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5-30 10:48孟祥园
今日财富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经营制度工作

孟祥园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内容,其贯彻于企业治理的全过程,在对企业进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市公司构建健全的内控控制体系,既是当前资本市场对现代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以及防范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尽管相关监管机构出台了许多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和制度,但是上市公司的舞弊造假丑闻却屡屡被揭露,形势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阐述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总结了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对策,希望对有关方面起到参考作用。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实现自身生产和运营目标过程中,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充分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经济效益而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规范化活动。而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如果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给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冲击,这也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一、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市公司一旦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对企业的管理层和下属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合法、合理的。通过将企业内部监督考评与绩效和奖惩制度相结合,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均衡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上市公司来说,通过自身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发现和预测其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从而为其提供解决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比较薄弱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一是股权结构过于集中。企业治理得好坏受企业股权结构的直接影响,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上市公司,其股权集中度都比较高,甚至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企业的重要事务(如:使用重大资金、处置重要资产、任命关键管理人员、项目投资、融资等)的决策,虽然是集体决策但也变成走过场的形式;二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足,缺乏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相比而言不够看重。更多的是把企业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财务管理,缺乏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视角。再加上企业管理层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内部控制过于形式化,从而在企业内部容易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限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部分上市公司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其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不够重视,缺乏与企业实际发展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够合理,很难发现其经营失误、舞弊等一系列问题,一般仅关注企业的运营情况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保障作用,从而无法达到企业内部控制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其固有的认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把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视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其参与程度较低。而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都是偏向于财务方面,在实施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的作用。另外,在中小板、创业板等上市的许多公司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同时企业员工的执行意识不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也容易存在着不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导致在经营中各种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如果不能及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规避,也就会增加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

(三)内控制度宣传不到位

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将它真正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去,让其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想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则需要企业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管理决策发生变动,而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就必须对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保证制度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并与企业的经营要求相适应。然而,一些上市公司更多注重于企业业绩的提高和业务的发展,而内部控制工作往往因为不能带来比较直观的效益,被企业所忽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做好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许多员工并不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个观念。企业的业务开展依赖于员工,如果员工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在平时的工作中就会不重視内部控制,企业就容易出现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沟通工作不到位,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很少,没有做到及时交流,一旦发生了多个部门、多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事故,就很可能会引起员工之间的相互推诿,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进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缺乏风险意识和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是上市公司内部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及时为企业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有效规避和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意识,但仍有少数上市公司缺乏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也并未形成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即使是在搜集信息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时候,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挖掘,仅仅停留在表面,从而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和经营效果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缺乏有效监督

内控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进行的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都是企业管理层提高自身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足够认识,对部门职责、部门分工、工作流程、业务范围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致使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低,内部审计程序和人员配置缺乏独立性,日常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内审部门形同虚设。而从外部监督的角度而言,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相对落后,尽管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不少的指引和规范,但只是针对企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笼统规范,并没有具体细分,同时对于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也没有明确处罚措施。因此,在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监督中,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强、执行不及时,这也严重打击了遵纪守法企业的积极性,导致一些企业只想按照规定做好表面工作,未能真正贯彻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在市场上的业绩和行业竞争能力,不惜冒着风险进行内部舞弊。

三、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完善我国的股权结构。企业在构建多元化的股份架构、减少国有股份的情况下,实现权力与权力的平衡,同时可以达到对企业经理进行多重制约的目的。二是要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与制约制度。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必须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水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工作可以更加高效进行。第三,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上市公司应强化对职工的专业技能和人员的素质教育,建立诚信、上进的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内向性和凝聚力。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实现企业的有效运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同时了解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企业的整体文化。通过对员工自身行为进行自律和约束,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从而提升企业治理工作的整体效能。强化对合同签订、资金流动、采购和销售等各环节的跟踪,以适应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同时对预算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内部信息传递等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对部分易出现欺诈行为的岗位实施强制休假、定期轮班,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重视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注意让他们能够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中发现问题。同时,管理层要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估,并适当参照借鉴其他具有较好内部控制水平的企业经验,探讨最适合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要想让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要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就必须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首先,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引入内部控制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向员工灌输这种思想,从而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切实了解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内控工作。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内控理念的宣传,使企业员工真正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各部门间的交流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下,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沟通机制,保证企业之间的交流畅通、分工清晰、责任明确,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四)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險评估体系

风险意识和风险评估对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价机制。首先,通过培训、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从而有效减少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其次,由于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所以,要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就必须建立一个基于企业经营状况的风险评价系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价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要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建立紧急情况下的风险管理策略,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五)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在上市公司内部,必须明确内部审计机关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内部监督责任以及相关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方式与程序,强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确保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外部层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财政部等有关监管部门要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监管,并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订相应的内部控制准则,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内部控制培训,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此外,国家监管机构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惩罚机制,加大对企业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针对不同程度的违反规定行为,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以加大外部压力,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结语: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的关注,这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上市公司应充分意识到实施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加强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作者单位: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经营制度工作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不工作,爽飞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选工作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