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桑园围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景观的历史演变

2023-05-30 10:48王春晓黄舒语
广东园林 2023年2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历史演变

王春晓 黄舒语

摘要:珠三角地区在水患压力下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基塘景观。其中的桑园围始建于宋朝,是中国古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基围水利工程之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采用考证法结合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桑园围的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完全自然,到顺应自然局部改造,再到以人工为主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了基塘景观系统的组织架构,分析了水利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聚落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文化景观特征。最后从水利系统发展对土地围垦的影响、基围管理制度对聚落格局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个角度总结桑园围景观演变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乡土景观;桑园围;基塘景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3)02-0046-06

收稿日期:2022-06-01

修回日期:2022-07-26

Abstract: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has formed a unique dike-pond landscape after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ssure of floods. Among them, Sangyuanwei was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preserv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ancient China. It has been selected as a World Irrigation Engineering Heritag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extu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on-site researc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angyuanwei is summarized, in which the landscape pattern has experienced from completely natural, to partially reformed, and then to artificial dominate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system of Sangyuanwei is decomposed and expounded, and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ettl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Sangyuanwei are summariz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impact of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development on land reclamation,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on settlement pattern, and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Vernacular landscape; Sangyuanwei; Dike-pond landscape; Spatial morphology; Historical evolution

桑園围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境内,始筑于宋朝①,是珠江三角洲水利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堤围工程,被称为“南顺江防之最巨”“粤东粮命之区”[1]。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河流众多,西、北、东三江汇聚珠江,数千年的泥沙沉积形成了冲积平原的地貌。由于区域内洪水频发,为了改造土地使其适应农业生产,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桑园围从最初的基围水利工程,逐渐发展演变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渔农混合的生产方式和基塘景观,并于2020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乡土景观,桑园围与周围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深度融合,形成了山、水、田、城一体的景观系统,在满足人们生存、生产需要的同时,也承载了古人对于生活的艺术追求[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基塘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如今基塘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景观格局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土地性质开始转变,基塘比例逐渐失衡,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破坏,甚至威胁到了区域环境与生态安全。桑园围的山水格局、基田水塘、河涌窦闸、聚落阡陌等景观要素是长期以来人与水互相适应和演化的结果,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迫在眉睫。

1 研究综述

基塘景观是在基围水利和农业生产的结合下形成的一种景观类型,也称“圩田”或“围田”,多指在沿海和冲积平原的低地上建立的保护土地、防范水患的一类堤围水利,本质上是本地居民出于生产、生活需要改造自然的结果,属于典型的乡土景观[3]。我国主要的基围水利景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江淮地区、两湖平原、安徽南部的巢湖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各地称谓与形式各不相同,珠三角主要称之为“基塘”“基围”等[4]。桑园围有着珠三角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基围水利和基塘景观,自20世纪50年代,其重要意义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此时的研究者多集中在历史社会学、水利学领域,基于对文献资料的考证,对桑园围的水利和社会发展进行分析。21世纪后,针对桑园围的研究有了更多视角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防洪与城市史、聚落布局特征[5~6]、人文景观与文化内涵[7]以及基塘水敏感设计对规划的启示[8]等。本文将以风景园林的学科视角对桑园围的景观进行剖析,梳理其景观演变的过程和成因,提出其景观系统的层级内容和特征。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桑园围景观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为珠三角地区乡土景观的保护提供依据,为维护沿海地区乡土景观的风貌提供一定参考。

2 桑园围景观的历史演变

2.1 汉晋至唐

西樵山是桑园围内最高山体,是桑园围形成的地理基础之一。在新石器时代,西樵山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衍生出考古学意义上的“西樵山文化”。秦至南北朝期间,西、北江的泥沙沿着西樵山、龙江山等海湾中的岛屿或丘陵沉积,形成沙坦,冲积平原日益扩大。随着三角洲沙坦的不断发育,唐代珠江三角洲的成沙范围已到南海。为防御一般的潮洪灾害,当地居民在靠近丘陵的边缘兴建一些短小分散的泥筑拦水基以阻挡潮水,捍护田地,即如今所说的“秋栏基”[9]。这些小围基为后来宋代堤围的整体兴建打下了基础,宋代的部分堤围就是在其基础上逐渐连筑而成。

