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美丽与一座城相伴(外一篇)

2023-05-30 07:35方敏君
中国铁路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宜昌阳台

作者简介:方敏君,1962年生人,现供职于武汉局集团公司襄阳机务段。曾在《宜昌日报》《襄阳晚报》《武汉铁路报》《中国铁路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

在伍家岗居住的几年里,我一次次流连于江边,领略大江奔流的恢宏气势,想象着它跨越时空,穿过崇山峻岭奔腾向前的豪迈;感受着它越夷陵,过西陵,到伍家与我的目光热切相拥,在我身边汹涌澎湃的那份酣畅淋漓。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宜昌,一座浮在水上的城市,用它的浪漫与热情纵情在山水之间。从葛洲坝到猇亭,五十里长的滨江公园就是一条长长的画廊,移步换景,景景相连;连接着宜昌城的过去与现在,更展示着它的未来。伫立江边,看日出日落,潮起浪涌,一江微风在晨练者的身边、在自行车迎风飞扬的铃声中、在母亲与孩子甜甜的笑靥里、在爷爷奶奶联袂的臂弯里荡漾开来;带着每一个期望与梦想,带着祥和、愉悦、浪漫的情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绘上温暖的色彩。

总有一些美丽与一座城相伴。一个个清晨或黄昏,我漫步或骑行于江边。对岸磨基山、五陇山连绵而来,守望着隔江而望的城市;绚丽,喧嚣,繁华,凝聚成纷繁的人间烟火。山巍峨,树岿然,江水奔流;云起雾涌,青山黛影,烟雨朦胧;好一幅水墨泼洒出的长卷,在山那边,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

胭脂坝,一个美丽的名字,美丽的江心岛,是因为坝下桃花鱼的妖娆,还是因为昭君告别亲人,行至坝上泪洒香腮,桃花鱼用胭脂红染红江水,为昭君梳妆的美丽传说而留名。

“泛舟五陇外,停舟烟收涯。沙干浪痕细,湖静山影移”。这是冬天的胭脂坝,是古人眼里的胭脂坝。美好的事物总是能跨越距离的遥远,穿越时空,被远方的心灵触摸到。

夏季,往往一场滂沱的雨就迷蒙了胭脂坝,它似乎是来自梦里的缥缈,唯有一坝迷茫的绿意在江中沉浮。江辽阔,水湍急,白浪戏沙。

总有一些往事被一座城铭记。还是在这江边,一座雕塑,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铁锚凌空峙立,落日的余晖在红色花岗岩浮雕上涂上苍茫的血色,1938年10月,一串厚重的数字凝聚成磅礴的气势,讲述着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段凝心聚力不畏强敌的历史。仰望着它,那些生命依然鲜活,汽笛划破长空的声音穿透数十载的岁月,仿佛仍然在大江上回荡,无不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仰望它的灵魂。

宜昌大撤退纪念碑钢筋铁骨的浮雕,凝结成了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也将承载着宜昌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江风依然,阳光依然,山水依然,我们依然沉醉在这片熟悉而又亲切的大地上,聆听它深情的呼唤,我们是如此热爱它。

宜昌,一座从来都不缺乏浪漫的城市。春天,是滨江公园一年里最灿烂的时刻。登上水上观景台,可尽情观江豚戏水逐浪;看风筝乘风而起,越过青砖灰石铸造的古老天然塔,带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在阳光中起舞。

行走在江边,桃红柳绿,繁花似锦,林木高低错落有致。海棠、月季、杜鹃、紫藤花、玉兰花争相吐艳;梅树、桃树、樟树、樱花树、石榴树、杨梅树、紫薇树、桂花树、银杏树、枇杷树树树相连。树木掩映下一块巨石横卧其间,上面雕刻着三个大字:山楂树。抬头看去,林木间五棵山楂树依次排开,阳光下粗壮的树枝绿叶婆娑,挂满令人充满回味的果实。其中,为首那棵树从底部分出五根枝丫,相互缠绕,恋人般携手相拥而立,温情而又浪漫。

在滨江公园,美丽总会与浪漫邂逅。正如元宵节焰火晚会,火树银花,人潮涌动中,一个阳光男孩与一个清丽女孩擦肩而过的嫣然一笑,演绎出众多的热心人协助男孩在网上,在茫茫人海中,在这个城市寻找美丽爱情的浪漫故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波澜壮阔的长江边,一回首,蓦然,又有五棵高大的马尾松并肩而立在那里;沉静,刚毅,挺拔,展露出与众不同的风骨。它苍劲的枝干盘虬卧龙向着天穹,皱褶龟裂的躯干上无处不流淌着风雨打磨的痕迹,在四季更迭中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山河大地的苍茫。

