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3-05-30 16:08金花
文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杜甫李白

金花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論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1]如何能让学生在学诗词中获得“美”的激发、提升审美能力?文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内的古诗词为基石,通过感受诗人情感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其次,结合作品品味语言美,培养审美鉴赏力。在评价中体验人格美,提高审美修养。最后,结合意象、创造意境体会古诗词内在的美感,整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能力 杜甫 李白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永不褪色的一块“美玉”。中学生如何能透过历史这个屏障,读懂她的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九学年段共收录古诗词(包含课外古诗词)88篇,七年级25篇,八年级30篇,九年级33篇。这样设置,既体现了教材布局的合理性,又遵循学生审美心理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善于去发现打动自己的美,激发他们品味语文的美感,走近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创造自己的思考。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美玉,学生若是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它、品味它、消化它。就会受到美感的洗涤,获得心灵的释放。在中学课堂里,教学古诗词的重点侧重考察学生的记诵和理解。教师功利性的讲解使它的完整性变得支离破碎,学生仅靠拾起字词的碎片、诗词大意、主题情感等方式走马观花式“欣赏”这块美玉。既没有感受到它深厚的古典美,又不曾体会它变化多则的语言美,更谈不上去品析其中的人格美。缺乏审美意识,何谈深入语文?没有乐趣的学习就是行走的机器,就会丧失感受美好事物的期待。

古诗词的美育功能一直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易音在《回归审美特性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中对当前存在的审美偏差问题,提出知人论世、寻找章法、探寻诗境、吟诵等方法去提高古诗词美感。李洋在《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中分析了美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从音乐、诗词创作方面进行美育。学者们都从宏观层面提出美育的具体策略,但忽略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未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如何能达到美育的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归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李、杜二人的诗词,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人情感美。鉴赏字词韵味,感受语言美。结合具体作品,评价人格美。探析意象,创造意境美等方式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以古诗词为基、感受情感美

1.感受同时代诗人作品中的不同情感

陆机曾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理论,说明诗歌是诗人应情而作。李白和杜甫是站在唐诗顶端的诗人,整个初中阶段他们的诗就各有6篇和5篇。二人虽处于同一个时代,但传递的感情却有不同。

李白的诗作主要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寓对友人的关切;《峨眉山月歌》表达辞亲远游、对故乡和故人的不舍;《春夜洛城闻笛》表现闻笛思乡情怀;《渡荆门送别》也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送友人》则是对友人的不舍;《行路难》抒发仕途不顺的愁绪。杜甫诗作主要有《江南逢李龟年》表达人生飘零之情;《望岳》抒发壮志满怀勇攀高峰的志气;《春望》抒写国破家亡的感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感;《月夜忆舍弟》表现思念至亲之切。

李杜二人因风格不同,情感表露也是相异的。但是不难发现李白诗多以“思乡怀友”着笔,杜甫的诗多以感怀时事著称,较为深切地揭示了唐朝的盛衰。教学二人的诗作,需要结合背景去找寻诗人的情感。

2.感受诗人在不同阶段的情感

古诗词是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背景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美。由诗人所处境遇出发,走近诗歌,方能咀嚼诗歌的滋味。

李白的诗作在整个初中阶段主要写于“(唐玄宗开元12年至开元749年之间),[2]他青年时期仗剑出蜀东游,旅居于今天的湖北山东一带。诗作多作于出游途中的所见所闻,“乡愁”是他诗中的旋律之一。透过他的《峨眉山月歌》和《渡荆门送别》就可看出他少年壮志出游的豪气。“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船行驶速度之快,虽有对友人的不舍,但远游的诗人是坚定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有对故乡的不舍,却蕴含诗人远游的决心。他于天宝742年入京,744年被撵,满腹才华未得君王赏识。此时期的诗作就具有郁郁不得志的倾向,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等诗篇。前者是诗人由他人之不幸而慨叹自己的不得志,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同时也自慰。后者则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深切地传达出他仕途不顺,郁结难解的愁绪。

杜甫的诗作主要作于安史之乱前后期,前期他一心想要实现报效朝廷的壮志,后期由于战乱备受颠沛流离之苦。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赴洛阳赶考未中,736年二十四岁的他开始漫游生活”[3]。青年时期的诗人初登泰山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宣言,对前途满怀信心。他曾写下三首《望岳》,分别是咏泰山、咏华山、咏衡山,分别代表他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3]在教学《望岳》(咏泰山)一课时,可以出示另外两首。将三个时期的诗歌对比,体验不同时期诗人流露的情感。《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作于安史之乱背景下,诗人生活漂泊无依的所思所感。

