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启示

2023-05-30 21:10郑雨萱
今古文创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摘要】 当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反映着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生态思想。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构建的历程中,厘清并深入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7-008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7.025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虽尚未上升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对于资本的追逐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然凸显。即使在马克思著作中没有系统化地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但在他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中早已蕴含了生态保护的思路,包含了他对于人、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之间共存与发展的思量。当代生态保护问题已然刻不容缓,人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从而推进人的永续发展是一大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推进社会进步为目的,以研究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改造世界的哲学。面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繁重任务,深入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态思想并从中获得启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是指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进步与自然发展关系的理论。其内涵可以從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马克思反对人的纯粹自然性观点,认为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属性,在他看来,人是自然界中能动的存在物。这一方面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约束和限制以及自然属性对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人改造自然使之更为符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制约性。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自然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和人类社会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在自然界物质交换的链条中进行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也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改造方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是劳动把人与自然界分离。人类通过自己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将自身与外部自然界相互联系,并通过实践不断地为自然打上人的烙印,将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作为自然的原始阶段,是指人类尚未开发的原始自然状态。人化自然有别于此,它强调自然已经经过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如开采煤矿、开垦田野等。伴随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在不断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劳动工具和物质手段。一方面人类从自然中不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创造出人类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类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素,给自然打上人化的烙印,不断征服自然。劳动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本身,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将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同时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中介,促进人与自然客体化关系的进一步展开。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其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在外部自然界客体上得到验证。由于人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发挥,客观自然逐渐具有人化的特征。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人类在不断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水平也不断提升,人们改进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手段来利用和改造自然。一方面,人身处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空间中又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被打上人的烙印,从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换。

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运用了联系的观点进行阐述。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人和自然界共处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有机物质,人类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独立生存。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成熟的产物,没有自然界,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当是单向度的关系。人不能罔顾客观规律的限制而单纯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肆意地改造自然,当然也不意味着人无法发挥自身意愿而只能一味地臣服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双向关系,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一个从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不断转化的过程。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共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中,人类实践活动要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再结合人类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来对自然加以改造,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是受动性的存在物,人从诞生之初起就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人类社会的壮大更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的不断探索和利用基础上,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受到自然界客观因果规律和物质交换准则的限制,人需要在尊重这些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观意志;另一方面,人是同动物有区别的类存在物,动物只能遵循本能去适应自然来维持自身和幼崽的生存,而人却可以自觉的把握规律来从事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生产活动。人是能动的存在物,人有主观的能动意志,可以运用于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和物质交换准则来开展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活动,从而满足人类更高质量的生存发展需求。

同时,实践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人与自然界共存的有机整体中,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内在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与自然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人才可以完成主体与客体对象化的统一,将处于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转化为自己活动的客体加以改造。因此,自然已然成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判断尺度,并打上人类的烙印。当今工业化社会,实践依旧是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人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和环境对人的制约都是依靠实践活动才得以展开。如若看不到实践这一中介的作用或是片面把实践理解为人对自然界的单一改造,那么将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分离,这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之上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寻求到一个“度”,即动态平衡。在适度原则的作用下,有序协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间的关系,进而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中达成协调发展。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时近400万年的时间,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对资本的追逐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演越烈,地震、泥石流、雪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当今的工业化社会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剑拔弩张,生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到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开始反思经济迅猛发展是否必须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不可逆破坏,此时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日益凸显出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对在工业化时代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反思,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再如原始社会中依靠刀耕火种的方式来破坏自然以此获取生活必需品。相反,它意味着人们不再通过掠夺和征服自然来谋求人类自身发展,而是通过发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来推进人类社会进步,以此人类社会进入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的问题不只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问题,它也是一个实践哲学问题。生态文明的问题也不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它是全球性问题,是身处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关注到问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面对生态文明问题各个国家都难辞其咎。在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等多种生态问题凸显的全球社会,我们应当充分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内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和理念,并结合国家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工业文明時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良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践行绿色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马克思唯物史观内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为我国如何在工业时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供了可行性支撑。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基础上才可以实现。进入21世纪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问题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正在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生态环境上独善其身。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我国大庆等一些资源型矿产城市已出现了资源耗竭等现象,许多矿产资源需要从外国进口;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城市宜居系数降低等都对居民的健康生活造成影响。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应当从生态问题现象入手,看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交织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思想主张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面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都无法独善其身。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剧,经济全球化已经影响到更广范围的国家,区域化合作和产业链发展将更多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面临经济协作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各个国家间需要承担起国际责任,共同谋求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要着眼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特点来因地制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既吸收先进的生态文明保护理念,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推进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我国要交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答案。中国向来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起环境保护的职责,推进国与国间就生态保护的深入交流和合作。生态环境保护这道大题没有永恒的标准答案,要在坚持中国道路、体现中国特色、实现中国目标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

(二)坚持适度原则,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迅速扩张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进而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失衡。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生命、生活都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以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资本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能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无穷的隐患,而这取决于人类是否可以良好的运用和驾驭它。资本本身没有对错,资本这一把双刃剑应当如何发挥出它的积极效果,需要我们辩证认识和落实。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相互冲突,金山银山不应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为了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落实和贯彻生态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懈努力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也面临着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问题?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给出的回应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不再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从高消耗、低产出的模式走向高效率、高科技、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将依靠资源密集型产业转为依靠创新型产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发挥科技和经济对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社会主义国家的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既要看到当代人对生态文明的需求,也要关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资源是有限度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度的,面对生态保护的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适度原则,不只着眼于现实的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文明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必要性。

总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深刻解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当今工业化时代,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开发自然界,一些人甚至采用竭泽而渔的方式,忽视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不惜牺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换取暂时的眼前利益。当地震、海啸、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凸显出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得超出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范围。在遵循物质交换法则和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71.

[4]李刚.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哲学启示[J].理论月刊,2018,(06):31-39.

[5]贾晶.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6]王毅.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郑雨萱,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