2.2 宋元时期

桑园围自宋代开始修筑,合围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桑园围,海舟堡属之丫基,雍正五年,采石修筑,用石自此始”①,表明堤围的建设是桑园围形成的起点。宋代徽宗年间(1101—1125年),在当朝丞相何执中和广南路安抚使张朝栋的主持下,南海官山、太平、海州、简村、河清、九江、沙头、龙山、龙江、甘竹滩(其中龙山、龙江、甘竹今属顺德)等地居民开始修筑桑园围,抵抗水患。此阶段在沙田的基础上连缀长堤,始筑东、西堤,4年后再筑吉赞横基,堤内分为沙头中塘围、龙江河澎围、桑园围、甘竹鸡分围,广植桑Morus alba树,并逐渐发展完善。宋代桑园围的水利系统以筑堤为主,不设闸堵水,以甘竹溪方向开口自然泄洪,“围形如箕,腹在北,箕口在南,即甘竹与龙江龙山三堡地方为下流宣泄之区”②,整体为开口围。宋元明时期的堤围修筑并未引起政府的重视,处于一种“相对游离,各修各堤”的状态,堤围规模不一,在形式上多以遵循旧制,加固旧堤,以不与水争地为原则[7],自然景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2.3 明清时期

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为消除西江、北江倒灌之患,南海九江堡人陈博民率民众兴建了桑园围历史上著名的堵塞倒流港水口工程。此时桑园围完成了从开口围到闭口围的转变。明代嘉靖年间(1523—1553年),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扩大耕地成为首要需求,“迨元至明,下流香山、新会登出,淤积沙坦,圈筑围田”③。围海造田、挖田筑塘开始大面积出现,人们“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基下为池以畜鱼,岁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大者至数十亩。其筑海为池者,辄以顷计”[10]。随着自然条件出现变化,外河床不断升高,宋代留下的开口导致了积水和倒灌,故在洪武年间采取载石沉船,截流堵口,“取大船,实以石,沉于港口”④,缓解了激湍的洪水。围内北部、南部及西北均增加了大量的基围建设,景观格局由自然化转向人工化。这个时期的农业以果基鱼塘为主,人们通过挖土筑基种植果树,同时在凹陷的水塘中养鱼,以受鱼果两利,“往时龙眼遍野,亦生业之籍”便是果基鱼塘的盛况。

2.4 清中后期

清代中后期,气候不稳定导致了桑园围水患频发,政府对堤围的管理变得十分重视。乾隆嘉庆年间(1711—1820年),桑园围获得了中央朝廷许可的岁修款,在确立围内业户责任的前提下,官府直接对整个基围的修建提供财政支持。而此前只有浙江海塘能够获此“殊荣”。在乾隆甲寅年(1794年)经历洪水后,桑园围总局成立,负责总体规划和监修,从整体层面建立了完善的防洪系统。其中,沿内河两侧及子围分布大量的窦闸等水利设施以时启闭,同时建长度不一的子围以护田地。此时筑堤工程技术有了大幅提高,土堤大多被改砌石坡,换用石窦,筑堤数量大幅增加,“乡围益密……近数十年增拓愈多”⑤。围内以河涌調蓄天然雨水,即可容雨水,又可用于灌溉。面积较大的河涌在都堡中作为调蓄水资源的枢纽,如“简村堡之有大水,沙头堡之有人字水,大同堡之有禾婆水”[1]。这个时期桑蚕业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在“废稻树桑”的影响下,基塘的种植逐步由果树转为桑树。后续,桑园围逐渐形成了堤围、河涌和窦闸构成的防洪体系,从防洪、蓄水、调控等多个层面完善了水利系统。

2.5 近现代时期

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经济危机导致了基塘面积不断减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围内大围、子围的分布仍延续原有模式,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基塘面积进一步减少,基塘生产在农业改革时期一度处于停滞阶段。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原本承担水上运输功能的部分河涌逐渐退化,原有窦闸也逐渐被现代化水闸所取代。由于传统基塘模式生产力低下,为扩大渔业的经济效益,桑园围内基塘的基面不再承担种植的功能,转化成单一的集约型养殖渔业,基塘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简言之,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演变,桑园围的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完全自然,到顺应自然局部改造,再到以人工为主的景观体系(图1)。

3  基塘系统及其空间形态特征

3.1 基塘系统的基本组织架构

桑园围的基塘具有水陆交织的复合结构,包含了水利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聚落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依存。水利系统是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使得原本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成为膏腴之地,从而养活更多人口。西樵山一带土地最初为沙田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常遭水淹,远不及平原地带适合耕作。桑园围的水利工程修筑后,促使泥沙更大量地输送到河口以下地带堆积,使沙坦转变为适宜耕作的土地。

水利系统主要由堤围、河涌和窦闸组成,其中堤围和河涌都有较为明显的层级性(图2)。在水系统中,堤围加以防护,河涌用以调蓄,窦闸用以人工控制围内水位。多层级的防洪体系加强了桑园围在应对水患时的韧性,这种防洪蓄水机制对后来城市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变化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堤围可分为3个层级:大围、子围和基塘围。大围即防洪干堤,作为外部防线决定了桑园围的范围,抵御西江、北江的洪水,使得大面积围垦成为可能。桑园围的3处大围都修建于宋代,包括西樵山东西两侧的东基和西基,以及北面全围最高处的吉赞横基。三者因势利导,反映出宋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对于地形地貌的巧妙利用。子围一般位于大围之内,是防内河的堤围,有的由堡为单位修筑,有的由村为单位修筑,规模不一,用来保护修筑者的土地利益[11]。基塘围则是围成单个水塘的土堤。大围、子围、窦闸等单元分别承载了阻滞、传输、调控等功能,其不断发展,形成区域内完整的具有防洪、供水功能的水利系统。