二.以古诗词为基、鉴赏语言美

杨斌在《语文美育叙论》中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诗歌的艺术是抒情的艺术”。这是关于现代诗的描述,而古诗词庄重含蓄、语言委婉,需要细品。

1.聚焦字词、品味韵味

古诗词语言的美感首先表现在它的用字押韵上,《诗经》的语言可谓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源流。“首先它的篇章整齐,诗句以四言为主,用韵多变而有则,有隔句押韵、句句入韵、诗中换韵、随韵、交韵、抱韵等诸多讲究。偶句韵者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句句入韵者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魏风.硕鼠》)[4]。

《蒹葭》和《关雎》选自诗经,教学这两首古诗时就需要带领学生对《诗经》有一個追根溯源的认识。朗读是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美感的关键,合理设疑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例如:1.自由朗读,找出押韵的字;2.集体朗读体会押韵的好处。语言的美感体现在用词上,《诗经》中“多用重言和双声叠韵连绵词,读来有一种纯真悦耳的美感。如《周南.蟲斯》中就有“振振”、“薨薨”、“绳绳”、“揖揖”、“蛰蛰”等词。也通过拟声状物的形式来传达诗意,如《周南.桃夭》中“灼灼”写桃花的鲜红。《小雅.采薇》“依依”写杨柳姿态。《小雅.角弓》“漉漉”拟雨雪之状。《周南.葛覃》“喈喈”逐黄鸟之声[5]。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析诗歌语言的美感,如:1.“灼灼”表现出桃花怎样的特色,“依依”写出杨柳怎样的姿态。2.这样用词有什么好处?学生在朗读和探讨中,揣摩诗歌语言的美感。《诗经》用字精确表现在动词的使用上,如《周南.芣苢》中,只变动了“采”“有”“掇”“捋”“祮”“颉”六个动词,却将妇女劳动的姿态展现地淋漓尽致[6]。王维《山居秋暝》中,通过“照”“流”“竹喧”“莲动”等关键动词,原本静谧的秋天山村之景变得无比热闹。将原本缺乏生机的全诗瞬间变得生气十足。

2.换字鉴赏、涵咏语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论宋祁的《玉楼春.春景》和张先的《天仙子》词句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7]。就可看出古诗词炼字的高超,有老师在教学《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及《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时,让学生采用“换字”方法体会语言,教师质疑“绿”和“敲”两个字经过诗人的深思后确定,最初诗人用的是“到”“过”“入”“满”,最后才决定用“绿”。诗人也在“推”和“敲”中抉择,最后选定了“敲”。四人为小组,尝试换字,然后带入诗中朗读,谈谈这样换字的好处。可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你觉得“绿”字好在哪里,“敲”字好在哪里?这样的课堂设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台阶,学生通过换字鉴赏语言,获得审美感知。

三.以古诗词为基、评价人格美

历来就有“诗言志”传统,古诗词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它具备崇高和典雅的特色。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本呈现的是一种紧张、恐惧的景象,甚至具有某种毁灭力量,但诗人却从这一可怕景象中将自己的精神境界升华,从而具有崇高之感”[8]。“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中描写“白云”“幽鸟”“绿荫”“飞瀑”等自然景观,表现天然去雕饰的朴素姿态”[9]。这些具有生命气息的事物,蕴含了生命的内在韵律,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人格。

教学李白和杜甫的诗词就要结合唐朝这个大背景,以及安史之乱这个大事件,在结合历史的基础上教学诗词。学生在对李白和杜甫二人的创作因由有深入的了解后,就可知李白一生抱定“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志向。在被征召之时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的呐喊,当他得知朝廷征召他的目的只是为了粉饰太平,他毅然回归民间,驰骋于天地之间。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心怀,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理性的回归。他的三首行路难表明他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杜甫受儒家思想洗礼,是典型的儒士。他一生的夙愿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诗具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杜甫与李白虽处于同一个时代,但杜甫所处的区域常见战火纷扰,他在颠沛流离中,目睹了民众的生活境遇,发出忧国忧民的叹息。他的诗往往传达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最真实的现状,故被称为诗史。

