们靠信仰而生活。在《京华烟云》中,曾文伯对现世的生活不管不顾,只依靠着“曾家不能倒”这个信念自欺欺人,他的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上帝观念不谋而合。他没有考虑现实的处境,没有顾及家人的感受,而是完全处在一个虚妄的世界里,灵与肉分离,让一个虚无缥缈的信念支配自己的生活。通过对林语堂小说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感知儒家文化的现实性和西方文化的上帝观念,这种文化的碰撞值得人深思。

儒家思想的简朴性在林语堂作品中的表现一方面指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小事,另外一方面指追求生活的简单。在《风声鹤唳》这部小说中,丹妮帮助难民写信,给生病的人找医生,钉桌椅板凳等,尽管她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她帮到难民就觉得自己有价值,是一个有用的人,她通过做这些小事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在闲暇之余,丹妮和老彭会一起散步,坐在小丘上欣赏落日,观看白云湖泊,享受着生活的安逸闲适。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的思维逻辑过度强调理性。逻辑和理性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上帝的事情归上帝管,凯撒的事情归凯撒管”。《风声鹤唳》中的凯南,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接受她的丈夫博雅的追求,两人结婚之后,却发现彼此并不能和谐的生活。凯南虽然婚姻不幸,但是她依然保持理性,不哭不闹,坚持生活,并且继续享用她嫁给博雅以后所得到的财富。对于博雅,凯南再也不闻不问。凯南的这一形象,就是西方思维逻辑理性的具体体现。

道家文化是我国先秦时期产生的一个思想流派,也被称为老庄学说。道家文化崇尚自然,讲求顺其自然,也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中的姚思安,是一个具有道家文化思想的典型。逃难在即,对自己的仆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谁要抢什么就让他抢去,你们保命要紧。[4]在乱世,姚思安的处世态度,并不是遇事据理力争,而是完全顺其自然。虽然姚思安遇事的这种态度趋于消极,但在当时却是智慧的化身。在老年,为了追寻精神的升华和情境,他不顾儿女亲人的劝说,毅然决然云游四海将近十年,归来后仙逝。在去世之前,姚思安内心已经是无所牵挂,因为他早已看透尘世。《风声鹤唳》的丹妮在向老彭述说自己在舞厅做事的经历的时候,包括自己收钱、收礼物、和男人跳舞,同居,丹妮的心里是诚惶诚恐的,可是老彭却回答她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让丹妮有了信心。老彭的回答,也足以说明老彭对待事物的态度是顺其自然的。反观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强调适者生存,适应了环境才可以生存下来,也注重竞争。《京华烟云》中的牛素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她嫁到曾家以后,不管是为了生活琐事,还是金钱利益,争来斗去,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最终婚姻也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中。从她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中适者生存的影子。总之,道家文化的顺其自然和西方文化的适者生存是截然不同的,在林语堂的笔下,却让如此不同的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成为作品的闪光点。

近代以来,中西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国内的新式女性开始追求自由独立,中西文化也由此走向融合。《风声鹤唳》中的丹妮,就是受到西方男女平等思想而追求自由独立的新式女性。在无意得知自己深爱的男子博雅是一个薄情郎、伪君子时,虽然这只是一个误会,但是丹妮却选择毫不犹豫地离开,“你玩你的吧。我曾经是你的姘妇,现在我不当姘妇了,不伺候你,也不伺候任何人。跟香云去吧,她需要你……你不用怕看我。我马上要走了。”[5]面对感情的背叛,丹妮多么决绝的追求做人的尊严,自由与独立。[6]《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虽是道家的女儿,但是她的性格并非完全忍气吞声,她也有勇有谋。木兰没有像当时的其他女孩子一样裹脚,而且也上了学堂学习新思想。她不认为女孩子就要规规矩矩,男孩子就可以坏。她追求自由,觉得自己上街玩耍并没有错,所以当她的哥哥在街上看到她在街上玩當众打她的时候,她就不服气,据理力争。从木兰身上可以看出,她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对男女平等的渴望。在林语堂笔下,他将西方男女平等思想和新式女性追求自由独立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耶稣拯救万物生灵,被看作人类的救世主。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教文化强调慈心,也就是佛心,要大慈大悲,尊敬万物众生。正如赵朴初所说:“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7]。在林语堂的小说中,基督教救世主情怀和佛家人道主义情怀相互渗透融合。《风声鹤唳》中的老彭,为了救助难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带馒头分给难民吃。为了让处于弱势的妇女和她的三个病童吃到馒头,他把重新买的馒头迅速放到妇女的膝盖上,然后马上跑开。尽管他自己的处境也很艰难,但是他没有只顾一己之私,而是一直抱有人道主义情怀,尽自己的能力去救济难民。丹妮受到老彭的影响,她也竭尽所能救助难民,被大家称为漂亮的“观音姐姐”。苹苹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是难民中的一员,她得了肺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丹妮很细心地照料她,并且买药给她治疗。丹妮身上也具有佛家的人道主义情怀,在难民眼中,她就是救世主。林语堂在小说中通过文字的形式,实现了基督教救世主情怀和佛家人道主义情怀的完美结合。

