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23-05-30 18:57刘锌姣
时代商家 2023年19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刘锌姣

摘要:事业单位因担负着社会职责,固定资产是其履职的硬件保证,管理使用好这些资产对维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固定资产价值较大,使用周期长,是事业单位开展活动赖以依靠的资源,因此国家非常关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单位重视不够,管理意识不足;重视购置,疏于管理,轻视报废;缺少专人管理,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清点不全面不及时,不能掌握固定资产真实信息;仍然使用非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没有引进信息化管理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有益于事业单位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优化配置

一、引言

近些年,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多变,国内形势复杂,内忧外患导致了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形势稳定向好,国民幸福指数提升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事业单位是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开展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性活动。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大多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等,固定资产占据其中较大的比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繁杂,数量庞大。作为其使用主体,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固定资产从购置预算开始到报废处置完毕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媒介,形成“专人负责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模式,才能显著降低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固定资产浪费与流失等问题,实现“保障需求、盘活存量、安全完整、提高效益”的总体目标,才能更好的履行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职能,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相关职能关乎国计民生,其资产服务于该目的,保障实现相关职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再次明确应当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国有固定资产安全,谨防国有资产流失,是事业单位应当切实贯彻落实的日常工作。只有不打折扣的执行管理条例,认真履行管理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功效。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重视不够,管理意识不足

相较于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起步较晚,单位自上而下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目前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使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上可以按类别录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按月上报报表,按年上报资产年报。固定资产的管理并非一购了之,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的持续关注的动态过程。从思想上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很容易会让固定资产处于闲置、浪费、延迟报废甚至流失的境地。难以保证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导致财政资金浪费,无法发挥其应有之效能。

单位层面固定资产的购置过程中有规避政府采购、超预算超标准采购,甚至不履行政府采购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采购质量下降,成本增加。购买后有不验收、不建台账或者入账不及时的情况,可能导致资产存量账实不符。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擅自处置资产、未经批准自行捐赠资产等情况,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单位没有制定完善可行的制度,遵照以往惯例管理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学习新的文件精神,参加新的会议培训,掌握新的管理办法。

(二)重购置、疏管理、轻报废

事业单位一般在开展下一年度固定资产预算时会从主观需求出发,编制资产购置预算,争取财政资金,充实单位固定资产。待资金到位,购置资产完成后却疏于管理。如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缺少出入库手续,未经验收就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时管理员没有登记在案,没有标明使用人、存放地等。固定资产使用中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或未经维修直接申请重新购置,随意更换使用人,发生非正常损耗现象随处可见。资产达到报废状态后,不重视审批报废制度,不及时申请报废,随意更换新增资产现象普遍。报废资产不按流程走,担心资产报废流程麻烦,过程较长,先将新的固定资产购置,再去申请报废。需要经过评估才可处置的没有经过评估就私自处置,需要在专用平台交易的没有选择专用平台,随意出售、转让捐赠,私自核销资产,资产处置费用没有按时足额上缴国库。

(三)缺少专人管理,无法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目前资产管理事项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该事项也大都归属于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更重视钱财账务,对固定资产关注较少,也很少会安排专业人员专职负责该事项。没有进行全面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缺少专人管理的固定资产就很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闲置、缺少流通、非正常损耗、不及时维修等资源浪费的情况。没有专人管理,不登记固定资产台账,不及时将固定资产录入系统,不清点固定资产数量,无法保证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缺少专人管理还容易导致工作混乱。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有变动时不知道需要进行审批手续或不知道找谁进行审批,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流程,会造成工作上的拖延或者缺失。变更不及时,已经报废的资产没有及时从账上核销,造成资产存量不实,降低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没有专人管理,便不会有人随时关注固定资产运行情况,并从中调配,合理分配固定资产,也就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没有及时全面清点,不能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信息

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清点,一个年度至少清点一次。平时也应该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时发现异常的固定资产,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但实践中不少单位都没有做到。固定资产一般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清点耗时耗力。有的单位从来不清点,有的单位是挑选着清点,有的单位是让使用人自我清点上报,有的没有定期清点,这些清点方式都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会导致无法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状态,已达到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處置。财政部门要求的资产清查也是只对着报表清查,没有切实的去清点实物,导致清查数据与实际存量有偏差,不能反应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五)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缺少信息化管理