秋天,似乎是属于银杏树的季节。满目的秀木中,银杏树用阳光为自己抹上一树辉煌,以它独特明亮的色彩点亮了江城。风拂过,落叶纷飞,如蝶起舞,落在地上依然艳丽。银杏树用它明朗欢快的色彩,为江城的秋天铺满一地如初的金黄。

宜昌,一座展开浮想,跨越时空的城市。一滴水,一滴水珠,从天空、从宇宙无垠的空间落下,勾勒出倾盆大雨,在两岸、在大江上幻化成浩渺烟波,最后凝结成江边三座金属的雕塑,仿佛三体世界里超越一切、战胜一切、无限完美的结晶。

我无不钦佩这座城市的想象。在这个水上城市,这个从天而降的水珠,汇聚成滔滔江流的水滴,承载着生命、技术与未来的水滴,永不干涸,亮晶晶地浮现在我们眼前。阳光在水滴上划过,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水滴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现实的,它的寓意,它固有的美如同凝固的闪电震颤着我的心灵。

穿过水滴,恍然有一种穿越浩瀚宇宙茫茫时空的感觉,正如此时江对岸的两座山峰,在这个角度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与联想。云雾缭绕中,两只老龟努力地昂着头蹒跚向前,苍老,坚定,逆流而上,不畏艰难地向着一个方向,向着屈原故里,付出千百年的时光。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想必老龟有灵,也感受到了屈子怀乡之情,要背负着那思乡的魂魄,连同那一腔悲愤与家国情怀回归故里,回到“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故土,回到香草幽兰的家园,这里云雾缭绕的山河是诗歌扬帆起航的地方……

江水浩荡,用它浩然之气滋养着这座城市和它的人们,用它宽广博大的胸懷、昂扬奋发的精神影响着我们。

大江奔流,穿城而过。在这数十里的江面上,五座跨江大桥随时都会与我们的目光不期而遇。此时,在我的右边是宜万铁路大桥,左边是伍家岗大桥,它那155米高、菊黄色的主塔高高耸立在长江两岸,两条粗壮的主缆斜拉索跨江而过。主缆下面,182根琴键似的钢缆索股伴着风的韵律、云的衣裳、雪的羽毛,用它那强劲的力量挽起1160米长的桥面,腾空而起。大桥下停泊着数十艘等待翻坝的货轮,它们庞大的阵势渲染出百舸争流壮观的场面。

一条江容纳了一座城,也容纳了万千美丽,我纷飞的思绪在它散发着芬芳的大地上纵情奔跑。

大江东去,桥凌空跃出,悬挂于天幕,张扬于天地之间,伴旭日东升,鹰击长空,月映大江;任惊涛骇浪,电闪雷鸣,骤雨滂沱,用它坚定的步伐纵身而过。

伍家岗长江大桥,就这样简洁明了地悬浮在辽阔的天空下,呈现出它迷人的简约之美,和磅礴的气势。

宜昌,一座城,迈开从容的步伐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向东……

阳台之上

我喜欢阳台,无论大小,不为别的,只因为觉得它是个与天相连的地方,站在这高高的阳台上,我伸出的手,谁能说触摸到的不是天呢。

虽然,我喜欢这方寸之地,但我不事雕琢,保留了它的淳朴自然,好让长风穿室而过,让阳光任意挥洒。

几年来,我在阳台下面的空地上种了许多的树,却唯独没有桃树,但那花儿在我心中已几度开放,灼灼其华,落英缤纷。那些树一个个仰着头,努力地向着天空,向着阳光生长,怡然自乐。于是,我也乐在其中。

站在阳台上极目望去,透过高高低低、鳞次栉比的屋顶,从南往西是一片黛色的山峰,叫羊祜山,树木葱茏依稀可辨。顺着山势极目而望,天青地朗之时,一座古塔跃然山巅,那就是襄阳古隆中的腾龙阁,山下就是当年诸葛躬耕之地,刘备三顧茅庐的地方。

尽管房屋阻挡了视线,但我知道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山和屋的中间,在城市拥挤的空间里,还有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汉江,一千八百年来伴随着襄阳这座古城滔滔流淌,演绎着千古兴亡的故事。

