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主帖+跟帖”的文本特征及其意义

2023-05-30 12:33雷莲
新闻爱好者 2023年2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

雷莲

【摘要】帖作为一种传播事实、意见和情感信息的文本,有着明显特征和重要意义。通过对网络媒体中帖文本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其在传播学中的重要意义。帖的产生和发展,目标指向是:不断地满足网民传播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需求。

【关键词】帖;文本特征;网络传播;理论意义

帖,是伴随网络媒体崛起而产生的一种信息文本形式,其文本特征明显,传播效果显著,在传播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帖指的是在网络媒体上针对某一事件和问题所发表的文章、言论以及跟随的评论。帖一般分为主帖和跟帖两部分,主帖是根据现实社会中刚刚发生的某件事、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第一个在网络媒体中进行披露并提出看法的新闻、文章或言论;跟帖则是网民根据这一主题帖反映的内容和观点进行评论或谈自己的感受。帖传播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意见信息和情感信息等。研究网络媒体中帖的文本形式,必须将主帖和跟帖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明晰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帖文本特有的魅力和意义。

一、网络媒体中帖的产生与发展

帖的产生和发展与网络媒体发展息息相关。网络传播中的帖,有研究认为起源于BBS(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意为“电子布告栏”,在国内一般称作网络论坛。世界上最早的一套BBS系统1978年诞生于美国的芝加哥,之后苹果机问世,开发出基于苹果机的Bulletin Board System和大众信息系统两种BBS系统。1981年IBM个人计算机诞生,次年Buss Lane 用Basic语言为IBM个人计算机编写了一个原型程序。其后经过不断优化,在1983年完成了个人计算机的第1版BBS系统——RBBS-PC。1984年美国的Tom Jonning开发了一套具有电子功能的电子公告板程序FIDO。

在我國,大约从1992年开始,创建了第一个具有看帖、回帖的交互服务功能BBS站——长城站。以长城站为起点,中国开始出现CFido,也叫惠多网。惠多网是点对点的网络,基本不能算互联网的BBS,但可以提供看贴、回贴、一对多进行信息交流的服务。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BBS,是1994年建立在国家智能计算机中心的曙光站。新浪网在2000年6月最早开通了新闻跟帖功能,其他门户网站随后纷纷效仿,先后开设了跟帖功能。如腾讯的“我要评论”,搜狐的“我来说两句”等。在此基础上,网易新闻经过技术优化,于2003年12月也开设了更为先进的跟帖功能。网易新闻的跟帖功能,不同于新浪和搜狐,用户不需要点击跟帖另起窗口,而是在新闻报道下方直接进行评论和浏览网友跟帖。不久,网易又在跟帖的设置上添加了可以直接回复网友的回帖功能。[1]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相继出现,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微博,主要靠发帖者粉丝的跟帖扩大影响。微博内容针对性强,文本简洁,传播速度快,社会上一有新闻事件发生或问题出现,微博大V就及时进行发布,常常会引来成千上万的评论、点赞和转发,从而形成讨论焦点话题。现在的网络传播中,跟帖的现象得到普及,跟帖的价值日益提升,如有的网站根据网友对感兴趣的跟帖点赞量进行跟帖排行,甚至出现了“无跟帖,主帖就无法显现价值”的评判。

综观之,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满足网民快捷传播事实信息、意见信息和情感信息等需求的过程。

二、帖的文本特征

网络传播中帖的文本形式,体现出如下特征。

(1)1+N式结构。在网络传播中,主帖和跟帖以“1+N”的结构模式呈现,即一个主帖与无限个跟贴结合为一体。其中,主帖主要是“就事论事”,提出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跟帖则依附于主帖进行“借题发挥”,对主帖的内容进行评判、联想等。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一体化,在舆情事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出现了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奇特现象:一则主帖出现,会引出无数的跟帖。这种结构具有互文效应。主帖与跟帖两个部分,看似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实则前后呼应,相辅相成。正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将一个事情或问题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

(2)多主体性写作。传统的新闻信息文本,作者主体较为单一,至多是一篇(或一组)报道几个作者一起署名,或是一篇报道再加评论,也只是几位作者。但“主帖+跟帖”的信息文本中,作者可能是成千上万个。形式的变化必然改变内容的性质。帖的多主体性,将文本的写作由传统的个体行为变为一种社会行为。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文章作者,体现的是作者自身的观点,即使是多个作者,在一篇文章中体现的也是一个观点,体现的是“一个脑袋”的思考。但在网络媒体“主帖+跟帖”的文本中,存在着一种社会性质的传播行为。在这种一个“主帖+跟帖”组合文本中,存在多个主体和多种观点,有时观点截然相反,文本生产中是多个脑袋在思考。这就说明,“主帖+跟帖”文本中,已经形成一个社会化的环境,多个主体在其中交流、争论,寻求事实的真相。

