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

2023-05-30 04:44岳铁艳
关键词:案例分析课程思政

摘 要:以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设计单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个维度。本文以《新视野视听说》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Solving problems(解决问题)& seeking happiness(寻找幸福)为例,依托单元主题词“金钱、消费、幸福”,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在Pre-viewing(课前)、While-viewing(课堂)、After-viewing(课后)三个环节,开展知识识记与理解,技巧分析和运用以及任务评价。通过单元教学案例分析发现,学生深刻理解了顽强拼搏的内涵,重塑了自身的精神状态,明确了时代担当,也更加坚定了以奋进者的姿态去争取幸福的信念。因此,以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认知目标分类;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2-0115-04

一、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

研究对象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一年级学生,他们经过第一学期听、读、写、译四项技能的学习,掌握了一些日常基础词汇,能够听懂日常英语交谈和语速较慢的音、视频材料,在日常交际中也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沟通,但是,听懂语速稍快、篇幅较长的音、视频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口语表达内容空洞,缺乏逻辑性,思辨能力薄弱,观点有时偏激。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围绕听、说技能传授展开,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思辨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形成正确的认识。课程主要以话题为依托,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三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融入语言、融入现实。

教学围绕口语输出,从Bloom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划分理论出发,以启发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手段,将课程思政融入语言和主题。根据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创造、评价的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划分如下:learning to know(识记与领会)——熟练应用习总书记发言词、相关党政文件及传统文化部分有关消费、金钱、幸福的表达进行观点表述;learning to do(应用与分析)——能够熟练应用回答问题的框架,即:思维导图—选择论点—丰富论点—运用关联词—总结,对金钱、消费、幸福做出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观点阐述。在阐述观点过程中,熟练应用支撑观点的手段,如举例、引用、摆事实、数据、个人經验等;learning to be(创造与评价)——用跨文化对比的方法进行思辨性解读,深挖中国文化元素,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与幸福观,使学生更加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选取主要从单元主题词和思政元素的挖掘着手。授课前,教师熟悉单元讲解主要内容:金钱决定幸福吗?消费决定幸福吗?幸福与什么有关?做什么可以让自己更幸福?由此,课程设计如下:

首先,通过主要内容梳理,确定单元讨论主题关键词“金钱、消费、幸福”。

其次,课程思政设计时,围绕主题关键词进行思考,从而敲定与主题关键词对应的思政元素。1.金钱决定幸福吗?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度,过于偏激。金钱能买来时间?健康?金钱不是万能的。重义、重德、自律、知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对待金钱应持有的态度。我们要鼓励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要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要以获得更高层次的追求为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而获得幸福。2.消费决定幸福了吗?消费不等同于幸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只顾一时的快感,摆脱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面对物质的充裕,有些大学生陷入校园贷等债务危机,要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3.幸福是什么?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树立奋斗幸福观。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如下:

最后,根据上述已确立的关键词,搜索相关素材。本处思政素材获得可在网络平台或学习强国、中国日报等APP搜索money,consumerism,happiness,strive(struggle)等传统和现代文化中金钱观、消费观、幸福观相关的中英文词汇。然后,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材料,如: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流行词、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人民谋幸福》白皮书、《吾国与吾民》《大学》《论语》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将思政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二、教学过程说明

课程教学主要依托《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版)教材第二至四册内容,共涉及16个单元。围绕“生活智慧”“信息时代”“情感与情商”“休闲娱乐”四个话题单位对教学单元进行重组,教师依托话题对学生思维进行价值引领。授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每一话题线下讲解两个单元,其余两个单元由学生在U校园平台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平台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并反馈学习信息。本文涉及教学设计为第一话题“生活智慧”中有关金钱、消费与幸福的探讨,涉及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三学时的讲授内容,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围绕viewing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展开。

(一)Pre-viewing课前环节

课前学生研读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世界幸福指数报告》,了解世界人民幸福感普遍降低的现状,激发学生对“幸福”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在接受调查的132个国家中,接近半数认为自身的幸福感没有变化或者下降[1]。那么,人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更加富裕了,为什么没有觉得更幸福,反而幸福感下降了?为回答这一问题,教师将《大学》《吾国与吾民》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阅读资料相关内容下发给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掌握英文关键表述,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上,师生从古代圣贤和西方学者思想着手,对金钱幸福观进行批判,即金钱或物质是不能决定幸福的。同时,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来获得幸福进行价值引领。

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按照由低到高排列[2]。人的最高需求即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潜力可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因此,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比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的幸福感更强烈,要鼓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目标,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而获得幸福。

课上活动设计可给出中文材料由学生猜测所读内容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哪部作品,然后尝试翻译成英语。可要求学生阅读段落,总结整理出主旨,引领学生轻金钱重内涵;可让学生课前在网络搜索资料,预先理解马斯洛层次理论讲述的内容以及各个层级的关系,让学生感受自己人生的追求是什么?应该在哪级,从而助推课堂的价值引领。为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中一些核心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这里将语言进行梳理,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也可安排学生用所列出的词汇回答问题“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y and happiness?”。思政词汇的熟练应用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

(二)While-viewing课堂环节

带领学生观看BBC视频“The Happiness Formula”,以视频中提到的消费主义为切入点进行背景介绍和价值引领。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指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消费物质或资源的一种形态。这种意义的消费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追随被制造出来的一种欲望满足,例如:身份、地位、荣誉感等。消费主义迫使一些人价值追求走向功利,而对新物质的不断需求和购买又产生了浪费。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引领着未来社会的主流消费趋势。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从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引领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取材于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结合报告中绿色消费的理念,根据关键词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现实生活中,绿色消费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积极践行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体现: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三)After-viewing课后环节