每当清晨或者黄昏,我爱独自站在阳台上。阳台不大,它的高度却足以让目光自由地驰骋,让心灵随意地散步,能观日月之变化,赏四季之风光。在这钢筋铁骨的高楼大厦中,阳台给了我这样一片天地。

黄昏的时候,耀眼的阳光浓缩成一颗红彤彤的火球,悬挂在遥远的天际,慢慢滑过高楼。而当那满天的霞光沉淀为浓郁的暮色,阳台也变得朦胧起来,与夜色融为一体。

首先暗淡了这黑暗的是对面低层楼房上的窗子,一盏又一盏的灯疏落有致亮了起来,星星点点,打破夜的寂寥。灯光使夜色变得柔美,为黑夜营造出了另一种氛围。一轮明月也就在万家灯火的簇拥下,笑盈盈地爬上树梢,漫步于墨蓝色的天庭,用那淡淡的清辉浸润那些仰望它的灵魂。于是,那一轮苏月跨过千年的时空,流传了下来……

下雨的时候,阳台上又是另一番景象:或细雨霏霏,或风雨交加。

初春的季节,更多的是和风细雨。推窗展望,是一幅烟雨朦胧的长卷。伴着那一丝新绿,空气里飘浮着一种清新的气息。凉凉的、润润的雨丝轻快地牵着微风滑了进来,在几盆花花草草上留下浅浅的脚印。

如果是夏季,雷雨将至之时,又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风蓄积起了无穷的力量,以一种看不见的姿势汹涌而来,驱赶着层层叠叠的云朵,刹那,空中就有了无数昏暗的羽翼急速掠过楼顶的壮观之象。狂风摇撼着大树,随意扭折着树的身姿,粗大的枝干被风任意撕扯得枝残叶落。一声惊雷响起,闪电肆无忌惮地划破了天空,骤雨铺天盖地泻了下来……霎时,天地之间,浑然一体,茫茫苍苍。漫天的雾气、漫天的雨水、漫天的声响搅在一起,仿佛要为这漫长疲乏的夏日打上一个令人振奋的惊叹号。

在夏季,还有一种风却是惬意的。白天,阳光从窗外涌了进来,尽情地展示着它的热情,可是,一旦夜幕降临,那风马上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撩动着窗帘,满屋奔跑。带着河水的清冽与凉爽,幽幽地淡了一天的暑气,淡了一天的疲惫,淡了无奈与烦躁,于是乎,有了一种“半屋清风半屋云”的自在。

冬季却是另一种景象,寒风不动声色地从四周挤了过来。于是,阳台门缝里有了狂风的怒吼,如狮、如虎、如狼;忽长忽短,尖利浑厚,摄人心魄。初闻此声不免惊疑,听之久后,便又觉得那声音如琴之悠扬,如号角之振奋,门窗震动更如战鼓擂动。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那声音借着风的臂力在阳台上冲撞、回旋,强烈时似烈日刺目,微弱时似暗香幽幽。

这就是襄阳,一座吟唱了千百年的古城,一座常常展示着“大风起兮云飞扬”之豪情的地方。

风走了,雨停了,雾却以另一种面目上场了。

雾起的时候,大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有一种雾不是遮天蔽日,不是混沌不开,它就缭绕在身边,却又挥之不去。说是雾不如说更像云,浓浓的雾或者说是云从阳台下漫了上来,贴着地板,跟着脚步浅浅地萦绕在身边,仿佛衣袂飘飘一般。俯身而望,浓郁的云雾围绕在几栋红色高楼的腰间,炼乳般涂抹开来,掩盖了外面的世界;满目都是这纯洁的颜色,于是,纷繁的思绪也变得纯净起来,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日出月落,我的阳台绕着太阳,绕着星空旋转。从秋风瑟瑟,落叶纷飞,到飞雪漫天的日子,阳台给我提供了一个感悟自然、聆听心灵声音的处所。正所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就看我们有没有那种心境了。

能说风景不在身边?那如梦如幻的景色,可以在充满渴望的路上,也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就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我喜爱阳台,更喜爱它外面的天空,喜爱那云卷云舒,鸟儿的自由与翱翔。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只是一如既往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苍茫、雄浑、绚烂、伟岸……

阳台在生命的漂泊中,为我送来了一路的风景,它本没有什么,却容纳了这许多。就像有位作家说的:“山水就在其中,美好也在其中,爱与生的秘藏也都在其中。”

那么,我也在其中。

猜你喜欢
宜昌阳台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小阳台
谁也看不见的阳台
湖北宜昌卷
云雾缭绕宜昌城
把宜昌建成受人尊重的城市
《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