农业生产系统和聚落系统是在水利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逐步形成的。桑园围内聚落与水相依,而人与水的关系以及治水策略决定了农业生产和村落的基本布局,成为聚落演变的决定性因素[12]。堡是桑园围水利组织的基本单位,《桑园围志》(1889年版)中对围内十四堡进行了记载,每个堡都看似一个岛,四面环水,犹如坞堡之城墙。堡的下级单位是村落,围内有记载的村落从明代万历年间的132个,增长到清代宣统年间的268个。宗族在村落的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2 水利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水利系统的核心功能有2个:一为“防”,通过堤围的建造防止洪灾,抵御水患;二为“疏”,通过子围和窦闸的设置实现区域内的灌溉和调蓄功能。在平面空间形态上,东西堤和吉赞横基3处大围形成桑园围的外部框架,子围受地势影响在南部和东部较为集中(图3)。根据地势,围内河涌体系分为上、下游地区,河涌的空间形态与子围在平面上没有直接呼应,而是顺应地形地貌,且和村落的治水范围有关(图4)。窦闸用于控制围内水位,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西江和北江水系两侧,西江水系一侧分布更为集中(图5)。内水和外水经由堤上的窦闸调节,灌溉用水经由上游的石窦引入围内渠系,降雨过多时则经过下游的石窦向外江排水。如今在西樵村、吉赞横基、龙江围、九江堡等处,仍有大量珍贵的古窦闸遗址,如吉水窦、民乐窦、石龙窦、武陵窦、石塘闸、探花桥闸、歌滘闸、河清闸等。

3.3 农业生产和聚落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桑园围内农业生产和聚落分布与宗族治水机制有着密切联系,桑基鱼塘这种农业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亦和水利息息相关。在空间形态上,聚落多沿涌分布,顺水而筑,或位于围内台地及高地,农业生产系统则以聚落为中心因地制宜的展开。围内农业生产空间和聚落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可总结为以下3种:

1)沿涌分布的棋盘型布局。聚落多沿堤围或河涌布置,堤围可为村落提供庇护,沿河涌便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以九江镇的烟桥村为例(图6),聚落以河涌为界限向北延展,建筑密集紧凑呈棋盘型分布,四周环以基塘,形成紧凑的聚落格局。

2)以塘或庙祠为中心的向心式布局。围内的大型村落以水塘或祠堂庙宇为中心,河涌和水道贯穿其中,形成向心式布局。以西樵镇的松塘村为例(图7),建筑多面朝中心水塘依地势层级展开,地势从中心水面到外围逐渐抬高,形成以水为核心的呈环抱之势。

3)分散的网状梳式布局。聚落以多条街道为主要骨架,沿主街生长出梳型街巷,建筑没有形成明显的团块,而是类似网格状分布。以翘南村为例(图8),聚落没有明显核心,布局较为分散,建筑与基塘紧密镶嵌,融于基塘的肌理之中。

聚落的布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建造的基本原则趋于一致:多利用自然环境和地形,以水适应为前提展开布局。

3.4 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

在水利、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基础上,桑园围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历史文化景观,主要可归纳为以西樵山为核心的游赏空间和以聚落为核心的生产和教化空间[7]。西樵山作为源远流长的百越文化发祥地和千古文化名山,明清以来,吸引众多文人雅士于此聚集,在崇山峻岭中打造出“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的游赏景观。西樵山被稱为“珠江文明的灯塔”“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宋代之后,随着堤围修筑,水患得到控制,人们的居住地逐渐向圩田转移,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基塘景观,和融合了广府文化及宗族文化的教化空间。桑园围的村落中分布大量的祠堂、庙宇、书院等空间,建筑群落中多有祠堂居前、民居列后的特征[13]。宗祠、神庙等核心祭祀空间多位于村落中央,或结合重要堤围的水口建设,占据着聚落中最重要的空间节点,迄今仍有大量遗存。桑园围的文化景观是珠三角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演变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有着不可替代的地域文化特征。

4  桑园围景观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水利系统发展对土地围垦的影响

桑园围位于西北二江流水夹击的低洼地区,水患严重,水利系统对于土地开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当地自宋代开始修建堤围,阻挡来自西江和北江的洪水。在大围形成之后,桑园围内河床才相对固定。泥沙随着河流被带到下游地区的顺德、香山、新会等地,促使人们在这些地区大规模开发沙田,进行围垦。围内的宗族如果能有幸占据水利上的有利位置,水路通畅且有基围保护,较少发生水患,则极易发展成大族;相反的,在水利中处于不利位置,则十分容易衰落[14]。随着堤围的不断稳固,更大面积的土地围垦才得以成为可能,而土地围垦的需要则反向推动了水利系统的完善。