学生结合视频观看及在U校园平台自主学习的Supporting Viewpoints口语技能对话题“做什么可以让自己幸福”进行研讨。通过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对幸福真谛的研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形成全面、客观、辩证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为获得幸福而做好终生奋斗的准备。除了思辨能力的培养,这里还引用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幸福观”表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及北斗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实例)对学生进行价值思辨引领。

其一,全面、客观、辩证思维培养。以往学生用英语表达观点时,多表现出论据不充分、内容空洞、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首先将Supporting Viewpoints口语技能要点简单梳理,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What do you think people can do to make themselves happier”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勾画思维导图,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口头报告。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回答样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全面化、逻辑化,阐述问题更具说服力。

其二,对幸福真谛的探索进行价值引领。这一部分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引领学生带着终生奋斗的坚定决心和毅力追求幸福。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有关幸福的表述,并总结习总书记的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3]。《为人民谋幸福》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4]。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要带着永葆青春、民族不朽的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自己的梦想和中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打拼幸福人生。最后,以北斗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让学生深深体会民族奋斗精神,带动学生体会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北斗一号到三号,天南海北的建设者们汇聚科研建设一线,几代北斗人怀揣航天强国的梦想不懈奋斗,最终成功完成了北斗系统的研发。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服务着全球,造福了人类。在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指引下,当今大学生要勤学笃行、自强不息,去创造伟大时代,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课后安排环节,结合课上讲解和价值引领,为检查学生语言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句对“Do you know anyone around you who is striving for happiness”进行录制视频形式的口头报告,教师课堂点评。

三、教学测评

本节课是基于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测评,即通过语言和价值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U校园平台记录学生另外两个单元及慕课的学习情况(test what to know);线下:1.听力篇章考核。听力考核选取以“幸福”为主题,以客观反映中国特色和中西文化内容为主的文本,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产出正向的口语表达(test what to know);2.口语问答考核。首先,学生以抽签形式回答与“幸福”主題相关的10个问题中的1个,教师根据学生语言使用、语音面貌及口语文本输出是否具备“脚踏实地精神”来评价,教师依据学生语言、技能运用、逻辑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

(一)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1.学生对金钱、消费、幸福的正向价值观普遍认同。价值思辨引领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内涵,重塑了自身的精神状态和时代担当,也更加坚定了以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姿态去争取幸福的信念。因此,未来教学中,要继续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发展地看问题,在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中达到知行合一,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对口语技能运用熟练。分析话题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思考,体现思辨性。内容表述也更为深刻,逻辑更加清晰。

(二)对授课内容与方式的反思。

授课过程中,对话题内容(奋斗幸福观)的价值引领形成了大量文本、PPT、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价值思辨引领语料。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幸福观、古代圣贤对金钱的观点、绿色消费观、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等。这些语料为引导学生理性认知提供了依据,也可为广大教师进行价值思辨引领教育教学提供借鉴。但是,对学生进行价值思辨的有效方式、方法还要进一步探究,不要过于生硬,要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基于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还要进一步探索价值思辨引领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途径和方法。

(三)对课堂整体效果反思。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積极性很高,对幸福都有独到的见解,课堂气氛高度活跃。因课堂时间有限,学习成果无法全部展现。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话题的理解,课堂活动可延伸至课外。如要求学生将话题的观点和见解录制成口头演讲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交流QQ群,形成讨论风暴;也可让学生对《幸福终点站》影片节选进行配音,练习口语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幸福的真谛;还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员进行“幸福度调查”采访,小组代表整理后发布到学习平台,教师进行点评。这些活动的设置可有效延伸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充分挖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语

基于认知理论指导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使得课程教学思路更为清晰。通过单元教学主题词检索,利用媒体网络资源和国家领导人讲话材料梳理课程思政素材,鼓励学生运用思政词、句等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经过反复练习和多任务实践,学生语言表达、语言技能应用、内容表述逻辑性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学生普遍表现出以奋斗求幸福的决心,课程思政效果明显。

——————————

参考文献:

〔1〕联合国.2019年世界幸福指数报告[Z].2019-03-20.

〔2〕MASLOW A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04):370-396.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2022-06-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405562274773460&wfr =spider&for=pc.

〔4〕国务院新闻办.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EB/OL].(2019-09-22)[2022-05-31].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 x.html?id=15909807019825575286.

(责任编辑 王大奎)

Case Analysis of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Based on

Taxonomy of Cognitive Objective

YUE Tie-y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axonomy of cognitive objective,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is firstly conducted on the 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 and then integrated into knowledge impartment,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value-orientation. The study aims to practice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with the unit of " Solving problems, seeking happiness" from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View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ith the key words, the value-oriented elements are explor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reviewing, while-viewing and after-viewing, students are to remember and understand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apply the skill, and to assess the tasks. It is found with the case analysis that the students get a deep insight into a tenacious spirit, reshape their mind, ensure the responsibility they should shoulder, and hold their firm belief to strive for happiness with ambition. Therefore,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based on taxonomy of cognitive objective has a significant practical meaning.

Keywords: Taxonomy of Cognitive Objective;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Case Analysis

收稿日期:2022-09-22

作者简介:岳铁艳(1980-),女,汉族,硕士,河北丰润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JGY20200159)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课程思政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