(3)动态性生成。从文本生成层面看,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是一种静态文本。静态文本一旦面世,就进入了静态模式,除了明显的差错,一般不再改动。而网络传播中的帖,则是一种动态文本,即它在主帖发布传播过程中,跟帖还在继续创建,并且这种创建过程在数量和时间上是无限的。还应该认识到,帖文本的动态生成,不仅仅是一个文本写作模式问题,更是一个文本生产活动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舆情事件发展的过程。帖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文本生产机制。

(4)情绪因素浓厚。传统的新闻信息文本,从客观事实出发,追求的是事实真相。网络传播中的帖有别于传统的新闻信息文本,它从作者的情绪出发,追求的是情绪宣泄和共鸣。帖作者生产文本完全是情感驱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人们之间交流的重要内容并不是客观事实信息,而是意见和情绪。这些帖文本带着潮水般的情绪在媒体中汹涌澎湃,又推动着事件不断发展,新的事件和内容不断涌出,事件催生着情感,情感催生着事件,事件和情感都在作滚雪球式发展。[2]

(5)开放性生产环境。由于技术和社会环境的赋权,网络传播中的帖生产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表现在:一是从技术设计理念上是开放性的。帖这种文本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其设置有跟帖等反馈和互动功能。这种跟帖功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二是跟帖作者在不违背法规规定和社会伦理的前提下,可以生产自己的文本,不管其与主帖作者是否熟识。三是主帖和跟帖之间、跟帖与跟帖之间观点可以不同,但它们可以同篇存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这种开放性生产环境,有利于帖文本的健康发展。

三、帖在传播学上的意义

形式语言学家认为,形式即内容。[3]帖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文本,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体特征上,更重要的是,它在传播学上的重要意义。在大众传播时代,经典的传播模式是“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的五要素模式,虽然后来经过学者不断改进、完善,但其基本性质没有变化。而随着网络媒体的产生,这个五要素模式开始被解构。其中,帖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传播学中的这一讯息传播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体上的突破。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本形态,首先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文本的单一性,形成1+N的形态。这种文本形态不仅仅只是体现一种文体学的意义,更是打开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者把持的封闭状态,体现出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气度和自由氛围,网民可以随意参与文本生产,表达意见。其次是传播过程与文本生产过程融为一体。网民跟帖的过程,既是文本的生产过程,又是内容的传播过程。

(2)传—受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首先是生产环节的变化,主帖主体是生产者,跟帖主体也是生产者,但同时这两个主体又是消费者,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融为一体。阿尔文·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产消者”在帖的生产和传播中出现。所谓产消者,托夫勒的解释是:那些参与生产活动的消费者,他们既是消费者(Consumer)又是生產者(Producer)。[4]其次是传者(主帖发布者)在信息传播中的权重下降,受者(跟帖者)在信息传播中的权重加大,这就颠覆了传统传播理论中以传者为传播活动主体而建构的信息传播模式,传者的行为价值由受者评判。德国接受美学创立者姚斯认为,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作者的作品一面世,作品就脱离了作者的控制,由受众来决定作品的价值以及作者的成就。[5]接受美学肯定了受众在赋予作品现实意义中所起到的积极、能动、创造性作用。帖文本在传播实践中为接受美学这一原理做了很好的注释。跟帖者的阅读和评论决定着主帖的内容价值和传播效果。帖文本形式的发展,体现出受者在信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3)传播中的单体行为变为群体行为。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内容和形式等要素,基本是按照传者单体的意志设计和施行的。而帖打破了这种模式,在文本生产中,由单体的行为变为群体行为。因为帖文本生产的开放性,使其生产行为突破了线上的局限,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可能。即随着传播交流的进行和需要,网民们由线上的发帖与跟帖的交流变为线下的相关行动,之后再回到线上交流,如此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这种线上互相交流,线下协同行动的方式,使信息传播活动有了特别的意义。

(4)有助于揭示事实的真相。由于帖由主帖与跟帖两部分构成,包含多个主体及其观点,内部充满着矛盾运动。而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帖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各种见解得到呈现,对事件和问题进行多层次多侧面探讨,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事实,探寻事实的真相。

四、结语

帖文本不仅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还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市场的繁荣,帖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帖还有许多的不完善,尤其是在跟帖评论过程中,一些网民过于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不利于帖的正常使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优化技术,以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二是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帖生产者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完善网络传播管理,规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席洁.新型新闻文本:“新闻+跟帖”的互文结构关系与舆论引导[D].烟台:烟台大学,2018.

[2]孙少山,孙发友.不拘一格的“新新闻文体”及其意蕴[J].青年记者,2020(5上):15-17.

[3]韩景泉.乔姆斯基的形式主义语言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34-41+79..

[4]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346-350.

[5]刘颖.浅析接受美学中的读者维度[J].文化产业,2020(35):55-56.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
俄罗斯应对极端主义网络传播的措施及启示
网络热点事件的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
传播偏向、群体极化与风险放大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我在故宫修文物》网络走红的传播学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网络圈层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