4.2 基围管理制度对聚落格局的影响

桑园围共十四堡,自宋明开始形成了“各修各堤、东西不互派、南顺不互派”的传统。随着水患日益严重,堡之间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基主业户制度和科派制度相继建立,基围才逐步纳入统一管理。在各修各堤的管理制度下,子围和河涌的形态布局都零散、不成体系,村落之间一直存在着争斗和融合,极大影响了聚落格局的形成。在水利共同体形成后,这样的矛盾才逐步减少,聚落格局也慢慢趋于稳定。

4.3 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桑园围景观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基塘区的面积、形态以及农业生产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基塘区的农业种植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明中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基塘区开始扩大,此时的基塘以果基鱼塘为主,种植龙眼Dimocarpus longan等作物。明末至清初,桑蚕业的出现带来了农业生产的转型,桑基鱼塘迅速兴起,开始大面积取而代之:“九江之地如棋枰,周回三十余里,其黑脉者堤也,方方罫池塘也。……地狭小而鱼占其半,池塘以养鱼,堤以树桑”。随着丝织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到了乾隆中期,桑蚕业上升到了当地农业的主要地位,成为推动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热潮的影响下,桑塘区域不断扩大,遍布于珠三角地区,道光年间围内几乎全部区域已成“境内无稻田”的纯桑塘布局。近年来,城镇用地扩张迅速,部分村镇基塘的面积迅速下降,被转化为城镇用地及其他农业用地。伴随着渔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面比例大幅萎缩,如今围内的基面已经基本失去了种植功能,基塘比也从过去较为常用的“基四塘六”演变成了“基二塘八”,甚至“基一塘九”。

5  结语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与演变,桑园围最终形成了以水利系统为基础保障、以农业生产系统和聚落系统为主体的多层级水乡景观。桑园围景观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乡土景观,承载了地区人民与水共生的文化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和信仰。如今围内桑林虽已大都变为菜地、道路和建筑用地,但数万亩连片的鱼塘仍存在,每一处现存的窦闸、河涌、基围,都是人类与自然互相协调改造的历史足迹。这些要素对于维持乡村生态格局、延续地域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珠三角区域乡土景观活化与传承的重要参照。

自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来,如何最大限度保留桑园围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活化”赋予其在当代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城乡统筹中的主要议题。目前,桑园围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需要有全围范围的规划统筹指导。在行政区划上,桑园围地跨南海、顺德两区,需要系统性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合作;在保护内容上,需要水利、农业、交通等多部门的通力协作。2)需要资金和运营的支持。目前关于桑园围的工作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未来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运营,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是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3)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对基塘景观的原生性予以保留,更好地发挥基塘的生态和生产功能,也是未来城乡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仍需要探索兼顾地域文化与生态安全的保护开发途径,用来引导城乡建设有序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对水乡地域文化的原真性进行保留和传承。

注:图1参考《桑园围志》(1889年)、《南海县志》(1872年)等资料绘制;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参考文献:

[1] 明之纲,卢维球. 桑园围总志[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向荣,林箐.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J]. 风景园林,2018,25(9):10-20.

[3] 侯晓蕾,郭巍. 场所与乡愁——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乡土景观研究方法探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4):80-85.

[4] 郭巍,侯晓蕾. 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分析[J]. 中国园林,2016,32(7):41-48.

[5] 张智敏. 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桑园围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6] 席琦. 以圩田景观为核心的桑园围地区乡土景观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7] 傅俊杰,唐孝祥. 明清珠江三角洲桑园围地区人文景观类型与文化内涵[J]. 风景园林,2020,27(6):115-120.

[8] 孙传致,斯特芬·奈豪斯,格雷戈里·布拉肯. 基于基塘系统的珠江三角洲多尺度水敏设计研究[J]. 风景园林,2019,26(9):31-44.

[9] 赵绍祺,杨智维. 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10] 屈大均. 广东新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 何如铨. 重辑桑园围志[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 张智敏. 水患压力下的传统岭南水乡聚落形态解析——以珠江三角洲桑园围四村为例[J]. 建筑学报,2017(1):102-107.

[13] 席琦,郭巍. 广东桑园围乡土景观要素及其文化性[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6):32-36.

[14] 徐爽.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圍水利管理机制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王春晓/1988年生/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 518000)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区域景观

黄舒语/1997年生/女/四川宜宾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 518000)/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历史演变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澧水流域传统城镇街巷的空间形态文化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从分离走向融合:幼儿园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