教学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归园田居》等篇目,需要结合魏晋时代的社会风俗,体会在浊世中诗人崇高的人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可知,魏晋时期士族之风盛行,社会趋附权势,门阀制度严重,整个社会追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制度。他五次为官,最终选择远离官场。陶渊明为何能被后人所崇拜?包括有名的诗人苏轼、辛弃疾、龚自珍等人皆是他的仰慕者,龚自珍《杂诗》写道“渊明酷似卧龙豪,历古浔阳松菊高”将他与诸葛亮比肩,突出他的傲岸的品格。在当时那个虚伪、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他以真诚淳朴鹤立鸡群。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陶诗获得审美共鸣,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设置下列小组活动1.陶渊明以他勤恳的躬耕态度入选2020年度劳动模范,请你为他写颁奖词。2.学习完陶渊明的诗,请你为他写自传。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获得一个理性审美的拔高,也获得更深切地审美认知。

王维的山水诗足以与陶诗相媲美,王诗具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二人的诗句都是传达对山水的热爱。

四.以古诗词为基、创造意境美

1.感受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指作家心中的意和眼里的象相融合而形成的带有诗人主体情感的物象。中国的10大古典意象包括“青山”“月”“水”“菊花”“梧桐”“蝉”“杜鹃”“鸿雁”“燕子”“杨柳”。这些客观景物,若是寄托了诗人情感,它们便具有了鲜活的生命。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激发创造性思维。音乐通过优雅的旋律俘获听众的芳心。审美认同来源于古诗词中的寄托物,学生要对常见意象的象征含义有准确的认识。

“月”在李白的诗中是常见的,也是他诗中的主旋律。从小学的《静夜思》到中学的《峨眉山月歌》月亮都是他愁绪的寄托。教学《峨眉山月歌》一文,可以将他其他含“月”的诗进行对比,如他的《月下独酌》。在拓展教学中不难发现,“乡愁”一直是他诗中的诉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把“月”作为寄托,传达乡思。苏轼词《水调歌头》也把“月”当做乡思的寄托。“月”是李煜的知己。是他亡国愁绪的倾听者。若是月亮无法将他的愁绪全部理解,那“水”便是他的另一个挚友。他对着水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的哀愁只能借助流动的水才可以载动。苏轼感叹时光流逝的依托也是“水”他面对水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叹。相同的意象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情感,教师可将“月”意象的古诗词梳理出来,进行一个关于“月的”专题探讨。拓展学生对“月”意象的理解。

“柳”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人闻“折柳”便激起了他的故园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也是借杨柳抒发不舍之情。“菊花”是陶潜的真爱,寄寓着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心愿。易安内心的悲凉都给了“梧桐”,“梧桐”是她低沉情绪的寄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字字情真,读来感人肺腑。李白将对友人的关切寄寓给“杜鹃”,字字传递着他对王龙标的思念之情。意象是诗词的诗眼,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抓住关键意象,由意象串联出完整的意境。

2.结合意象、创造意境

诗人的作品由单一的意象而串联成一幅具体的画面,学生仅仅是了解每个意象所表达的含义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意象去感受诗人的情怀。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短短27个字的小令,选用了11个意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意象“枯藤”“昏鸦”“瘦马”“断肠人”探析诗人情感。设置教学环节:1.请将短短27个字的小令改写成一个故事,要求有景物描写,最好能用白描手法,写出画面感。这一环节的设置就让学生从认识意象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描绘意境,创造意境,在创造中去感受意境的美,获得审美情感的共鸣,提升审美能力。

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灵的美感。现在许多经典曲目都已经被改写成唱词,在《经典咏流传》这一栏目里,就有《琵琶行》《劝学》《将进酒》等经典篇目的改编。《水调歌头》配以音乐朗诵就更加具有诗情画意,教学这首词时可以配上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跟随音乐感受婉转流畅的美感,在头脑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在放松的心态下进入一个轻快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韩毓海.美育的力量[N].光明日报,2019-03-19(13)

[2]彭定求等.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9.

[3]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0-321.

[4]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詩鉴赏大典(五)[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5.

[5]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8—59.

[6]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9.

[7]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1.

[8]滕成惠校注.王国维《人间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1:47.

[9]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1.

[10]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7.

[11]田银灵.古诗词“四美”教学构筑学生审美桥梁[J].教育文汇,2021,(04):45—47.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杜甫李白
杜甫改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杜甫与五柳鱼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