在林语堂的小说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思想方面,在穿着外貌方面也有所体现。《风声鹤唳》有对老彭的描写,“他穿着旧棉袍”“他的穿着唯一受到西方影响的,就是那双特别宽大的皮鞋”[8]。还有对丹妮的描写,“她穿了一件细致的法国针织衫”[9],遇到玉梅以后,玉梅看到丹妮的现代胭脂和面霜,还有奶罩的时候,显得好奇而又迷惑。丹妮向玉梅解释,中国妇女很多年来都是裹胸,不让胸部裸露,现在流行把胸部显出来,又高又挺,男人喜欢这样,所以就要戴奶罩。还有对博雅的描写,“博雅穿了一套运动衫,法国绒裤和牛津运动鞋”[10],这是博雅从他叔叔那学来的英式打扮。罗娜也是小说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她的穿戴中西兼容,穿高衩旗袍,穿红绒鞋,懂得用唇膏和眉笔来打扮自己。林语堂对人物穿着的描述,可以看出来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知,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使这两种文化和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作品的独特性

林语堂的作品畅销海外,深得海外读者的喜爱。他的小说《京华烟云》多次提名诺贝尔奖,《风声鹤唳》被誉为中国版本的《飘》[11],还有很多其他作品,比如《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等等,都在海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见其作品的魅力无穷,这也说明林语堂通过作品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林语堂通过他的小说向西方人传播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也精通西方文化,对西方社会很了解,进行创作的时候能够把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着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和习惯。尽管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林语堂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和西方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林语堂小说的创作思路对当代文学以及比较文学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启迪意义,林语堂也因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人物。

林语堂作为一名作家,不仅为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也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林语堂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深厚的背景,所以他能够自由地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大家。林语堂小说阐述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都是经过他西方的逻辑思维思考并选择的,他的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融合的产物。在他的小说中,每个人物角色都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彩,但每个人物角色又同时带有西方文化的特征,使得西方读者能够自然地接受他的作品。总之,林语堂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兼具中西特色,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林语堂去世之后,海外各大报刊以及台湾的报刊都报道了他对中西文化学术界所做的贡献。《纽约时报》说:“他向西方人士解释他的同胞和国家风俗,想望,恐惧和思想的成就,没有人能比得上。”[12]可见,林语堂以对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写法,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四、结语

林语堂的身世背景、教育经历及文学成就使他成为20世纪沟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何处理好这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对作家来讲十分关键。本文从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原因出发,详细分析了林语堂小说的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现象。他用独特的笔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出现在作品中,一方面向西方读者展现真正的中国形象,重塑传统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印象,一方面,又将西方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林语堂的作品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文化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如此,林语堂本人对文化的态度以及他独特的创作笔法和风格,对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林语堂与东西方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03):77-102.

[2]李艳.论林语堂对儒家文化的人文主义诠释[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182-185.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79:393.

[4]刘勇.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96-103.

[5][8]林语堂.风声鹤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202.

[6]王雪琴.林语堂小说中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7]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J].中国宗教,1995,

(01).

[9][10]林语堂.风声鹤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29.

[11]刘翔飞.论林语堂《风声鹤唳》的文化观照[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08):88-91.

[12]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292.

猜你喜欢
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