目前,大多事业单位除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外没有其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但这个系统的功能目前可实现的还只是统计资产,以及将资产报表报告上报给财政部门,不能实现单位内部的信息化沟通模式。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处置的全过程还都是非常传统的线下沟通,这种方式不易清晰明了的看出资产存量,也无法明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将固定资产与使用人挂钩,不易记录沟通过程。固定资产的领取、维修、更换及处置还都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签字,不仅工作量很大,人力记录与统计还会容易产生错误。一些固定资产的价值较大,使用频率不高,还要预防其丢失毁损。应该利用信息化工具,将这些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以防突如其来的损耗给单位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

四、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及时更新观念,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事业单位不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还应该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潜在风险。单位应当成立包含多个部门成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参与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日常使用、重大维修、捐赠、报废处置等事项的决策。单位应当积极参加固定资产相关政策的培训,组织学习新的政策、先进的管理方法。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贯彻人人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组织对单位全体员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培训,让每位员工都形成“固定资产管理我有责”的理念,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作为一项考核的指标,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保障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

用效率。

(二)对购置、管理、报废进行全过程管理

固定资产提出购置预算时应由资产管理小组参与讨论,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既不影响单位业务的正常开展,也保证资产的利用效率,不能出现让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如果是有关资产配置的重大事项,还应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集体决策,需要评估的进行评估,并履行审批手续。要借助信息化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监控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过程,让固定资产的全过程透明可视。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维护以及保养,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达到报废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能拖延或者单位自行处置,应当及时上报审批。遵照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流程,积极请求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前来实地查看,配合准备相关佐证材料,需要经过评估的及时委托进行评估,按照规定在专用平台进行交易,并将评估及交易结果及时反馈给上级资产管理部门,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非税收入政策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的规定及时足额上缴。

(三)安排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者聘请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专业度要求较高,人员素质也非常重要。应当选配责任心强,具备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学习,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单位也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培养,安排其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参与固定资产有关业务会议,提高其胜任能力,确保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正常运行。固定资产管理专员应当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记录固定资产台账;做好固定资产调配工作,给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讲解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配置固定资产的标准,处置固定资产的流程;认真完成固定资产的清点工作;配合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单位也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专员的监督考核,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与日常的绩效考评挂钩,督促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关注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优化业务素质水平,更好的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四)定期全面清点,确保账实相符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之前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年中也应该不定期的进行盘点,确保资产账实相符。盘点不能只依靠报表,应当进行实地盘点,将盘点到的固定资产与账簿数据逐一匹配核查,及时发現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编制固定资产盘点盈亏表。该表应列明存在盘盈盘亏情况的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等,并及时将结果上报给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应给出具体处理办法,并讨论研究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盘点过程中还可掌握固定资产的形态,对需要维修保养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对非正常损耗的固定资产进行追踪查找原因,上报处理。因存放不当、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需及时进行改进,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五)升级信息化系统,引进先进的管理工具

非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消耗大量人工且容易出错,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固定资产管理仅仅依靠人力已不可行,尽快的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固定资产是大势所趋。可以在数字化办公系统内启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领取、更换使用人、报修、报废、处置、捐赠等均由相关人员在系统内发起申请,审核人员同样在系统内给予答复。重大的固定资产购置、维修或者处置还可以通过投票等方式在系统内进行集体表决。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可追溯,明晰易查。对于大型不经常移动的固定资产,可以引进或开发先进的管理工具,如在固定资产上附着芯片,设置定位信息,未经申请发生大的位移或碰撞时会发送报警至固定资产管理员手机,提醒固定资产管理员及时查看资产,采取措施,上报单位或相关部门,确保固定资产不会发生丢失毁损,规避风险,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定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负责的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关注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应当紧紧围绕实现单位职能,服务公众的目标,遵照政府采购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注重环保、追求绩效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各类资产的使用流程,明确管理人的管理责任及使用人的岗位责任,加强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推进相关资产安全有效使用。达到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按照流程申请报废,根据上级审批结果进行处理,产生处置收入的要及时足额上缴。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动态化过程,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调动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接受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为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驾护航,提供物质基础,为社会公益事业良好开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牟晓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2 (05):25-27.

[2]周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01):7-9.

[3]陆佳.从财务管理视角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J].质量与市场,2022 (01):10-12.

[4]黄茜.基于政府会计准则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 (24):166-168.

[5]王亚雄,张勇,李春静,王兴胜.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21):9-10+109.

[6]袁冬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国有资产管理,2020 (12):45-48.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